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黄河镇妖司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长耳朵的兔子   内容大小:1.53 MB  下载:黄河镇妖司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5-1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4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我稀里哗啦的吃着,老爷子坐在对面,眯眼抿着小酒。

  我抬起头的一瞬间,不经意间瞥见隔壁桌,一个男子的右手,不断变换着奇怪的手势,而坐他对面的两个男子,也在变换手势。

  我刚开始还以为他们在划拳,但是发现他们并没有说话,只是手上不停地交流着,像是某种神秘暗号。

  我好奇心大起,冲着隔壁桌努了努嘴巴,悄声问老爷子:“爷,他们这是在做什么?我看不像是划拳,也不像是哑语啊!”

  老爷子扭头看了一眼,微微笑了笑,压低声音道:“你知道洛阳还有个称呼叫什么吗?盗都!”

  盗都?!

  什么意思?

  我疑惑地望着老爷子,洛阳的小偷很多吗?

  老爷子说:“此盗非彼盗,我说的盗是盗墓的盗,不是盗窃的那种盗!”

  “盗墓?!”我微微一惊,忍不住又侧目看了一下隔壁桌的三个人,这三个人都是盗墓贼?

  左边两个人穿着黑色外衣,戴着帽子,帽檐压得很低,只露出一双眼睛,他们的眼睛很亮,感觉就跟耗子的眼睛似的,贼亮。

  这两人的面膛有些黑,但并不是受到日照那种晒黑,说不出来的一种感觉,就像是笼罩着一层黑气。

  右边单独坐着一个中年胖子,中年胖子的肤色又非常白皙,跟着两个黑衣人形成鲜明对比。

  中年胖子的扮相比较富贵,戴着小毡帽,手指上套着一个碧绿的翡翠扳指,看上去就像是哪里来的皇亲国戚。

第60章 盗都(下)

  “爷,那两人的脸怎么黑得那么奇怪?”我好奇的问。

  老爷子说:“常年在阴暗的地底干活,跟死尸打交道,脸不黑才怪咧!”

  “这三人都是盗墓的?”我问。

  老爷子摇摇头,低声道:“江湖有三十六门,各门有各门的行当,各门也有各门的手艺,日后你行走江湖,时常都能碰见三十六门的人。现在跟你讲三十六门有些复杂,就拣隔壁桌这三人说一说吧。

  那两个黑脸汉子,是地门的人,地门是做什么的,顾名思义,地门就是做地下生意的,说的直白点,就是盗墓的。

  不过,盗墓贼不好听,所以他们自己改了个称谓叫‘土夫子’,就是在土里干活的文化人。

  实话讲,地门的人确实知识渊博,历史,风水,机关,墓穴构造,样样精通,他们称自己‘土夫子’也不是没有道理。

  洛阳这一带,便是地门的发源地,地门的门徒特别多。

  为什么呢?

  刚才我跟你说过,洛阳是盗都,盗墓之都。

  作为十三朝古都,而且又是中原文化的发源地,华夏文明的中心,从古至今,无数的帝王将相埋葬在洛阳,除了帝王将相以外,还有达官贵族的墓穴,嫔妃将军的墓穴,更是不计其数。

  江湖有传,在洛阳,只要你往地下一铲,就有可能挖出一座古墓。

  当地非常流行一句话:要想富,扛起铲子去盗墓。

  这是洛阳最真实的写照,盗墓在洛阳几乎是个半公开的行当,就连盗墓所使用的‘洛阳铲’也是公开有售。

  从堪舆,掘墓,取宝,到最后的出货,都有完整的产业链。

  建国以前,盗墓之风更甚,挖掘出来的很多文物甚至公开兜售,建国以后虽然有所收敛,但盗墓之风依然盛行,只是大多转入了地下交易,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目张胆!”

  老爷子一口气讲了许多,端起羊肉汤喝了一口。

  我听得津津有味,老爷子给我讲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洛阳,没想到我心目中的王朝圣地,竟然也是盗墓贼的“圣地”。

  每天在我们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都在发生着很多刺激恐怖的事情,这就是江湖。

  “那个满脸富贵的胖子,又是哪一门的人呢?”我继续问老爷子。

  老爷子放下汤碗:“三十六门里面,有一门是专门做古董生意的,叫做‘册门’。册门中人,表面大多都是正经商人,以经营古玩店为主。所谓‘册’,代表的就是古董字画。当然,正正经经做生意,很难发大财。所以册门中的很多人,私底下都做着贩卖文物的勾当。

  你看他们用手势交流,并不是在打哑语,而是一种江湖特有的暗语,只有真正的老江湖才熟知这套暗语。除此之外,其他人根本看不懂他们在做什么!”

