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后我有旺夫命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元合子   内容大小:167 KB  下载:重生后我有旺夫命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6-10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当时王承就傻了,他本不想去再管,谁知孙薇竟扑到他的脚边声泪俱下,说什么自己被夫家休弃,娘家人也没能力帮她,现在她无家可归便求王承收留她。

  王承虽见她可怜,但他一个外来人也不想惹上什么麻烦,于是便推辞再三说有什么冤屈可以去官府击鼓鸣冤。

  恰逢此时,一个富态圆润的男人走了过来,此人是上门找王承合作的。只是他没见过王承,这刚一见面有些不确认,便走上前去试探性的问了问:“请问您是从珺安城来的,王承,王二爷么?”

  既然有贵客上门,王承自然无暇去理会孙薇,便跟着自己的范福交到道:“你给她拿上十两银子,再将人送去衙门,其他的是我们也没能力管。”然后便打算带着贵客进楼里详谈。

  谁知孙薇竟扑了过来,并开始嚎啕大哭:“姐夫,王家姐夫您就帮帮我吧,我老家也是钮泽县的,小时候和甄家姐姐一同长大,瞧着这个情分,您可怜可怜我,只要您肯收留我,我做牛做马都愿意。”

  孙薇当时听王承说话,便觉得口音非常熟悉,之后又听人叫他王家二爷,便一下确定了王承的身份。

  她来杭州之后一直都留意着钮泽老家那边的事情,她知道钮泽那边只有一个王家。后来听说甄氏嫁给了王家二公子王承。当时她过得很好,对甄氏嫁的人并没有多少羡慕,反倒觉得有些可惜,她到底还是比不过自己,杭州城比起珺安好的可不止一星半点。

  可谁知,她的人生突发横祸,娘家弟弟不争气欠了一屁股债。他得罪的那些人可非等闲之辈,不被弄到家破人亡誓不罢休。甚至累及到了她这个出嫁的姐姐!

  自己多年无法生育,婆婆给夫君纳了三四房小妾,日子本来就不好过。那些追债的人闹到了他们家里来,又抢又砸,吓得杭州城里那些商户都不敢和他们家做生意。

  夫君就将这股子怒火发泄到她的身上,平日里对她不是打就是骂,她每日都饱受折磨的过日子,悲惨无比。谁知甄氏的日子过得却越来越好,不仅生了四个儿女,两个女儿都嫁了极有出息的夫君,而且王家的生意越做越大,她也听说王家要在杭州城开金玉绣楼分店的事情。

  而这一切,都让平时想高过甄氏一头的黄薇嫉妒不平衡。怪就怪当初自己选错了人,夫君对她绝情,最终还被休弃出门。她羡慕甄氏,当家做主住持中馈,儿女承欢膝下,还有个敬她重她的夫君。

  她孙薇凭什么不配拥有好日子!她也要过那样的日子!于是她便死皮赖脸的赖着王承,希望他能收留自己。

  王承被孙薇这么一叫,又听她说自己认识甄氏。就动了些恻隐之心,想着既然是甄氏小时的玩伴,又是老乡,自然也是要帮扶一二,先给她寻个住处,之后在把她好好安顿。

  王承心里记挂着合作生意,于是便让范福先带着孙薇去绣楼里暂时住下,自己便去忙着招呼贵客。

  晚上王承和几个在杭州的商户老爷们喝酒,这一时谈的高兴也忘了度多喝了几杯,这厢醉醺醺的回了绣楼,谁知第二天早上醒来,孙薇竟躺在他的身侧。

  “当时她哭着喊着要上吊,我怕闹出太大动静,更怕在绣楼里闹出人命……所以……所以,唉!我这也是没法子了,这才答应带她回珺安城納她为妾!”王承满脸羞愧,他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这事总不能在边上晾着让人说三道四吧,总归要有个说法。

