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国公夫人是个十分喜欢做媒的热心肠,而且来往京都勋贵之家,她喜欢说笑,与各家各府的关系都不错,因此这些世家都喜欢请樊国公夫人做媒。
她既然说泰安侯府不好,那就是真不愿意给楚家做媒了。
理国公夫人只不过是听听就算了。
她是不可能为楚家出言的。
老太太与燕宁心软,给了泰安侯夫人一点信息,叫她可以提前张罗楚家大姑娘的婚事,在理国公夫人的眼里,这已经是姜家唯一能做的事了。不过她却没有想到,本是想叫大家过来给姜嬛扬名,却没有想到楚王竟然都已经帮姜嬛在京都扬名了。
她的眼角带着几分笑意陪着自己这些年交好的夫人们一块儿说笑了起来,等说了一会儿,就见樊国公夫人偷偷对她眨了眨眼睛。
这显然是有话要说,因此理国公夫人借着更衣,与樊国公夫人一块儿出来。
樊国公夫人圆圆的脸,十分富态喜庆,又因为给樊国公生了四个儿子,那在樊国公府站得稳稳的,就算樊国公姬妾成群也不能动摇她的位置。
更何况樊国公府的掌家大权在樊国公夫人的手中,那些姬妾的吃穿用度都得看樊国公夫人的脸色,因此,樊国公那些姬妾畏惧樊国公夫人比畏惧樊国公还厉害。
因此,樊国公夫人日子过得不错,因此终日里笑呵呵的,瞧着喜庆开朗,大家也都更喜欢亲近她。
不过理国公夫人是不敢小看樊国公夫人的。
一则是她还有三个儿子,日后没准儿还得樊国公夫人帮着做媒,另一则,樊国公姬妾无数,可是樊国公府却只有樊国公夫人生的儿女立住,其他姬妾全然没有子嗣,这就很厉害了。
“你是有什么话要说?”她正跟樊国公夫人出来,就见外头一道娇小的披着大大的斗篷的身影穿过了一侧的长廊,吧嗒吧嗒地跑过来。雪白的白狐皮帽兜下头露出一张清艳稚气的脸来。
这小丫头手里举着的事一枝十分峻丽鲜艳的红梅,雪白的脸,红彤彤的红梅映照在脸上,映衬着她格外娇艳。小丫头难得今日这么高兴又有活力,开开心心地举着红梅扑到了理国公夫人的面前叫了一声,“大舅母!”
“才好了些就乱跑。”理国公夫人笑着给燕宁扶了扶帽兜儿,对她笑着说道,“怎么没给樊国公夫人请安?”
燕宁刚才举着梅花一心一意跑向理国公夫人,并未见到樊国公夫人,此刻见到,急忙给樊国公夫人请安,有点羞涩地说道,“我在您的面前失礼了。”
她性子娇弱胆小,就算樊国公夫人笑眯眯的,可是还是叫她有些不好意思。不过虽然胆小,然而素日里的教养还在,她也并不会在外人的面前十分扭捏,仰头对樊国公夫人笑着说道,“我打搅夫人与舅母说话了。那我一会儿再来。”
“你来是做什么?”樊国公夫人却拉着她笑着问道。
燕宁抿嘴,看了理国公夫人一眼,有些快活地说道,“外头的梅花儿开得正好,我挑了一枝开得最娇艳的,想给舅母赏玩。”她目光落在理国公夫人的身上,带着十足的依恋与孺慕,显然是真心孝顺理国公夫人。
理国公夫人不免心中熨帖,笑着问道,“给老太太那儿送去了没有?”她的目光十分疼爱,樊国公夫人看着这两个说话,不由眼睛越发明亮起来,听见燕宁乖巧点头说道,“已经送了。老太太说很好看。大舅母,我先给大舅母放着,还得去送表姐们呢。”
“那你快去吧。”理国公夫人叫了身边的丫鬟过来,叫燕宁自己去玩儿。
燕宁又急忙给樊国公夫人福了福,这才扶着如今对她越发小心看护的拂冬,高高兴兴地走了。
“阿宁如今也是个大姑娘了。”燕宁生得好,樊国公夫人自然不是瞎子,此刻赞叹了一声,想到理国公夫人与燕宁仿若亲生母女,不由带着几分关心地问道,“你家大姑娘的婚事我是不敢过问的,你的心里也该有数儿。只是这个小儿的,你是什么章程呢?”
