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首先以将卢氏秘密卖给一个老太监的藉口从季氏和秋嫣然手中骗到卢氏的卖身契,再给卢氏设局,顺利将卢氏囚禁在许元娘陪嫁庄子的地窖中,严刑拷打之下,不到一个晚上,卢氏就乖乖供出了她藏那封揭露秋家秘闻信件的地方,然后着人取回来烧了。而卢氏,同她那封揭秘信一起灰飞烟灭。
身世之谜模棱两可,跟着太子前途未卜,本来就有些焦躁的秋逸然又被潘家铭尹知若的赐婚消息给砸得脑仁子疼,心中突然对当初让他将尹知若贬妻为妾的老侯爷和季氏生出了怨恨。想到季氏最近一直在叨叨让他给乡试落榜的秋夕然找份差事,秋逸然眯了眯眼睛,他还真有个能让秋夕然补缺的机会,就看父亲母亲是否舍得让秋夕然去离京那么远的地方了。说起来这个补缺还同五皇子有关,让秋嫣然问过五皇子,以后秋夕然真的出了什么问题,父亲母亲和秋嫣然也怪不到他了。
秋逸然自己没有发觉的是,暗查结果还没出来,他已经在无形之中将自己放在了老侯爷、季氏、秋夕然、以及秋嫣然的对立面,甚至潜意识里已经开始图谋对老侯爷和季氏“唯一的嫡亲儿子”秋夕然下手了。
要说对知若“高攀”英国公府最嫉恨交加的就是叶氏了,现在三个子女都不愿意再见她,知晴更是几乎将她当作仇人。被官府罚了大笔银子之后,叶氏的生活早已力不从心,再失去知晴的贴补,更是捉襟见肘,只得卖了原本买来准备安然养老的小院,重新住回京郊那个庵堂。
在叶氏看来,她困顿至此都是因为尹知若。她不是没有想过报复,知晴小产后,她接连策划了几次买凶杀人或者劫人的行动,不但白白损失了不少银子,有一次还险些被她自己找来的混混卖给了一个老混混。
最后一次,几近疯狂的她亲自带了把匕首到尹府门前叫嚣说尹知若陷害她,害她家破人亡,口口声声让尹知若出来同她对质,准备与尹知若同归于尽,却被尹府护卫一脚踢飞,还踢出了她藏在袖子里的匕首。若不是她跑得快,又要被扭送去官府了。
几近绝望的她回到庵堂就大病一场,没想到,病才刚有点起色就听来庵堂烧香的妇人说起皇上给尹知若和英国公世子潘家铭赐婚的事,当即喷出一大口血,昏死过去。
第660章 追杀(二更)
听到叶氏吐血而亡的消息,知若一愣,甚至有些不可思议,在她的感觉中,那叶氏就是打不死的小强,只是被踢一脚而已,加上一场风寒,就这么没了?
她当然不会想到,叶氏是被她的喜讯给活活气死了。
不过,叶氏那样的人死了就死了,知若也不会多关注,她这会儿正在同梁大山、梁大海谈论有关裘娘子母女的事。
“福王府的奴仆被作为官奴拍卖,”梁大海道,“靖国公府也买了三个,其中两个还是对母子,娘是四十岁上下的仆妇,儿子十二三岁。我们的人觉得奇怪,就多留意了一下,果然,那个仆妇是祁贵妃多年前安插在福王府的人。”除了特别有能力的大管事或者有特殊既能的人,或者一整家人买下的那种,买奴一般都会选择年轻的丫鬟或小子。
“那个仆妇在福王府是负责采买的小管事,不知道为什么,她在福王府多年,对祁贵妃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处,也不知道是福王府警戒防护太过严密,还是祁贵妃那边没有布置什么任务。
此次福王府倒台,祁贵妃本来是没有什么动作的,估计是都忘了还有这么一颗棋子。那个仆妇也不知道对靖国公府采买官奴的人说了一句什么话,那人赶紧回府了一趟,跟着就返回去买下了那个婆子。”
知若抬了抬眉,冷哼了一声。因为她直觉福王不是貔貅金冠,但又怀疑他同貔貅金冠有牵连,就让达愿坊盯一下福王府奴仆的拍卖以及准备上路流放的女眷。没想到,还真盯出了端倪。
