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许你一世安好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宁静夜空   内容大小:515 KB  下载:重生许你一世安好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5-21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梧桐惊讶,看着敏慧道:“可是与夹竹桃有关系?”

  喜鹊进来,手里端着一盏茶,递给敏慧,敏慧接了抿一口,赞赏道:“怪不得哥哥和太子都喜欢你这里的茶,果然不一般。”

  霜儿心急,催促道:“嫂子快说,夹竹桃的事情是岳家做的,岳琳想当太子妃?”

  梧桐扶着敏慧坐到榻上,轻声说:“表嫂慢慢说,不曾听说岳琳订婚,如何突然成婚,这件事儿必有蹊跷。”

  敏慧将茶杯放桌上,笑着说:“你们两个就是机灵鬼。夹竹桃的事情是岳琳做的,至于岳丞相是否清楚,我就不知道了。”

  原来,太子在靖边侯府看见了夹竹桃,就命人去查,不过几日功夫,就查出夹竹桃是岳琳命人养的,费了一番功夫才送进靖边侯府的。靖边侯府的下人都是新人,收买很简单。岳琳自以为做的神不知鬼不觉,没想到十来日功夫就被人查出来了。

  太子未直接找岳琳,而是请岳丞相喝茶。桌上就放着这株夹竹桃。太子屏退所有人,关上门,谁也不知他们说了什么。

  只知道太子走后,岳丞相战战兢兢,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抱着那株夹竹桃回了丞相府,第二日就传出岳琳订婚,不日即将出嫁的消息。岳琳的夫婿是陇西李家的嫡次子,听闻身子骨不太好,能活多久全看天意。

  太子这是为敏慧报仇?

  岳家胆子够肥,居然谋害当朝太子妃,是想走夏家的老路吗?

  梧桐三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喜鹊说外面下雪了,越下越大了。梧桐想让霜儿和敏慧留下,等雪停了再走。两人不同意,说乘马车来的,不碍事,随后辞了出来。

  不多时,闻晏回来了,身披大氅,进屋后退下扔给喜鹊,走到梧桐身边,自然而然的搂着梧桐的腰肢,扶着她坐到榻上:“冷吗,外面下雪了,越下越大,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我用看了看天,这雪不知道下到什么时候,怕会有雪灾。”

  “屋里有地龙,还有火盆,怎么会冷。”梧桐端起一杯茶递给闻晏,道:“喝杯姜茶,这是我特意命人给你煮的,这两年咱们存了不少粮食,就算有雪灾也不怕。对了,刚才敏慧姐姐来了,说起岳丞相家,夹竹桃的事情是岳琳做的。”

  闻晏喝了几口姜茶,笑着说:“这件事儿我知道,岳家才当了几日丞相,心就大了。他们想当第二个夏家,也要看太子允吗,太子不是皇上。他上过战场,杀伐果断,断不会允许世家做大,更不允许党派之争。”闻晏说着突然想起一件事儿,勾唇笑了道:“我听闻,今儿朝堂上格外热闹,太子表态,四十无子才会纳妃,你想想那些大臣们会如何?”

  “定是不允许。”梧桐道。

  “自然不允许,多少人都想将自己的女儿送进宫去,以此固宠,如今太子不纳妃,那些有想法的人怎能罢休。”闻晏道。

  梧桐想了想,说:“皇上能同意?”纳妃不仅是因为朝堂的势利,也有开枝散叶的原因。

  闻晏拿起一本书,一面看一面回答说:“皇上不同意又如何,太子说了,若是皇上不允许,就不当这个太子了,谁愿意当谁当去了。”他能想象皇上听到这句话时,暴跳如雷的样子。想到此处,闻晏摇了摇头,太子越这样,皇上越放心了。

  “我姨母也同意了?”梧桐问,皇上不愿意,定让姨母劝说表哥,表哥一向孝顺,最听姨母的话。

  “皇后赞同太子的意见。”闻晏笑着说。

  下朝后,皇上就去了仁寿宫,跟皇后说了此事,皇后说太子做的对,后宫嫔妃多了,每天斗来斗去,也没什么意思。国家需要明君治理,不需要女人拉拢。皇上气得拂袖离去。皇后赏赐许多东西给太子,表明自己的态度。

