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易经密码1古主尸衣(出书版)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诸葛宇聪   内容大小:173 KB  下载:易经密码1古主尸衣(出书版)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4-10-30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易小甜也跟着迎上去,借着明亮的灯光,她远远地看到中年男人穿着一袭黑衣,中等偏瘦的身材,走路的样子稳健而有力。奇怪的是他戴着一副大墨镜,墨镜的反光令她很难看清此人的容貌,不禁暗道:“真是个怪人,大晚上还带个墨镜耍酷。”

  金坤冲到刘斜身前,紧握着他的手心情复杂地说:“斜眼叔,这些年你……你还好吧?”

  刘斜伸手摘下墨镜,盯着他仔细打量了好一阵,才感慨道:“小坤,你都长这么大了。唉,时间过得真快啊,我离开西州时你还是个娃娃,这一晃都变成大人了。”他脸上忽然露出悲伤的神情,眼眶也有些湿润了,“师父的后事都料理妥当了吗?”

  “还没来得及,因为警察把我当成凶手了……”金坤把今天发生的事简单叙述了一遍。

  刘斜听完,垂下头为故去的师父默默祷告,站在一旁的易小甜看着刘斜的侧脸,此刻终于明白他为什么要戴墨镜了。因为他看人时总是斜着眼睛,黑眼球被挤到眼角,白眼球几乎占据了整个眼眶,再配上严重白化病导致的惨白肤色,乍看上去极为可怖,如果他一动不动的站在那儿,就像是一具午夜复活的僵尸。易小甜脸色变了变,心道:“他眼睛斜得真够吓人的,难怪金坤叫他斜眼叔。”

  刘斜仰起头,又向金坤询问了昨天在电话里提到的事,然后斜着眼睛看向易小甜:“小坤,这位小姐是?”

  “哦,这是我朋友,她叫易小甜,是西州大学的老师。”金坤向易小甜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去握手问好。

  “斜眼叔,以后多多关照。”易小甜硬着头皮和他握了握手。

  “只要我没吓到易老师就好。”刘斜自嘲地笑了笑,戴上墨镜转头对金坤道,“风太大了,我们回屋去说。”

  五人回到房间后,金坤趁“八字胡”去后屋的空当,走到刘斜身边耳语了几句。刘斜听完皱着眉反问道:“如果那幅地图上有神农架的字样,二易和宝藏会不会就藏在神农架呢?”

  金坤迷惘地摇摇头,刚要补充一些话,却看到“八字胡”从里间走出来,就打住不说了。刘斜笑了笑,对金坤道:“张龙可不是一般的管家,你有话但讲无妨。”

  金坤犹豫了一下,贴近他耳语道:“斜眼叔,‘解密之钥’事关重大……”

  刘斜打断他的话,在他肩上拍了拍:“你大可放心,张龙是我的心腹,绝对值得信任。更何况你刚才说的每一句话,他都已经听到了,我们无法再隐瞒了。”

  “什么?他都听到了?”金坤先是一惊,随即摇头道,“我声音那么小,别说他在后屋,就算站在咱俩身边,也决计听不到!”

  “你错了!张龙耳朵极灵,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声音。”

  “斜眼叔,你可别告诉我他有特异功能。”

  刘斜并没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你带手机了吧?”

  金坤掏出手机,迷惑地看着他。刘斜向张龙做了个手势,看张龙走回里间后,他神秘一笑,道:“你随便按几个号码。”

  金坤更加迷惑,猜不到他让自己这么做的用意,但还是照做了。刘斜瞥了一眼屏幕上的手机号码,然后对着里间说道:“出来吧,说说你听到的数字。”

  张龙走出来,就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拎着水壶走到桌前,一边往茶碗里续水,一边道:“18286795435。”

  虽然他说得轻描淡写,但金坤和易小甜都惊愕万分。金坤更是惊诧不已,因为他手机的按键音非常弱,如果换做自己站在里间,绝不可能听到按键音。但是,张龙不仅听到了按键音,而且还能分辨出按下的是哪一个键,这简直神了!

