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摸金玦之鬼门天师(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6节
小说作者:天下霸唱   内容大小:196 KB  下载:摸金玦之鬼门天师(出书版)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7-02-04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榛子好奇地问:“那会是个啥东西?”

我沉吟道:“不好说,我只不过是胡乱猜想……”

胖子说:“刚才不是从壁画中冒出一团鬼火吗?那里边是不是有什么玩意儿?”

2

胖子说话间走了过去,扒住壁画裂开的口子往里看,原来辽墓中的壁画绘在一道砖墙上,砖墙后又有一堵巨砖垒起的尖顶石壁,与壁画墙之间相隔三尺,当中充斥着刺鼻的气味。胖子见里边没有鬼火了,他拎上马灯照亮,背上猎枪钻进去看个究竟。我和榛子在蜈蚣灰烬里捡回狗宝,也从后头跟了进去。

三个人想得挺好,说不定壁画后边有好东西,绝不能落在那两个打猎的手上。我们先看看是个什么玩意儿,再说甭管是什么,那也是封建统治阶级剥削来的民脂民膏,不妨掏出去,给屯子里的乡亲分一分。我和胖子在黑水河插队落户,没少受屯子里的乡亲们照顾,正愁无以为报,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可是我们三个人瞪大双眼在九尾狐壁画后找了半天,却没见到任何东西,只是脚下有许多沙子。我用手摸了摸对面尖顶塔形墙上的巨砖,那是一尺见方的墓砖,齐整严密,坚固无比,步兵锹凿上去顶多留下一道印痕,而且墓砖与墓砖之间浇了铜汁,水都渗不进去,分明是一座“分水金刚塔”!古代大墓为了防潮防盗,在墓道入口以巨砖砌成塔墙加固,并以铜汁铁水浇在砖缝之中,上窄下宽,上方形如分水尖,故称“分水金刚塔”,有如一尊不动金刚,可以将盗墓贼挡在外边。辽墓壁画中埋了磷火,如果有土耗子凿穿壁画,也会死无葬身之地。

一想到这里,我的脑子已经转不过来了,平时有陆军充当狗头军师给我出主意,不用我多想。不过古墓中的勾当,陆军也一窍不通,而今我只能指望我自己了。我让胖子和榛子先别出声,容我仔细想一想,“分水金刚塔”应当造在墓道入口,为什么辽墓中的金刚塔隐在壁画之后?也许黑山头辽墓的规模比我想得大多了,埋在山坳下的三进墓室,或许只是一处疑冢,所以里面才没有棺椁。难道辽代大墓仿袭唐制凿山为陵,金刚塔后才是真正的墓道?玄宫则深处于山腹之中,那两个打猎的要找的东西,是不是也在金刚塔后头?

我把这个想法对胖子和榛子一说,这二人深以为然,同时好奇更甚,辽墓的主人是什么来头?真是一只九尾妖狐不成?地宫之中又有什么陪葬的奇珍异宝?三个人想破了头可也想不出,虽有心进去一探究竟,但金刚塔如同不动尊金刚,仅是这外边一层巨砖,使上炸药也炸不开,如若真是皇帝陵寝级别的大墓,规模一定大得惊人,金刚塔的砖绝不止一层,至少是七层墓砖,多的甚至可达九层。我们三个人总共只有一杆老掉牙的猎枪、一柄军刀、三柄九八式步兵锹,如何打开这道金刚塔?

辽墓金刚塔乃千百块尺许见方的巨砖堆叠而成,砖与砖之间灌注铜汁铁水,说这是一座坚固无比的大山也不为过,将墓道入口挡了个严丝合缝,仅凭我们仨想凿穿金刚塔,无异于蚍蜉撼树。明知放置墓主人尸首的棺椁、堆积如山的陪葬的奇珍异宝,全在金刚塔挡住的地宫之中,却没有任何方法可以进去一探究竟。

三个人面对坚固厚重的金刚塔束手无策,胖子和榛子仍一门儿心思想看地宫里埋了什么好东西,挑起马灯到处照,金刚塔上总不会一道裂隙也没有。可在金刚塔上上下下找了个遍,当真没有可乘之隙。我的目光跟随胖子手中的马灯在金刚塔上掠过,心下寻思:金刚塔通常位于墓门之后,用于封住墓道入口,以古代葬制而言,墓主棺椁要通过墓道安置于地宫,下葬之前金刚塔和墓门不可能完全封闭,而是在棺椁放进地宫之后立即闭合,以防墓中龙气外泄。因此金刚塔会留下一个洞口,等到棺椁进入地宫,再当场填上墓砖灌注铜汁铁水,从而彻底封闭墓道入口,这在痕迹上应该可以看得出来。而辽墓壁画后的金刚塔浑然一体,坚厚无比的金刚塔绝无可能在朝夕之间完成……胖子见我发呆,劝道:“你趁早别打这个主意,你的头再硬也撞不穿这座塔,我们可不想目睹你以卵击石的惨状。”

我说:“我是在想或许有一条棺椁进入地宫下葬的密道!”

胖子说:“你想起一出是一出,刚才还说金刚塔封住了墓道入口,棺椁不都从墓道往里抬吗?怎么又有一条密道?”

我对胖子说:“古代人迷信,下葬也好,封闭墓道也好,地宫顶多打开几个时辰,可来不及等棺椁进了地宫再造金刚塔,必定会在金刚塔上留下一个可以让棺椁进去的洞口。如果是从这里进地宫下葬,挡住墓道的金刚塔上不会没有封填的痕迹,所以说至少还有一条密道。”

榛子不信:“在大山里凿这么一条墓道,那也得费老鼻子劲了,咋还会整好几条?”

