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无论我做什么,母亲都不大高兴。与其揣摩着母亲的心意,还不如做些自己想做的事。”哗啦一声响,珠帘被撩起,阮静漪自屏风后走了出来。她戴着一顶斗笠,披了件月白梅枝纹丝缎披风,染作丹红色的指尖闲闲拨弄着斗笠上垂落的纱布。
见静漪执意如此,芝兰无奈,只好道:“那奴婢这就去备车。”
“去吧。”静漪说,“我在侧门等你。”
她目光一转,望向继母韩氏所居的院落方向,斗笠下的面庞流露出一丝凝重。
前世的她毫无戒心,对继母韩氏言听计从。韩氏借口要替她管理名下的财产,甜言蜜语,哄着她将生母留下的田产铺子交出来,然后全部据为己有。后来静漪出嫁,若非老夫人为她备下了嫁妆,她恐怕会穷得连一袋银子都拿不出来。
如今重活一世,她当然不可能放任韩氏霸占她的东西。现在,她就要亲眼去店里瞧一瞧,那些生丝、茶庄,生意到底如何。
静漪理了理披风,便徐徐走向了阮家侧门。马车已经备好了,一架青辕小车正停在侧门的石狮子边。她踩着矮凳上了马车,人刚坐稳,车便轱辘辘启动了。
在车轮碾碾的声响里,她撩起窗帘。丹陵繁华的街景伴随着春日风光,齐齐涌入了她眼中。街道两侧,茶馆、酒楼、布庄、当铺……鳞次栉比,如星如棋。足以让三辆马车并驾齐驱的青石砖路上,行人往来络绎不绝,一副车水马龙的热闹模样。
“胭脂!胭脂!上好的胭脂!”
“客官,要不要来里头坐?我家的烤鸭这才新鲜出炉呢!”
“看看布料子吧!京城来的丝缎料子,全丹陵只有这三匹……”
丹陵近京城,往来行商多有惠顾。街道上,商人的吆喝声此起彼伏,令人的耳朵怎么也冷清不下来。静漪从窗户里张望着外头喧闹的街景,心底有一缕很淡的满足感。
曾经的她一直病居在清远伯府的后院,成日面对着小小的庭院与门窗。她的天地总是如此寂静,唯独雨珠从屋檐上滚落时还算热闹。如今她瞧着丹陵的纷繁景象,便觉得亲切和难得。
这一辈子,她绝不会再放弃这些应有的自由与热闹,再一头扎入清远伯府那个寂寞的牢笼了。
正当静漪这么想着的时候,她的眼角余光忽然瞥见了什么——那是人群之中的匆匆一瞥,街道尽头,似乎站着个身着藏青色圆领袍的男子。他带着兜帽,面容隐匿于阴影中,叫人看不分明,但通身的气势,却绝非常人可比。
仅仅是那一眼,静漪便觉得自己似乎是瞧见了一只野兽,又或者一把开了刃、沾了血的宝刀,凌冽之气从那人身上涌来。可待她想定睛仔细看时,却发现那道藏青色的身影已经不见了。
静漪打着车窗,探出头去,想要再寻找那人的身影。可街上人来人往的,她怎么也找不见那人了。
那男子是谁?
丹陵要是有这样的人物,她没道理不知道。
静漪觉得有些古怪,人又坐回了车里。
车轮继续向前,未多时,马车就到了目的地——“锦瑞阁”。这是她名下的一所布庄,专司布匹买卖,乃是生母舒氏留给她的铺子之一。
她下了车,便瞧见锦瑞阁的红瓦朱栏后一片人头攒动,显见生意不错。想来也是,舒氏留下的店铺都被她娘家的兄长仔细打点过,用的掌柜都是有才干的,不至于让门庭太过冷落。
但是,从前静漪粗率,竟让继母韩氏日久月长地“帮忙”把持着这些店铺,这就难保掌柜们不起了异心。就好比这家锦瑞阁,原本每月都当送时兴的布匹来阮家,可近来,他们总将一等的布料送到枫院的三小姐手上,二等的才送来桃苑的静漪处。
如此欺瞒,怎能叫人放心?