  “呸!这明摆着是在算计你,趁你醉的不省人事时趁虚而入。”甄氏第一次觉得王承是个蠢脑壳,这种拙劣的计谋都能相信。

  王承似乎对这样的甄氏很失望,不知道是不是在和甄氏别着劲儿,竟开口维护起孙薇来:“你怎可这般恶意揣测!她也是你从小长大的玩伴,再者说,又有哪个女子会自己作践自己的名声。”

  “你……”甄氏气的说不出话,那个孙薇可不就是会自己作践自己!以前有脸抢自己的未婚夫,现在更是有脸来抢她的王承!她真不知道那个孙薇为什么老是抢她的人,而且男人们都会上她的当。

  “这是你们屋里的事,我就不跟着掺和了。”适才还有些气的王老太爷突然淡淡开口,听这话的意思是不想管这件事,甄氏和王承两边他都不想偏帮。

  王老太爷本想赶走那个叫孙薇的女人,可见儿媳妇这般和夫君叫板,饶是王承做事欠妥当,甄氏这般也太过放肆。

  王老太爷觉得,这或许是和这么多年太抬举甄氏有关。若是弄个女人进来压压她的气势也好,但又不能做的太明显,所以这事他不能做主,于是便将这事又踢给了王承。

  王承没明白王老太爷的用意,但知王老太爷如此说那就是退了一步。

  王若迎在一旁瞧着,看王老太爷的目光消散了几抹温度。祖父这般做明显是想打压娘亲,对此王若迎颇为不满,对父亲更是失望透顶,未曾想她曾仰望的父亲如今会被一个女人耍的团团转。

  孙薇到底能不能进门还没个说法,事情虽然没有个结论,但这人总要安顿下来。甄氏自然不会管这事给自己添堵,于是头也不回的拉着王若迎离开了花厅。王承知道不能将两人安排在一个院子里,于是去求了裴氏,想着让孙薇暂时住在大房那边。

  能给甄氏添堵的事她自然相帮,于是便将孙薇领了回来,暂时安置在一个空着的厢房内。

  王若迎虽然迫切的想将人赶走,但一时半会也想不出任何由头。娘又在气头上,这个孙薇又和娘之前结下过梁子,她怕甄氏会去找孙薇麻烦,到时候她们这边理亏,事情就不好办了。于是这几天她都围在甄氏身边,一边怕她冲动,一边劝导她宽心。

  事情过去了能有七八天,这几天王承一直睡在书房里,甄氏根本不让他进屋。王承那天也是着急羞恼,这才口无遮拦,现在仔细回想深知自己伤了甄氏的心,于是便想着法子弥补。

  在女儿的婚事上,两人一直都非常着急。王承便用这件事做切入口,给甄氏递了个话说他在杭州认识了曲家的大管家,给王若迎寻了个不错的姻缘。

  甄氏也是在意王若迎的婚事,不然也不会轻易同王承缓和关系,毕竟这次王承是真的伤了她的心。

  王承不敢再提起孙薇,话题一直都在王若迎的婚事上。

  “我在杭州时认识了曲家的大管家,曲家的五老爷在刑部任侍郎,他家有个庶出的儿子到了适婚年龄,这段日子也在相看人家。我琢磨着,咱们女儿若是能嫁到京城去,那也是个再好不过的亲事。别看是个庶出,我听曲大管家说那位公子勤奋好学,虽没有那些嫡出的子弟有前程,但若能靠着自己考取功名,加上家族的帮扶,在京中当个一官半职也不是不可能。”

  甄氏自然不会在乎什么嫡出庶出,对于他们这些商贾出身的人家,能够攀上京城官宦子弟这些都是想也不敢想的事。

  “这事靠谱么?他们家真的能瞧上咱们家这样的身份?”