  冷风呼啸,窗子被风刮得呼呼作响,外面的雪也越来越大了。一连三天雪才停,梧桐醒来时,身边已经没人了,掀开床幔朝外望去,天刚蒙蒙亮。

  “什么时辰了?”梧桐坐起来,对着外面问道。

  喜鹊打开帘子走进来,手里端着一盆热水,一面将水盆放架子上一面说:“辰时刚过,少爷卯时就起了,在院中练了会拳,随后被司琪叫走了,走前吩咐我们不许吵醒夫人。”说着来到床边,帮梧桐穿衣服,又说:“外面可冷了,雪有一尺厚,冷的人站不住。”

  梧桐穿戴好,洗漱一番,掀开帘子,一股寒气迎面扑来,禁不住打个哆嗦。喜鹊拿着一件披风给梧桐披上,梧桐占了片刻,就觉得冷得不行,忙转身回屋,又让奶娘把朝阳抱来,一起早饭。这时司琪进来,说:“少爷不回来了,西城贫民区倒塌许多房屋。太子一早来叫,让少爷跟着看看情况。”

  梧桐正给朝阳夹菜,听到这话,手停在半空中,愣了片刻道:“我知道了,你先回去吧。”

  闻晏哥哥果然说对了,雪灾来了,不知道多少人流离失所呢!

第121章 惊人财富?

  过了午时, 闻晏才回, 回到桃仙阁, 见桌上摆满了热腾腾的饭菜,一面洗手一面说:“娶了桐儿真好,回到家有热腾腾的饭菜, 有知冷知热的人惦记着,浑身的寒气一扫而光。”净了手坐到桌旁, 端起一小碗热汤, 喝了一碗, 顺了一口气说:“终于暖和了一些。”

  梧桐接过碗,又盛了一碗汤, 放到闻晏跟前:“听司琪说你去西城了,西城受灾严重吗?”

  闻晏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豆角,肃穆道:“何止严重,房屋大面积倒塌, 许多人被压在下面, 太子已经出兵救灾了。这次突如其来的大雪, 京城周围十县受灾, 户部已经收到不少赈灾的折子。大圣朝两年来战争不断,国库空虚, 一时拿不出钱粮赈灾, 皇上为此大发雷霆,要户部三天内拿出银子赈灾,若不成, 户部尚书的脑袋不保。”

  梧桐瞅着闻晏,闻晏觉察抬眸见梧桐看着自己,笑问:“怎么了,看我做什么?”

  “我突然想起一件事。”梧桐沉声道。

  “什么事?”闻晏咽了口中的菜。

  “夏家根深蒂固,倒台后被抄家,难道没有抄出什么来?”梧桐问。

  闻晏放下手中的筷子:“这件事儿太子殿下也想到了,夏家被抄家,抄没夏家家产几千两银子,用于救灾也是杯水车薪。”

  梧桐沉思片刻道:“你相信夏家只有这几千两银子?夏丞相是北戎国的奸细,到一国丞相的位置上不易,他来大圣朝为什么,只是想颠覆大圣朝的江山吗,颠覆江山何等艰难,若是我是夏丞相,首先要捞银子,有了银子北戎的粮草才充沛,打败敌人指日可待。”

  闻晏一面吃一面,桐儿说的不无道理,前世夏家权势滔天,这泼天的富贵,是用银钱堆起来。

  不等闻晏想清楚,梧桐又道:“静月公主来京城,只是和亲这么简单吗?”说完,停顿一下,将那日听到的话说了。

  成婚前,她带着喜鹊和飞鸾出门逛街,逛累了上饕餮楼休息片刻,听到了静月公主和丫鬟的谈话,虽然听不真切,也听到了一两句,什么东西没找到,王爷是不是没留下。静月公主说王叔送信说有,肯定有,只是不容易被找到,若是那么容易被找到,岂不是被人轻易得到了。

