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在这封信里写:阿凉,期待我们可以从此刻开始,再一次认识彼此。
那些以前缺失的、没有得到过的,接下来都可以一一补足。他们可以像世间任何一对寻常男女那样,相识,相知,相恋,最后长相厮守。
怎能不令人期待?
作者有话要说: 听,是完结的脚步声
第112章 我很想你
京郊的温泉行宫,因为是偶尔过来小住的地方,所以并不相识城里的皇宫那样殿宇辉煌,而是建成一处处精舍。位于正中的这处院子,名叫造化开灵,现在桓衍搬过来,自然就住在了这里。
曹皇后穿着一身华服,款步走入造化开灵,摆手让宫女们退下,这才走到床榻边,低头去看桓衍。
一见到她,桓衍就露出了那种恨不得择人而噬的表情。
但他现在也只能摆出这样的表情了,曹皇后自然是半点都不怕的。不但不怕,她还在床前转了个圈,笑着问桓衍,“陛下瞧瞧,臣妾身上这套衣裳如何?今儿是元宵,新帝派了车来,请我入宫主持宴会,这便要出发了。”
桓衍瞪着眼,恨得目眦欲裂,然而于此同时,他心里又有种说不出的古怪。
哪怕是新婚时,曹皇后也没有在他面前露出过这样……自在的表情。
曹皇后显然也是这么想的,她笑着欣赏了一会儿自己的新衣,又感慨道,“之前有人跟我说,做皇后、做皇太后,都不如做自己。当时我心里还有几分怀疑,如今才知道,这可真是金玉良言。”
她说着低头去看桓衍,“我如今终于能做自己了,陛下是不是也替我高兴?”
桓衍眼珠子都要瞪出来了。
但越是这样,曹皇后心里就越是畅快。那些以前她在桓衍面前不敢说,也永远不会说的话,现在却可以毫无顾忌地说出来了。
每当这种时刻,曹皇后总会想,其实桓衍这样活着,似乎也没什么不好。他啊,就应该多受一些这种身不由己的痛苦,简简单单就死了,岂不便宜了他?
不过大多数时候,她是不太想见到桓衍的。所以她并不住在造化有灵,而是住在旁边的精览万殊。这样平时可以过得更自在,想找桓衍说说话的时候,过来也十分方便。
从未有一刻,曹皇后能如现在这般,体会到“当家做主”这四个字的真意。
当皇后的时候没有,当王妃的时候没有,从前在家里做姑娘的时候,也没有。只有现在,就是现在,她深切地感受到了何谓自在,何谓顺心,更深深庆幸自己在关键时刻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她本来就没有太大的权欲,之前在桓衍的后宫里,揽权也不过是看清了没有权力在手就只能任人宰割。所以用退一步来交换现在这样的日子,她实在是满意至极。
可惜桓衍不能说话,曹皇后每每在他面前说些刺激的话,到最后也只会感觉无趣。
所以没多久,她就离开造化有灵,直接登上马车,入宫去了。
桓羿也是考虑到今日入宫的人之中有不少家眷,而后宫没有一个女主人能招待她们,并不合适,所以才将曹皇后请回来,主持大局。
因而这一次回宫,曹皇后的感觉与从前可谓大不相同。虽然是来做客,不像从前是在自己的地盘,但那种自在的感觉反而越发明显了。
她其实有些好奇,等甄凉进了宫,这里又会变成什么样子。——曹皇后相信,连自己都觉得难以忍受的那种日子,甄凉是绝不会过的。但是这座皇宫自有规矩,想要改变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她又会怎么做呢?
好在,曹皇后年纪不大,身体健康,还有很多时间,可以等着看将来的种种变化。
因为都是从前做熟了的事,所以安排起来十分顺畅。到了下半晌,宾客们便陆续入宫。其中大部分都不需要曹皇后亲自接待,见过之后安排在偏殿休息即可。就是需要她接待的那些,因为她现在身份比从前不同,也不用再端那母仪天下的架子,放开了许多。
令曹皇后意外的是,围在她身边奉承的人并未减少。
不过听一听她们的话音,她也就明白是为什么了。如今宫中没有女主人,皇帝看起来对她这个皇嫂还算敬重,那么在立后之前,许多事就少不得让她来操持了,其中甚至包括挑选皇后这件事。
所以这些奉承讨好她的,自然都是家里有适龄的女儿,心里有点想法的人家。
以前桓羿还是越王的时候,就已经是打着灯笼也难找的乘龙佳婿了,何况现在他真的成了龙?