  王承信誓旦旦的道:“当然靠谱,曲家管家说如果我有意,他就帮着说和说和。”

  甄氏觉得此事甚好,便赶紧催促着王承给曲管家写信,好探探他主家的口风。

  

  ☆、腌臜事

  王若迎听到这件事后吓了一跳,她怎么都不敢想会有一天嫁去京城。她知道自己几斤几两,就算对方是庶出的公子,那官宦之家出生,不是她这小城商贾出身的姑娘能高攀的起的。

  “傻丫头,这么好的亲事还有啥琢磨的,你呀就安安心心的在家等消息,这次一定能让你风风光光的出嫁,让旁人都瞧瞧,我的女儿是最棒的,嫁也要嫁的好。”

  甄氏最近因孙薇的事情气颇为不顺,唯独王若迎这婚事让她喜上眉梢,而且又是个这么好的亲事,喜悦之情一下就压过了之前的郁气。

  王若迎觉得,这件事极为不妥当,这心里头还是有点隐隐不安。就算那曲家公子碍于庶子身份无法娶到高门嫡女,但也能娶到官宦之家的庶女,就算是娶商贾之女,也应该娶到京中姑娘,怎么想这件事都不会轮到她的身上。

  思来想去,她突然想到了方衡,方衡是京中人士找他帮忙打听打听曲家人她不就什么都知道了么。事关自己人生大事,且如今她因为孙薇的事对爹做的决定着实不信任。

  于是王若迎赶紧去写信,将她和曲家公子的告诉了方衡,请求他帮忙查查那曲家公子的底细。王若迎不知道方衡在京城的住址,只好让人送去钮泽县给大姐夫,让他代为送去京城交给方衡。

  信送出去后王若迎这心里头惴惴不安,记挂着方衡什么时候能给自己回信,另一方面又怕孙薇在家里闹事。未曾想这孙薇如此安分守己,一直住在大房那边不声不响,除了每日晌午时候出来透透气在院子里走走,其它时间都在屋里呆着。

  本来王承是想尽快纳了孙薇为妾,可奈何王世臣的婚期将至,家里这几日都在忙活筹办婚礼。王承抬姨娘的事情自然是要等等,这可是裴氏亲自求到了王老太爷那,说可不能让二叔的事和王世臣的事撞到了一起。

  王若迎颇为意外,她印象中裴氏应该会帮着孙薇,因为她向来喜欢和娘亲对着干。甄氏和裴氏做了这么多年的妯娌,裴氏是个什么心思,她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你大伯娘说起来有些拎不清,但有时候计较着呢,尤其是在儿女的事情上,又是她最偏疼的五哥儿,她怎会帮着外人搁置了亲儿子的婚事。”

  母女两人又说了一会话,这时采佩急急跑进了屋里,手里还拿着一封信。她不知道甄氏在王若迎的屋里,她人还未到声音却早就传了进来。

  “姑娘,大姑奶奶给您回信了。”

  王若迎暗道这采佩冒冒失失,她偷偷让方衡帮她调查曲家的事情自然是要瞒着甄氏的。

  甄氏听是王若福的信,便让采佩赶紧进屋,让王若迎打开念念她也跟着听听。王若迎面露难舍,这信可是拿着大姐的名头当幌子,内容可全都是方衡写给她有关曲家的!

  王若迎反应也快,一下就想好了对策,她接过采佩递来的信,赶紧藏在身后,一脸羞涩扭捏的道:“我写了许多心事给大姐,这里面是我们姐妹的悄悄话。不久后我可能就要嫁人了,便……便想着和大姐取取经,怎样做个贤妻良母讨夫君的欢心。”

  闻听此话,甄氏喜笑颜开,连着夸赞王若迎长大了懂事了。

  “你这不是舍近求远么,你大姐可是娘教出来的,你有什么要讨教的问娘便是。”

  王若迎欲哭无泪,不得不将这戏做下去。于是她装着羞涩的样子和甄氏讨教,接下来将近一个时辰她就听着甄氏絮絮叨叨说着为妻之道,如何孝顺公婆,如何对待叔伯妯娌,林林总总说了一大堆。不过好在甄氏在没有提起看信一事。