  闻晏听了放下筷子,下榻穿鞋,一面往外走,一面说:“我去趟太子府,晚上不知何时回来,桐儿不必等我了。”

  梧桐跟在下来,给闻晏披上披风,道:“路上小心点,这两年咱们存了不少粮食,若是能用上,你和表哥尽管拿去,空间里的水果蔬菜也可高价卖出,得的银子,全部捐给那些灾民吧。”

  闻晏回头看一眼梧桐,笑了笑说:“等查到夏家的银子再说,若是不够咱们捐点儿,没准不用咱们捐呢。”

  这些年夏丞相收受贿赂,买官卖官,底下孝敬的人无数,生辰宴会,逢年过节,礼物都是一箱子一箱子的手,他本人生活节俭,可以说抠门,抄家时仅仅抄出几千两银子,确实匪夷所思,不能不让人怀疑。

  闻晏怀里丞相府有密室,密室内藏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只要有机会,夏丞相会把这些金银财宝运到北戎。可惜,他谋反失败,再也没有这样的机会了。思考间,闻晏出了门,来至太子府。

  太子府门房的人认识闻晏,直接开门让闻晏进去。闻晏走到书房门口,侍卫萧明禀报一声,得到太子允许,开门让闻晏进去。

  闻晏进门抬眸朝里望去,见五皇子萧景蓉端坐在太子对面,拿眼睛瞄他呢。太子摆摆手,对闻晏道:“随意坐,都是自己人。”刚坐下,又听太子吩咐人上茶。不多时,一位丫鬟用茶盘托着一盏茶,放闻晏面前恭敬退下。

  等丫鬟出去,太子端起茶杯抿一口,斜眼一看闻晏问:“你刚回去,怎么又回来了,可有事?”

  “夏家谋逆,抄家时只抄没几千两银子,我想来想去觉得有猫腻。不如去夏家看看,说不定有意外收获呢?”闻晏说完端起茶杯,看着太子说。

  五皇子萧景蓉皱了皱眉头:“就算有东西,夏老贼也藏起来,能轻易让咱们找到?”猛地又想起什么说:“你说静月公主来京城,是否还有别的目的?”说完盯着闻晏,想到静月公主先选择了闻晏,闻晏不要她,才被当成破布扔给自己,心里很不舒服,瞪闻晏一眼,冷哼一声。

  闻晏自然知道萧景蓉心里不舒服,也不甚在意,道:“静月公主来京城,目的不简单,有可能是冲着夏丞相留下的财富来的。”

  “这笔财富有没有还另说,话可不能说早了。”萧景蓉冷声道。

  太子握着茶杯思考一会儿,举目瞧着闻晏问:“你如何确定一定有?”

  闻晏看一眼萧景蓉,一言不发,好一会儿才说:“太子殿下若是不信,我可自己去夏府看看。”

  太子一直看着闻晏,见他看向萧景蓉,眉头微微一皱。也侧脸看向萧景蓉。萧景蓉起身,指着闻晏问:“你什么意思,看我做什么,难道我与那夏丞相勾结,私藏了这莫须有的财富不成?”

  闻晏起身作了个揖,笑着说:“闻晏哪里敢说殿下,只是静月公主即将成为皇子妃,跟殿下多少有些关系,这静月公主性格爽朗,执意嫁到京城,莫非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太子和萧景祁听了,对视一眼,都看到对方眸中的谨慎。是啊,静月公主非要嫁到京城,皇上并没有要联姻的意思,她为何执意嫁到京城。

  这其中是否隐藏着秘密呢?