我说:“那是怕盗墓贼将地宫扒开掏宝,陪葬的珍宝越多,越怕有人盗墓。”

胖子垂头丧气地说:“那可没地方找了,也许棺椁根本不是从这壁画墓中抬进去的。”

我否认了胖子所说的这个可能,墓主人的棺椁一定是从九尾狐壁画前进的地宫。倒不是我想当然,因为在壁画墓室中有许多朽木,上边长出了树舌,1968年边境上闹狼灾,我们躲进辽墓之后,就是吃这长在朽木上的树舌才得以活命。九尾狐壁画墓室中为什么会有很多朽木?换成旁人或许想不明白,而我祖父是旧社会的阴阳先生,专给人看风水看阴阳宅,也曾干过盗墓扒坟的勾当,他可没少给我讲这里边的门道。黑山头辽墓如此规模,墓主装殓必厚,棺椁小不了。那么大的棺椁,不可能直接抬入墓道,如果放在地上直接往里推,既容易损坏棺椁,又会在墓砖上拖拽出痕迹,所以在通常情况下,都会在墓中放一层圆木,以便于将棺椁移入地宫。九尾狐壁画前的朽木,正是棺椁下葬之时所留,真正的墓道入口,一定也在这周围!胖子说:“怪不得墓室中有那么多朽木,之前我还纳闷儿,谁会摆几十根木头桩子当陪葬,却原来有这个用途。我看埋在辽墓中的这位,即使真是一只成了精得了道的九尾狐狸,它也没有你小子狡猾!”

可想而知,墓主棺椁十分巨大,墓道的入口也不会小,想来想去,各处都不合适,只有金刚塔这个方向进得去,岂不是怪了,棺椁如何能够穿过金刚塔?三个人无可奈何,在金刚塔前走过来走过去。我听到昭五式军鞋踩在沙子上发出的声响,不由得心中一动,当即猫下腰,抓起一把沙子,在手中捻了一捻,又往下掏了几把,脚下的沙子深不见底。胖子和榛子也觉得奇怪,黑山头不该有如此之多的沙子。三个人轮番用铲子往金刚墙下挖,很快掏出一个沙洞。可见墓道中原本有一座沙障,金刚塔在沙障上方,下葬时先从沙障中掏一个洞,在墓主棺椁进入地宫之后,才打开两边的积沙洞,使流沙涌入两边的积沙洞中,金刚塔随即降下,挡住了墓道入口。墓道中的金刚塔和沙障,可谓一刚一柔,固然无隙可乘,但百密一疏,忽略了金刚塔降下之际,流沙难以完全进入积沙洞,下边还有一尺多深的沙子,又让金刚塔镇住了,不再是随挖随动的流沙。胖子一向胆大妄为,他见挖开的洞口大小合适,就用猎枪挑上马灯,当先从金刚墙下的沙洞中钻了进去。我和榛子在他后边进去,但见这金刚塔有七层砖厚,另一边是条隧道,以宝相花墓砖铺地,石壁之上凿痕宛然,看来辽墓地宫是凿山为陵,从山腹中开凿的石窟即为地宫。马灯的光亮有限,地宫中漆黑一片,充斥着死亡的气息,阴森而又压抑,不免使人毛骨悚然。

胖子吐了吐舌头:“这么大一座墓,一定埋了个皇帝老儿。”

我可不认为墓主是位皇帝,“九龙抬玉撵”的阴阳形势,非至尊不葬,墓砖上又有宝相花纹饰,按说埋的是个女子才对。

榛子问道:“皇帝也有女的吗?”

胖子嚷嚷道:“当然有,比如慈禧那个老娘们儿!”

我对胖子说:“慈禧没当过皇帝,虽然不是皇帝,却不比皇帝级别低。”

胖子又说:“可以跟皇上平起平坐的女人,该是皇帝老儿的老婆才对,也叫娘娘!”

我告诉他:“你别胡猜了,我估计辽墓中埋的是个太后。”这话一出口,榛子一个劲儿点头,大山里是有许多太后墓的传说,比如说辽代有一位皇后受奸人陷害,被皇帝挖去了双眼,侥幸逃出深宫,机缘巧合被一只“神狐”所救,后来除掉奸臣重夺大权,让自己的儿子继承了皇位。更有人说真太后早就死在深宫之中了,出来的这位是九尾狐狸变化而成,难道我们一头钻进大辽太后墓了?

3

榛子听多了太后墓中有鬼的迷信传说,问我和胖子是否先回屯子,多叫些人手再来?胖子说:“咱仨这一去一回,再把人攒齐了,要耽搁多久?到时候墓中的东西还不全让土耗子掏光了?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我也是这个意思,陆军不明不白地死在辽墓之中,我和胖子绝不会善罢甘休,何况我们前脚一出去,后脚准有土耗子进来。何不一鼓作气进入辽墓地宫,探明白其中的情况?胖子受穷等不了天亮,见我也有此意,拔腿就往前走。我立即叫住他,辽墓中有流沙、伏火、僵尸蜈蚣,鬼知道地宫里还有什么。我仅仅通过《量金尺》从阴阳风水上看出辽墓中埋了个太后,别的见识我可没有,如果不想送命,则须加倍谨慎。我让胖子殿后,我在前边开道,榛子走在当中。

胖子担心墓道深处还有金头蜈蚣,对我和榛子说:“狗肚子里的那块石头咱可揣好了,这玩意儿好使,要是再遇上蜈蚣,直接喂给它吃!”我也对之前的遭遇心有余悸,之前无意之中用狗宝降住了金头蜈蚣,虽然知道天底下的东西有一生必有一克,却没想到金头蜈蚣会怕这玩意儿!

三个人将马灯调到最亮,小心翼翼走进辽墓地宫前的隧道。我一边往前走,也一边回想祖父所讲的掏坟盗墓的旧时传闻。据说在大兴安岭及以西的草原上,分布着多座辽代帝王陵寝,大多已被盗毁。根据史书记载,当年金军打破东京汴梁,宋钦宗和宋徽宗被金兵俘虏,宋钦宗在此后的流亡中,曾见到金兵盗发辽代皇陵。他伫立在远处观望,遥见发丘掘墓之辈皆穿紫衣,从陵中抬出棺椁,尽取棺中之物。由于宋钦宗离得太远,看不清究竟棺椁中有什么陪葬珍宝,所能分辨者,唯一宝镜,光射天地。传说这面宝镜使风云变色,晴空万里之时,以镜面对天,以手拭之,顷刻间便能乌云密布,继而大雨倾盆。这座辽墓的陪葬品之中,会不会也有这么个光射天地的宝镜?