见理国公夫人微微一愣看过来,樊国公夫人便笑着说道,“这孩子脾性羸弱,又是个娇养长大的性子,若是夫君挑不好,只怕……”她咳嗽了一声,便笑着继续说道,“她如今也快长大了,你做舅母的也得想着她的婚事一些。这如今京都的各家各府,谁家不是姑娘家家还没有长成就先相看着,免得到时候给她们挑夫婿的时候乱了方寸,或者一时少挑剔些,日后后悔。”
燕宁虽然还没有到成亲的时候,不过这时候其实就已经应该相看起来了。
不然等到了待嫁的时候再考虑这些,只怕就晚了,那好人家年纪匹配的优秀的子弟都叫人给挑走了。
樊国公夫人倒是真正的热心肠。
因为酷爱做媒,因此樊国公夫人其实也给燕宁考虑过,还真是觉得有几家不错。
“她还小呢。你也知道这孩子命里坎坷,咱们老太太难免心疼她几分,舍不得她早早出嫁。”理国公夫人顿了顿便对樊国公夫人感激说道,“难为你还想着我家阿宁。她的婚事,虽然年纪还小,不过我也请你多为她看看。她的性子羸弱纯良,是做不得豪门长媳的。”她唯恐自己的私心定了燕宁与姜卫,然后这京都却还有比姜卫更好的,再叫燕宁得不着好的,因此就想帮燕宁多相看些。反正就算是别人家的都不好,燕宁也有姜卫这个退路。
姜卫是她的第三子,离成亲还早着呢,自然也能等着燕宁。
“我做媒日久,难道还不懂这个。行了,那我就各处瞧瞧。你放心,必然不会张扬得叫阿宁难堪。”樊国公夫人其实很喜欢燕宁,觉得这样弱弱的小姑娘,给自己做幼子媳最好,脾气弱不挑事刻薄,又天真纯良,就不会跟妯娌有什么矛盾,只安安心心地跟她小儿子过日子也极好的。
不过这话樊国公夫人想想还是没说,因瞧着理国公夫人似乎也有考量。她笑呵呵地跟理国公夫人又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招呼着几位勋贵府邸的女眷们一块儿走了。
等她走了,理国公夫人便撑着额头想了想,到底觉得燕宁转过年虚岁儿都已经十三,这一转眼就是要嫁人的年纪,因此把燕宁给叫到自己的面前。
她见燕宁今日气色不错,心里感激了那位肃容来给燕宁调养身体的太医正,就对燕宁笑着问道,“阿宁……你觉得你阿卫表哥好不好?”
她笑容温煦慈爱,燕宁呆了呆,突然红了脸。
第24章
理国公夫人的笑容充满了深意。
燕宁如果是懵懂无知也就算了。
可是上一世,理国公夫人与她提过和姜卫的婚事,开头就是这么一句话的。
她问她觉得阿卫表哥怎么样。
“阿卫表哥……我和阿卫表哥情同兄妹,兄妹感情可好了。”燕宁不想耽误姜卫,就如同上一世,她不嫁人,姜卫也就娶不上媳妇儿,因为大家都唯恐燕宁没有个好人家,没有人最后给燕宁做退路。
她那时候高高兴兴地嫁了沈言卿,可是成亲之后日子过得不好,可是却从没有后悔没有嫁给姜卫过轻松快乐的生活。因上一世已经什么都懂了,因此燕宁就知道,自己是不可能会愿意嫁给姜卫的。
她想叫姜卫娶一个比自己更好的女孩子。
而不是自己这样软弱胆小,不能照顾他,反而要他来照顾自己的人。
心无旁骛的姜卫才成为了少年将军。
她的存在,就是拖后腿的吧。
“大舅母,我觉得阿卫表哥和大表哥二表哥没什么不一样啊。都是我的表哥。”燕宁鼓起勇气说道。
她说得认真,理国公夫人脸上的笑容微微一顿,继而在心里叹了一口气。
“没什么不一样么?”她摸了摸有些局促的燕宁的脸。
这小丫头看起来很慌张,满腹的心事其实都从脸上,眼睛里露出来了。
她听出来了自己的意思,忙不迭地拒绝,也是断了自己的心思吧。
“行了。那以后你跟你阿卫表哥继续玩儿吧。”理国公夫人笑着说道。
燕宁摇了摇头小声儿说道,“阿卫表哥都是男子汉了,和我一个女孩子玩儿,怪难为阿卫表哥的。大舅母,我还有大表姐呢,其实不叫阿卫表哥跟着我忙才好。”她觉得自己虽然把姜卫当做亲兄长,可到底是姜卫的表妹……据说表妹是不好总是往表哥的身边装作光风霁月地凑合的,那样会叫姜卫以后的媳妇儿不自在的吧。
她莫名生出几分心事,又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只是见理国公夫人微笑着看着自己,急忙问道,“今日怎么有这么多夫人来看大舅母啊?”