“我们在靖国公府早就布有一个钉子,”梁大海继续道,“虽然处在很边缘的位子上,但是是很有经验的暗谍,而且武功极强。”因为靖国公府是太子妃的娘家,靖国公世子又貌似太子的左膀右臂极受太子重视,所以他们当初在布钉子的时候明知靠不近核心,还是难得用了一个极有资历、能力极强的暗谍。
知若记得这么个钉子:“那个门房?”当初钉子在靖国公府被安排在门房,梁大海还觉得可惜了后悔的不行,但知若却觉得未必。门房接触到、看到的人最多,若是个初级的新暗谍在那个位子上或许真没多大机会,但资深的暗谍五感敏锐,有如自带过滤系统,倒是有机会过滤出有价值的情报。而且靖国公世子那样的人对府里的安保肯定也是极其重视,门房的位子不起眼,倒是不那么容易被防备。
梁大海点头:“就是他,他很敏锐,我们还没有将任务传给他,他见到府里的采买管事匆匆跑回来又跑出去,还买回一个福王府的婆子,就关注上了。等我们联系上他的时候,刚好取回了他的情报。也就是靖国公府派人前往临州府密查裘氏母女。”
“那个仆妇知道裘氏在临州府?”知若惊了,前世的时候,裘氏并没有这么快被发现,起码还要六七年呢。
梁大海摇头:“没有,她只是看到福王府里采购的竹织扇,想起曾经听她的一个同乡说过竹子剖成丝织成扇子比丝绸扇更柔韧,还带着竹子独有的清香,就怀疑那个据说是偷了祁家贵重传家宝潜逃的同乡可能就是织出竹织扇的人,当年祁家追查那个逃奴还曾经到福王府来找她问过话,因为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是被同一个牙行卖出去的。
不过,她又觉得那个同乡是个粗人,连绣花都不会,怎么可能有那么灵巧的技能,所以也就没太当回事,不想没事找事给自己找麻烦。”
知若撇了撇嘴:“现在为了她们母子能一起被卖到靖国公府,所以又想借那个同乡碰碰运气了?”
梁大海点头:“靖国公世子想到他那个妹婿程鸣风的前妻家里好像也是做扇子的,找来询问,因为靖国公世子有两个贴身暗卫,所以我们的人没有冒险靠太近,也就没有听到他们具体谈了什么。不过,他还是探到程鸣风准备带着靖国公世子给的两个人回临州府一趟。”
知若眉头紧皱:“肯定是冲着裘娘子去的,程鸣风毕竟同裘娘子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过,再不留意也能注意到一些细节和疑点。”
梁大山认同地点头道:“应该就是了,而且那个裘娘子当初肯定不是因为偷了什么宝贝畏罪潜逃。按照大妹妹你的描述,裘娘子绝对不是一个普通的粗使丫鬟,只怕她是知道了祁家或者祁贵妃的什么大秘密,就像德妃和黎家一样。”
“估计就是这样,”梁大海也是直点头,“不如我们将祁家和靖国公府的动作告诉裘娘子,让她说出那个秘密。”
知若摇头:“给她警示是肯定要的,告诉他程鸣风回临州府的原因和目的,但不要主动问她当年的事,先看她的反应再说。”裘娘子是个十分敏感的人,被追杀数十年,防备心也是极强。
“如果……”知若想了想,又继续道,“她想带着裘念祖母子寻求齐家的庇护、或者卖身为奴什么的,我们才要求她将被追杀的原因和证据交代清楚,因为齐家不能给自己带来没有预警、没法防备的隐患。”
“就这样办,”梁大海点头道,“我现在就去安排,”他莫名地有些激动起来,突然就想到黎先生说过的义父当年准备暗查福王、景王、睿王同祁家关系的话,他有种期待,裘娘子逃亡的原因会不会就同义父要查的事有关?
