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很老的白狼,从山里出现,它仿佛就是这片山林的王者,没有谁敢于冒犯它的权威。
这只白狼慢慢走到白狼山山口的时候,它看到了一个放在竹篮子里的襁褓。
襁褓里是一个女婴,还很小,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被遗弃在这个险象环生的地方。白狼在竹篮子旁边看了一会,跟着,它叼起这只竹篮,转身走回了山中。
这个小女孩,就被白狼收养了,她从小在白狼山里长大,跟白狼为伍,不过,除了白狼和它的子孙之外,山里还有一个人。
那是个读书人,岁数很大了。老书生原本是长毛王爷的幕僚,长毛王爷败退白狼山,丧命在此,下面的人东逃西散,死的死,伤的伤,老书生走投无路的时候,歪打误撞的跑到了白狼山的最深处。
老书生遇见了白狼,不过,白狼没有把他怎么样,白狼山里面很多事情,靠白狼一个人做不成,所以,老书生渐渐就变成了白狼的一个帮手。
老书生并不介意这样的生活,他的前半生,都是在贫苦和动荡中度过的,跟着长毛王爷,还差点丢了命。老书生对白狼山很满意,住在这里,无忧无虑,没有外界的干扰,更不会有什么生死波折,他的岁数大了,想在这儿终老。
等到小女孩被白狼收养之后,老书生很高兴,能有个孩子作伴,是件好事。
所以,这个老书生就把小女孩当成自己的孙女,悉心照料,等小女孩慢慢长大,老书生每天陪着她,教她说话写字,还跟她讲一些山外的故事。
第695章 不济的命运
这个小女孩就在白狼山慢慢的长大了,就因为有这个老书生的存在,她才不会像一个茹毛饮血的野人那样成长。
虽然山里什么都没有,但老书生除了会读书,还心灵手巧,他会用木头竹子做一些杯子和小碗,用黄土烧制陶器,还会用很薄很薄的树皮做成写字的纸张。
他把自己读过的很多书,都写在了树皮上,然后留给小女孩读。
除了这些,老书生做的最要紧的一件事,就是教这个小女孩如何做人。
老书生这一辈子,过的很不顺,早年间醉心功名,连着科考了二三十年,一直没有中举,人过中年,依然一贫如洗。
后来,他又投奔了长毛王爷,跟着对方南征北战,一天消停日子没过。十年之后,长毛王爷落败,老书生流落白狼山,再也没有离开过。
回想一生,老书生总觉得自己是因为贪念太重,贪念权力,贪念名誉,贪念金钱。如果不是贪念如此之重,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一步。
所以,他认为,人这一辈子,不是非要大富大贵,封侯拜相。平平淡淡才是真,安安稳稳的过一生,这才是最好的。
他把自己的想法,都灌输给了这个小女孩,小女孩没有接触过别的人,她只认得老书生,所以,老书生说什么,小女孩就信什么。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有那只白狼的庇护,小女孩在白狼山也很安全,有老书生的教导,她一天私塾没上过,却也懂得很多道理。
渐渐的,小女孩长大了,老书生也老朽不堪,在他临死之前,一直有一个愿望,就是把小女孩给送出去。白狼山不是久居之地,自己老了,却不想耽误了小女孩的一生。
白狼知道老书生的念头,它并没有阻拦。虽然只是一只山中白狼,可它通人性,也知道一些道理。
因此,老书生死去之后,白狼把女孩送出了白狼山。
这个女孩来到外界,什么对她来说都是陌生的,她在山里生活了十几年,没有别的本事,只会缝缝补补,出山之后,她流落到一个村镇附近,慢慢落下脚,靠着给人修补衣服被褥为生。
她很质朴,心底也很善良,性子温顺,在这里住了一年半之后,她认识了一个小伙子。
那小伙子是本地人,很老实,他观察了很长时间,知道这个姑娘孑然一身,所以,日子长了,小伙子会帮姑娘干一些力气活,长此以往,两个人熟识,到了最后,小伙子把姑娘娶回了家。
小伙子的父亲过世的早,跟着母亲一起生活,这娘俩都是好心人,实诚人。姑娘进门之后,丈夫疼爱,婆婆关怀,加上家里有一点祖产,日子过的很和美。
这个姑娘谨记着老书生的话,她只想平平稳稳的过日子,所以平时操持家务,很少参与外面的事情。
后来,她有了身孕,生下一个女儿,日子就过的更好了。那时候,她没有别的念想,只想着过两年,再生个男孩,儿女双全,这辈子便足够了。
然而,想是这样想,事情却没有朝着她预料的发展。有一次,她的丈夫在田里干活,遇见了下雨,匆忙中跑到附近避雨,却被雷劈死了。
好端端的家里,出现了这样的变故,一下子仿佛是天塌地陷了。她的婆婆岁数已经大了,承受不住这样的打击,丈夫的丧事刚刚办完不久,婆婆也撒手而去。
一瞬间,家就支离破碎了,只剩下姑娘和她年幼的女儿。如果事情真的只是这样,她靠着丈夫家里留下的祖产,带着女儿勉强度日,未必不能活下来。
可是,她丈夫家里的那些亲戚,却出现了,认为她是个外姓人,而且生的是个女儿,所以没有资格去继承家里的祖产。