另外,在黑水河一带也有不少关于辽墓的传说,我们曾听屯子里的老猎人提及,深山老林之中有一座古墓,围十余里,高与山等。当年有土匪胡子找到了墓门位置,准备进去掏宝,却遭群蜂飞击,当场被蛰死了十好几个,遂不敢入。相传此墓为大辽太后葬所,机关密布、危机重重。这都还是较为可信的传闻,至于托神附鬼的迷信之说,那就更多了。比如有一个上山采药的穷苦之人,在家与老娘相依为命。此人是个孝子,宁愿自己挨饿,把翻山越岭费劲千辛万苦采药换来的钱,全都孝敬了老娘。有一次无意中掉进一个山洞,见山腹中殿宇巍峨,来来往往的行人,均是低头不语、形色匆匆,看穿着打扮都像是旧朝之人,原来他们全是当年埋在墓中给大辽太后殉葬的活人。后来掉进山洞的这位东一头西一头转来转去,在一座大殿前见到一个尖嘴猴腮的老太太坐在凤辇之上,凤冠霞帔、珠光宝气,几十个宫女前呼后拥,好不威风。他以为自己见到了神灵,急忙跪下给这个老太太叩头,老太太见他虔诚,便问他有什么心愿,他说只愿能够快点找到出山之路,好回家侍奉老母。老太太一听原来是个孝子,赏了他几个金元宝和一个宫女,指点他出了山洞。他出去之后娶这宫女当了媳妇儿,又以金元宝做买卖发了大财。

这种穷光棍经历一番奇遇又娶媳妇儿又发财的迷信传说,在当地简直太多了。但是无风不起浪,或许正是由于山里真有这么一座大辽太后墓,才有了这些怪力乱神因果报应的传说。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辽墓仿袭唐代陵寝制度,玄宫凿于山腹,布局无外乎三种,《量金尺》中将这三种墓室布局比作三个字,一是“甲”字,二是“中”字,三是“十”字。简而言之,“甲”字为单墓道结构,“中”字为南北双墓道结构,“十”字为东西南北四墓道结构,主墓道均为南北走向。

我们从金刚墙下钻进来的墓道称为“圹道”,方向应当正对玄宫大门。墓道倾斜向下,三个人摸索而行,大约走出百余步,先后经过两处“过洞”,每一段过洞都凿有一对壁龛,一左一右,相对而峙,占据了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位。壁龛足有一丈多高,顶部仿宫殿之庑殿顶,外边做出脊瓦、滴水和瓦当,内部以砖石砌成穹庐顶,里边是四天王的浮雕,并且置有长明灯烛。墓道呈南北走势,壁龛中的四天王均身披龙鳞铠甲,东壁南侧为操蛇的西方广目天王、东壁北侧为持伞的北方多闻天王、西壁南侧为仗剑的南方增长天王、西壁北侧为挥琵琶的东方持国天王。胖子和榛子瞪大了眼东张西望,不时问我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仅知墓中的东西全是有讲究的,比如四大天王手中的“宝剑、琵琶、宝伞、水蛇”,分别象征“风、调、雨、顺”,比如宝剑有锋,取这个谐音,别的我也说不上来。

三个人走过两段过洞,见墓道当中辟有一座阙门,两扇石门上各有“海兽”图案,海兽口衔石环。海兽其实就是传说中的龙之九子中的老五,名为“狻猊”,以虎豹为食,乃是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阙门周边浮雕“宝镜、琵琶、涂香、瓜果、天衣”,象征人世“色、声、香、味、触”五欲,意谓“破除五欲,得成正果”。浮雕外侧又有一圈圆环,为三大佛花的二十四朵花瓣,纹饰华丽无比。仅这地宫石门上的浮雕,已足够让我们惊叹不已,三个人均按捺不住好奇之心,使足了力气上前推动石门,沉闷的声响中,海兽石门缓缓开启。

这道石门厚约一掌,合三人之力才勉强推开。我以为里边就是放置墓主棺椁的地宫正殿了,壮起胆子从石门当中挤身进去,却仍是凿于山腹之中的洞道,南北长东西窄,两边也有壁龛,供奉四大菩萨,分别为除盖障菩萨、虚空藏菩萨、自在天菩萨、摩罗迦菩萨。而在两个壁龛之间各有一座拱形门洞,凡是古墓中的拱形门洞,一概称为“券洞”。我对照《量金尺》秘本想了想,看来辽墓玄宫由前殿、中殿、后殿、左配殿、右配殿五座殿宇组成,金刚墙后的四天王洞道为前殿,海兽石门后的四菩萨洞道为中殿,前殿与中殿均呈狭长的南北走势,中殿东西两边设左右配殿。配殿仅有券洞,并无石门阻隔,中殿尽头又劈出一道阙门,上边浮雕两个驮宝异兽,显然通往后殿,也就是辽墓地宫的正殿,按葬制叫“长生殿”。

胖子嘟囔道:“辽墓中怎么一个洞接一个洞?这么走下去,几时才到得了头?”

我让他少安毋躁:“一个洞窟等于一座殿堂,此处已是中殿,后殿才是主殿,墓主棺椁一定在后殿。”

胖子指向地宫石门,说道:“你们瞧这两只给墓主把门的卷毛狗,身上驮了个什么玩意儿?”

榛子是猎户出身,不论是山上的猎狗,还是草原上的牧狗,她一向见得多了,可没见过这样的卷毛狗,这是狗吗?我说:“驮宝的卷毛兽是狮子,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辽墓地宫长生殿前有狮子驮宝,可能说明墓主身边有价值连城的陪葬品。”

胖子说:“地宫大门上的是狮子还是卷毛狗,全都无所谓,我让你们俩看的是它身上驮的东西,那东西价值连城?我瞅着怎么跟个大眼珠子似的?”

