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所有人都注视下,她背上书包,挎着补丁包袱,跟在韩志刚身后出了大门。
“小英,”出了巷子,韩志刚就停下了,“小英,你想好了?”他黝黑的脸上带着浓浓的担心。
“想好了。”韩小英仰头看着他,道:“大哥你不用担心,我早就想好了。”
“那你好好照顾自己吧。”韩志刚肚子里有千言万语,怎奈他嘴笨拙,有话也不知道怎么表达,最终只说出这么一句来。
“嗯,大哥你也是,家里饥荒还完了,以后别再拼命干活了,要是可以的话,调个岗吧。”为了每个月多出几块钱的补贴,她大哥长年超负荷的干力气活,身体一直在透支,累得很。
前世的时候,她大哥身体后来就不太好,从铁路段上病退了,可退休金实在太少了,家里孩子又多,根本不够花销的。
大哥又没什么好手艺,只能在巷子口支个修理自行车的摊子,赚点儿辛苦钱贴补下家用,爱面子的孙桂玲经常抱怨大哥没用,家里也不安生。
“调岗?调哪儿去?”韩志刚从来没想过。他十七岁就接班,到如今已经在铁路段干了七年,调能调到哪儿去?他又不会什么技术。
“不管调去哪儿都成,只要轻省些就行,工资相差也没差多少。”可铁路段是最累的。
“大哥,你好好考虑考虑吧,你现在是年轻,干点儿力气活儿不觉得有什么,可是等以后你年纪大了,身体就该吃不消了,到时候会落一身毛病,就是现在不能马上换工作该休息就休息,少挣几块钱,家里饿不死人的。”韩小英最后有些揶揄的笑了。
韩志刚点点头,道:“小英,大哥知道了。”调岗的事他确实应该考虑考虑了,这几年他真的很累,下班回家连话都懒得说。
人也总是昏昏沉沉的,觉得日子枯燥乏味永远没有尽头一般。
见他真的听进去了,韩小英也不再耽误他上班,兄妹俩在巷子口分开了。
时间还早,韩小英没有直接去吴家,打算先去黑市转转,把昨天晚上加班加点磨出来的玉米拿去卖了。
她去了吴家以后就不方便经常去黑市了。
没有了麻袋的遮掩,这次粮食拿出来只能用篓子背着,好在她熟门熟路的,粮食质量又一等一的好,刚到城北的黑市,就被两个女人给包圆了。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些的女人,转身走之前还问了一句:“姑娘,你这还有吗,有的话我们明天再来买,我们家人口多,粮食不够吃。”
韩小英摇了摇头,道:“没了,我只有这些了。”她昨晚磨出来的粮食都在这儿了,没磨的她可不会卖。
女人一脸遗憾的扛着粮食走了。
粮食卖完了,收起盘称跟空空的袋子,韩小英没急着离开,而是顺着摊位往前逛着,她想看看有没有她需要的东西。
这阵子天气是暖和了,很多人都换上了单衣,可眼下仍是青黄不接的时节,来黑市的人特别多,吃喝穿用的买卖什么的都有。
她找人换了几张工业卷跟布票,看见有卖熏豆腐干的,好久没吃这个了,没想到黑市里有卖的,立马买了一斤,小心的放好就准备回去了。
结果路过摆在角落里的一个摊位时,韩小英看上了一个小匣子,马上停下脚步。
她上前低头仔细端详了一番,小匣只比她手掌略宽一些,是花梨木的,纹络看着很漂亮,还雕着精美的图案,里面是上下两层的,做工十分精致,她有些心动,想买下来。
于是,她看着对面戴草帽的摊主,一脸乖巧的问道:“大叔,这个怎么卖的?”
