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夺金枝(重生)_分节阅读_第7节
小说作者:喃喃果   内容大小:249 KB  下载:夺金枝(重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6-13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第8章 旧怨

  两人同时出现并不少见,然而这是第一次,她从薛晏清妻子的身份观察两人。

  薛晏清一贯情绪寡淡,只是眼中更冷几分。而薛元清脸上的表情,一看到这个弟弟就如冻住一般。

  针锋之意在空气中弥漫。

  上辈子,自己嫁过来时,两兄弟间也是如此剑拔弩张么?

  虞莞忍不住回忆,而这一回忆,竟也真想起来一件旧事。

  上辈子的薛元清约莫早对其二弟有了敌意。她刚嫁进来时,薛元清每每谈起这个二弟就总没好话,时时吐露出三两句贬损。

  对他的不喜之意,竟然一直没避讳自己这个盲婚哑嫁娶进门的陌生人。

  有一次薛元清在家宴中喝多了,一回到广阳宫的寝殿中,就借着三分酒意发疯。他拔出长剑对着空气挥舞不停,口中大喊大叫。

  “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是个死了娘没人疼的闷葫芦!”

  那次家宴之上,薛晏清被皇帝提拔去两湖之地办差。

  吓得虞莞阖上门,上前紧紧捂住他的嘴,生怕这疯话被有心人听了去。

  她又着宫中眼线打听,这才明了两人的过往。

  梁子是在薛晏清生母去世之时结下的。

  许夫人的丧仪比照皇后薨逝的规格,有投机之人借此发散,传言薛晏清是“半个嫡子”。而痛失爱妃的熙和帝日日哭昏了头,竟然也没阻止这居心不良的流言大肆传播。

  有御史上了折子,要求立薛晏清为太子。而宫中人一看这势头,对待薛晏清也比往日更为尊隆。

  这让一向心高气傲,视储位为囊中物的薛元清怒火冲心。他央求了当时是陈夫人的陈贵妃,势必要狠狠给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弟弟一个大教训。

  陈夫人本就因许夫人的丧礼规格心中有气,听宝贝儿子哭诉一番,心下一横,干脆令宫中暗手任薛元清驱使。

  那时正值京城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滴水成冰的时节里,许夫人生前住过的长信宫中缟素遍布,一片愁云。

  然而,不知从哪一天起,长信宫突然变成了冷宫。内侍从膳房打来的素斋是冷的、寝宫里盖的被子结了冰、小灵堂给夫人烧的黄纸被馊泔水沤过。

  母妃走后,薛晏清一夜间成熟了不知几许。这些是谁做的,他心如明镜。

  那时他不过十岁,骤然丧母时本就瘦了一圈。恶劣的衣食更是雪上加霜。成了压垮身体的最后一根稻草。

  被人下绊子的第四天,他半夜突发高烧不退。内侍守夜发现殿下小脸通红,本想喊太医,却被他按住。

  匆匆赶来的内侍宫女跪了一地,都劝他保重身体为上。

  他烧得几乎快糊涂过去,一双眼中血丝密布。却咬着舌头让自己清醒,命令道宫人不准声张。

  许夫人留下的大宫女白姑姑哭哑了嗓子:“小殿下,娘娘一走您就这样,她走得可如何安心呀!”

  “现在……不能看病。”薛晏清强硬地打断了白姑姑的话。现在看病,若是病好了,这事便无从查证,更可能落入薛元清早就挖好的圈套。

  ——为母守孝期间突发生病,岂不是孝心不诚、又或者存心装病?