知若倒是比梁大海二人更确定一些,她相信,裘娘子的秘密肯定同太子的身世有关,事关皇上的绿帽子啊,人家肯定要她死,而她还不敢轻易去告御状,先不说告御状要滚钉板,就是这告状的内容也难开口啊。
梁大海匆匆离去,梁大山继续同知若说兰妞北上的事:“按你说的,我们的人直接将真兰妞交给了罗大有,但是要求他和桃源境的人继续他们的搜查行为,我们保证,没有桃源境的首肯,火枪的真实设计图不会流出。”
第661章 人逢喜事精神爽 (一更)
“罗大有很快就代桃源境同意了吧?”知若笑道。
“是的,”梁大山点头,“如大妹妹你所料,他甚至都没有问一下我们为什么认定是桃源境。”
“他哪需要问?”知若好笑道,“罗大有虽然只是个商人,但睿智练达,他能同桃源境那位无为先生建立起不一般的交情,可不仅仅是因为生意合作的原因。罗大有和桃源境的人找到达愿坊来的时候心里就该有数。达愿坊接的都是什么样的单?怎么可能连只有桃源境有火枪火器的事都不知道?”梁大山没有见过罗大有,否则就不会这样问了。
“也是,”梁大山摸了摸鼻子,大妹妹把他看穿了,他确实只把罗大有当作一个比别人更精明、更会做生意的商人而已,认为桃源境也只是不想亲自出面,所以借罗大有的口找达愿坊下单。
“大哥你可能自己没有感觉到,”知若继续道:“达愿坊这两年发展迅速,其实在黑白两道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名气和口碑。桃源境能找到达愿坊,就是相信,即使兰妞手上有火枪,但只要有了画像,这样一个找人、拦截人的事对达愿坊根本不是个事,这也就是我考虑之后决定直接同他们摊牌的原因。”
瞒到落英到了京城之后再将兰妞交给罗大有也不是不可以,但那样的话,一来有损达愿坊的口碑;二来,落英扮的兰妞不确定要同玉先生那帮人周旋多久才能见到貔貅金冠,作为重要道具的火枪肯定就不能同兰妞一起还给桃源境,如果因为没有提前沟通好发生什么意外冲突或者传言什么的影响到落英,那就得不偿失了。
而对于桃源境来说,肯定也希望揪出那个一直图谋他们火枪火器的人,现在有人在做这事,还不用他们出面,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说到达愿坊的能力和口碑,梁大山自豪地点点头:“如大妹妹所想,罗大有确实是一口答应说他们那边会配合,所有的搜索追查行为照旧,直到我们喊停。”其实这很容易,只要下面的人不知道人已找到、目标人物已被掉包,一切照常,就不会露出破绽。
谈完兰妞的事,兄妹俩的话题转到达愿坊和齐慕白商业版图的发展。因为西北流民不断增加,加上两三个月前南方一些州县水灾严重,卖身为奴的人越来越多,不论是达愿坊还是齐家都进了不少人,加上已逐步成熟的筛选培训考核体系,越发加速了发展的进程。
达愿坊、顺丰镖局、齐慕白产业基本上是同步扩张的,现在在大郢境内也算是遍地开花。梁大山感慨:“齐家店铺卖的东西都比别人贵,没想到生意这么好,这银子也太好赚了。”说是开一家旺一家都不为过。
知若笑了笑:“无论什么时候,天下八成的财富都掌握在两成人手中,要挣大银子,还真得把视线投向这些不缺银子的人。”
穷人只追求温饱即可,能省尽量省。而富人不缺银子,自然要求就高了,除了对东西本身的各种要求高,还有心理上的优越感、成就感。这也是有钱人家的夫人小姐宁愿去抢霓裳居的限量款、新款,也不会去做仿品、去买便宜仿品的原因。男子就更不用说了,他们在外面做事,更加重视面子。
至于说自己做仿品、买仿品的人依然不少,但那些人本来就不是齐家铺子的目标顾客,也就无所谓了,当作帮齐家铺子的东西做宣传就好。
兄妹俩正谈得兴致勃勃,喜莺来报:铭世子和萧公子来了。
人逢喜事精神爽,说的就是潘家铭,走起路来都带风。人才进门,视线就锁定了知若,立时眼角眉梢都是明朗的笑意。
“若儿,”赐婚了,他总算不用板板正正地称呼尹大姑娘了,潘家铭第一次当着外人这么喊,觉得吸进肺里的空气都是甜丝丝的,好在还没有旁若无人,“存仁大哥也在呢。”他知道梁大山兄弟俩是知若姐弟几个的义兄,也猜到他们的顺风镖局应该是暗地里帮知若做了许多事,否则齐慕白的暗势力从哪里来?那个暗谍水萍、还有德妃藏了二十多年的证物,都不是能轻易弄到的。对了,还有白鹅岭金矿的秘密,以及昌阳吴家三姑娘的血书和账本。
“……”梁大山:“是,我正在同大妹妹商量一些事,刚……谈完,”铭世子一向都称呼他为梁总镖头或者梁大当家,这是……这么快就以妹夫自居了?人家都喊大哥了,他是不是要给个机会让他同大妹妹单独说说话?这个时候赶过来,应该是有事找大妹妹的。
知若:“……”嘴巴这么甜是想要改口费么?