4

让胖子这么一说,我和榛子也觉得狮子驮了一个大眼珠子。地宫大门上的两只狮子一左一右,背上各驮一件宝物,形如宝珠,是个漩涡状圆圈,这东西周围还有眼睫毛,不是眼珠子是什么?还有一种可能,圆圈周围的是一道道光。我又想起传说中给大辽皇族陪葬的宝镜,可是怎么看也不是宝镜,难道给墓主陪葬的奇珍异宝中真有一个眼珠子?那又是谁的眼珠子?

我和胖子挽起袖子,上前去推地宫石门。榛子在一旁说:“两边还有两个洞口,不先进去瞧瞧?”

胖子说:“明摆着的事儿还用想?我给你打个比方,咱这儿摆上三个菜,当中一盘四喜丸子,旁边两盘醋熘白菜,你先奔哪个下筷子?”

我说:“你这个比喻倒也恰当,咱们先去正殿瞧瞧。”

榛子不是不知道应该先奔四喜丸子下筷子,她是怕墓中那位大辽太后,万一真是成了精的九尾狐狸,那可咋整?胖子不明白那有什么可怕的,他说:“即使那个什么大辽太后成了精得了道诈了尸,见了我它也得没脾气!不看如今是什么年头,敢出幺蛾子只有自取灭亡,小小寰球,有几只苍蝇碰壁,嗡嗡嗡……”

胖子正在大放厥词,却听墓道后方传来一阵脚步声。在当年下葬移棺之时,辽墓地宫中留下一层朽木,往上一踩,便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在阴森沉寂的墓道中听来格外刺耳。双方相距几十步,可是地宫之中太黑了,彼此看不到对方手中的光亮,但是辽墓长殿地形狭长,声响可以一直传到长殿尽头。我听到这个响动,明白这是有土耗子从后头跟进来了。之前我已经想到了,只是没料到来得这么快,看来对方沉不住气了,生怕我们打开辽墓地宫,抢先找到陪葬的珍宝!我不知对方来了多少人,是只有那两个打猎的,还是有更多土耗子?又不知他们手上是什么家伙,让人堵在辽墓中难免吃亏!

我急忙灭掉马灯,但听脚步声由远而近,已经到了二十步开外,可以看到两支火把的光亮。我见对方来的人不多,当即掏出手电筒,打开往前一照,只见那两个打猎的,身背鸟铳和鸭嘴铲,手持火把,一前一后正往里边摸索。两个打猎的一见这边儿手电筒照过去了,忙往一旁躲避,与此同时,胖子手中的猎枪也搂上火了。长殿中漆黑一片,相距十几步远很难看清楚目标,他一枪打在虚空藏菩萨壁龛上,打得碎石横飞。

两个打猎的让这一枪打慌了,闪身钻进了一旁的券洞。胖子见了仇人分外眼红,而且在狭窄的长殿中,不能给对方还手的机会,当即追上前去。我和榛子唯恐他有个闪失,打开手电筒紧随其后。两个打猎的躲进了一个门洞,门洞中是条狭长的甬道,与西侧配殿相连。甬道中黑灯瞎火的,到处是积尘,呛得人透不过气,手电筒的光束几乎等于没有,我们也怕对方用鸟铳打过来,不敢追得太快。甬道以砖起券,上方纵拱,地面至券顶有两丈多高,纵深约三十余步,尽头与左配殿相接处也是一个券洞,并无石门,仅以墓砖封堵。我们听到前边两个人推开了砖墙,来到近前用手电筒一照,封堵殿门的墓砖散落了一地,有一个人背对我们,坐在漆黑阴森的西配殿中一动不动,似乎看到了什么可怕的东西,将他吓得呆住了。凭借手电筒的光束一望可知,这个人是打猎的大虎。

打猎的哥儿俩身形相似,都背了一杆鸟铳,头上各有一顶三块瓦的帽子,不同之处在于兄弟二虎多裹了一条大围巾,还有一个大口袋,走到哪儿背到哪儿。我们仨不知这个打猎的在搞什么鬼,为何突然停了下来?他那个兄弟躲去了什么地方?三个人不约而同地放缓脚步,从扒开的砖墙处进去,往两边一看,黑乎乎的,不见有人,正觉得奇怪,忽听背后甬道中脚步声响起,我这才意识到上当了!这两个冒充打猎的土耗子,其中一个扒开墓砖将我们引到此处,另一个还躲在甬道中。胖子的反应也够快,他举枪转身要打,却从甬道上方落下大量流沙,顷刻间将甬道堵了个严严实实。

原来造这座辽墓的时候,凿出多少土石,便从大漠上运来多少沙子,在墓顶布置了多处沙壅。二虎这个土耗子也是老手,看出了辽墓地宫的布局,在甬道中引出流沙,将西配殿堵死了。流沙不比砖石泥土,挖都没法挖,挖多少流下来多少。在古代,这种防盗的方法并不少见,别说是皇宫大内,就连大户人家的院墙都是两层夹心的,中间放上碎石砖块用来防贼,真正高来高去的飞贼能有多少?大多数要想进深宅大院偷东西的贼,往往都是在院墙上掏洞,以前有句老话“做贼剜窟窿”,说黑话这叫“开桃园”。他们有一种特制的短刀,仅在刀头有一点儿钢,刀身均为软铁打造,掏洞的时候才不至于锛折了。有本事的贼用刀把院墙的砖抠下来进去偷东西,偷完了出来还把砖给你码好了,连砖缝儿都给你填上。有钱的人家为了防贼掏窟窿,往往用碎石夹心造墙。以沙子填充墙壁的多在牢城营中,号称虎墙,没想到地宫之中也埋设了流沙。三个人均感一阵心寒:“土耗子真够狠的,为了将我们活埋在此,把他大哥都搭上了!据说扒坟盗墓的土耗子见财忘义,为了分赃灭口反目成仇互相下刀子的多了去了!”