她试图做辩解,告诉这些人,她需要这些田产来抚养女儿。但是,接下来,她看见了人最丑恶的一面,这些人为了赶走她,无所不用其极,诬陷,散布谣言,最后又买通了族长,一帮人上下其手,最终还是将那一点田产给侵占了。
姑娘只剩下了一个女儿,无处可去,无家可归。她伤心,伤心到了极点,甚至想到了死。
不过,天底下还是有好心人的,村镇里有些人知道她是硬被挤走的,所以收留她,时常接济。
她不想过这样寄人篱下,靠人施舍的生活,在这里滞留了一个来月,她终于下定了决心,离开这里。
她没有别的地方可去,只能重新回到白狼山。
她在外面呆了几年,但是,那只白狼还深深的记得她,因为她是白狼捡回来的,就和白狼的孩子一样。
一切仿佛重新回到了起点,她又住回了白狼山,和之前相比,唯一不同的是,她长大了,而且还有了一个女儿。
这个姑娘用当年老书生教她的那些东西,来教自己的女儿,教她认字,教她学做人的道理。
只不过,她在外面生活了这几年,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世上是有好人,但同样也有坏人。如果自己连自保的能力都没有的话,迟早还是会受欺负的。
白狼山深处的山洞里,有一些箱子,都是长毛王爷留下的东西,其中有一个小匣子,里面是一本很旧很旧的书,老书生原来和她讲过,这是长毛王爷的幕僚留下的。那幕僚是个奇人异士,遗留的这本书,记录着林林总总的方外之术。
姑娘让女儿去认字,然后学这本书,她想让女儿有自保的本事。开始学这些东西之后,那只白狼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白狼出自天地间,对有些东西,有着天生的敏锐。
日子又是一天一天的过去,女儿也逐渐的长大了,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亭亭玉立,而且还学了一手好本事,即便不用白狼保护,自己也能进出白狼山。
这个姑娘到了此时,已经心力交瘁,就是当年的事情对她打击很大,让她一直心有结淤,这十几年来,她的身体一直不好。等到女儿长大了一些,她便有点撑不住了。
第696章 被照亮的记忆
姑娘的命运,就是如此,她当时想着,自己的命终归这样,谁也改变不了,这是天注定的。
在她临终的时候,放心不下的就是自己的女儿,女儿才十几岁,如果自己死了,女儿就孤苦伶仃的。
尽管有那只白狼在照看,可是,她仍旧不想让女儿一直留在白狼山里。白狼山算是个世外桃源,却终究不是人间。
她在外面吃过苦,受过欺负,她却没有彻底绝望,因为她知道,这世上还是有好人的。
她想让女儿到世间去生活,因为,那才是真正的生活。
她做好了安排,告诉了女儿很多外界的事情,她说过,不管怎么样,都要找一个老实可靠的人,如果命好,这个人,会照顾她后半生。
她的女儿叫阿翠,很听话,等到母亲过世之后,阿翠听了母亲的话,也是让那只白狼送出了白狼山。
阿翠辗转了很多地方,因为有母亲之前说过的那些话,这一路上,她少吃了很多亏。
在外面漂泊了差不多有两年时间,阿翠来到了一个小村子,这里虽然小,而且交通闭塞,不过民风还算淳朴。阿翠喜欢这个地方,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和白狼山差不多,却比白狼山多了浓浓的人情。
阿翠的母亲用了半生的时间,天天在为自己的女儿祈祷,这常年累月的祈祷,似乎是起了作用。
阿翠嫁了一个平凡质朴的乡下人,婚后的生活很美满,前后生下两个女儿。后来的日子,也顺风顺水的,没有发生过什么意外。
大女儿长大,到了该出嫁的时候,选了邻村一户人家。那户人家也是普通人家,只不过家境比较殷实。
大女儿嫁过去之后,日子也过的不错,后来有了身孕,生了个儿子。就是儿子出生时,出现了意外。
那个孩子出生的时候,就遇到了大难,阿翠收到消息,就赶了过来。乡下人不懂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但阿翠懂得,她了解了情况之后,千方百计的想办法。
替命猫,压命骨,这都是阿翠弄来的。
为了救自己这个外孙,阿翠真的是豁出去了,她匆匆忙忙的赶回了白狼山,从老白狼的额头取下了一块骨头,用来给外孙压命。
阿翠平静了大半生的生活,却在此刻出现了这样的变故,外孙命运多舛,大女儿分娩后一命呜呼,自己的丈夫身体原本也不是很好,得知这些之后,一下子被打垮了,不到半年,便驾鹤西去。
阿翠没有任何办法,她少年时所学的那些东西,并不是万能的。这个世上,还有更多她改变不了的东西。
同样,她也没有别的选择,她要守住已经过世的老白狼的尸体,如果尸体再出现什么意外,让老白狼残存的那一点念头烟消云散的话,自己的外孙,也就会跟着遭殃。
她只能再次回到白狼山,在这里隐居下来。她很少外出,一直都在白狼山的最深处,在这个山洞里。老白狼的尸体就在洞中,一缕残留的念头始终忽忽悠悠,未曾灭绝。