静漪走近锦瑞阁时,正瞧见两个小二趁着打包布匹的功夫偷懒闲聊。
“你说掌柜的总是追在那位韩氏夫人后头拍马屁,会不会惹了阮家大小姐生气?那可是咱们名义上的大东家。”
“怕什么!那阮大小姐根本不懂生意,十指不沾春水,算账都不会的,还能找咱们掌柜的麻烦不成?”
两个小二正嬉笑说着,抬头便瞧见一位戴着斗笠的女客。这女客披着缎子披风,内着妆花罗裙,一步一态,皆极矜贵,显见是位大家小姐。二人正想凑上去拍马阿谀,那女客却摘了斗笠,冷眼道:“你们说谁不会算账呢?本小姐倒是好奇了。”
斗笠之下,正是阮静漪那张明艳不可方物的脸。
两个小二没见过她,仍旧一副嘻嘻哈哈的模样。但一旁的掌柜却是见过静漪的,面色微微一变,连忙强打笑容,迎了上来:“大小姐,您怎么亲自来了?”
这掌柜的四十余岁,满眼精明,身材干瘦,像个萝卜条。
静漪靠在柜台边,眯眼望向店内的热闹模样,道:“马掌柜,近来你总是将最好的布匹送到我三妹妹手上,次等的布匹才送到我这里来。这多少叫我有些挂心,怕你这锦瑞阁里出了什么变故,譬如那送货的摔坏了脑袋,这才亲自来看看。”
闻言,掌柜有些心虚。每月月中,他都要将锦瑞阁新到的布匹送去阮家。但东家阮大小姐常年不管事,真正有权利置喙账中的,乃是阮家的夫人韩氏。他急着讨好韩氏,因此只顾着将最好的布匹送给韩氏的嫡亲女儿阮秋嬛。
至于大小姐静漪,她也不爱计较这些,便送些次等的布料糊弄一番。
马掌柜为人精明,虽然冷汗涔涔,但脑子一转,便立刻谄笑道:“大小姐有所不知,这些布匹的分配,那都是夫人的好心!夫人说了,您是闺中女子,不宜用那些太过华贵的缎子,因此精挑细选了淡雅素静的料子,让咱们给您送去,说这些更衬您呢!”
闻言,静漪心底暗觉好笑。拿这种话来搪塞自己,这马掌柜是真当自己是傻子不成?
“我不宜用华贵的缎子,我的三妹妹就宜用了?”静漪冷瞥掌柜一眼,“我不常来店中,你还真当我好糊弄了?”
马掌柜有些尴尬,心底叫了声“倒霉”。明明这位大小姐从不管店铺的事,怎么如今忽然转了性子了?她要是当真想重新做主,恐怕那韩氏夫人也威风不了多久了。
那头的静漪挑了挑眉,从袖中拍出一封书契来,冷然道:“马掌柜,你可记好了,谁才是这瑞锦的真东家。要是下次再记混了,我可不会同你客气。就算我只是个年轻女子,但解雇个人,还是轻轻松松的。”
闻言,马掌柜心里嘀咕了一句“不得了”。忙打起笑容,搓着手说:“哎呀,大小姐哪里的话!我一时糊涂,叫人送错了布匹,下回再不这样了。”
静漪见他识趣,便收起了书契,道:“布匹的事如此,银钱的事如此。这锦瑞阁是母亲留给我的,最好的布料与每年的入账也都是归我的。明白了?”