闻声,“大叔”抬起头来,看了她一眼,眼神闪了闪,回道:“一块钱。”他声音听着有些低沉,还带着一丝沙哑,好像很久没喝过水了。
“便宜点儿吧,大叔。”韩小英觉得一块钱太贵了,但这小匣子她刚才一眼就相中了。
她前世有过一个,比这个大一些的,被她前小姑子要去了,结果玩了几天就随手丢到一边去了,她想拿回来还不让她拿,后来被她婆婆给劈了烧火了。
反正就是宁可烧了也不还给她,当时把她气个半死。
她想买下这个小匣子,也不是用它装首饰,她哪有什么首饰,毛角票子硬币倒是有不少,买它纯粹就是喜欢,谁还没有一个少女心呢。
“九毛怎么样?”大叔略思考了一下,就便宜她一毛钱。
“九毛也贵了,这东西既不当吃又不当喝的,再便宜点儿。”韩小英嘴上说着嫌弃贵,手里却没舍得放下。
她从兜里掏五毛钱,“五毛吧大叔,五毛我就……”买字还没说完,她就顿住了。
摊主大叔身后有一条破麻袋,正是她昨天被抢的那只!
昨天才被抢走,今天就敢出现在黑市里,这贼可真够张狂的!
“不行,五毛可不行,最少七毛!”摊主大叔一口回绝了。
韩小英张了张嘴,把手上的匣子丢回到了摊子上,一脸气愤的指着那条打着蓝色补丁的麻袋,道:“我不买了,你把麻袋还给我!”
摊主愣了一下,抬头看着眼前一脸气愤的小姑娘。
只见她瘦瘦小小的,顶多十四五岁,小脸上不知抹了什么,黑不溜秋的,身后背着个篓子,大的都可以把她装上了,也不知这是谁家孩子,造得跟个小叫花子似的。
这么小,就一个人跑来黑市,还敢跟陌生人发脾气!
“你说这麻袋是你的?”
韩小英用力点点头,道:“当然是我的,我麻袋我还能不认识!”
那上面的补丁是她自己补的,她怎么会不认识呢。
摊主笑了,压低着声音道:“你的麻袋怎么会在我手上?咱们又不认识。”
“怎么不认识,昨天你在公交车上不是挨着我坐来着!”一对上他的眼睛,韩小英就把他认出来了。
“别以为你戴个帽子我就不认识你了!”这人就是昨天公交车上,那个眼神看着很冷漠的男人。
韩小英对他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冷漠的眼神可是把她吓了一跳,她现在还记得呢!
“行吧,这匣子你拿走,我不收你钱了,不过这麻袋我不能给你,我还有用呢。”男人想了想,拿起小匣子递给了她。
韩小英犹豫了一下,就接过来了,道:“大叔,我再给你五毛钱吧。”这匣子就当她用麻袋跟他交换的,破麻袋不值钱。
她可不占他便宜。
男人摆摆手,道:“不用了。”
韩小英看他身形不是昨天抢她麻袋的那个人,就不解的问道:“大叔,瞅你也不像缺钱的,那你昨天抢我破烂干什么?”
不是这个人抢的,麻袋怎么到的这个人手上?抢她的那个人是谁?
可是男人没吱声。
摊子前这时正好来了好几个人,他摆摆手,示意韩小英赶紧走,别挡着耽误他做交易。
韩小英也不想再跟他纠缠下去,把匣子放到背篓里,转身走了。
见她总算走了,男人松了口气,随即勾了一下嘴角,重新拉低了帽沿儿,遮住大半张脸,开始招呼摊子前的客人……
作者有话说:
第13章 又来了
从黑市里出来,韩小英躲在没人的地方收起背篓,用湿毛巾仔细擦了脸,瞅着脸没那么脏了,才挎着包袱上了去吴家的公共汽车。
在黑市耽误了半天,早上的客运高峰已经过去了,这会儿车上人不是很多,她上车时还有空闲的座位。
这次她没坐到后排去,而是在前面找了个靠窗的位置,只是刚坐下,之前在黑市的遇到的那个男人,飞快的从车前跑了过去!他的麻袋跟草帽都不见了。
他个子看起来很高,跑起来的速度却并不慢,追着一个小个子男人,几乎是眨眼的功夫就消失在街边的拐角。
车上的韩小英瞪圆了眼睛:大叔正追的那个小个子男人赫然就是昨天抢她麻袋的那个人!连身上的衣服都没换,她记得很清楚。
这位大叔不会是个公安吧?看他看人的眼神绝对像。那他来黑市是为了抓贼吗?韩小英有一肚子的疑问,起身正想看个究竟。
售票员这时不耐烦的喊了一句:“你们走不走啊,不走别堵着门!”