  “今夜月色不错,咱们不出走走?”闻晏坐定后,满脸堆笑道。

  “这个提议不错。”太子点头赞同。

  夜幕降临,银色的月光照在积雪上,更显亮堂。闻晏三人来至夏府,院内积雪一尺多厚,穿过回廊,来至夏家书房,曾经富丽堂皇,如今杂乱无章。官兵抄家时,砸的砸,摔的摔,笔墨纸砚滚了一地。趁着月色,闻晏这里看看,那里瞧瞧。

  太子也满地方找,看是否有机关。只有萧景蓉抱着双臂,倚在门框上,漫不经心道:“夏老贼老谋深算,就算藏有金银财宝,也不会让我们发现,说不定早就运走了。”

  闻晏没理会他,顺着墙壁继续敲,想看看墙上有无机关。太子也专心找机关。这时传来一声细微的声音,好似有才踩到了积雪上,发出咯吱声。闻晏猛地看向外面,喊了一声:“谁?”

  太子已转身出门,站在书房门口左右观看,见拐角处一个黑影,一闪而逝。抬脚追上去,口内喊道:“这边有人。”

  闻晏扔下手中的东西,追了上去。萧景祁转身一脸茫然望着屋外,窃声窃语:“哪里有人,别一惊一乍的,我胆小。”回头朝屋内看去,屋内一个人也没有,墙上却有个鬼影似的,吓得一个哆嗦,抬脚追闻晏和太子去了。

  那人功夫不好,来至一个废弃的院中,便被太子追上,等太子追上他时,他服毒了,转身刹那,口吐鲜血,轻蔑地看着太子:“我什么也不会说。”

  闻晏赶来,上前抓住那人的手腕,脉搏微弱,对太子摇了摇头说:“毒已攻心,无力回天。”话音刚落,那人倒在雪地里,死不瞑目。

  萧景蓉随后赶来,见黑衣人死透了,上前几步,弯腰扯下尸首上的黑布,是一张既熟悉又陌生的脸。闻晏看着太子道:“这是北戎的人。”看来桐儿猜对了,这夏府果然藏着秘密。

  太子背着手盯着那人,半晌道:“明日派兵将夏府围起来。”无论夏府有什么,都是大圣朝的东西,别人休想染指。转身走了几步,回头道:“把人埋了吧。”大步流星走了。

  萧景祁紧紧盯着地上的人,艰难开口:“我认识这人,他是静月公主的一个侍卫。”静月公主来京城,目的果然不简单。

  闻晏抬手拍了拍萧景蓉的肩膀道:“殿下想开点,非我族人,其心必异。”话音未落,人也没入皎洁的月色中。

  一阵寒鸦啼叫,萧景蓉觉得周围的温度更低了,回头望去,哪里还有闻晏和太子的身影,再低头看了看尸首,瞪着一双死鱼眼,好像要报仇一样,唬得萧景蓉打了冷颤,忙转身朝外走去,口内念念有词说:“一个个没良心的,都走了,也不等等我。”说完,脚下的步子更快了。

  萧景蓉回到书房,见闻晏和太子在忙碌,再一次倚靠门框上,道:“你们再找什么,告诉我,我也帮帮忙?”

  闻晏举目看他一眼未答话。太子停下手中的动作,摇了摇头说:“我看还是算了吧,你不给我们添乱就不错了。”做事毛毛躁躁的,哪有一个皇子的样子。

  三人忙碌一夜,未发现一点蛛丝马迹。

  天快亮了,萧景蓉坐在太师椅上,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起身伸了个懒腰,道:“夏府占地几十亩,就算有机关,也未必在书房。厨房啊,库房啊,祠堂啊,房间多了去了,你们慢慢找吧,这一夜又冷又困的,我先回去睡会儿。”

  他双脚刚跨出门槛,只听太子道:“你回去盯着静月公主。雪灾来的突然,孤忙着赈灾,没工夫看着她,你把人盯紧了,若是出了差错,你别来见我了。”

  萧景祁回头看向太子,愁容不展道:“大哥,别呀,盯着静月公主这事儿,你让别人去做吧,那女人胡搅蛮缠,我不愿意看见她。你也知道,父皇给我们赐婚,我若是见经常见她。她还以为我喜欢她呢,非蹬鼻子上脸不可,女人不能宠着,得三五天教训一顿,这样女人才听话。”

  闻晏听了这话,转过身瞅一眼萧景蓉,冷笑道:“我不赞同殿下的话,这女人就是水做的,需宠着爱着护着。就如同治理河水一般,拦着堵着,不如疏通顺着。”

  萧景蓉双手环胸,勾唇冷笑:“昨夜谁告诉我,非我族人,其心必异。静月公主是女人,那是北戎的女人,跟我有何关系,你这么了解女人,当初静月公主选你的时候,你为何不答应?”