马掌柜点头不跌:“明白了,明白了。”
正说着,外头跨进来一位男客。这人显然是熟客了,门口的佣工熟稔地簇上去讨好:“段小公子好一阵子没来了!今日想挑什么料子?咱们量好了,直接送去裁缝那。”
听到“段小公子”这个称呼,静漪的目光微微一动。她侧目一看,却见门口站着个熟悉人影,正是段齐彦。
段齐彦显然也瞧见她了,此时此刻,他微微皱眉,像是喃喃自语一般说:“你是怎么打听到我的行踪的?竟追到这儿来了。”
第9章 . 口角我可有得罪了你
“你是怎么打听到我的行踪的?竟追到这儿来了。”
段齐彦跨进锦瑞阁时,双眉紧皱,眼底显见有些厌烦。
不过,静漪也能理解他为何摆出这副神色。从前的自己对段齐彦追逐不止,段齐彦去那儿,她也去哪儿。见的多了,难免厌烦。
静漪自觉为人大度,便没计较他这句话,只笑说:“段小公子误会了,我不是追着你来的,不过是恰好与你在这碰到而已,眼下就要走了。”
“恰好?原来如此。”段齐彦目光冷然。
“是啊,这锦瑞阁是我的店铺,掌柜的出现了些差错,我就来店里瞧瞧。来之前,我也不知段小公子会往这跑。”静漪轻笑了一声,半撩起了斗笠下的纱帘。
垂纱被打起,露出了她明艳的面庞。一双如含春华的眼,似覆烟雾,潋滟生波。眼角一颗泪痣,更显眉目动人。
段齐彦看到她的眼睛时,神色微有恍惚。他的心上人阮秋嬛,眼角边也有一颗这般的泪痣。倘若只看阮静漪的眼睛,他便会有将两人错认的冲动。
但她们二人,一个是天上冷月,一个是地上俗花,是绝不可能被弄混的。因此,这念头只辗转了片刻,段齐彦便冷了面孔,道:“随便你如何吧。”
阮静漪眯了眯眼,说:“看起来,段小公子似乎不大相信这店铺是我的呢。”
段齐彦道:“阮大小姐,古人有言,‘夸浮,则国无可用之士’。”
阮静漪眉心微皱。
段齐彦这话说的文绉绉,但却是在暗指她爱好面子,张口吹牛。想来,段齐彦从不觉得她这样一位整日赏花弹琴的娇小姐能管的来店铺了,反倒还觉得自己是为了追着他跑,才编出这般借口来。
这样一想,她竟觉得有些不高兴了。本来还不想与段齐彦计较的,现在也生出了计较的心思了。
阮静漪的手指轻点几下柜台,她曼妙地笑起来,问:“不知段小公子来锦瑞阁,所为何事?”
一旁的小二翻了翻簿子,道:“段小公子是熟客了!先前段小公子订了一匹布,要敬献给伯爷夫人。今日就是取成布的日子!”
“哦?原来如此。段小公子真是孝心可嘉,不过……”阮静漪目光一转,对掌柜道,“马掌柜,这生意,我们不做了。”
闻言,锦瑞阁内众人都愣了一下。马掌柜张了张口,紧张道:“大小姐,您,您的意思是?这布,咱们不卖给段小公子了?”
“是。”阮静漪翩然道,“他说话这么不客气,我何必上赶着非要同他做生意?”
马掌柜冷汗涔涔道:“大小姐,这可使不得啊。清远伯府可是大客人,要是得罪了伯府,咱们怎么做生意?”
阮静漪冷然瞥他一眼:“马掌柜,你不懂。段小公子今日知道了这锦瑞阁的东家是我,日后便再也不会上咱们这挑布了。横竖以后都没了清远伯府的生意,何必在意今天这一笔?”
听她这么说,马掌柜便更困惑了。段小公子与阮大小姐是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深仇大恨吗?怎么这般不对头?
那头的段齐彦也终于回了神,听明白了阮静漪的意思——她竟是要锦瑞阁不再卖布给自己。他心底暗暗有些惊诧,没料到阮静漪在这锦瑞阁竟当真这么说的上话,竟让马掌柜对她这样客气。
他之所以会成为锦瑞阁的常客,那还是阮秋嬛牵的线。他本以为这店铺当是秋嬛母女的生意,因此才频频光顾,可没想到,阮静漪才是真的东家。
看来,今日阮静漪也确实是来店里看账的。与他碰上,也纯粹是个巧合。
可阮静漪的铺子,怎么会在阮夫人韩氏的手里?
段齐彦理不清这些事,但心底暗暗觉得麻烦。母亲下旬便要去参加一个赏花会,若是穿着打扮叫其他贵夫人比了下去,母亲定会心底不快。他左右寻访,才在锦瑞阁定到了合适的布匹。眼下要是出了岔子,岂不白叫母亲期待了?
