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喜上眉头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非10   内容大小:1.79 MB  下载:喜上眉头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3-1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完了,她担心的竟还是来了!

  柳氏尚不知发生了什么,抬头往外看去。

  她还来不及发问,就见呼啦啦地进来了一群人,走在前头的分明是硬闯,后来跟过来的两个婆子想要拦住,却未能如愿。

  柳氏看清了闯进来的人是谁,惊得站了起来。

  那形容狼狈甚至有些疯癫的丫头,不就是昨晚在松鹤堂供出了义龄的阿蜜吗!

  “将她赶出去!”柳氏不问缘由,急忙吩咐。

  她还在待客呢!

  万一这丫鬟在邓太太面前说漏了什么,那么她刚才的谎话轻而易举地就会被拆穿。

  阿荔认出了邓太太,虽一时有些意外,但这种意外很快就成了惊喜。

  邓太太是姑娘未来婆婆,正好让她也知道知道大房的真面目!

  阿荔想得单纯直白,一面护在已经跪倒的阿蜜面前,不让婆子碰她,一面对柳氏道:“二太太,奴婢得了主子吩咐,给您送人来了——我们姑娘说,这丫头既然一心忠于二公子,便网开一面不处置她了,以免回头二公子不高兴!”

  “你在胡说些什么?快些退下!”柳氏目含警告地训斥道。

  阿荔一脸茫然:“当然是在说这丫头听从二公子和二小姐的吩咐,放火害三姑娘的事情啊……若不然还能说什么?”

  柳氏闻言险些被气晕过去!

  阿荔脸上却写着“这可是您问的”。

  “这……”邓太太惊诧不已。

  柳氏一面让人将阿荔和阿蜜轰出去,一面着急地试图向邓太太解释。

  “没有的事情……”

  她话刚出口,就见阿蜜不住地朝她磕头,求道:“大太太不能不救奴婢啊!奴婢一心为二公子办事,二公子允诺过要收了奴婢做身边人的!”

  柳氏一时更是听得头晕目眩。

  还能再丢人一些吗?

  这让人抓破头的羞耻感她要如何承受!

  邓太太的眼光除了惊异便只剩下了看笑话的神色。

  方才柳氏的那些诉苦,无疑顷刻间都成了打在自己脸上的巴掌,必然是火辣辣地疼。

  两个婆子上前去拉阿蜜,可谁料阿蜜眼见最后的一丝希望也要落空,真如同疯了一般,死命地挣扎开两人的禁锢。

  “二姑娘帮帮奴婢吧,奴婢不想被卖出去!”

  她朝着张眉妍扑了过去。

  站在中间的张眉妍惊叫一声,吓得朝一侧躲去,阿蜜踉跄地追去,跟那两个婆子推搡间,不慎撞倒了放置茶水的小几。

  情况一时乱极了。

  茶盏茶壶碎裂,一块碎瓷就迸到了柳氏的手背上,顿时见了红。

  柳氏叫了起来。

  邓太太受惊起身,虽然看热闹的一颗心是火热的,可耐不过害怕受到牵连的恐惧。

  “看来今日来得不巧……就不耽搁贵府处理家务了。”她急忙辞去,柳氏有心想解释挽留或是说些什么,可眼下情形混乱,容不得她多言。

  心里却在骂,要走不早走,既不早走,又不等听她解释完再走……这走得真叫一个让人窝火!

  张眉妍已经躲去了内间,心惊胆战地探着头看着阿蜜被婆子彻底制住,拖了出去,才敢出来。

  柳氏拿手帕按着流血不止的手背,气得牙根都是发痒的。

  “看来大太太不想收这份人情。”阿荔有些讪讪地道:“可既然送出去了,就没有收回的道理,具体如何处置,但凭大太太决定吧。”

  她说着,便行礼道:“奴婢就先回去了。”

  柳氏冷笑着道:“可别忘了帮我谢谢三姑娘的好意。”

  阿荔笑笑道:“大太太见外了。”

  看着她的背影离开,柳氏看着手上的伤口,倒抽了一口凉气。

  张眉妍走过来,她本以为是关心自己的伤口来了,可不料女儿张口就哭道:“母亲,完了……”

  她跟誉哥哥的亲事完了!

  本来想借着张眉寿的腿让誉哥哥退亲的。

  母亲都替她设想好了,先打通邓太太这一关,再说服祖母退亲丑事不可外扬,只私下跟二房说清楚退亲之事,待过个几年,她就直接顶替张眉寿嫁过去,两家对外只咬定与邓誉订下亲事的本就是她——如此一来,既能得偿所愿,又可保全了她的名声!

  可现在竟毁在第一步上面了。

  识破了这一切的邓太太还有可能回心转意吗?