  开始甄氏说着还挺高兴,可说着说着就不知怎的扯到了黄薇的身上。这让甄氏一下就没了兴致,便说自己乏了要回屋歇息。

  王若迎终于松了一口气,甄氏走后赶紧打开信查看里面的内容。

  方衡说,这亲事看似是王家高攀了曲家,实际上曲家是想让王若迎嫁过去填窟窿。京城的那些大户人家表面看着光鲜亮丽,其实内里有说不清楚的腌臜事。

  曲家为什么要找上小地方的王家?这都要从半年前的文靖侯府发生的一桩事情说起。

  据说文靖侯爷的嫡长子看中了妻子方氏娘家的庶三姑娘。姐夫想讨小姨子回去做妾,这件事方氏和方家还有文靖侯爷都不会同意。对于这件事,方家采取的态度是,将庶三姑娘随便找个庄户人家嫁了,眼不见心不烦。

  这位庶三姑娘觉得心中不愤,就算她是个庶出,也是伯爵府的姑娘,随便给她配个庄户人家,明显是在作践她!

  这庶三姑娘是个聪明的,知道被家族舍弃便琢磨着自己给自己挣个前程。正巧,这个时候家中嫡兄长带了几位公子来家中做客。于是她便动了旁的心思,让自己的丫头去细细打听几位公子的身份。

  这其中不乏有身份显贵的,比如八皇子,亦或是贵妃侄儿。这位庶三小姐还有些自知之明,她不敢对这些人下手。她知道那些高门大户断不会让她这个庶出的进门为正妻,做妾对于她自己来说是极不情愿的。

  她不想一辈子都如自己姨娘那般活的委曲求全,她要成为正妻自己当家做主,于是她便把目光锁定在了身份不上不下的刑部侍郎家嫡子身上,这位正是曲家嫡出长子。

  庶三姑娘心一横,当众扑到了曲家公子的身上,在场所有人都瞪圆了眼睛,被她压在身下的曲公子也是惊魂未定。见自己的目的达成,两人的身子在众目睽睽之下有了接触,然后她便转头哭着跑回了屋子。一路上闹得动静颇大,尖着嗓子说自己不清白了,没脸活在这个世上,更是闹着要在屋里头上吊。

  伯爵夫人听说后气的半死,恨不得亲手勒死这位庶三姑娘。可外头那么多人瞧着,更何况还有皇子在场,这事总的有个说法。

  这事若没外人瞧见,他们将事情压着把庶三姑娘送走就是了。可这闹得人尽皆知,她就不得不端着张老脸去了曲家提亲,但提的却是庶子。

  文靖夫人这心里头有气,自然不会让庶三姑娘如愿,便想着让她嫁给曲家的庶子,这位庶子便是王承中意的那位女婿人选。

  但曲夫人又自己的算盘,她根本瞧不上那位庶三姑娘,不论是不是自己的儿子,她都不愿让庶三小姐进门给自己添堵。于是便谎称家中庶子已经在老家那边说了亲事,就差等着两家定日子呢。

  于是曲夫人就赶紧让人在老家物色个合适的姑娘,她还特意交代,一定不能是杭州大户人家,挑选的人家一定不能成为庶子的助力。

  那时正逢王承在杭州筹办绣楼,王若迎可谓是完全符合曲夫人的要求,不是大户人家,家中无权无势。于是曲管家就找上王承有意促成好事,这便有了后来的事情。

  王若迎看完了整整三页信的内容,也了解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最终得出了一个结论。

  她绝对不能嫁过去!

  庶子遭到嫡母打压,还因为伯爵府庶三姑娘的事情得罪了伯爵府和侯府嫡子,这位庶子未做任何事但这前程已经被毁了一半。她嫁过去就是往火坑里跳,那是爹娘说的富贵体面的好亲事!

