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蘅笑:“嗯。好多钱!”
刚刚买菜的饭店老板,一下子买了她们的三分之二的菜,剩下的,现在卫蘅她们只剩下丝瓜、苦瓜、空心菜、韭菜没卖完了。
有了一次成功经验,两人的信心也足了。
这时,天已经大亮,前来购物的人也越来越多,卫蘅与卫菡的摊位,有前来询问后不买的,也有当场买下的,眼看着菜越来越少,两人心里都十分开心。
约莫七点半时,老太太嘴里说的市场管理员,果然上前来收摊位费了。
卫蘅乖巧的给了对方五毛,市场管理员只看了姐妹俩一眼,没说别的,拿了钱就走了。
卫菡小声说:“阿蘅,原来卖菜这样简单呢。”
卫蘅听后,不由笑了,轻声说:“姐,本来就很简单呀,你以为有多难?”
卫菡揉了揉心口,说:“我到现在还觉得有些紧张呢。”
整个卖菜的过程,都是妹妹在主导、在张罗,她只能在一旁帮点小忙,主要的原因,是卫菡还没有完全将心里的紧张与忐忑放下来。
卫蘅说:“姐,你多习惯一下,习惯就好。”
卫菡重重点头:“嗯。”
接下来,姐妹俩又卖出了一斤空心菜,一斤苦瓜,收了九毛钱。两人的摊位上,菜已经不多。
卫蘅看一眼天色,觉得现在时间很早,她转头看着姐姐,说:“姐,你自己在这里看着,我过去那边看看别人都卖些什么,卖什么价格。要是有人来问价,你就按照我们商量的说,适当便宜些也行,反正你自己把握就好。”
卫菡一听,脸色一僵,“阿蘅……我一个人……”
卫蘅笑着安抚,说:“姐,我相信你行的。”
卫菡想着全程都是妹妹在忙活,自己也该早点锻炼出来,事情不能全让妹妹一个去做,片刻的犹豫后,她点点头,说:“嗯,我自己看着摊子,你去吧。”
卫蘅笑,说:“姐,你比我想象中厉害多了,放心吧,你不要怕,咱们交了摊位费的,没人回来找茬的。”
卫菡:“嗯。”
第7章 塑料瓶子
卫蘅跟姐姐说完,便拐道另外一条街,这条街道也有不少人卖菜,但人家是定点的摊位,摆的菜五花八门,应季的生鲜基本都有。
卫蘅明白,这种摊位上卖的蔬菜,一般都不是自家种的,而是批发而来。她大着胆子,上前询问了一下价格,得到的价格,跟自己估摸出来的差不多。
这里茄子,卖五毛钱一斤,豆角是五毛一斤,苦瓜要贵一些六毛一斤,空心菜是按照扎好的一把算的,一把三毛钱……
总得来说,价格不算贵,也不算便宜,跟自己这边零散的卖价也相差不多。
打听好行情后,卫蘅接着,又转了一圈,这回她的主要的目的,就是瞧瞧一般的客人,最喜欢买些什么菜来吃。
看了后,卫蘅发现,他们安山乡的居民,果然都嗜辣,辣椒是整个集市最好卖的蔬菜了,不只是新鲜辣椒,还有干辣椒、辣椒粉、剁辣椒、泡菜坛子里的酸辣椒……这些,都有不少的人买。此外,苦瓜的行情也不错,其次便是豆角……
得出了结论,卫蘅一边走,一边思考着,忽然,传来一声轻微的哐当声,她抬头一看,见是自己前面的一个中年男人扔了一个矿泉水瓶子。
矿泉水瓶子?
塑料瓶子?
卫蘅瞳孔猛地睁大,眼里瞬间闪过一串串的钱……
这种废品,都是能卖钱的呀。
她赶紧走过去,捡起来。
到这会儿,卫蘅突然觉得自己又发现了来钱的路子:捡垃圾!
不要本钱,只需要花费人工成本。
可行!
心里一番琢磨,卫蘅走在街道上时,眼睛就跟装载了探测灯似的,不停的扫视着,不一会儿,她就发现了三四个废弃瓶子。
卫蘅丝毫没有任何羞赧,上前一一捡起来。
接着,她便发现,不只是废弃瓶子,还有一些纸皮、废铁、易拉罐……这些废品都可以卖钱,另外,还多摊位或者当铺门口,都堆积着不少作废的纸皮等废品,看它们陈旧的样子,估摸着已经堆放了不少的时间。
卫蘅眼中闪过一道亮光。
觉得自己与姐姐去收废品,这个行当可不可行?
她是个成年人,并不是一个真正的12岁孩子,而且有着前世的经历,思考问题时,卫蘅习惯性的会多想一层,会多方位的去思考、去琢磨。
关于捡垃圾,对于卫蘅来说并不新鲜。她的外婆家,居住在金安县城的周边村落,外婆没别的求生技能,除了种田种地,农闲时,外婆会跑去县城里捡垃圾,捡完后,找个地方清理一下,直接就将废品卖到县城的废品收购站,一般来说,一趟下来多少有点儿收获。
卫蘅与姐姐、弟弟过年过节,去外婆家,遇到外婆去捡垃圾,姐弟几个也会跟着一起去帮忙,所以,他们都有这方面的经验。
时下,关于废品能卖钱的观念,基本上大家都有。瞧整个集市上,不少人家门口、院子里堆放的那些废品,就能知道了。
不过,居住在小山村里的人们,似卫蘅外婆这样专门去捡垃圾的人,基本上非常的少。所以,他们也就是将家里的废品收集起来,等待收废品的人上门再卖出去,因此集市上散落着这么些的矿泉水、易拉罐都没有人去捡。
所以,在集市上捡废品是可行的,不过,也就是集市上这么点儿地方,废品比较集中些,村庄里面,估计没有多少可捡。
加上卫蘅家距离金安县的县城,约莫有三、四十公里的路程,她想要去县城捡垃圾,基本是不可能的。
那么,卫蘅又一想,如果自己去收购废品,可不可行呢?