  “那他们在交流什么呢?”我问老爷子。

  老爷子眯起眼睛:“我只略懂一些,那两个土夫子挖出了一套青铜器皿,正在跟那个胖子谈价格,胖子说他们的这套青铜器皿少了几个配件,所以价格上不去,两个土夫子正在考虑要不要出手……”

  我一边啃着羊蹄子,一边瞟了隔壁桌一眼,就看见两个土夫子拿出一个包放在桌上,胖子笑了笑,也拿出一个包放在桌上。

  老爷子说:“看见了吗?他们已经谈妥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三人交易达成以后,终于开始吃吃喝喝起来。

  我和老爷子吃饱喝足,准备离开的时候,隔壁桌的三个人也跟着站起来。

  胖子很自然地拿起桌上的一个包,挂在自己的肩膀上,但这个包,其实是那两个土夫子的。

  而那两个土夫子,也不动声色地拿起原本属于胖子的包。

  土夫子的包里装着青铜器,胖子的包里装着钞票,双方就这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掉了包,然后擦了擦嘴巴,互相道别,离开了酒楼。

  我大开眼界,没想到外面的江湖竟然这么精彩,一顿饭的工夫,他们就做成了一笔文物买卖。

  老爷子告诉我,胖子递给土夫子的包里面,至少不下二十万现金。

  我暗暗咋舌,二十万?对于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来说,简直是一个天文数字。盗墓这么赚钱,怪不得那么多人铤而走险,都要加入这个行当。运气好,干一票大的,那就半辈子吃喝不愁了。况且这个又不需要投资成本,唯一投资的,便是自己的命。

  我和老爷子走出酒楼,就看见那个册门的胖子夹着包,站在路边等待计程车。

  这时候,两个年轻人从酒楼里走出来,脚步踉跄,摇摇晃晃,散发着浓烈的酒气,一看就是喝醉了的样子。

  两人相互搀扶着,从胖子面前经过,不小心就撞在了胖子身上。

  一个人抱着胖子,张嘴打了个酒嗝,熏得胖子闭上眼睛。

  胖子显得有些恼怒,用力推开这两个醉酒的年轻人,骂道:“两个醉猫,滚远点!”

  两个年轻人一边跟胖子说着对不起,一边拦下刚刚驶来的计程车,钻进车里消失在夜色中。

  胖子理了理衣领,嘴上骂骂咧咧的,当他摸到肩上挂包的时候,突然脸色大变,大喊一声:“中计了!”

  胖子摘下挂包,将挂包狠狠摔在地上。

  我们这才发现,那个挂包空空如也,里面的青铜器不见了,包上有一道长长的口子,像是被什么尖锐利器给划开了。

  胖子用力踩了踩挂包,气得七窍冒烟,将头上的小毡帽都摘了下来,破口大骂着冲向街边拦车。

  我心中一惊,这才反应过来,胖子刚买的青铜器被人偷了,刚刚那两个醉酒的年轻人,其实是两个手法敏捷的小偷,他俩演了一出戏,在极短的时间内,轻松偷走了包里的青铜器。

  我和胖子的距离不超过十米,但我竟然没看见那两个小偷是怎样出手的,动作隐蔽而又迅速,绝对的高手。

  “哈哈哈!哈哈哈!”

  老爷子眼见这一幕,不由得拊掌笑道:“有趣!真是有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洛阳果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第61章 邙山

  我和老爷子沿着霓虹闪烁的街道慢慢往前走,寻找酒店住宿。

  老爷子一边走,一边跟我讲:“你知道刚才那两个小偷是什么来头吗?”

  “小偷有什么来头?”我好奇的问。

  老爷子笑了笑:“那可大有来头!你刚才看见他们怎么出手的吗?”

  “没有!他们的手法太快了,就跟变魔术似的!”我憎恶小偷,但是刚才那两个小偷的手艺确实挺令人惊叹的。

  老爷子说:“盗门有一门绝技,叫做妙手空空,这两个小偷年纪轻轻,但是道行很高,已经摸到妙手空空的窍门了!”

  “盗门?也是三十六门里的门派吗?”我问。

  老爷子点点头:“对!相传盗门的祖师爷,便是鼓上骚时迁!”