  王若迎发现,她还漏看了第四页的内容,刚看了几眼她就立刻撕了那张信纸,权当没看见。

  未曾想方衡是认真的,说自己已经试着说服家里让同意他们两人的婚事,方衡让她放心,这件事早晚能成。

  王若迎仔细想了想,她决定还是说清楚为妙,于是提笔将自己无心于他的想法写在了信上,她只是把他当成弟弟,绝对没有男女之间的感情。

  王若迎将写好的信交给采佩,让她送去钮泽县让大姐夫转送给方衡,自己则带着前三页信去了王承的书房,然后又让采荷去请甄氏,她必须得告诉爹娘,这婚事绝对不能答应。

  王若迎将信件交给了两人,然后又假设如果自己嫁过去后所要面对的困境。不仅要受嫡婆婆压制,还可能因为曲家得罪了伯爵府,伯爵府的女眷会为难自己,甚至也会遭到文靖侯府女眷们的为难,这些都是说不准的事情。

  且那些贵夫人都好面子,端着身份也断不会和她这个小地方出生的商贾之女来往,她去了后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日子怕是会过得艰难。

  “女儿不求高嫁,也不想高攀什么京城官宦之家的公子,女儿只想安分守己的过自己的小日子。”

  王承和甄氏听后冒了一身的冷汗,没想到京城人家那么复杂,光是听这些人之间的关系他们都觉得脑子一团浆糊。

  甄氏希望王若迎高嫁,其实只希望她能过得好,但如果是嫁去受委屈,就算这亲事再好,后生家里再荣华富贵她也是不同意的。

  甄氏赶紧表明立场:“方公子说的一定不会有假,这门亲事我不同意。”

  王承一阵后怕,心中懊恼自己又办了件糊涂事。但他已经和曲管家表明了想要结亲的意思,这突然反悔可要如何说辞啊?

  

  ☆、宋家来提亲

  虽然自己暂时没有想到应对之法,但王承还是承诺王若迎一定推了此事。

  王若迎见王承态度坚决,这心也就放下了一半:“爹可要赶紧同曲管家说清楚才是,事情若是拖的越久越不好办。”

  王承赶紧应下:“你放心吧,爹一定会将此事顺利解决。”

  甄氏和王若迎走后,王承在书房里想破了头都觉得此事不好办。曲管家已经向京城那边送信,就等着京城的曲夫人点头。他现在通过曲大管家的引荐认识了几个不错的生意人,和曲家也有生意再谈,他若是此刻反悔说不愿和曲家结亲,这以后可就要在杭州城树敌了,那金玉绣楼的生意怕是会越做越难。

  一想到这儿,王承就一个头两个大。

  而这时,一直按兵不动的孙薇开始发力,她特地去厨房煮了自己最拿手的羹汤,特地断进了王承的书房里。

  这些日子说不着急是假的,她这般名不正言不顺的住进王家,王承也不给个说法。杭州城那边,她娘已经给她写信,开始追问她去了王家到底有没有个名分,现在家里那边将她的名声败坏的破烂不堪,说自己恬不知耻没名没分住在男人家。

  现在时间拖的越长,对她就越不利。

  黄薇将羹汤放到书案上,舀了一小碗端到王承面前,柔声蜜语的同王承道:“爷,您尝尝我的手艺……”

  黄薇突然发觉王承似乎想事情想的出神,根本没有发觉她进了书房。

  “老爷,老爷?”

  “啊?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好生待在屋里不要随便出来走动么,我和你说过,等五哥儿成完婚之后再商谈么?”王承皱着眉头,语气又有些不耐烦。他以为黄薇是来抱怨为什么不早早纳她进门,因为上次去见她她就提过这个事情。

  黄薇面上有些尴尬,她也看出来王承现在心情不太好,自己来的不是时候。黄薇虽不如那些漂亮年轻的姑娘招人喜欢,但她有个会审时度势的心眼儿,最察言观色。她也不矫情,有些失落的朝王承微微福了福身,稍显慌张的道:“是我太不守规矩,爷您忙,我以后一定会老老实实呆在屋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3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后我有旺夫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