不知多少从前为了跟他撇清关系,草草把女儿嫁出去的人家悔青了肠子。不过,一批女孩子出嫁,自然有更多鲜花一般的女儿到了适婚的年纪,就算不敢期望后位,若能入宫占个位置,对家族也是莫大的好事。
曹皇后一边敷衍她们,一边心里好笑。这些人的打算也是人之常情,只是恐怕都只能落空了。
宾客们入宫的时间,都是按照身份品阶来的。穆平海虽然是武将,但是之前的封赏已经下来,他的官职暂时没有动,却被封为郡公,身份一跃就超过了大多数武将和勋贵,所以入宫的时间也排在很后面。
穆老夫人和穆夫人领着甄凉过来拜见曹皇后。
时隔数日再见面,曹皇后发现,面前的甄凉似乎又变了一个人。
如果说以前她是低调冷静却干练的女官,那么现在,她看起来就的确像是一个教养出众的大家小姐了。若不是深知她的底细,只怕曹皇后都要以为她是从小在穆家长大。
所以虽然在座许多夫人也是头一回看见这位刚刚被认回来的穆小姐,但是没人能挑剔她的错处。
曹皇后太明白自己今日入宫来是为什么了。宫中设宴是有定例的,桓羿手下也有许多能用的人,并不是真的缺她这么一个主持大局的人。毕竟这些女客有没有人接待,对桓羿来说无关大局。之所以请她来,无非就是为了抬举甄凉的身份。
桓羿登基之后的第一道圣旨,便是给桓衍和曹皇后各上了一个徽号——因为桓衍这位先帝跟新帝名义上是兄弟,不方便称太上皇和皇太后,又不能混着叫皇帝皇后,索性加个徽号,用以分别。另外,就是将温泉行宫周遭的一大片土地,都划做了别宫的范围,又拨了一笔款,用来修整和营建新的宫殿园林。
自然,人人都知道,成惑皇帝现在是个废人,能够享受到这些的,无疑只能是昭静皇后了。
投桃报李,曹皇后一见到甄凉,便亲热地招呼她,把人留在自己身边坐下。
这份殊荣,自然立刻就引得不少人注目。不过大家都听说过,这位穆小姐认回来之前,身份是宫中的女官,本就在昭静皇后身边伺候,这会儿身份虽然变了,但情分却是没有变的。
这样的际遇,寻常人羡慕不来。
直到开宴时,曹皇后才放开甄凉,让她回到自己的席位去。这却也不是因为她不重视,而是她很清楚,桓羿一来,肯定会关注甄凉,而他的动向,更是所有人都关注的,甄凉留在自己身边太过瞩目,反倒是融入人群中更好隐蔽。
果然,桓羿一来,视线立刻在人群中扫过,锁定了甄凉的所在。
而这个表现,看在众人眼中,却只觉得他带着威严的视线从众人身上扫过,让所有人都不由心下一凛,不敢有半分失态。
但今日设宴本就是为了让所有人都轻松下来,所以桓羿很快将主场让给了曹皇后,自己则是在稍坐之后,便离席了。
曹皇后立刻明白了她的意思,便提出有酒有景,不可无歌舞,三言两语就挑动得入宫赴宴的千金们跃跃欲试,主动报名表演。虽然皇帝不在,但这是在宫中,谁出了彩,他总是知道的。
等场面热闹起来,自然也就没几个人会分心注意周围的人在做什么了。
艾草就是在此时找到了甄凉,悄悄把人带走。
因为是灯节,所以宴席摆在御花园里。照甄凉以前安排过的那样,四周挂满了各色宫灯,将周围一片地方都圈了起来。两人提着宫灯,走出这片灯火辉煌之地,又往前走了片刻,就到了一处水榭。
这里平常是赏景之处,但今夜热闹都在别处,这里便冷清下来了。
艾草在水榭外站住,将手里的宫灯交给甄凉,“姑娘进去吧,有人在里面等你。”
甄凉回头看了她一眼,才举步入内。短短一段路,不知怎么,倒弄得她心跳失序,感觉自己像是那些坊间话本上写的,深夜偷偷出去会情郎的闺中小姐。
这想法把她自己逗笑了,不等甄凉反应过来,便听见熟悉的声音在前方响起,“笑什么?”
她一抬头,就看到了桓羿。
这一瞬间,甄凉什么都没想,随手将手里的宫灯搁在旁边的栏杆上,便拎着裙子朝他跑了过去。
很多次,或者说每一次,跟桓羿分别,再次重逢时,看到对方的那一瞬间,甄凉都有种想要立刻朝着对方飞奔而去,投入他怀抱之中的冲动。但是当时,这举动是不合时宜的,所以她只能竭力按捺住这种冲动。
而现在,她终于可以这么做了。
桓羿似乎很清楚她心里在想什么,见甄凉快跑过来,他也没有避让,而是站在原地,朝她张开了臂膀,正正好把人接住。
甄凉冲过来的力道撞得他轻轻晃了晃,但这也意味着她们之间再没有任何空隙。
一个紧密的,有力的拥抱。
“殿下,不,现在该叫陛下了。”过了半晌,甄凉才轻轻吸了一口气,出声唤他,“我很想你。”
“我也是。”桓羿低声笑道,“今日本来还有许多事要忙,可是一想到晚上就能见到你,就没有心思管那些正事了。你若再不来,我就该去找你了。”
第113章 偷香窃玉
过了一会儿,甄凉才开口,“陛下现在该自称‘朕’。”
“哦?”桓羿故意道,“我记得你跟皇嫂说,做皇后、皇太后,都不如做自己。既如此,做皇帝,又何如做我?”
