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姑娘,你大安了么?”其中一个生得十分美貌的丫鬟便笑着说道,“我们姑娘一天念叨你十几次,还说要去看你。只是太太不许她出门儿,怕她又惹祸。”
“反了反了,你还敢编排主子了!我什么时候惹过祸啊!”这丫鬟正说着呢,院子正屋的帘子顿时就挑了起来,露出一张十分俏丽的脸来,瞪了燕宁一眼,哼地扭头说道,“你是来看我的么?还是来跟丫鬟说话的?还不进来!”
她丢了帘子转身进了屋儿,一副跟燕宁闹别扭的样子,燕宁的心里却一下子快活了起来,急忙上了台阶挑了帘子跟着进去,只嗅到了一屋子叫自己熟悉得落泪的暖香,不由吸了吸鼻子,觉得眼眶酸涩起来。
“阿兰表姐。”她羞涩地扭了扭一角走到了阿兰的跟前,小声说道,“多谢你救了我。”
“怎么,难道你还能以身相许不成?”阿兰顿时又哼了一声,摆弄着自己手里的一张帖子,转头对燕宁问道,“你身子大好了?如果好了,咱们一块儿出去散散心。”
“谁家的帖子?是魏国公府八姑娘的么?”魏国公府八姑娘是阿兰最好的手帕交,与阿兰十分亲近的。
“不是。是泰安侯府楚家大姑娘的帖子。”阿兰甩了甩帖子。
燕宁的脸色顿时就变了。
第17章
“你怎么了?是又不舒坦了么?”
燕宁打小儿娇气,娇生惯养的,而且身子骨儿一向都弱,阿兰不及阿蓉年长,然而与燕宁却从小儿姐妹之间的感情很好,习惯了照顾她的。见她看起来脸色不对,忙从一旁扯了一张薄薄的毯子盖在燕宁的腿上,又捧了一旁的热茶来给燕宁暖手,连手上的帖子都顾不上了,专注地看着燕宁。
她明明是个很爽快的姑娘,可是一遇到燕宁就变得婆妈了起来,燕宁摇了摇头,靠在她的肩膀上小声说道,“你忘了?泰安侯府是谁家?”
“谁家……”阿兰果然想了想,皱眉说道,“仿佛真的很熟悉。在哪儿听过。”
燕宁不由抿了抿嘴角。
“大舅舅的外室……出身不就是泰安侯府?”
泰安侯府楚家。
这是理国公外室楚氏的娘家。
也是京都勋贵,也是世家豪门,楚氏还是如今泰安侯府当家人,泰安侯的嫡亲的亲妹妹。
说起来,楚氏当年也是京都豪族贵女,如果不是非要抢理国公夫人的位置,她不会一脚踩空,如今沦落外室。
燕宁记得泰安侯府,还是因为当年姜嬛嫁给九皇子的时候,老太太坚决不肯答应姜嬛顶着姜家的名声去给九皇子做侧妃,而且那时候姜嬛能够嫁给九皇子做侧妃,她用的手段不怎么好看,闹得满城风雨,都是姜嬛如何如何在婚前就与九皇子有什么的传闻。
当然,那些在别人的眼中是传闻,可是在燕宁这样出身理国公府的表姑娘的眼里,那并不是传闻。姜嬛嫁给九皇子的方式也真的叫人觉得恶心。
她把自己和九皇子困在了一处屋子里一整晚,之后九皇子就娶了她。
而九皇子之所以去见她,被关在屋子里,却是因为姜嬛伪造了阿蓉给九皇子写了一封信。