  “鼓上骚时迁?!《水浒传》里的人物?”我看过四大名著,尤其喜爱《水浒传》,喜欢里面的英雄豪情,快意恩仇,对于时迁这个人物,我并不陌生,因为在水浒一百单八将里面,时迁是排在最后一位,所以印象深刻。

  我原本以为这个人物是小说里杜撰的,没想到历史上真正出现过这号人物,还创立了盗门。

  老爷子接着说道:“盗门,顾名思义,这个门派以偷盗行窃为生,所以也招来很多门派的不耻,毕竟偷盗这种事情,算不上什么英雄好汉,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不劳而获,令人痛恨。

  不过,真正的盗门高手是非常厉害的,轻功卓绝,飞檐走壁,而且‘妙手空空’修炼到至高境界以后,真的就像会魔法似的,能把你兜里的东西神不知鬼不觉的全部拿走。

  我曾见过一个盗门高人,在跟人擦肩而过的瞬间,掏走那人内衣兜里面的钱夹子,而且全程那人一点感觉都没有,甚至内衣兜都没有被划烂,钱夹子就是直接从内衣兜被抽走的,也不知道那个盗门高人是怎样做到的,简直是神乎其技!”

  “那也太厉害了吧!”我惊讶地说。

  老爷子说:“是啊,所以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华夏大地十多亿人口,奇才多得去了,千万不要小瞧你身边任何一个人,说不定一个看似普普通通的路人,就是一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我点点头,这是我第一次出门,一出门就领略到了江湖的精彩,看来要想行走江湖,不仅要有一身好本领,还得要有一副好头脑才行啊。

  老爷子颇有感叹地说:“洛阳不愧是盗都,满大街都是江湖人物,一个晚上,地门,册门,盗门三个门派轮番登场,真是热闹的很呀!”

  老爷子带着我进入一家酒店住宿,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来,在楼下小吃店喝了一碗胡辣汤,感觉元气满满,浑身是劲。

  吃饱喝足,我们直奔邙山而去。

  邙山又名北邙,位于洛阳城北郊,黄河南岸,为崤山支脉。东西绵亘190余公里,海拔250米左右。这里山势雄伟、水深土厚,伊洛之水自西而东贯城而过。立墓于此,即圆了古人所崇尚的“枕山蹬河”之意,因此邙山被视为殡葬安冢的风水宝地。古往今来,邙山上不知埋葬了多少陵墓,据老爷子所说,这次我们要寻找的周武王墓,也藏在这邙山之中。

  但是这邙山苍莽,陵墓林立,要想寻找一座西周时候的古墓,如大海捞针般困难,我们手里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怎样才能把周武王墓找出来呢?

  对于我的担忧,老爷子笑了笑,跟我解释说:“泱泱华夏几千年,商朝之后便是西周,你想想,周武王墓几乎可以算是埋葬在邙山的第一座陵墓。既然是第一座陵墓,那他肯定占据着邙山最好的风水宝地。

  出发之前,我已经认真研究过邙山的风水地形,九座山峰犹如九颗龙头,探入前面的黄河里面。

  在风水学里,邙山的地形走势属于‘九龙汲水’之局,风水极佳。

  如果我是周武王,我肯定会把陵墓选址在九龙汲水的风水龙眼里面。

  所以,我们只需要前往这个‘龙眼’之处,就有很大概率找到周武王墓!”

  我一脸仰慕的看着老爷子,以前我一直以为老爷子就是个乡下农夫,现在才知道,老爷子博学多识,简直堪比一本百科全书,我所掌握的知识,连老爷子的十分之一都不及。

  现在正值春天,万物复苏,邙山之上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我和老爷子在林间小道上穿行,阳光透过斑驳的枝桠落下来,洒落一地的碎金。

  山间泉水淙淙流淌,鸟叫声不绝于耳,时常能够看见呆萌的松鼠从树洞里探出脑袋,还能看见獐子等小动物在山溪边喝水,怡然自得,呈现出一幅原始质朴的美丽画卷,令人流连忘返。

  山风徐徐,连空气都是香甜的味道。

  路途寂寥,老爷子又跟我讲起邙山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有一场著名的战役,邙山之战。

  邙山之战,是南北朝时期西魏柱国大将军宇文泰对东魏发动的战役。

  公元543年,两魏第四次大战(邙山大战)揭开序幕。

  此次战争的导火索是由于高敖曹的哥哥高仲密以北豫州投降西魏引起。而更深入的原因,则是由于高欢的儿子高澄贪色引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0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4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黄河镇妖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