  刘斜看他们都一副惊愕的表情,便笑道:“哈哈,这对张龙来说只是雕虫小技,他的本领你们就慢慢领教吧。”

  金坤若不是亲眼所见,绝对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吁出一口气,疑惑道:“正常人的听力范围在20赫兹到20千赫兹之间,低于20赫兹的次声波人耳是听不到的,但张龙却听得一清二楚,难道他真的有特异功能?”

  “嗯!他少年时患过一场大病,康复后就拥有了这奇异的能力。”刘斜话锋一转,道,“如果二易和宝藏藏在神农架,我们必须带上张龙,因为他是土生土长的神农架人,对这里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都了如指掌,我们接下来的解密之旅,缺他不可!”

  张龙对秘密已经知晓了大半,金坤也只好点头同意。他把这两天发生的事详细讲了一遍,然后指了指手腕上戴着的儿童表:“爷爷留下的东西都在这里面,我现在需要一台电脑。”

  “哦,昨天古灵刚和三个专家从北京赶来,她好像带回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刘斜说完,吩咐管家张龙去取笔记本电脑。

  几分钟后,张龙捧着一台笔记本电脑返回房间。金坤开启电脑,取出存储卡插入接口,其他人都围了过来。很快,屏幕上出现了一大堆蠕动的“虫子”——“解密之钥”。

  管家张龙看到“解密之钥”,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嘴角的八字胡也微微颤了颤。易小甜也是第一次看到,她先是吓了一跳,随即怯怯地看着屏幕:“这……这些是什么字?怎么这么吓人?”

  刘斜摘下墨镜,斜眼盯着屏幕看了一会儿,道:“我也看不懂这些文字。”

  金坤心凉了半截,急道:“斜眼叔,你再仔细看看。”

  刘斜摇摇头,歉意地看着他:“我从没见过这样的文字,根本看不懂。”

  金坤的心彻底凉透了,心想爷爷让我找刘斜帮忙,本以为找到他就一定能破译“解密之钥”,可他竟然不认识这些文字。唯一的希望破灭了,金坤像个泄了气的皮球似的瘫坐在椅子上,垂着头自言自语:“如果不能破解‘解密之钥’,就无法完成家族使命,这可怎么办?”

  刘斜在他身上拍了拍,安慰道:“小坤,你先别着急,办法一定会有的。”谢虎也安慰道:“斜眼叔说的对!兄弟,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金坤叹了口气,无力地扬起头道:“话虽如此,但现在谁能破译这鸟文啊?”

  众人互相对望了一眼,都答不上来。房间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只有夜风的呼啸声不断侵扰着他们。

  张龙猛然想到了什么,“腾”地一下站起来,却不小心碰掉了桌上的青瓷茶碗。茶碗坠地发出“啪”的一声,将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他冲大家歉意地笑了笑,然后激动地说:“我,我知道一个人,他也许能看懂‘解密之钥’。”

  “谁?”金坤立刻来了精神。

  “就是和小姐一起从北京来的那个专家。”张龙摸了摸嘴唇上的八字胡,“我听小姐曾说过,那个老头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我想,他既然是考古专家,也许能认得这些古怪的文字。”

  “对啊,我怎么把钟教授给忘了。”刘斜猛跺了一下脚,转头对张龙道,“钟教授和两个助手还在村委会研究野人的抓捕方案,你快去把他请来。”

  “等一等!”

  金坤起身拦住张龙,对刘斜提醒道:“‘解密之钥’事关重大,一旦泄露出去,后果不堪设想,绝不能轻易让外人看到。”

  “我当然考虑到了这一点。”刘斜解释道,“可关键是我们都看不懂,也只能求助钟教授了。”

  金坤沉默了片刻,冷静地问:“斜眼叔,你对钟教授了解多少?”