那封信是理国公亲手给了九皇子的,因此九皇子并未怀疑那封书信的真假,谁会相信做爹的会往自己的女儿头上泼脏水。等到了那屋子里和姜嬛被关起来,之后姜嬛又反过来哭诉,是阿蓉写了信给九皇子,又把自己给骗到这屋子里,不过是想要用这样的方式毁她与九皇子的清白。
也是从那个时候,燕宁才知道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会有怎样的恶意,也明白了姜嬛所有对阿蓉的恨毒,甚至会用这样的手段来诋毁阿蓉。这件事闹得不像话,九皇子不得不迎娶姜嬛,并且要求姜嬛闭嘴,将这件事永远都瞒住人,不要在外面胡说八道。
因此,姜嬛口口声声是阿蓉陷害她这件事,并没有被许多人知道。
大家都只隐约知道姜嬛跟九皇子婚前就不清不楚。
然而老太太知道之后就对姜嬛十分失望并且厌恶。
她不允许姜嬛再用姜家的姓氏,并且表示永远都不会承认姜嬛是姜家的儿女。
因此,仓皇待嫁的姜嬛不得不用了自己母族,泰安侯府楚氏的姓氏,然后一顶小轿从泰安侯府出嫁。
这件事闹了整整三个月,燕宁自然是知道的,然后当她嫁给沈言卿之后,在沈言卿的口中,就成了她和阿蓉姐妹陷害了清白无辜的姜嬛。
她们是有意要毁灭姜嬛的清白,因此才设计将姜嬛和九皇子关在一起。
在沈言卿的口中,她无论怎么辩白,都抵不过姜嬛在他面前的一滴眼泪。
燕宁默默地抓紧了盖在膝头的毯子。
她如今想到沈言卿,并不觉得心里难过了。
只不过,每每想到沈言卿对她的那些羞辱还有指责厌恶,燕宁就觉得……或许她是亏了的。
如果早一点明白自己应该更泼辣一些,或许她就可以和沈言卿硬杠上,甚至不要在意她那些没有用的顾虑,和沈言卿合离,叫沈言卿从自己的生命里消失就好了。
“他们家怎么给我送了帖子来。我还想呢。我和泰安侯府的大姑娘一向没有交集。”阿兰粗枝大叶惯了,并没有见到燕宁的犹豫,此刻拿了帖子端详了片刻便丢到一旁说道,“既然是她们家,我怎么可能会去应邀。”
她如果去了泰安侯府,还去热热闹闹地玩耍,那把她大伯娘理国公夫人置于何地了?虽然阿兰喜欢玩乐热闹,也喜欢呼朋唤友地和小贵女们一块儿交朋友,可是不代表她分不清里外,分不清谁是要维护的自家人,谁是外人。
在她的眼里,操持整个国公府,一向慈爱温柔的理国公夫人才是她要维护尊重的长辈。
至于楚氏,还有那泰安侯府,阿兰自然一点兴趣都没有。
更何况这一次姜嬛竟然把燕宁给推下了水,还害得阿兰也跟着病了一场,阿兰对楚氏母女没有好印象。
“不去就不去吧。”其实说起来,泰安侯府的大姑娘也挺可怜的。本来是好好儿的娇养长大的侯府贵女,然而因为泰安侯心疼妹妹与外甥女,在理国公府屡次拒绝泰安侯提及的将楚氏迎进理国公府做二房的提议之后,泰安侯就觉得自己的妹妹可怜极了。他很不喜欢性格跋扈倔强的长女,反而很喜欢温温柔柔的外甥女姜嬛,因此最后将楚氏母女给硬气地接回了娘家不说,还叫姜嬛换了姓氏,阖府都成一声嬛姑娘。
姜嬛以那样的法子进了九皇子的门,泰安侯大姑娘还能有个好儿?