她原本喜欢安静,但白狼山一直都有宝藏的传说,所以,阿翠只有默不作声,看着白狼山里妖孽横行,山里危险,才会让外界的人不敢涉足。
就这样,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阿翠在这里度过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她老了,真的老了,觉得自己已经撑不了多久。
恰恰就在这个时候,老白狼的那一缕残念,终于化为乌有。阿翠知道,老白狼的残念不是被天劫所劈散了,残念散去,只能说明,自己的外孙,已经不需要那块骨头来压命。
骨头被取掉了,老白狼终于可以安息,阿翠自己也能够解脱。
她的时间不多了,趁着自己还能动弹,离开了白狼山深处,把山里面彻底的清理了一遍,那些魑魅魍魉,全都销声匿迹。
做完这些,阿翠重新回到了山洞,她能预感,有人会来找她。
王换的梦境,到了这时候,似乎在渐渐的消散。这些事情,他之前知道一些,在这场梦境中,终于得到了最详细的答案。
不用多问,王换就知道,山洞里的老太婆,就是阿翠。她的大女儿,就是自己的母亲,阿翠,便是自己的外婆了。
在这种混乱的迷失中,王换渐渐苏醒了,等苏醒过来时,他看到了老太婆。一直到这个时候,王换才察觉出来,老太婆的眼睛里,有一种深切的关怀和挂念。
有些人,是不善于表达,可是,却会能行动来证明自己。老太婆在这个地方守了二十多年,一步也不敢离开。二十多年的时光,并不是一瞬而过,因为这二十多年,是眼睁睁看着每一个日出,每一个日落度过的。
那有多么难熬,靠想象就能想的出来。
自己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听人说过,在遥远的白狼山,有这样一个外婆在默默守护自己。
这或许,也是外婆叮嘱过的,她不想让王换自幼就带着压力长大。
这就是自己想要得知的真相吗?王换有点不确定,虽然把自己的家事,都搞的清清楚楚,然而,还有很多谜团,却还是没有找到答案。
瞎姑娘说的,只要来到白狼山的最深处,找到了这个地方,就一定可以水落石出的。王换相信瞎姑娘,但他却不知道,该怎么去继续寻找那些尚未破解的谜团。
阿翠在这里二十多年,从来没有离开过白狼山,对于外界的事情,她肯定是不清楚的。
王换的脑袋,似乎没有那么昏沉了,他刚刚站起身,洞外的天空就传来了一道雷鸣。
晴朗的天,不断的传来雷声,王换没有离开山洞,但他能感觉到,一道一道的雷,是劈落在小山山顶的。
过了没多久,整个山洞的外围,仿佛都缭绕着一片雷光。此时,那只已经变成了皮骨的老白狼,轰然崩散了。
在老白狼的骨头和皮毛崩散的一瞬间,王换的脑子里陡然一亮。
很多记忆,仿佛被遗忘在了一片黑暗中,就是这光亮闪起的刹那,这些记忆,隐隐约约,全都被照亮了。
第697章 如此
在脑海中闪亮的那一刻,王换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蓑衣老人。
眉尖河畔的那片荒滩,荒滩上干涸了许久的血迹,还有自己曾经冥想中看到的蓑衣老人被枪决的场景,现在不断走马观花一般的飘荡了出来。
蓑衣老人的音容笑貌,一直都在脑海中晃来晃去,让王换有些眼花缭乱,渐渐的,他的脑子又开始模糊了。随即,蓑衣老人的相貌,也跟着一起模糊,让王换有些辨认不清。
“孩子,很多事,你无需再知道,都是过去的事,人,要朝前看的。”老太婆在旁边对王换说道:“朝前看吧。”
“虽然是过去的事了,可不看清楚,会变成我一辈子的心障。”王换已经知道,眼前这个老太婆是自己嫡亲的外婆,为了自己的安危,在白狼山一住就是这么多年,他不想跟老太婆争执什么,可是,他真的想知道,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
老太婆没有再说话,她已经这么大岁数了,历尽沧桑,她知道,一个人心里如果有什么夙愿和执念,不去完成的话,那么后半辈子过的一定不会开心。
王换的脑海里,始终都有蓑衣老人的身影,过了一会儿,蓑衣老人的脸庞变的完全无法辨认。王换搞不清楚,自己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幻觉。
陡然间,他怀里那面小小的镜子,仿佛无声无息的跳动了一下。
王换拿出了镜子,洞里的光映照在镜面上,折射出了点点晶莹的光芒。
当王换把镜子举到自己面前的时候,他顿时迟疑了。
他在镜子里看见了蓑衣老人,然而,就在这电光火石的一瞬,他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这么长时间里,始终疏漏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