她显然还是懵懂却又开始有了男女之别的小姑娘,理国公夫人心里无奈,却带着几分纵容地顺着她转移话题说道,“只是说说姜嬛的事。”
“她的事还有什么么?”燕宁好奇地问道。
“没什么。只是听说楚王在朝中公然质问了你大舅舅,把姜嬛作恶的事公之于众了。”理国公夫人笑着说道,“楚王倒的确是公正严明,眼里不揉沙子。”
她笑容十分欣慰,燕宁听了眼睛不由一亮,不知怎么,想到楚王竟然时隔日久还能记住姜嬛是个坏蛋,她就忍不住心里欢喜了起来,眨着眼睛对理国公夫人用力点头说道,“是的是的。王爷是个大大的好人!”
她似乎觉得自己很有眼光,弯起眼睛,眼底泛起了点点的光彩。
看着她笑得一脸快活,那张清艳的小脸儿笑开了花儿,带着懵懂不自知的天真纯美,理国公夫人的心里不由生出几分喟叹。
燕宁生得太好了些,若是她不愿嫁给姜卫,她真的得帮燕宁好好儿相看相看京都中的世家公子了。
她得给燕宁挑一个世间最好的夫君,才能护住她如今的笑靥。
理国公夫人一点都不想再看见燕宁流泪的样子。
“不过说起来,我今日还听说王爷就要出征了。”理国公夫人今日听了朝中不少的事,因为理国公一年里十个月都跟楚氏住在外头,她的长子与次子如今也跟着她的兄长在关外领兵,因此理国公夫人对外头的事只能通过这些来往亲密的夫人们知道,见燕宁一下子就瞪圆了眼睛,便温和地说道,“听说是春天离京,是去蜀中之地。”虽然如今是冬天,听起来春天还有很远的时光,可是这世间过得飞快,只怕是一转眼,就要到了楚王离京的时候。
楚王善战,被皇帝倚重,时常征战在外,正是因为沙场浴血得来的军功与威势,因此才在朝中有这样的声势。
燕宁不由怔住了。
“王爷要出征啊。”她听说武将在外都很有危险的。
虽然说……楚王肯定是很平安的,因为燕宁上一世死去的时候,楚王还十分安好,可是听到他要出征,燕宁还是忍不住有些不安。
她觉得楚王是很好的人,因此当听说楚王出征领兵,对楚王就会有如同她素日里为自己领兵在关外的大表哥二表哥那样担心。
“早儿着呢,不着急。”见燕宁似乎好担心的样子,显然这小丫头又胆小了,理国公夫人笑着摩挲了她一会儿,把她好好儿地安慰了一番,这才叫燕宁一肚子担忧地去陪着老太太了。
对于陪着老太太,燕宁并不觉得这是一件苦差事。她两世为人,如今最珍惜的就是跟家人的相处的时光,对于陪着老太太说话,或者陪着老太太一块儿礼佛,燕宁觉得这是一件叫自己感到很幸福的事。
她就去陪着老太太说话。
上房里,一枝红梅开得灿烂无比。
娇艳的红梅开在屋子里,屋子里都变得多了几分鲜活的趣味儿。
“这梅花开得很好。”老太太第一个得了燕宁的红梅,自然是十分喜欢的,特意叫人取了一件十分精致剔透的梅瓶来装,还放在自己的手边。此刻一边赏玩这红梅,一边对一旁赔笑的理国公说道,“到底是咱们阿宁最孝顺,还记得府里头有我这么个老不死。我这辈子没生出孝顺的长子来,倒是得了孙女儿的孝顺。”
她这话十分诛心,理国公哪里敢认,急忙对老太太紧张地说道,“母亲这话不是要逼死儿子么?儿子心里也是惦记母亲的。不过是阿嬛的病十分沉重,又耽误了……因此最近儿子多看顾阿嬛几分。”
老太太勾了勾嘴角,没说什么。