萧峰:“……”脸皮真厚!他是不是也要多学学?不过,他们今儿过来是真有正事的,而且刚定亲就要分别,总要让铭子能同尹大姑娘好好说会儿话才好,谁让他是个最体贴人的好兄弟呢。
“不知道梁大当家这会儿有没有时间,”萧峰道,“我们明日准备去西北一趟,听说梁大当家的刚从西北边走镖回来,就想向你打听些沿路的状况。”
去西北?知若和梁大山俱是一愣,知道了潘家铭二人是来道别的,也在心里暗忖他们此行的目的。
“有时间,有时间,”梁大山笑道,“我今天一整天都会在这儿。走,我们到园子旁边那个小花厅去谈,正好,我刚刚让厨房弄了些点心,我们边吃边聊。”铭世子和萧峰要去西北,他确实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和提醒。现在铭世子可是他的准妹夫,绝不能出意外。
俩人当即很有默契地边聊边走了出去,紫苏和喜莺也退到门外守着,留下略有些不好意思的知若和满意地摸着鼻子的潘家铭。
“若儿,”潘家铭的声音温柔缱绻,眼神热切地定格在知若脸上。
知若“嗯”了一声,却不好意思迎上他的目光,眉眼微微低垂,这是赐婚后他们第一次单独面对,“你们明日要去西北?是去谈判吗?还是……”
第662章 震惊 (二更)
潘家铭点头:“也算是去谈判,但是是同曾经追随岳父尹大将军的白发军师于之夫谈判,并没有参与兵部那边的事。”
岳父?知若差点伸手扶额,这人要不要这么着急转换角色?刚刚喊了存仁大哥,这会儿直接岳父了。
潘家铭一点没觉得自己的称呼有什么问题,都圣旨赐婚了,尹大将军不是他岳父是什么?他就是要若儿开始适应他的存在、他的亲密身份,因为他将是她此生最亲密、与她一起白头偕老的人。
好吧,见人家铭世子一脸正色、没有半点尴尬的模样,知若也不好意思矫情了。说起来,在大郢,定了亲的男子喊未婚妻的爹娘为岳父岳母是很正常的,何况他们还是圣旨赐婚,就等钦天监定下婚期了。
毕竟是有现代生活经历的人,知若也没有别扭太久,就把心思放回正事上来了:“同于之夫谈判?他提出了什么要求?”
“若儿,你好像并不是很惊讶,”潘家铭倒有些意外了,“你知道于之夫在西北拉起一支尹家军?对哦,刚刚还在说的,存仁大哥才从西北走镖回来。”潘家铭轻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
知若也没有隐瞒:“因为西北局势不稳,存仁大哥又正好到西北走镖,我就请他留意一下,如果能顺利地找到于之夫,就以我们姐弟的名义请求他在必要的时候出山帮助定国公,毕竟周伯伯他们对乌索兰国军队以及西北的气候地形等等不像我爹那么熟悉。”
这事还真不需要刻意隐瞒,短短三年能做成顺风镖局这么大规模的保镖生意,梁大山梁大海两兄弟在众人眼里也算是有能力、有势力了。只要知道他们同尹府关系的人都会认为他们肯定在明里暗里帮他们姐弟做事,这年头认义子、义兄什么都是很认真严谨的事,很多时候关系比庶出兄弟、堂兄弟还要融洽。
再者说了,这可是件对朝廷有益、甚至有功的事,他们不会刻意去张扬,但既然提及,能通过铭世子的嘴让皇上知道也不错。
“难怪了,”潘家铭赞许地看着知若道,“之前于之夫虽然不会同朝廷对抗,但也是疏离的态度,定国公的人也找过他,完全不给面子,连面都不露,最近却突然缓和了态度,主动联系定国公的人谈条件。”
知若皱了皱眉:“所以皇上让你去西北同于之夫谈判?”若是于之夫提出的条件确实如存仁大哥说的是彻查父亲疑案,对皇上来说应该不是需要讨价还价的非分要求吧?还需要专门派铭世子和萧峰千里迢迢去谈判?还是说,于之夫提了、或者说还提了其它要求?