  “据我所知,钟教授是一名考古学家、古生物学家,在考古和古生物研究领域德高望重,受人敬仰。如果向他说清利害关系,我想他绝对不会泄露我们的秘密!”刘斜顿了顿,“而且,接下来的解密之旅,也许会遇到许多未知的历史谜题,有这样一位专家在身边,对我们来说应该是一件幸事。”

  金坤低下头,皱着眉反复思量了半晌后,暗道:“既然爷爷让我找斜眼叔帮忙,我就应该充分信任他,更何况现在没人能看懂那些古怪的文字,为今之计,也只有让那个钟教授参与进来。”

  想到这里,金坤道:“我们还是应该谨慎点。这样吧,先抽出几个文字给钟教授看看,如果他认得,我们就全盘托出,反之,就此作罢!”

  “也好,就按你说的办。”

  刘斜找来纸笔,递给金坤,然后吩咐张龙立即去请钟教授。张龙离开后,金坤从电脑上抽出几个文字,随机打乱后誊抄在纸上。

  谢虎看了看他写好的纸条,点头称赞道:“兄弟,你这计策真是高明啊!既能投石问路,还不会泄露天机。”

  金坤双眉紧锁,脸色沉郁:“我现在最担心的不是泄露天机,而是怕钟教授也不认得那些古怪的文字。唉,如果是那样,我们就一点路都没有了。”

  “小坤,你现在担心也是多余。等钟教授到了,答案自然就分晓了。”刘斜又劝了他几句后,指着电脑屏幕催促道,“快让我看看‘尸衣文字’和那幅藏宝图吧。”

  金坤应了一声,用鼠标点开名称叫“尸衣文字”的文档,屏幕上立刻跳出几行文字:筮人掌三《易经》,以辨九筮之名;一曰神农《连山》,二曰黄帝《归藏》,三曰文王《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然始皇之后,《连山》、《归藏》亡佚,只有《周易》流传于世。将军神勇,入关发之,掘始皇帝冢,偶得二易。现二易、龙脉,皆藏于图。

  易小甜从没听金坤提及过“尸衣文字”的具体内容,她看完之后,忍不住惊诧道:“真是太不可思议了,绝传了两千多年的《连山》和《归藏》,居然是被秦始皇作为陪葬品下葬了?!”

  “是啊,的确太不可思议了。”金坤随口附和了一句,然后侧头看了看刘斜,发现他粗黑的眉毛拧成“八”字形,眼睛一眨不眨地斜看着屏幕,严重白化病的脸上表情异常凝重,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谢虎凑到易小甜身旁,疑惑道:“我记得你曾说过,《连山》、《归藏》和《周易》都是由八卦衍生出来的。那么,秦始皇为什么要把《连山》和《归藏》作为陪葬品下葬,偏偏只留下《周易》传世呢?”

  “这是一个历史谜题,我也猜不到答案。”易小甜顿了顿,“不过,《周易》能侥幸流传于世,这要感谢李斯。”

  “李斯?”

  “对,就是秦始皇的宰相。”易小甜对秦朝历史略知一些,她在大脑里搜索了一会儿后,缓缓讲述道,“秦始皇为使天下无古非今,以愚百姓,就听信宰相李斯的建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将其焚烧。但在秦始皇‘焚书’事件中,《周易》被李斯归为‘医药卜筮之书’的行列,所以才免于被焚之灾。”

  “是啊,秦火是不烧卜筮之书的。”刘斜抬起头,脸上仍是一副凝重的表情,“在秦朝时,《连山》和《归藏》也属于卜筮之书的范畴,所以肯定不会被焚。而秦始皇之所以要把它们作为陪葬品下葬,一定是因为这两本经书非同一般,有某种重要意义!甚至还有可能暗藏着秘密。”

  金坤一怔,迷惑道:“秘密?什么秘密?”