  到那时他因此被皇父厌弃,才是真正的让母妃走得不安心。

  嗓子烧得连话都囫囵,他命宫人收拾干净的雪水,用毛巾裹在颅顶给自己降温。

  他等了整整三天。

  那些待他如太子般客气的宫妃、内侍听闻他遭了苦头,却无人敢在熙和帝面前提起哪怕一句。

  他们甚至有心遮掩,把长信宫派出的人手牢牢拖住,没让只言片语传入皇帝耳朵。

  ——比起疑似嫡子却无母的二皇子,他们更得罪不起的是如日中天的陈娘娘。

  直到第三天的夜里,熙和帝突然思及旧人,心绪难抑。夜访灵堂,才看到本该守孝的次子晏清昏在床上,发着高烧,瘦得没了人形。

  他当即勃然大怒,惩处了长信宫宫人后,又派人去彻查。

  这一查就查出了端倪。薛元清不过是个十岁的孩子,办事时马脚漏得如同筛子一样多。派出的人很快顺藤摸瓜到他身上。

  无人知道熙和帝拿到这一结果时是何反应。

  翌日,太和殿传出圣谕:命皇长子在佛堂中为庶母许夫人守孝一年,非死不得出。

  这事并不是秘密,虞莞打听到后,只觉得百味杂陈。她暗自诫告自己:日后无论如何,都当让夫君离二弟远些。

  ——

  虞莞回忆的功夫,两路人就打上了照面。兄弟俩互相一点头,揭过寒暄环节。

  薛晏清对谁都寡言少语也就罢了。而薛元清与柳舒圆本在低声争论,见到人来,皆匆匆收拾神色,状似亲睦地牵起了手。

  两队人默契地一前一后走着,气氛沉凝。

  虞莞若有所思。她得找时间问问,薛晏清对这个兄长是怎么想的。

  太后早早就坐在康宁宫的主位等着,笑眯眯地搓着手看着孙子俩携新媳妇前来。

  如此情绪毕露,不像端庄尊贵的一朝太后,反倒像个稚龄顽童。

  “快坐快坐,哀家恨不得一夜没睡,早就坐在这等你们了。”

  嬷嬷们引两对新婚夫妻入了座。

  昨日太后惊悸昏迷,按理说阖宫妃子应当来请安,然而她早早派人向除了陈贵妃外的六宫妃嫔递了消息。

  大致是说,今早就不必来献孝心了,免得她到时候只顾着看孙媳妇,冷落了诸位。

  宫中能活得如此惬意自在、无拘无束的,倒也只有太后一人。不止因为她地位尊荣,还是因为她舒朗宽阔、万事不萦的脾性。

  虞莞看着太后望向她们时发亮般的双眼,微微勾起唇角。

  虞莞与薛晏清入座不过片刻,就听见皇帝朗笑着从殿门前进来:“朕也来给母后请安了。”

  竟然比陈贵妃来得还早上几分,几乎与皇子们是前后脚到,足征皇帝对太后的尊重。

  太后笑得抿起嘴角,却故作嘴硬:“哀家看你是借着来请安的名头,来看你两个儿子和新媳妇罢了。”

  “母后怎能如此揣测我?”熙和帝笑道,突然点了薛元清的名字:“元清,你来说说,是也不是?”

  薛元清正忧心母妃迟到一事,心中着急冒火。他昨晚又一夜不得好眠,精神欠佳,乍然被熙和帝点到时,甚至没有反应过来,怔怔无言。

  皇父方才说了什么?

  熙和帝点他名字,是知道他善谈,想活跃气氛。看到薛元清愣愣出神的样子,兴味便有些索然:“罢了。”

  柳舒圆脸上闪过一丝嘲弄,随即攒起笑容朝上面两位说道:“皇父的孝行举世皆知,我们做小辈的更要向您学习,方可更好侍奉您与太后呢。”

  这话说得滴水不漏,几乎人人都奉承到了,还摆好了自己新媳妇入门的姿态。

  只是经过上回的风波,熙和帝与太后都对她的印象打了个折扣,闻言只是对她笑笑,并未搭话。场面就此僵持不下。

  这一切与对面的虞莞和薛晏清没什么关系。

  虞莞见薛晏清神色淡淡,殊无搭话之意,也当起了局外人。捧着茶杯,时不时呷一口清茶。

  她亦是方才明白,寡言亦有寡言之妙处。此等情形下,任谁也不会指望薛晏清从中周全圆场,而自己也能安静地坐在一旁,不用如履薄冰、当那解语花。

  她轻抬起手,呷一口茶时,余光瞟到柳舒圆的脸,却被吓了一跳。

  柳舒圆原本一张富贵娇颜,此刻却青白相间,厚厚粉妆浮起,如同扣上个惨白假面。一张好皮相被憔悴神态折损了光彩。

  她身旁的薛元清亦是眼底青黑一片,面上慵懒。

  这是……发生了什么?