甄凉闻言笑了起来。
这时,桓羿才松开了她,转而牵住她的手,拉着她在桌旁坐下,“宴席上怕是吃不下什么东西,我让人煮了元宵,可以多吃几个。”
一边说,一边亲自将白瓷的碗端到甄凉面前。
甄凉一只手被他握着,只好抬起另一只手,揭开碗盖,见里面放着五只白胖的汤圆,沉在清澈的酒酿里,看起来就很有食欲的样子。食物的香气弥漫出来,她顿时感觉到了清晰的饥饿感。
虽说是入宫赴宴,但恐怕没几个人真的是来吃东西的。不但在宫里不敢随便吃,就是白日在家里,为了不在御前失仪,或者出现人有三急的情况,也是没怎么吃东西的。穆夫人守着甄凉,只让她吃了几片煮熟的菜叶子,便把一天的饮食混过去了。
大概是饿过了头,倒也不觉得十分难受。
宴席上的菜色虽然丰富,但天气实在太冷,甄凉也没什么胃口。
这会儿到了温暖的地方,整个人放松下来,再被食物的香味一勾,立刻就有种迫不及待之感。
她勺了一只汤圆,放入口中。这一只是芝麻馅儿的,也不知放了多少糖,甜得能直接流入心底。甄凉并不特别嗜甜,但在今天这样的日子里,又是在心爱之人身边,这甜倒也相得益彰。
不过这汤圆个头不小,加上舍得用材料,又吃了两只,甄凉就觉得有些腻了。
见她放下勺子,桓羿不由问,“怎么不吃了,味道不好?”
甄凉摇头,“味道很好,不过太多了,吃着有些腻人。”她一边说,一边也有些惊奇。记得往常宫中所做的袁宵,基本都是拇指大小,一口一个,十分方便。怎么今年竟做了这么大的?
桓羿却伸手接过了她手里的勺子,在碗里挑了一下,舀起来一只,递到她嘴边,“再吃这一个。”
甄凉没有多想,张口吃下。结果牙齿才咬开汤圆的皮,就触到了一个硬物。好在她吃东西一向很慢,倒没磕着牙。急忙吐出来一看,却见那是一枚花钱,上面刻了“吉祥如意”四个字,做工十分精巧。
她不由一愣,民间是有这样的风俗,年节吃饺子、吃汤圆时,将铜钱包在里面讨个好彩头,吃到的人来年必然顺顺利利,财源广进。
不过这样俗气的祈愿,大户人家当然是不屑的,宫中更不会有。
甄凉好笑地看着手里的花钱,难怪今年的汤圆做得这么大一只,原来是为了把这东西包进去。
“这是陛下的主意?”她笑着问。怪不得之前要劝她再吃一个,原是里面藏了东西。也怪她,五只汤圆吃了三个,偏偏就错过了这个,只好桓羿在亲自动手喂了。
“讨个好彩头。”桓羿点头道。
甄凉又问,“就这一个?”
“就这一个。”桓羿道,“多了就不值钱了。”
甄凉想了想,掏出手帕,将那枚花钱擦干净,然后拉开桓羿腰间的荷包,将之放了进去,“那我把这‘吉祥如意’送给陛下。”
两人静静对视了片刻。水榭里光线昏暗,旁边的炭火燃烧着,时不时发出“噼啪”的声响,空气似乎变得稀薄起来,让两人的呼吸都为之一轻。
不知什么时候,他们渐渐靠近彼此,交换了一个绵长的吻。
过了许久,桓羿才气息不稳地推开甄凉。他在甄凉面前,本就没什么自制力可言,再不分开,就不知道要做什么了,但时间地点显然都并不合适。
甄凉脸红得发烫,热度一路顺着脸颊烧到脖颈。她垂着眼,不敢看桓羿,待喘匀了气,才开口,“时间不早,我也该回宴席上去了。再不回去,或许会被人发现。”
桓羿“嗯”了一声,却仍旧握着她的一只手,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手背,“待会儿,我要跟群臣到宫门前的楼上去放花灯。”
新皇登基,为了安抚人心,这种与民同乐的环节自然不能省。
甄凉点头,想了想又道,“母亲和奶奶上了年纪,想必不会去凑热闹,估计会直接回家。”
她能察觉到,有一个瞬间,桓羿似乎是想开口让她今夜留在宫中。但现在,关注着这座皇城的眼睛实在是太多了,就连桓羿也不能确定可以保密,毕竟他早就不是那个不被人在意的越王。
所以这话终究没有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