于是,段齐彦板起了脸,道:“阮大小姐,做生意岂能这般不讲究诚信?已经定好的布匹,该是什么时候送来,就是什么时候送来。”
阮静漪不以为意:“我毁了约,全数赔你银子,那不就够了?你还想怎么样?”
她的话里有一分不耐烦,这让段齐彦也有些恼。他为人傲气,在这丹陵,素来只有被人恭敬逢迎的份,少有人敢和他对着做的。更何况,今日这顶撞他的人,还是从前对他百般讨好的阮静漪。
想起静漪从前窥看自己时羞涩的目光,他便愈发恼火了。
“一匹布而已,罢了。”他强压着不快,皱眉道,“丹陵布庄不知几何,既然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我另寻别家便是。”
说罢了,段齐彦转身便向店铺外走去。
阮静漪就像是嫌火烧得不够大似的,在他背后慢慢悠悠地说:“掌柜的,记得将钱退到段小公子府上去,一个子都别少。免得他以为咱们夸浮,以至于‘国无可用之士’呢。”
段齐彦的身影一顿,但他到底是没转过身来,而是自顾自地走了。
阮静漪见他走了,轻笑一声,转身与马掌柜说:“马掌柜,你放心吧。不做清远伯府的生意,也没什么损失。只要你好好跟着我干,日后有的赚。”
她可是比旁人多活了一辈子的人,知悉的东西也要多得多。算算时日,等入了夏,京城的贵人间就要流行起花织纱罗来了。可这种布极为难得,少有绣娘会的。而物以稀为贵,令布匹的价格愈发水涨船高。
“马掌柜,你把耳朵凑过来,我有事要你去办。”
阮静漪和马掌柜交代好了事,才携着丫鬟施施然出了锦瑞阁,走向一侧停着马车的巷子。就在这时,她听到有人唤自己:“阮大小姐。”
她撩起斗笠下的纱帘,抬眼望去,瞧见了段齐彦的身影。他立在墙边的阴影处,修长的身影浑似一截劲竹,面庞也凝着玉一般的冷硬。
“段小公子竟然没走?”她有些意外,停下了登上马车的脚步。
“……”听她这么说,段齐彦也觉得有些落了脸面。
依照他的性子,他是不屑于与阮静漪计较的。女子逞强说几句负气话,他一介君子,何必放在心上?更何况,静漪素来心仪于他,那气话是爱而不得才说的话,他更应无所谓才是。
可今日,不知怎的,瞧见静漪对自己冷嘲热讽的样子,他觉得心里和扎了一根刺似的。他颇为不解:从前对自己百般讨好的静漪,这几日怎么变了个性子?
“阮大小姐,我之所以留在这等你,不过是想问一件事。”段齐彦负手,面色沉郁,“我段齐彦可有得罪过你?为何你今日说话这般夹枪带棒?”
阮静漪目光一转,说:“当然。你将我得罪得狠了,我自然会生气。”
闻言,段齐彦露出不解之色:“我将你得罪狠了?这又是何意?我也没做什么过分之事。”他不过是恰好路过锦瑞阁,顺手取一趟成衣,何至于得罪了她?
“瞧段小公子的模样,是不记得自己刚进锦瑞阁时说了什么吧?”静漪说。
经她一提醒,段齐彦忽然想起了自己进店铺时所说的话——“你是怎么打听到我的行踪的?竟追到这儿来了。”
难道阮静漪在为了这句话生气?
段齐彦百思不得其解:“我不过是实话实说罢了,这有什么可气的?”
阮静漪冷然一笑,道:“段小公子,我阮静漪凭什么要绕着你转?你若是金子银子,我还愿意围着你。可你不过是个男人,我绕着你转,能有什么好处?”
顿了顿,静漪又道:“从前的我做的不体面,叫你误会了,那是我的错处。可也请你记好了——从今日起,无论我去哪儿,做什么,说了什么话,那都是为了我自己,和你没有任何关系。”
第10章 . 明珠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