  柳氏被她哭得心烦。

  但她到底不会当着下人的面骂女儿,只将气撒在了一旁的丫鬟身上。

  “都傻愣着干什么?再不去请大夫,我的血都要流干了!”

  丫鬟心道哪儿有那么夸张,但也不敢耽搁,悻悻然退下去请郎中。

  郎中来时,柳氏手上的血污已被清理干净,血也早已止住了,从表皮看,只剩下了一条细小的伤痕。

  郎中讶然地想:得亏他来得快,来得及时,若路上再耽搁上一会儿,岂不都要痊愈了么!

  柳氏这边闹心不已,然而在文华殿为太子侍读的张彦也并不轻松。

第16章 太子殿下画风不对

  “《尧典》应是……大晋年间,由李杜明修订。”张彦绞尽脑汁,难掩紧张之态,正答着太子忽然抛出来的问题。

  端坐在书案后的太子祝又樘闻言看向他。

  一身月白衣袍,头顶金冠束起一半墨发的男孩子五官清朗,有几分出尘脱俗之气。

  本是赏心悦目的小小如玉少年,面上神色也无不悦的迹象,可被他这么看着的张彦却觉得仿佛芒刺在背。

  他半是转移话题,半是认真地说道:“殿下今年不过九岁而已,暂时还不宜涉及《尧典》此类主流之外的书籍。背诗练字之余,首要还应先听下官们将四书五经讲通了,这些方才是经史子集的正经入门……”

  祝又樘没有否认他。

  片刻后,将目光收回,甚至还点了点头。

  张彦松了口气。

  “但四书五经已经听倦了,既然新鲜的张翰林讲不通,便换别人来吧。”祝又樘点名道:“换王翰林。”

  张彦惊惶地伏地。

  本以为三言两语能糊弄过去的小儿,现下却直截了当地要换人。

  虽然没有怪责之言,可这趟出去……他张彦还不知要何等丢人!

  丢人还是其次,在太子面前露了拙才是重点。

  “殿下息怒,臣绝非不愿为殿下讲读《尧典》,只是担心殿下学得太杂,反倒不利于记忆……”他今日是捧着《论语》来的,哪里想到小殿下想听什么《尧典》,全无准备之下,加上担心出错,他确实没有凭空侃侃而谈的能力。

  “张翰林言重了,快起身吧。”

  张彦起身来。

  “换王翰林。”太子仍是道。

  张彦身形一晃,倒吸一口冷气。

  竟还是没能糊弄过去!

  事不过三,太子已经吩咐了两番,这一回,他不敢再多言,领命而去。

  王华很快赶来顶替。

  他未带任何书籍。

  无论太子想听什么,他几乎都信手拈来,毫无迟疑,自有一番沉稳练达之气。

  “王大人不愧是状元之才。”祝又樘称赞道。

  除却学问之外,王华的人品,他也十分清楚。

  王华恭谨地道:“殿下小小年纪便能与微臣对答如流,才是真正天资聪颖。”且言行举止间,大有气度在。

  他很难相信一个三年前才被从冷宫里领回来的孩子,短短三年间竟能从目不识丁到通读经史,且有着自己的见解,这见解还颇为独到不俗!

  按理来说,超过六岁才开蒙,已经失了很多先机了。

  王华并非阿谀奉承之辈,祝又樘却觉受之有愧。

  坦白来说,他的人生中,天资聪颖占了少部分,付出的努力是常人数倍才是真。

  所以,他只是一个既优秀又努力的人,仅此而已。

  而上一世的刻苦是值得的,这直接让他这一回多了许许多多捷径可走——如此一来,他便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提拔能臣,也要趁早,如此方能日益省心。

  他与王华直言道:“东宫讲官一职尚且空缺,吾会向父皇举荐王大人。”

  王华受宠若惊,连忙叩首谢恩。

  祝又樘示意他起身,一面又道:“父皇选的两个伴读,颇有些一言难尽。据闻王大人家的长子天资不凡,远近闻名,不如召进宫来与吾共读。”

  王华听得又惊又喜。

  皇上选的伴读他知道,一个是宁贵妃的亲侄子,也就是锦衣卫指挥使宁通之子,另一位便是定国公府的嫡孙。

  在与太子适龄的人选中,这两位的出身是最高的。

  一个是权力滔天的宁家,一个是荣宠不衰的开国功勋之后。

  可太子却说……颇为一言难尽?

  王华惊得是这一点,喜得也是这一点。

  宁家人出身平平,全仗着宁贵妃受皇上宠爱,滥用锦衣卫职权,作风霸道,鱼肉百姓,风评素来不好,自然不是良选。

  定国公府是不错,可这一代的小嫡孙却是小时雍胡同里的头号小恶霸,最不喜的就是读书,真进了宫,只怕也难以拘得住他。

  由此看来,皇上的思虑竟还比不得小太子来得长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25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72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喜上眉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