  闻晏看一眼太子,微微一笑,不急不缓道:“我若是答应,太子殿下第一个灭了我。”

  萧景恍然大悟,梧桐是大哥的表妹,被大哥视若珍宝。梧桐若是受了委屈,大哥第一个饶不了闻晏。想明白这些,萧景祁挑眉看着闻晏道:“你真能一生一世一双人?”

  自古以来,男人都是三妻四妾,一生一世一双人,是骗那些无知的小姑娘的。可大哥是未来储君,谁敢骗大哥啊。若是闻晏信守承诺,他倒是佩服闻晏专情。

  “这个问题,我想用一生来回答。”闻晏弹了弹身上的灰尘,越过萧景蓉走出书房。

  萧景蓉望着闻晏的身影,喃喃自语道:“用一生来回答?”真好,他有个相知相爱并相守一生的人,他的那个人又在哪里。

  闻晏三人白天忙着赈灾,入夜后就去夏府。

  十县受灾严重,百姓叫苦不迭。国库空虚,拿不出银钱救灾,皇上气得犯了病,让太子全权监国,朝中大小奏折,全部送到了东宫。皇上在仁寿宫,躺在软塌上,抱着萧景澜,一面逗弄着,一面暗暗观察皇后的颜色。

  皇后在不远处,来回踱步,她颜色难看,见皇上悠然自得,冷笑道:“你在这里躲清闲,让我的祁儿受苦受累,你也好意思?”

  皇上将萧景澜给乳母,赔笑道:“皇后无需担心,祁儿能力出众,又有闻晏帮衬,定能妥善安置百姓。”

  皇后瞥一眼皇上,满脸愁容:“他们再聪慧,也是一帮孩子,万一出了意外,可如何是好?”

  皇上不再言语,越说越错,还不如不说。

  国公府,闻晏整日呆在书房,很少去桃仙阁,去了也是吃顿饭,来不及说几句话又走了,忙的脚不沾地。梧桐看了心疼,命飞鸾做了汤汤水水,亲自送去。推门进去,见闻晏在桌案旁忙碌,笑着走进去:“还为雪灾的事情烦恼?”

  闻晏听到梧桐的声音,抬头见梧桐端着托盘,托盘放了一只翠玉炖盅,忙起身迎上来:“你怎么来了,大冷天,让丫鬟们送来就是,何必自己跑来?”接过托盘放桌上,回身自然而然搂着梧桐的腰肢,扶着梧桐坐在椅子上。

第122章 出门未看黄历

  梧桐抓住闻晏的手:“你日夜操劳, 我不放心, 让飞鸾做了点汤, 暖暖身子也好。”

  闻晏坐梧桐对面,笑了笑说:“还是桐儿关心我。白天忙着赈灾的事情,晚上要去夏家查探, 忙得不得空儿。有时候想想,不如在青阳镇, 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咱们品茶下棋, 日子逍遥自在,谁能想到一如朝堂, 泥足深陷,想抽身怕是不能了。”

  “看来闻晏哥哥感慨良多,可是最近累了,夏家的事情没有进展吗?”梧桐问。

  闻晏笑了笑道:“没有进展, 前几日去, 遇到了一个北戎侍卫, 当场自尽了。北戎人参与, 说明咱们的猜想没错,夏家定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太子下令, 将夏家围起来了, 希望能多出一笔财富,灾民等着用银子呢。”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司琪来报, 说太子命人传闻晏,说夏家那边有好消息。

  闻晏嘱咐梧桐好好照顾自己,拿着一本奏折,带着司琪出门了。两人跨上马,直接来到夏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许你一世安好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