“我们去西北主要不是为了这事,”潘家铭摇头,“于之夫提的两个要求并不过分,一是要求朝廷彻查岳父被诬陷以及被害死的事,揪出陷害义父之人;二是保留他的尹家军。皇上都能一口答应的,也已经让定国公代表朝廷给于之夫许诺。我找于之夫是了解一些其它的事,同你说也无妨,因为同查找岳父当年被谋算的事也有关。”
知若愣住了:“于之夫那时候在西北深山里,能有什么线索?若是有的话,就算不能直接给朝廷证据,也应该会让存仁大哥转交给我们。”
“不是岳父被害的线索,”潘家铭摇头道,“而是与真太子有关的事。我们现在怀疑,幕后之人之所以害死岳父,而岳父当时之所以有口难言,同先丽贵妃所出的真太子有关?”
“真太子?”知若震惊了,“丽贵妃所出?不是被关在冷宫里的废太子吗?你的意思是,那个废太子是假的?”难道莫忘是丽贵妃的儿子?真太子?她已经推断出莫忘是父亲在等待和保护的皇家人,但真没想到竟然会有可能是丽贵妃所处的太子?那么冷宫里那个是假的?狸猫换太子?
潘家铭往紧闭的窗外和敞开的门外看了一眼。
知若了然:“这里谈话很安全,莫忘他们很谨慎。”重要的是屋顶、窗户周边都设有机关,还有毒。
潘家铭点了点头,压低声音道:“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冷宫里那位应该是真太子的表弟,丽贵妃妹妹赵夫人的儿子。”他将那几个人的关系和当年的一些事、以及福王那日说的话简单地说了一下。
知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就算福王的怀疑是真的,你又为什么会想到废太子是赵夫人的儿子?就因为丽贵妃姐妹俩当年差不多时间生孩子,还有那赵夫人母子不知所踪?”
“直觉,还有,当年赵夫人确实是同丽贵妃一起去上香的,然后丽贵妃死了,她同她肚子里的孩子一起失踪了。”潘家铭回答道,然后又自言自语似的嘀咕着:“我之前一直以为她要找的所谓侄子是废太子,但现在看来,或许倒是真太子了。”
“对啊,”潘家铭突然拍了一下自己的脑袋,“她如果真的是在找真太子的话,那不就是说明,真太子真的还活着?”若儿还真是他的福星,有若儿在跟前,他的思路好像总是特别顺畅。不行不行,他得好好想想,要不要直接同卓玛摊牌揭穿她的身份,并问出线索?
“她?”知若今日接二连三地被潘家铭的话震到,“你所说的‘她’不会是赵夫人吧?你见过她了?那你还需要去西北问于之夫吗?直接问赵夫人不是更好?什么都清楚了。”她要不要将赵锦绣叫来京城?
“不是,若儿,我得好好想想,”潘家铭道,“首先,我不确定卓玛是不是在找真太子,我的人发现她去奴仆市场找人,按照福王的猜测,真太子身边应该有禅心大师的人,再如何也不会被卖去为奴吧?其次,……”
“等等,”知若忍不住插问了一句,“卓玛?我没听错吧?西娅公主的人?”她在英国公府听到过这个名字两三次。还有,也是到奴仆市场找人,同金老板父子、还有秀娘子一样?显然是在找莫忘!可是这位卓玛终究是位内宅夫人,所以没有前面那三位厉害,至今还没找到洛城去。
第663章 共同的仇人
潘家铭点头:“你没听错,就是西娅公主身边的卓玛嬷嬷,原名杨永芯,赵建功将军的夫人。西娅公主会到大郢来,会嫁到英国公府,都同赵夫人有关,她的目的就是借助英国公府的庇护,寻找被仇家卖掉的夫家侄儿,但我相信她找的应该是外甥,而不是什么侄儿。”
“如果是赵夫人,她当初为什么要将自己的儿子同太子掉包?”知若感觉自己两边太阳穴突突突地跳,如果卓玛真的是赵夫人,而她真的在找莫忘,那么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莫忘真的是丽贵妃所出的皇子,也就是被狸猫换太子的真太子。
潘家铭倒是知道一些:“据说她们去觉明寺烧香的当晚遭到前朝余孽的突袭,寺庙里还意外发生一场大火。丽贵妃和随行的嬷嬷宫女全都死了,赵夫人抱着比废太子早出生两个时辰的儿子倒是逃了出来,但是失足掉落山崖。若不是侍卫和觉明寺的武僧拼死保护,皇后提前派去接丽贵妃的人又刚好赶到,刚出生的废太子也保不住。”
“皇后提前派人去接?什么意思?”知若问道,她没有忘记莫忘说过,对皇后有一种亲人的感觉,甚至因此怀疑自己同铭世子是兄弟。如果莫忘真是丽贵妃的儿子,同皇后又有什么关系?