她的姑姑,还有她府上的表姐都是与男人不清不楚的关系,自然她的名声与品得也跟着受累。
燕宁死去之前,这位泰安侯府的大姑娘豪门不乐意娶她,低门小户又觉得委屈,高不成低不就都已经熬成了老姑娘才委委屈屈地出嫁,也只能嫁给一个京都之中的守备做了继室。
那守备都四十多了,与泰安侯的年纪差不多大,不过是泰安侯府大姑娘在家里一直嫁不出去,泰安侯嫌弃女儿嫁不出去连累了家门的名声,因此匆匆把她发嫁。
燕宁知道这些的时候还住在十皇子府上,因此听阿蓉唏嘘了一番。
她觉得这位泰安侯府大姑娘怪可怜的,可就算是她再可怜,燕宁也不愿意和泰安侯府的人有什么往来还有瓜葛。
她想……她或许日后如果偶遇到这位大姑娘,会隐晦地提醒她一下,不要叫她如同上一世那样嫁到不好的人家去吧。
如果泰安侯一定还要如同上一世那样把姜嬛给接回家,那燕宁想,她如果能想一个办法,叫这位大姑娘赶在姜嬛闹出那些不好听的事之前就嫁人就没关系了。
她抿了抿嘴角,靠着阿兰小声说道,“我不想出去玩儿。”她从来都是软弱怯懦的,也只喜欢在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姐妹玩儿,并不是一个交友广泛的人,与她平日里玩儿得最好的,大概也只有二房的表姐姜兰还有魏国公府的八姑娘了。
她本就是这样的性子,如今就算是重生也不想把自己变成什么伶俐的样子,见阿兰正把那封帖子丢到了一旁,她不安地拉了拉阿兰的手问道,“表姐,是不是我耽误你出去玩儿了?”
阿兰喜欢交朋友,也是个豪爽爽朗的性子,有很多小贵女和她要好。
燕宁很担心阿兰还和从前一样,因为不愿意叫她在国公府里一个人十分孤单,就也推了外头许多的邀请不出去了。
那样燕宁觉得怪心里过不去的。
“我还被母亲禁足呢,就算想出去也出不去。倒不是为了你。你别钻牛角尖儿。”阿兰摸了摸燕宁的头,见她对自己怯生生地笑了,眼睛一亮问道,“那不如咱们……”
她才想说不如就把堂姐阿蓉堂兄姜卫都给请到这院子里来大家热闹热闹,这大冷的天,围在火炉旁一块儿吃炙卤肉也是极美的,就听见外头传来一个女子的声音问道,“你还想拉着阿宁做什么?”
这声音带着几分冷淡,阿兰兴致勃勃的脸一下子就垮了,转头看着门口,对正从门外走进来的脸色淡淡的清秀女子说道,“母亲,我真的没想做什么。”她觉得自打燕宁落水是因自己想显摆湖里的锦鲤之后,在家里长辈的面前就成了祸头子。
“没想做什么?若是我没来,只怕你连房顶都要给戳个窟窿出来。”
进门的正是阿兰的母亲二太太,见了阿兰,她淡淡地冷哼了一声,便将目光落在了急忙起身给自己请安的燕宁的身上。
“好些了么?”她淡淡地问道。
二太太眉目冷淡,看人的目光永远淡漠,虽然行事举止都十分优雅,可是却从不热情。
燕宁心里有些紧张,红着脸给二太太道谢低声说道,“多谢二舅母关怀。已经大好了。”她早年是很怕这位冷面的二舅母的,觉得不及大舅母理国公夫人待人温柔慈爱,然而那一年,她被长平长公主在宴席上使唤训斥的时候,是这位当日出席了宴席的二舅母,当众起身,拉着燕宁直接从脸色忽青忽白的长平长公主的宴席上离开,只丢下了一句话给被打了脸,尴尬又羞恼的长平长公主。
“我们姜家的孩子,可不是长公主能随意欺辱呵斥的。”
第18章
想到那个时候燕宁被手指微冷,脸色半点都不热乎的二太太给直接拉走,只把气得发疯的长平长公主丢在众目睽睽的宴席之下,她觉得心里全都暖和了。
她二舅母与大舅母不同。
大舅母对她慈爱温柔,叫她心里暖和。
二舅母面冷心热,也叫她心里暖和。
“二舅母,您坐坐,我给您倒茶。”她从前是很怕总是对人淡淡的二太太的,特别是上一世,阿兰为了救她也一同落水,还大病了一场,燕宁一直都觉得是自己害了阿兰生病,因此就越发畏惧二太太,心里总是担心二太太对她一定充满了厌烦,因此都是因为燕宁才会连累了二太太的独女阿兰。
可是如今,燕宁觉得自己一下子就不担心二太太会讨厌自己了,因为如果真的讨厌她,真的记恨她的话,她二舅母怎么会维护她,保护她呢?