我们见打猎的大虎仍坐在那里一声不吭,他对面仅有石壁,倒不是让什么东西吓住了,暗骂这厮当真沉得住气!这是想给我们来个以静制动?胖子可不吃这一套,早对这两个土耗子恨得咬牙切齿,要当场一枪崩了这个大虎。我让他先别动手,握了握手中的军刀,上前一按大虎的肩膀,想让他转过身来问个究竟,怎知我的手一伸过去,他就仰面倒了下来。三个人吃了一惊,再用手电筒往他脸上一照,只见他脸上白花花的一片,我还纳闷儿他怎么蹭了一脸白膏泥,可再定睛一看,这才看出他脸上全是活蛆!

第十章 僵尸猎人

1

打猎的大虎跑进辽墓配殿,动也不动坐在地上。我上前一拽他,他的身子仰面倒下,才看见这个人脸上有很多蛆,皮肉已经烂了,尸臭随即弥漫开来。三人吓了一跳,往后退了两步,伸手捂住口鼻,低下头来仔细再看,但见打猎的尸首已经腐坏,爬了一脸的蛆,面目无从分辨。不过我们和这个打猎的一前一后进入西配殿,他不可能这么快给辽墓地宫中的死尸换上行头,给我们来一出金蝉脱壳。可以认定长了蛆的腐尸正是打猎的大虎,并非旁人,因为我们记得很清楚,大虎长了两个虎牙,虽然死尸皮肉腐坏,但这两个虎牙还能看得出来。

好端端一个大活人,在一瞬之间死了并不奇怪,但尸首为什么腐坏成这个样子了?死人通常两三个时辰开始僵硬,等到长出蛆虫,则是在几天之后。难道说我们在上黑水河见到大虎之时,他已经是个死人了?一个僵尸扮成打猎的,光天化日之下来屯子里找我们,还有问有答地说了半天话,这么一想当真让人毛骨悚然,它是从哪座老坟中爬出来的?又或许是辽墓中有什么尸虫,打猎的大虎是让尸虫咬了,才一下子变成这样?不过我们仨也进了西配殿,同样是一座南北走向的长殿,进来的甬道已被流沙堵死,除了这个打猎的横尸在地,并未见到任何异状,此人扒开墓砖钻进来之后,发生了什么变故?

我们三个人当时全蒙了,胡乱猜测了一通。榛子的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她以为打猎的大虎是老坟中的行尸。我和胖子不以为然,山里人太迷信了,问题是迷信你也得讲个逻辑,迷信传说中的僵尸我听过不少,据说人死之后入土为安,而有些枉死之人入土不安,即成僵尸。僵尸在五行中属土,土能克水,所以在民间传说中僵尸会带来干旱,因此又称旱魃。长毛者为凶煞,昼伏夜出,攫人而食,百年为凶,千年成煞,有了道行的凶煞甚至可以飞天遁地,吸尽一方水脉。又因木能克土,对付老坟中的僵尸,必须在坟土上钉桃木桩。即使在迷信的民间传说中,僵尸白天也要躲在棺材里,如果说那个打猎的大虎是僵尸,他又怎么可能大白天走来走去,我们也没发觉他身上有尸臭,难道一个身上长了蛆的死人在我们面前,我们会看不出来?我看还是这辽墓地宫之中有东西作怪,究竟什么东西可以让一个大活人在转眼之间变成一个全身长蛆的死尸?越是想不出所以然,越是觉得心里没底,如若无法尽快找出真相,只怕下一个会是我们其中之一!胖子说:“打猎的没准是让什么东西咬了,这鬼地方黑灯瞎火的,咱们也要当心!”

说话他将马灯挑在猎枪上,往四下里照视,长殿中漆黑空寂,连只耗子也没有,他自言自语道:“在山中凿这么一座大殿,却什么东西也不放,是为了摆这个谱儿,还是他娘的吃饱了撑的?”

他这话是说到点子上了,古代葬制讲究事死如事生,墓中地宫以前叫玄宫,到清代为了避讳圣祖康熙名讳,改称为地宫,到后来叫什么都行,总之要和墓主生前的宫殿一样。如果不能完全一致,起码在格局上要相似,凿出的墓室也得分成前中后三大殿,两边有配殿,并不一定有用。可是我一抬头,手电筒照到高处,发现高处有十来个殉葬的童男童女,全钉在了壁上,一个个手捧长明灯,身上盔头袍靴都烂了,面目扭曲,脸色乌黑,在墓中冷不丁看见这么十来位,真能把人吓出一身冷汗!

2

辽代葬制大致上与中原王朝相似,不过也有不同,通常将殉葬的童男童女剥下皮,钉在木桩子上,扮成人形,称为人桩,可没想到西殿中有这么多小孩殉葬。打猎的大虎一转眼变成了爬满蛆虫的死人,是不是这些殉葬的童男童女作怪?榛子躲在我们身后不敢再看了,我和胖子硬着头皮,上前用手电筒照了一遍。活殉的童男童女,全是生前在头顶开洞剥皮,罩在木俑上,描眉画眼涂抹腮红。木俑乃樟木所制,在古墓中经久不朽、虫蚁不近。一般剥人皮都是从脊背正中间划一个口子,然后用小刀慢慢分离皮肤和肌肉,整张皮剥下来,有个名目唤作“蝴蝶展翅”。即便阴魂不散成了厉鬼,可以将这个打猎的活活吓死,那也不该让他长蛆腐烂。

三个人心惊胆战之余,也憎恨墓主残忍,居然用这么多小孩殉葬。我们真不该一时大意,轻视了那两个打猎的土耗子,贸然进入西配殿,结果上了二虎的恶当,让流沙埋住甬道,跑进来容易,再想出去可难了!一想到逃走的二虎,又觉得大虎横尸在此,该是二虎所使的一招金蝉脱壳,同时也是为了干掉我们三个人灭口。那么说大虎突然变成一脸蛆虫的死人,倒不是让辽墓中的东西咬了?他兄弟二虎也是个能走能说的行尸不成?