潘家铭笑道:“说了你可能不信,当年丽贵妃怀胎的时候,禅心大师就说过那是个皇子,而且是皇后姑母当年胎死腹中的那个皇子转世投胎。皇后姑母半信半疑,半疑是因为听着太离谱,半信则是因为她很相信禅心大师。”
还能这样?知若的嘴张成O形忘了收回。不过,她都能穿越、再重生,活了三世,人家转世投胎有什么不可能的?
潘家铭好笑地伸出手轻轻拍了拍知若的脑袋,在她回过神要变脸之前收回了手,若无其事地继续道:“丽贵妃遵从太后娘娘的意见去觉明寺烧香祈福之后,皇后莫名地总是觉得心里不安,就提前派了人去接她回宫,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知若是真的好奇了:“既然禅心大师都那么说了,丽贵妃又死了,皇后为什么没有将废太子养在名下?至少也可以像纯禧嫡长公主那样养在膝下呀。”
“这或许就是冥冥之中的天意了,”潘家铭撇了撇嘴,“禅心大师说皇后同那个皇子是前世母子,所以极有眼缘,也算是母子情缘再续。可惜皇后第一眼看到废太子就不是很喜欢,皇上在这些事上从不勉强皇后,就让那时候的贤妃娘娘养了。贤妃娘娘原本有一个皇子,两岁多的时候病没了,倒是将废太子当作亲生的抚养,直到废太子十三四岁的时候,贤妃娘娘得了一场重病没了。贤妃没了后,德妃本来是想抚养废太子的,但皇上说废太子长大了,不适宜再养在妃嫔宫里,而是直接搬进了东宫。”
极有眼缘?所以莫忘看到皇后娘娘就觉得亲近?知若暗暗心惊,真有如此玄乎吗?那现在怎么办?要不要告诉潘家铭莫忘很可能就是真太子?没有证据啊!都是推测,而且很多推测她无法解释。
关键中的关键是,莫忘失忆了,以前的事一片空白。还有,禅心大师既然知道莫忘才是真龙脉,却依然让他在外逃亡二十多年,应该也是有原因的吧?那个原因现在还存在吗?
脑海里转了几个圈,知若决定莫忘的事还是先按下,看看再说,倒是玉先生和他背后的主公可以同潘家铭提提,他现在不是在查真太子的下落还有父亲的死因吗?这些同那位主公都有关系。当然,凌想儿口中的貔貅金冠是没法说了。
“说到我父亲的事,”知若道,“你们都知道当年那些所谓证据是尹晖上交的吧?我现在查到的是,尹晖背后的人是一位玉先生,现在尹晖兄弟、还有尹青云一家也都投靠了玉先生身后的所谓主公。”
“玉先生?”这会儿轮到潘家铭震惊了,“吴三姑娘血书中的那位玉先生?”
知若:“……”什么意思?这厮确定她是齐慕白也就算了,竟然也如此确定吴三姑娘那封血书和账本是她暗中给他的?
潘家铭见知若一副不敢相信的郁闷表情就乐了,忍不住又伸手拍了拍知若的脑袋:“除了我的小白眼和三弟齐慕白,还有谁会将天大的功劳白白送予我?不仅这事,还有白鹅岭金矿呢。所以,我这一辈子的所有都是若儿的,包括我自己。”
知若红了脸:“谁是你的?你的银子财物我都收了,至于你这个人嘛,看你表现了,不老实的我可要退货。”这人怎么回事?总是一言不合就告白,毫无预兆的,让她一个活了三世的人表现得无措又没出息,不怼一下他心里不平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