当初,也是二舅母率先知道端阳伯府的日子不好过,因此还和理国公夫人商量,要把燕宁接回家。
可是燕宁怎么敢回家呢?
回了娘家,回了理国公府,叫老太太还有舅母们每天看她形单影只,孤零零的,得多伤心。
她宁愿待在十皇子府上,在阿蓉的身边把自己缩进严严实实的壳儿里去,也想在长辈们的面前粉饰太平,不要叫她们为自己担心。
上一世,燕宁天真地以为自己做到了,因为每一次假装欢欢喜喜地回娘家,老太太与舅母们也从没有问她是不是在夫家受了欺负。
可是如今想想,她多傻啊。
那些所谓的隐瞒,在老太太还有舅母们这样在京都往来的勋贵女眷的面前,怎么可能会一无所知。
不过是……为了维系她可怜的小小的尊严,因为假装什么都不知道,也假装不知道她厚着脸皮,住在阿蓉和十皇子的家里。
她们小心翼翼地护着她。
可是燕宁如今想一想却明白,原来最叫长辈们放心不下的,竟然还是不省心的自己。
“你既然才大安,就不必这样忙碌。”二太太见燕宁十分殷勤地捧着差来给自己,看向自己的目光扫了一贯的畏惧,多了几分亲昵,似乎还多了几分孺慕,她微微一愣,心里倒是有些奇怪这个对自己总是有些畏惧的小丫头怎么突然变了一个人似的,毕竟燕宁从前在自己的面前总是一副紧张得不敢说话的样子。
不过这种亲昵叫二太太感觉不坏,她虽然脸色依旧淡淡的,却接过了茶,对燕宁点了点头说道,“只是还是气血有些不足。回头叫人给你炖滋补的补气血的乌鸡汤。”
她看不出对燕宁有什么疼爱。
说这话的时候,看起来也十分像是敷衍的走过场。
可是燕宁却觉得心里感激得不得了。
“多谢二舅母挂怀。二舅母也是如此呢。现在还是冬天,外头天气冷,您也多吃些温补的汤水暖暖身子吧。”燕宁觉得自己上一世真的错过了许多,错过了许多对疼爱自己的长辈的关切。
她觉得这一世,或许自己并不很想在意那些沈言卿之类的。她就想守着长辈们,好好儿孝顺他们,侍奉他们,不叫上一世的那些遗憾再发生了。她乖乖地坐在阿兰的身边,红着脸,怯生生的,可是却说着体贴的话,阿兰不由诧异地看了燕宁一眼。
她一向都知道燕宁是个怯懦的性子。
可是如今燕宁依旧看起来怯生生的,却仿佛多了几分勇气。
“好。”二太太抬手喝茶,掩住了嘴角微微勾起的弧度。
“母亲,您来做什么?不是又来骂我的吧?”
“二舅母别骂阿兰表姐。”燕宁不知道阿兰为什么会挨骂,可是却觉得阿兰什么都是好的,怎么还可以挨骂呢?
“不骂她?不骂她她就不知天高地厚,不知道什么是危险!带着妹妹去湖边那么危险的地方,害得妹妹病成那样,我没有罚她去跪着就已经不错了。”二太太提起这个就有气,天寒地冻的湖边谁不知道万一滑一下有多么危险,阿兰却只是为了显摆几条锦鲤就把湖面全都给砸开,明明燕宁胆小,都没过去,偏偏她却不顾燕宁的害怕拉着她去了湖边。
既然去了湖边,就该好好儿地看顾妹妹,可是阿兰竟然叫姜嬛那么一个黑心的丫头站在燕宁的身边。
这是怎么做姐姐的?
二太太不骂阿兰都觉得心里十分恼火。
“二舅母……是因为这件事骂阿兰表姐么?”
燕宁听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