理国公一年到头有事的时候才来见她,无事的时候人影都不见,如今摆出一副孝子贤孙的样儿来叫人觉得没意思透了。
如果理国公当真敢为了个女人忤逆,有为了女人不顾一切的勇气,老太太或许还会称赞长子一声色胆包天。
不过美色要了,还不敢触怒她这个母亲,老太太便忍不住笑了笑。
“大舅舅,您今日下朝真早。”燕宁扑进了老太太的怀里,娇娇地蹭了蹭老太太的脸,转头,想到刚刚理国公夫人还有那些豪门女眷在谈论她这位大舅舅怎么在朝中丢脸,被楚王差点逼死,她此刻看着理国公懵懂不觉的样子,不由抿着嘴角偷偷地笑了两声,这才对理国公关心地问道,“大舅舅,你都消瘦了好些,是因为休息不好么?”
她声音软软的,中气不足因此有些羸弱,理国公很不想和她说话。
如果不是燕宁狠心,对姜嬛见死不救,姜嬛怎么会病情沉重到如今还卧病不能起身?
因此,理国公就对燕宁淡淡的。
他冷淡地“嗯”了一声。
老太太眯着眼,许久之后,对理国公说道,“如果你是来我的面前摆脸色的。那现在就可以走了。”她的脸色冷淡,显然对理国公并不十分喜爱,理国公见她对自己下了逐客令,急忙央求说道,“母亲,儿子想求您一件事。”
他横了燕宁一眼,燕宁缩了缩自己的小身子,本是不想叫理国公称心如意的,不过想到楚王春天的时候要出征,燕宁心里莫名有些惦念与担忧,想到老太太屋子后头那个侧间里的小佛堂里还供着几只自己从前从很灵验的寺里讨来的平安符,燕宁眼睛微微一亮。
那些平安符本是供着给表哥表姐们的,一人一枚,她时常陪着老太太在小佛堂潜心礼佛供奉那些平安符,想着等开春就给表哥表姐们分了。
如今……她把自己的那枚送给楚王吧?
虽然楚王一定会平安,可是她就觉得,如果能用自己的办法,哪怕只是吉利些,也是极好的。
楚王那样帮了她,是很好的人,燕宁希望他平平安安的,一点都不要受伤。
“老太太,我去小佛堂了。”那几枚平安符还得她继续跪经很久才能供奉得灵验的,燕宁算了算,正巧到了春天就可以取出来了。
她就很想去多供奉平安符,而不是看着理国公欲言又止的样子,瞧着必定……必定是为了楚氏母女。
燕宁一愣。
她觉得自己似乎变聪明了一点。
不过只聪明了一点点也没什么用的吧,燕宁一点都不想把聪明劲儿都放在理国公的身上,从老太太的怀里起身,亲了亲老太太苍老的脸,急急忙忙去小佛堂礼佛。
她很诚心地去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了。
理国公看她走了,这才动了动嘴角,对老太太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
“母亲,儿子……”
“刚刚阿宁还在,我给你留了做舅舅,做长辈的面子,因此没有驳你。”老太太脸上唯一的一点和煦在燕宁去了小佛堂之后全部消失,对理国公冷冷地说道,“如果你是要为楚氏母女求情,那就免开尊口。如果你觉得她们母女在外孤苦伶仃十分可怜,我是个老厌物冷酷无情,那你与我断了母子缘分,你让爵给你儿子,我保证放你出府和她们母女团聚,叫你们一家团圆,再也不拿姜家的事令你为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