这一切发生得过于突然,我和胖子找不到半点头绪,而榛子说了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注意,她说打猎的二虎不是行尸。我听她这话里话外的意思,似乎颇有根由,就问她为什么说我们在黑水河见到的大虎是行尸,二虎却不是?榛子说她也只是听屯子里上岁数的人提过,以前有这么一路左道中人,专做掏坟盗墓的勾当,此等人会使妖法,据说都被镇压枪毙了,可兴许还有传人。我和胖子听得目瞪口呆,土耗子会使什么妖法?

据屯子里的老猎人说,很早以前,草原上也出过盗墓的土耗子,当中有人会使邪术妖法,有人说是白莲教传下来的,也有人说不是。其中一招在盗墓开棺的时候使,别的土耗子盗取棺材中的陪葬品,都要凿开棺材板子钻进去掏。他却会念飞杵咒,让棺材里的死人自己爬出来,任其摘取明器,然后再念咒让死人爬进棺材。虽然传得很邪乎,但是几乎没人见过,不排除这里头有危言耸听的成分。

另有一说,凡是会使这妖法的土耗子,出去盗墓从来都是俩人,外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兄弟两个,其实是一个死人一个活人。因为这个土耗子在干活儿之前,往往会找一个跟他身形相仿的人,先害了他的性命,再一针刺进对方舌头正中间,封住这个人的魂魄,再贴上符咒,从此变成傀儡般的行尸,一举一动全听他的,吃饭说话喝水都不耽误。可他们两个人之间不能相距十步开外,否则他带的这个人会立即显出腐坏之形。这么做不是没有意义,可以让行尸将同伙引进盗洞,他在上边填土灭口,独吞从墓中掏出的明器。榛子听说过的只有这么多了,以此想来,两个打猎的并不是哥儿俩,二虎才是盗墓的土耗子,大虎则是他带在身边的行尸。

我当然相信盗墓的土耗子为了灭口吞赃不择手段,至于一个活人带一个死人到处走,旁门左道中也不是没有这么邪乎的事情,不见得全是迷信,或许有些手段,只是我们不知底细罢了。我将整件事情想了一遍,由于我们走了口风,使盗墓的土耗子找上门来,让我们来挖辽墓中的黄金灵芝,土耗子从一开始就知道没有这玩意儿,只是诓我们带路,好让他找到辽墓入口的位置。后来我们从金刚塔下钻进墓道,这个盗墓的土耗子担心我们抢在他前边取宝,又引我们进入西配殿,利用辽墓中的流沙将我们活埋在此。三个人无不咒骂这土耗子阴损,可惜让他逃了,如今骂遍这厮祖宗十八代也不顶用,他既然干得出来,想必已经不要祖宗十八代了。我们还是从地宫西殿中脱身要紧,困在这座狭窄逼仄的长殿之中,憋也把人憋死了。

胖子在死尸身上搜了一遍,什么东西都没有,连那杆鸟铳都是坏的,他不甘心坐以待毙,用铲子去挖埋住甬道的流沙。我一想到长殿中有那么多陪葬的童男童女,身上直起鸡皮疙瘩,也想赶紧出去,不过流沙越挖越多,甬道已经成了死路,只好叫上胖子,一同到西殿尽头寻找出口。这时手电筒也没电了,仅有马灯可以照亮,还不知什么时候才能从墓中钻出去,没舍得用松油火把。三个人摸索至长殿尽头,殉葬的童男童女全钉在高壁上,西殿当中却空空如也。我见走投无路,无可奈何地说:“这些小鬼儿有做伴的了!”

榛子吓得脸都白了,问我:“你说啥呢?”

我说:“咱仨困在墓中出不去,不是正好跟这些小孩儿做伴?”

榛子低声说:“你可别乱许愿,当心让它们缠上!”

我说:“你不用怕,它们在天有灵,应当保佑咱们出去,砸了妖后的棺材!何况这世上根本没有鬼,我这话也不怕让鬼听了去。”

榛子忽然瞪大了眼望向我身后:“世上没鬼……那你……身后是什么?”

3

榛子这一句话,让我的头发根子全竖起来了,不带这么吓唬人的,我身后有什么?过来的时候我看了,什么也没有,她怎么突然冒出这么一句话?胖子正在使劲推长殿尽头的石壁,仅有的马灯提在我手上,照不了多远,既然榛子说我身后有鬼,那一定离我很近了,听她这么一说,我背后一阵发冷,真觉得有个东西!不过我可不想在榛子面前丢脸,整天号称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标名挂号胆大妄为,真见了鬼却被吓住了,我这脸还往哪儿放?宁让鬼掐死,不让鬼吓死,我将心一横,转过身子往后看,马灯光亮隐约照到一个殉葬童女,干尸脸上全是黑的,隐约还能看出星星点点的水银斑,绣袍已经朽了,直挺挺站在我的身后。

西殿中有十几个童男女,生前惨遭剥皮,又被钉在了壁上,手捧长明灯,垂首侍立,给墓主摆成仪仗。因为墓主亡魂将要升天,所以殉葬的童男女全钉在高处,相距地面一丈有余。不过我身后这个童女,却从石壁上下来了,几乎和我脸对着脸!榛子刚才在我对面,马灯又在我手上,她只是隐隐约约见到这个童女的轮廓在我身后,看得并不真切。我这一转身,马灯也转了过来,殉葬女童的脸都看得一清二楚,我虽然天不怕地不怕,可完全出乎意料,倒吸一口凉气,险些坐到了地上,给墓主人捧灯的殉葬女童怎么下来了?

榛子吓得真魂冒出,话都说不出来了。胖子转过身子,看到我面前有个殉葬的童女,同样大吃了一惊,他问我:“你怎么把这个小孩儿摘下来了?”

我张口结舌地说:“我没动过它,它自己下来的……”

胖子说:“谁让你信口开河胡说八道,说什么要给小鬼儿做伴儿,不下来找你才怪!”