  虞莞这个时候,竟然有些想念起还在宫外,接受嬷嬷们培训的拾翠。

  若拾翠甫一见了这对夫妇模样,不出当日,定能打听出昨晚广阳宫中的事端。也不用她一个人好奇心顿起,却打听无门。

  薛晏清突然回头,瞧了他一眼。她瞬间收敛神色,低垂眼眸,一副闷声寡言模样。

  难道是她看戏的表情过于明显了么?

  不论什么原因,夫妻不和几个字写在了这对夫妇的脸上,上首的太后与熙和帝不是盲人,心中自然有一杆秤。

  从前薛元清没少与她琴瑟和鸣博得长辈欢心,但是眼下恐怕他还没哄好柳舒圆,使她同意与自己做戏呢。

  看到薛元清倒霉,虞莞心中只有幸灾乐祸,再无其他。

  忽然听见门外太监唱名而来,面色铁青的薛元清猛地一个起身——

第9章 佛像

  “陈贵妃到——”

  难怪薛元清如此激动,原来是母妃终于姗姗来迟。

  陈贵妃半道上就听说自己迟到了,心中暗自叫苦:皇帝一向是最晚到的,怎么今朝却比她个贵妃来得还早些。

  转念一想,许是念着新媳妇这才来个大早,这何尝不是对她家元清的看重?

  至于薛晏清,不过一个没娘的东西……

  心下想着,脚步也从凌乱变为恭谨。她缓缓行至殿中,对熙和帝和太后盈盈行了一礼。

  熙和帝对她摆了摆手,示意她起身,倒没对迟到一事说些什么。

  反倒是薛元清先开了口:“母妃怎么来迟了?可是不想见到我与舒圆?”

  太后闷声笑了起来,熙和帝的脸色也好了些许。

  他虽是天子,亦是凡人。这一幕落在眼中,正是舐犊情深之意表。他如今长了岁数,更看重母子间的情意。

  薛元清孝敬生母,想来正是随了他的好性子。

  虞莞察觉到了皇帝的松动。薛元清上辈子十分得他喜爱看重,除了长子身份外,便是靠着外表这一张孝顺恭谨、夫妻和乐的人皮。

  她心下暗叹,莫非是和缓日子过久了,皇帝把十岁那时之事忘了干净不成。悄悄觑了身旁的男人一眼,薛晏清神色毫无波澜,彷若司空见惯。

  柳舒圆不愧是一张巧嘴,论甜言蜜语的功夫谁也比不上她。不多时,把两位长辈逗得脸上有了笑容。

  皇帝虽然嘴上应付着长子那边,却分了一半心眼看着次子。

  这一看就出了问题。薛晏清这边安静如常,即使身边多了一个虞莞,亦是如此。

  皇帝心中不由得暗暗打鼓:这虞氏仿佛也是个冷的,看着是好,却是尊佛。有人时还能如此沉得住气,到了自己宫里,门一关,岂不是与晏清相看两无语?

  如此,倒真是委屈了他的儿子。

  那边几人说说笑笑,又用了几个果品。太后还命宫女把进贡的金桔分给诸人,连皇帝都当场都给面子地剥开吃了。

  吃了橘子,薛元清夫妇便主动提出告辞。

  两人还要去陈贵妃的安乐宫拜谒敬茶,才算全了礼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5页  当前第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夺金枝(重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