  刘斜摇摇头,略作思考后道:“我们不妨结合历史大胆预测一下。秦始皇历尽艰难一统中原后,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他颁布法规,自己死后皇位传给子孙时,后继者沿称二世皇帝,依次往下便是三世、四世,以至万世。由此可以看出,秦始皇最大的愿望就是皇位永远由他的血脉传承下去,让大秦王朝千秋万代,永不落幕!但实际上,秦始皇死后,秦王朝很快就灭亡了。所以我推测,如果经书中暗藏秘密,应该和大秦王朝的命运,或者秦始皇本人丝丝相关。”

  “和秦始皇本人丝丝相关?”易小甜轻声嘀咕了几遍后,忽然想到了什么,激动地说,“据说秦始皇巡视山东半岛时,听闻渤海湾里有三座仙山——蓬莱、方丈和瀛洲,这三座仙山上住着三位神仙,他们手中都有长生不老药。于是,秦始皇穷其毕生精力寻找长生不老药,以求长生,却未能如愿。那么,秦始皇将两本经书陪葬,会不会和长生不老药有关呢?”

  “你是说,那两本经书里暗藏着与长生不老药有关的秘密?”

  “嗯……这只是我的推测。”

  金坤忍不住笑出了声:“呵呵,小甜老师,你是不是有点异想天开了?”

  易小甜也觉得自己的推测有些荒诞,尴尬地垂下了头。刘斜又盯着屏幕上的文字反复看了几遍,心中浮现出一个更大的问号:“那位盗墓的将军究竟是谁?”

  4

  众人围坐在电脑前,推测盗掘秦始皇陵的将军的身份。忽然,院子里响起一阵刺耳的犬吠声,紧接着又传来了杂乱的脚步声,大家不约而同地抬头望向房门。一分钟后,房门被推开了,管家张龙和一个穿着深色运动服的中年男人走了进来。

  刘斜起身迎上去,和对方寒暄了几句后,向大家介绍道:“这位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钟伟国教授。”

  谢虎和易小甜先后走过去,向钟教授问好并自我介绍。金坤远远看着钟伟国,他年龄在五十上下,身材不算魁梧,但很结实,一张国字脸上蓄着浓黑的络腮胡,肤色黝黑,双目炯炯,再配上与身份不相符的运动服,乍看上去不像教授,而更像是一个退役多年的户外运动员。

  钟伟国粗犷的外形,与金坤印象中的教授形象截然不同,他先是一愣,随即拿起桌上的纸条,走过去和钟教授握手。他自我介绍了一遍后,便把纸条递给钟教授,直入主题:“教授,麻烦您看下这些文字。”

  钟伟国接过纸条,举到眼前看了一眼,那张蓄满络腮胡的国字脸上露出惊讶的表情:“这……这些古老的文字是从哪儿誊抄来的?”

  金坤没有回答,盯着他的眼睛反问道:“您认识这些文字?”

  “当然,这是战国时期的鸟虫书。”钟伟国放下纸条,自信满满地说,“而且我还研究过鸟虫书,你问我,算是问对人了!”

  金坤心中暗喜,脸上却不露声色:“什么是鸟虫书?”

  钟伟国干脆地答道:“鸟虫书是春秋战国时期兴盛的一种特殊文字,大多被刻写在青铜器、兵器、玉器之上,笔画呈蜿蜒盘曲之状,中部鼓起,首尾出尖,长脚下垂,外形酷似虫子,故得鸟虫之名。这种文字常以错金形式出现,近看形似蠕虫,远看高贵华丽,而且变幻莫测,极难辨识。所以,秦始皇一统中国后,将繁冗难辨的鸟虫书彻底废除了。”

  “又和秦始皇有关。”谢虎小声嘀咕了一句。

  金坤干咳了一声,暗示谢虎不要乱说话,然后对钟伟国问道:“教授,纸上写的到底是什么啊?”