我将马灯照在殉葬女童的脸上,它皮干肉枯,五官扭曲,头顶发髻间有个黑窟窿,那是剥皮时割开的口子,似乎可以听到它撕心裂肺的惨叫。但是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怎么会跟我一样高?我低下头看了看,这一看更让我心惊肉跳,殉葬女童双脚悬空,并非站在我面前。

我心中一发狠:“你以为吓唬得了我?我偏不信你这份儿邪!”同时伸出手,要去拧殉葬女童的脸,身子刚往前一凑,忽听它发出一声怪叫,直往我身上扑来,我急忙往后一躲,干尸扑倒在地,头却滚到了西殿角落中,无头的腔子里淌出黑水。

我让它吓得不轻,心口“扑通扑通”狂跳不止,额头上冷汗都出来了,马灯掉在地上摔灭了。胖子赶紧从皮口袋中取出一根松油火把点上,榛子忍住怕扶我起来。三个人提心吊胆地用火把照过去,这才看明白,原来这个殉葬女童在壁上钉了千百年,干尸穿过长钉坠了下来,可绣袍还钩在上边,因此悬在我面前,刚才那一声怪响,则是绣袍撕裂之声。由于绣袍裂开,女童干尸才扑倒在地。胖子大惊小怪:“哎哟,你的脸怎么这么白?”

我没好气地说:“我容光焕发!”

胖子说:“我看你是吓的!我早说过,世上本来没有鬼,心里有鬼的人多了,这才有了鬼!”

我并没有反驳胖子的话,正如他所言,当真是我自己吓唬自己,没看见殉葬女童身上的绣袍挂在长钉上,可是她在壁上钉了千年之久,早不掉下来晚不掉下来,非等我们走到这儿它才下来,能说是偶然吗?胖子又问我:“你又发什么呆?”

我说:“且不提有没有鬼了,这个女童被活剥了皮钉在辽墓中殉葬,可怜她真命苦,不过人死如灯灭,咱仨也帮不了她什么,只是别再让她身首分离才好,我去把她的头捡回来,给她安到身子上。”

胖子和榛子也都同意,于是我手持火把,走到长殿尽头的角落,俯身去捡人头,火光照到脚下,发现这块墓砖上宝相花纹是反的。我暗暗吃惊,先将人头摆在殉葬女童尸身上,再次回到长殿角落,用铲子撬了几下,还真撬开了这块巨砖,赫然见到一个洞口。我们困在辽墓西殿中,到处找了个遍,也没找到出口,原来是藏在墓砖下面。这个洞口位于长殿尽头的西北方角落,上边的墓砖放反了,阴刻的宝相花纹与四周墓砖对不上,如果不是殉葬女童的头滚到这里,我根本不可能发觉,这只是一个偶然?还是我说的“如若在天有灵,应当保佑我们砸了墓主的棺材”那句话让它听到了?正所谓“天日昭昭、鬼神冥冥”,这其中的前因后果我见不到,也想不出来,只当我瞎猫撞上死耗子,连蒙带唬找到了一条暗道。墓砖下的洞口直上直下,火把照不到底,我们放绳钩下去,足有三四丈深,当中很窄。三人立住脚,用火把往四周一照,但见枯骨遍地,骨骸中有水银,似乎全是吞水银而死。

我见洞底到处是枯骨,觉得这可能是个哑巴洞。胖子不明所以:“哑巴还有这待遇?”我看不见得真是哑巴,造墓抬棺之人必须同哑巴一样保守秘密,甚至要埋在墓中殉葬。这些殉葬的人又不能埋在地宫,因此才有哑巴洞,说白了是个灭口的所在。

据说在辽金两朝,为了不让墓中的秘密传出去,大多会在墓道下设置哑巴洞,通常很深,可以直接将人扔下去摔死。此处有几十个人吞下水银自尽,是心甘情愿为墓主殉葬?还是受到胁迫不敢不从?我们一时想不明白,又找不到别的道路,只得仗起胆子前行。摸到尽头才发现,西配殿下的哑巴洞一直通到东配殿,两边布局对称,东配殿里也有殉葬的童男童女。我放下绳子把榛子和胖子拽上来,三个人从西殿进去,又从东殿出来,好在流沙只埋住了西殿入口,东殿仍与中殿相通。

三人再次来到狮子驮宝的地宫大门前,见到石门已经被推开了一半。胖子往里边张望了半天,黑咕隆咚什么也看不到,土耗子已经掏了墓主陪葬的珍宝远走高飞了?我暗骂盗墓的土耗子下手太快,我们困在西殿时间不长,多说一个时辰,地宫石门上狮子驮宝的浮雕,有一个眼珠子似的东西,只怕这件宝物都让土耗子掏去了。陪葬的东西倒也罢了,那个打猎的二虎可没少让我们吃亏,要不是地宫下边有个哑巴洞,我们早已被他活埋在西殿了,可见是一心想要我们三个人的命,而他一旦逃出辽墓,躲进了深山老林可没法找了。

我和胖子并不死心,也许这个土耗子还在墓中,只是听到脚步声躲了起来,我们可别又上了他的当!纵观整座辽墓布局,如同一个“币”字,前殿并无配殿,当中才有东西配殿。如果前中后均有配殿,称为九室玄宫,在大辽葬制中属于皇帝规格。从墓室中的摆设及纹饰多少上可以看出,辽墓中埋的不是皇帝。皇帝以下的诸侯王用五室或六室玄宫,太后也用九室玄宫,但是其中四座配殿分布在后殿两边,以示与天子不同,至于这座辽墓中埋的是不是太后,则须进入主墓室才见分晓。