原来有几个乘客只顾着看热闹了,忘了上车,一直堵在车门口不动,后面想上车的人上不来。
气得售票员使劲喊了一嗓子,他们这才上了车。很快车就开了。
后上车的几个人的议论声也传进了韩小英的耳朵里。
“哎,你说刚才那人追的是什么人?”
“前头儿那个瞅着有些贼眉鼠眼的,可能是个偷儿。”
“追小偷儿追得满大街跑?这人可怪厉害的。”
“兴许是被偷了什么贵重东西了。”
“这小偷儿最缺德了,不知道大个子能不能追得上他。”
“那谁知道了。”
……听着这些议论,韩小英心里是越发狐疑,大叔难道不是公安?不然他怎么就一个人在抓小偷儿?也没人帮衬他一把。
公交车走走停停的,到吴家附近的站点,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了。
韩小英下了车,挎着包袱刚要进胡同,就见吴家隔壁的姚婶扭动肥胖的身体从胡同里出来。
一瞅对面是她,立马笑了,“哟姑娘,是你呀,你咋又来了呢?”一天一趟,来得可怪勤快。
家里日子不好过吧,瞧这身上的衣服穿得补丁摞补丁的,啧啧。
“姚大娘,不是我要来的,是我三婶让我来的。”韩小英脆生说道。
心里却冷哼着:这话问的,还你咋又来了,我来不来的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是去你家!
“你三婶叫你来的?”姚氏一脸的不信,刘秀娥会有这么好的心肠。
让一个穷亲戚家的侄女天天上门打秋风,昨天给了半麻袋的东西,今天又让来。
她家跟吴家十几年的邻居住着,她还能不知道刘秀娥是什么样的人!
那是一肚子的弯弯绕,整天装模作样的,打心里瞧不起她这种没文化的,平时都爱搭不理的,也没见过她接济哪个穷亲戚,这冷不丁就冒出来了一个,肯定有什么算计。
韩小英点点头,“我三婶让我来跟堂姐作伴儿。”
“那姑娘,你家是哪儿的?”姚氏特别爱打听别人家的事。
别看她在这巷子里住着,可她没工作,每天要照顾一大家吃吃喝喝的,脑子里除了家长里短,就没别的事可想。
“我家,我家就是定城的呀。”一脸呆萌的说完,韩小英就进了胡同。
姚氏一噎,这丫头,咋听不懂话呢?谁不知道你家是定城的,她问的是定城哪儿。
她还想再问,韩小英已经敲开了吴家大门,吴丽娜很快就出来了。
姚氏自觉没趣,扭身走了。
吴丽娜也没理会姚氏,直接扫了一眼门外的韩小英,见她胳膊上挎着的包袱打着补丁,皱了下眉。
好在今天没有再背麻袋来,身上也没有那股异味了,包袱破就破点儿吧。
可是当看到她依旧乱糟糟的头发时,吴丽娜冲她翻了个大白眼,“我说韩小英,你那头发能不能好好梳梳,弄得跟鸡窝似的!”
韩小英抬手摸了摸头,头发确实乱糟糟的,“我头发碎,梳不拢。”
她头发剪的短,发质又不好,风一吹就乱糟糟的,以后留长一些扎起来可能会好些。
吴丽娜哼了一声,没再说什么,起码今天洗脸了,虽然好像也没怎么洗干净,但比昨天强多了。
“进来吧,自己找拖鞋换上,我妈昨天给你找了几件旧衣服,你看看能不能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