整个金安县,只有县城有两家废品收购站,似安山乡这个集市、十几个村的废品,必须要运往金安县城去卖才行。
时常来安山这边收购废品的人,一般都要半年、或者三四个月,才会来收一次,所以,无论是做小生意的商铺老板,还是普通的老百姓家里囤积的废品,都要半年多,才能卖一次。
这中间,便留给了卫蘅足够的空间,如果她想要收购废品,肯定是能收购得到的。
这点,也可行!
但——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运输!
别人来收购废品,都是开着拖拉机,或者四个轮子的车子来的,一次性收购非常多。
卫蘅想着自己家里穷的叮当响,别说拖拉机,四轮车,就是三轮车,她家都没有啊。
三轮车?
等等……
如果是脚踩的三轮车,那也可行。
三轮车有个好处:灵活呀。
如果……能从哪里借一辆来试试,也不错。
不过呢,在没有借到三轮车之前,并且没有放暑假前,这事儿还是暂时缓一缓。
一路上,卫蘅的脑袋不停的转动,几乎就没有停歇的时候,等她回到自己的摊位前时,她已经把收购废品面临的困难与机遇,能想到的,都思考了一遍。
卫菡一瞧见妹妹,赶紧拉住她的手,眉眼带笑说:“阿蘅,刚才我又卖出去两斤苦瓜,赚了一块钱呢。”喊价五毛一斤的苦瓜,买菜的这个大哥,一点儿也没还价,直接买了就走。
卫菡很开心,叽叽咕咕跟妹妹说了一通自己刚才的经历。
卫蘅听了,跟着笑起来:“哎呀,我姐可真厉害呀。”
听见妹妹的夸赞,卫菡忽地脸红了,说起来自己已经是个大女孩了,妹妹才十二岁,她却被妹妹像孩子似的夸奖,总觉得很羞耻的样子。
卫菡脸蛋飘着红晕,好一会儿也没散去。
卫蘅将矿泉水瓶子,放在自家的箩筐里,又去看自己这边剩下些什么菜,只剩下空心菜与丝瓜、还有两根品相不大好的苦瓜。
丝瓜是最难卖的菜。
哎!
明明丝瓜煮汤,尤其是丝瓜煮蛋汤,特别清甜好喝呀,还解暑呢。
卫蘅想了想,说:“姐,这些菜等会儿我们便宜卖掉吧,别带回家了,卖完我们去汤粉店吃一碗汤粉吧?”
卫菡没立马答应下来,她看见妹妹扔了几个易拉罐、矿泉水瓶子,不由问:“阿蘅,你捡这些做什么呀?”
卫蘅笑,说:“卖钱呀。”
卫菡闻言,漂亮的脸蛋上红晕未褪,却嘴角一翘,说:“我妹妹现在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有想法了,这些废品我们收集起来,回头去县城再卖吧。”
卫蘅没有马上跟姐姐说自己的打算,就点头,嗯了下。
这事儿,就算决定去做,也得等到姐妹俩放假后才行。不然,挨家挨户,挨个村庄的去收废品,两人的学业岂不耽误了?
太阳渐渐升到半空中,两人的位置并不遮阳,暴露在太阳下,还挺热的。并且沉闷的空气里,散发着一股难以言喻的气味,夹杂着鱼腥味、肉味、烂菜叶菜根……等味道,蹲守着卖菜渐渐变得难熬起来。
卫菡给妹妹擦擦脸颊上冒出来的汗,说:“阿蘅,你去那边的屋檐下坐着躲太阳吧,剩下的姐姐来卖。”
卫蘅没回答,她瞧了瞧自家的菜,也就剩下个三四斤左右,其中主要的都是是丝瓜,她看看四周,突然拉开嗓音,吆喝起来:“回家了,便宜处理了,五毛钱全部带走!五毛钱全部带走,过来看一看喂……”
卫菡一下子惊呆了。
姐妹俩大着胆子出来卖菜,运气好一下卖出去一大半,剩下的,都是三三两两的人上前询问后卖出去的,还从来没有过吆喝。
当然,卫菡是羞于吆喝的。
她——
她真的鼓不起勇气。
可是——
妹妹竟然敢。
妹妹实在是太厉害了。
卫菡一脸震惊、欣慰、赞赏……瞧着自己的妹妹。
卫蘅这一顿吆喝,果然没白喊,很快,就吸引了一群人的眼光,有些人瞧了一眼,就走了,也有几个人上前一步,蹲在她们的摊位前瞧瞧菜是不是新鲜的。
这时,卫蘅赶紧说:“都是新鲜的,今早摘的呢,大娘,你看我这么多菜都卖完了,剩下的,我们是不想蹲守了,所以才便宜卖的。”
“两毛,全部要了,卖不卖?”胖大娘道。
卫蘅脸蛋瞬间皱起来,“哎呀,大娘,这么多呢,你看着都是些丝瓜、空心菜、苦瓜 ……你买回去啊,至少可以吃四五顿的菜呢,两毛真的不行。”
胖大娘继续讲价:“你这带回去,也吃不了的,2毛卖了吧。”说着,她皱起眉,满是嫌弃道:“你看你这苦瓜,坑坑洼洼的,还有这空心菜叶子都蔫哒哒的,这丝瓜……”
总之,很是贬损了卫蘅家的菜一回。
不过,卫蘅就是咬死了不松口。
于是,胖大娘突然扔下菜,故作生气的要走,她以为卫蘅姐妹俩会留她,但——
哼——
卫蘅也是有脾气的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