4

三个人报仇心切,又对墓主身份无比好奇,从打开的石门中挤进去,见狮子驮宝石门下是九道台阶,均以整块青白石雕成,券顶浮雕五方佛祖,中央释迦牟尼佛、东方药师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成就佛,又称五智佛,可以转化和净化人的无明烦恼、瞋心、我慢、贪欲、嫉妒五种烦恼,看来正殿就在下边。胖子的猎枪顶上了膛,我和榛子一人一支松油火把,一步步走下台阶。我们仨边走边看,见了墓室中的情形无不吃惊。殿中摆放了一大两小三个棺椁,下边都有棺座。正当中的棺椁最为巨大,朱漆彩绘的巨椁是铜木结构,形同一个庞然大物,当真罕见。在上下各四横两纵的鎏金铜架上,嵌入又大又厚的椁板,各个椁板上均饰以凤鸟纹,之间又有铜榫、铜纽加固,整体约有两米多高、两米多宽、三米多长,底部用十二个鎏金铜兽足支撑,摆放在须弥山棺座上。再瞧这棺座也了不得,四周彩绘四位神女,手中各执法器,鸿衣羽裳、鸾姿凤态。

胖子和榛子看不出门道,我却了然,此乃“四母像”,哪四母呢?一是气母,手执布袋,袋中藏先天一气,又称先天真一之气,形于天地生成之前,乃天地万物的本根母体,大千世界、宇宙洪荒,皆轮转其中;二是风母,手执风囊,内有八方之风,东方滔风、南方熏风、西方飙风、北方寒风、东南方长风、东北方融风、西南方巨风、西北方厉风;三是云母,肩头有五色祥云,团团如华盖相仿,云乃混沌初分时山川之气所结,五色云与五行相对应,黄云主丰、青云主兵、白云主丧、黑云主水、赤云主旱;四是雾母,手执雾幕,雾幕初启雾气蒸腾,若尽展时,弥漫百里,能昏罩住乾坤,雾幕收卷,则雾气渐藏。棺座上的四母像,再加上椁板上的凤鸟纹,足以见得墓主人是个女子。棺座前分列长明灯,鱼膏犹存,灯烛已灭,脚下全是阴刻宝相花纹饰的墓砖。

我们三人惊叹不已,以往见过的棺材可没这么大这么讲究,到近处用火把一照,才见到棺椁底部被人撬掉了一块椁板。我和胖子探头往里看,火把的光亮照进去,可以看到两只抓地虎的鞋底子,是土耗子的脚,再往里边就看不见了。胖子用猎枪戳了几下,那双脚一动不动,似乎已经死了,往外拽也拽不出来。三个人均是一愣,原以为这个土耗子凿开棺椁,已经盗了陪葬的珍宝逃走了,想不到死在了里边。看来他爬进去掏东西,结果死在了里边,不知是让鬼掐死的,还是让鬼吓死的?

我们仨觉得不解恨,却又无可奈何,墓主诈尸掐死了土耗子不成?当时不敢轻举妄动,先用火把点上墓中的长明灯,这下子墓室中亮多了,可以看出辽墓正殿东西长南北窄,四壁以宝相花纹饰墓砖砌成,穹窿顶上彩绘星斗。棺椁后边的墓墙上则是巨幅壁画,应该称为“圣踪图”。大殿四个角落各有一座券门相通的墓室,符合《量金尺》秘本中记载的九室玄宫布局,墓主人果然是大辽太后。两旁的棺椁相对较小,纹饰没有主椁华丽,可能是从葬的女官。棺座前有供箱,拱形盖顶绘以二十八宿图,意指天是圆形的,如同一个锅盖倒扣,或是一顶斗笠,大地形同棋盘,盖顶象征天极北斗,二十八宿都注有名称,左右两边呈龙虎之形,乃四象中的青龙、白虎。再看土耗子带进来的鸟铳和铲子扔在一旁,还有一个大皮兜子及一盏灭掉的马灯。胖子将鸟铳交给榛子,又打开皮兜子一看,这里边的东西还真不少,有凿子、蜡烛、探照灯电池等一应之物。他一边捡有用的往背囊中放,一边告诉榛子:“你甭听他总吹牛,他只是对土耗子的勾当一清二楚,因为他爷爷吃过这碗饭,别的方面他也是棒槌,不信你问他这是个什么玩意儿,他一准儿说不上来……”说着话他抖了抖从皮兜子里掏出一张发黄的破纸,让我和榛子上前来看,纸上画了一个眼珠子似的图案,他说:“你们瞧见没有,墓中真有这么个眼珠子,土耗子就是冲这东西来的!”

我心想当真奇怪,墓主身边为什么会有一个眼珠子陪葬?土耗子为了掏这个东西,搭上了一条命,应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那句话了!可是死人眼珠子有什么用?二分钱一个鸡屁眼子——贵贱不说,压根儿不是个物件!棺椁已经打开了,大辽太后以及陪葬的奇珍异宝全在里边,谁有胆子进去取宝?

三人在须弥山棺座下方,抬头可以看见棺椁后边的壁画,吃盗墓这碗饭的人有行话,将墓室尽头的壁画称为圣踪图,因为这个位置上的壁画,描绘的一定是墓主人生前之事。辽墓圣踪图与我们之前见过的九尾狐壁画相同,但是更为完整,也更为精美,当中也是个九尾狐狸。我当时并不清楚,辽这个草原上的庞大帝国,以契丹人为主,部族众多,又以鹰狼为图腾,尊狐为灵神,却也想象得到,这九尾狐是墓主人的象征。壁画中的九尾狐周围祥云缭绕,底部还有一幅壁画,内容十分离奇。三个人越看越是吃惊,这壁画上描绘得十分真切,一个长得近似鬼怪的女子,目生顶上,已经被挖了出来,眼珠子悬在半空。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怎么会有一个眼睛长在头顶上的女子?纵然是千里眼,剜下来还有什么用?

榛子说:“瞅着怪吓人的,壁画上画的这是啥?”

胖子说:“这有什么看不明白的,封建社会通篇历史只有两个字——吃人。皇太后是地主阶级的大首领,不仅吃光刮尽了民脂民膏,还用剜眼这么残忍的手段迫害宫女。”

榛子听出他在胡扯:“宫女的眼长在头顶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页  当前第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摸金玦之鬼门天师(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