  钟伟国指着纸条,道:“这上面写的是‘尸’,‘鬼’,‘金’,‘楚’和‘坤’字。”

  金坤听到这里,完全相信钟教授能破译“解密之钥”,就对刘斜做了个“OK”的手势,示意他向钟教授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刘斜会意地点点头,拉着钟教授走到里间。金坤、谢虎和易小甜坐回到电脑前。谢虎一想到即将破译“解密之钥”,就忍不住激动地拍了一下桌子:“太好了!终于可以破译这些鸟文了。”

  “是啊,幸亏钟教授在这里,不然我们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易小甜也激动地说道。

  金坤仍是一副平静的表情,他盯着屏幕上的最后一行文字,在心里反复默读着:“将军神勇,入关发之,掘始皇帝冢,偶得二易……”

  过了许久,金坤重重叹了口气,喃喃道:“那位盗墓的将军究竟会是谁呢?”

  “我们不妨问问钟教授,或许他能猜到答案。”易小甜提醒道。

  这时,钟伟国和刘斜刚好从里间走出来,听到他们的对话后,钟伟国说道:“那位将军的身份我已经推测出来了。”

  金坤“腾”地一下站起来,脸上掩饰不住兴奋的表情:“真的?你真的推测出来了?”

  钟伟国点点头,目光在三人脸上扫了一圈,最终落到金坤的脸上:“刘斜把所有的事都告诉我了,希望我能帮上你。”

  金坤说了一大堆感激的话后,问道:“教授,你快说说盗始皇帝冢的将军的身份吧?”

  “那位将军的名号你们肯定都听过。”钟伟国捻了捻浓黑的络腮胡,抬高声音道,“此人神勇无比,千古无二,堪称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勇猛的武将!”

  易小甜第一个猜到了答案,惊诧道:“盗墓的将军是……项羽?”

  “没错,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钟伟国发现他们都一脸惊诧地看着自己,便给他们讲起了拿手的历史:“在中国历史上,项羽是第一个盗掘秦始皇陵的盗墓贼。据《水经注》记载,秦朝末年,项羽率军入关后,带兵来到秦始皇陵,命令士兵挖掘,将陵墓上下所有能看到的陪葬品统统运走。当时,项羽一共派遣了三十万士兵和苦役运送墓中的宝物,足足运送了三十天都没能运送完。后来,一个放牧人寻羊误入秦始皇陵,用火把寻找羊时不慎点燃了地宫,大火足足烧了九十天不能灭。”

  谢虎听完,大为惊讶:“天呐!三十万人运送了三十天都没运送完?那得多少陪葬品啊?”

  易小甜也感到不可思议:“是啊,就算古代的运输工具落后,但三十万人运送三十天的宝物,数量也太庞大了吧?”

  “我也觉得很夸张,但是,《水经注》中确实是这样记载的。”钟伟国皱起眉,严肃道,“如果说《水经注》中的记载不可信,但项羽盗秦始皇陵这件事,在最具权威的正史《史记》里也有记载。据《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曾历数项羽十大罪状,其中第三条就是:项羽烧秦宫室,掘始皇帝冢,私收其财物。还有,几年前考古工作者曾在秦始皇陵封土四周进行了细致的钻探工作,先后打了四万多个钻孔。钻探结果表明,陵墓四周筑有四米厚的围墙,并找到了若干个通往地宫的甬道,甬道上方有几个直径一米的盗洞,但都远离地宫。由此可见,项羽盗掘秦始皇陵这件事肯定发生过,但是否像《水经注》中记载的那样,还需我们考古专家进一步考证。”

  刘斜指着显示器上的文字,疑惑道:“可是,项羽为什么要把从秦始皇陵中盗来的宝藏和经书藏起来?他这样做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

  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钟伟国,但他却摇着头道:“史书上没有这方面的记载,我也不知道答案。”

  “答案会不会就藏在‘解密之钥’里?”刘斜提示道。

  金坤也觉得这种可能性很大,赶紧关掉当前文档,打开“密钥”文档,屏幕上又爬出了黑压压蠕动的“虫子”。

  面对令人毛骨悚然的奇诡文字,钟伟国非但没露出恐惧的神情,反而兴奋地盯着屏幕,就像是在研究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似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3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3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易经密码1古主尸衣(出书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