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琼正暗自思寻着,却见冬至走了进来,“娘娘,方才安妃娘娘还有锦妃娘娘,各宫小主过来给您请安呢。只是还未进显阳宫,就被戚公公给拦回去了。”
既是戚海做的,那这肯定是皇上的意思了。
徐琼想到皇上如此安排,怕也是担心自己劳心劳力,不宜再被人扰了清静。想到皇上竟连这点都替自己考虑到了,徐琼心里不由暖暖的,眼神更温柔了。
面前站着的冬至回禀完这事之后,却突然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徐琼见她这般,却是轻笑出声,“说吧,今日早朝上,发生了何事?”
冬至听自家娘娘这么说,到底没敢瞒着,开口道:“娘娘,是关于立后一事。今日早朝,竟有数位大臣谏言皇上从贵女中选了新后。而这其中,当属户部尚书府还有内阁大学士家的姑娘。”
冬至说完之后,只担心娘娘闻着这消息不开心,忙又道:“娘娘,您别伤心,如今姜家已除,朝臣们不可能真的逼着皇上做不愿意的事情的。”
徐琼其实并未生气,因为她从不担心这件事情。
皇上既费尽心机除掉了姜家,如今如何还能容忍朝臣们对他指手画脚,质疑他的决策。
若这个时候皇上还需要被这些人掣肘,那皇上的颜面何存。
延禧宫
听说朝臣们谏言皇上从贵女选了新后,昭贵妃别提有多得意了。
她便知道,这些老狐狸们即便之前不是同一阵营,如今也不会乐见淳妃真的当了皇后的。
想到淳妃的如意算盘怕是要落空了,再想想今日六宫妃嫔急着往她宫里去请安,去恭贺,昭贵妃便觉着解气极了。
“立后的旨意未下,她倒把自己真的当做皇后了。不就是诞下了皇子吗?也敢拦了六宫妃嫔往她跟前请安,她真当自己有多金贵呢。”
一旁,李嬷嬷的心思却不在这事情上,她如今最忧心的是娘娘何时能解了禁足。皇上难不成还能一辈子关着自家娘娘。
可能有什么法子让皇上改了主意呢?
李嬷嬷想来想去,还是大着胆子道:“娘娘,您不知召了世子爷进宫来吧。如今,世子爷是皇上身边的大红人,若他肯替娘娘求情,皇上许会对娘娘网开一面的。”
第125章 喜庆 毕竟,德宁公主虽一如既往还是嫡……
昭贵妃虽恨不得杀死这个侄儿, 可如今她也没有别的选择了。
她到底自幼看着侄儿长大,若能劝的他回心转意,自己未必就到了退无可退的地步。
很快, 裴令行便收到了宫里来的消息,说是姑母宣召他入宫。
长随秦安想到贵妃娘娘怕是要为难自家世子, 不由担心道:“世子爷, 您真要入宫吗?贵妃娘娘视淳妃娘娘为眼中钉肉中刺,如今, 淳妃娘娘这般得意,贵妃娘娘定把一切的缘由都归结于您, 怕是要剥、了您的皮的。”
裴令行听着这话,却是嘴角勾起一抹嘲讽的笑容。
他想起上一世,自己对姑母唯命是从,害的他的琼儿落得那样的结局。上一世, 他不是没有想过, 自己能想了别的法子护的琼儿周全。可最后,这一切都被证实是自欺欺人。
而这一切, 都拜姑母所赐。
想到这两世的种种,裴令行眼神中的冷意愈深, 上一世他的犹豫和徘徊,这一世他绝对不会再重蹈覆辙了。
等到了下午, 裴令行便入宫了。
昭贵妃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见着裴令行进来,慈爱的招手让他往自己身边来,温柔道:“行儿,你也算是姑母看着长大的,在姑母心里, 其实早已把你当做了自己的儿子。”
昭贵妃以为,只要她肯低头,侄子再是淡漠,该也会退一步的。
可让她意外的是,裴令行只是淡漠道:“姑母,若您是为了劝我回心转意,那行儿不得不让您再一次失望了。”
见他丝毫不犹豫的拒绝自己,昭贵妃再也装不出慈爱,猛地站起身来,厉声道:“你可还记得,你是我们镇国公府的世子,未来的重担都需要你来挑的。可你,却是这样猪油蒙了心。本宫想借着逼宫让那徐氏和她腹中的孩子一、尸两、命,为的是谁,还不是为了裴家未来的荣宠。只要你表弟登基,那裴家便是新帝的母族,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昭贵妃不知道,事情怎么就全然脱离了自己的掌控。
就因着他对淳妃的儿女私、情吗?
想到这些,昭贵妃心中的恨意愈发深了,看着裴令行的目光,几乎要杀了他一般。
裴令行却是突的看向了她,那目光中有一种让昭贵妃读不懂的情绪。
而接下来裴令行说出来的话,更是让昭贵妃吓得脸色苍白。
“姑母,你问我为何要这般护着淳妃娘娘。你怕是很难相信,是行儿上一世欠了她啊,是我没用,害的她死都不能瞑目,害的她连辩解的机会都没有。”
什么叫做上一世?
昭贵妃踉跄着步伐就往后退去,她历来不信这些鬼、神之说,可侄儿却和他提及上一世,这让她如何能不毛骨悚然。
裴令行却早就预料到了她的害怕,非但没有住嘴,反而是咄咄逼人又道:“姑母,您没猜错,我活了两世。如今站在你面前的,你认为该对你言听计从的侄子,早就不存在了。只恨我用上一世的痛心才换的现在的勇气,否则,这一世侄儿怕同样护不住淳妃娘娘。”
“你胡说!世间怎会有如此之事!”昭贵妃吓的愈发脸色苍白,心中更是惊骇不已。
一旁的李嬷嬷也吓坏了,这会儿她甚至不知道眼前的世子爷到底是人是鬼,忙把自家娘娘护在身后。
裴令行见两人吓坏的样子,眼神愈发冷了,一字一顿又道:“姑母,侄儿劝你还是歇了不该有的心思吧。都这个时候了,您还想对淳妃娘娘和三殿下动手,你是把皇上当傻子吗?还是姑母自信到如今落得软、禁的结局,宫里还有人肯替您卖、命。”
说完,他又道:“至于国公府的前程,姑母无需担心,如今国公府已效忠于淳妃娘娘,日后的皇后,是未来三殿下最大的助力,国公府还愁没有前程。”
昭贵妃怎么都没有想到,世间有如此匪夷所思之事。
她紧紧攥着手中的帕子,再也忍不住惧怕道:“来人啊,他是鬼,他是鬼!”
“给本宫把他丢到火里去!”
她所有的反应却像是如了裴令行所愿,只见裴令行冷笑的看着她道:“姑母,您这样嚷嚷,一会儿六宫都该知道您魔怔了,或是是疯了。您说,所有人都当您成了一个疯子,皇上还会放您出延禧宫,您还会有东山再起的可能吗?”
什么?裴令行今日肯入宫来,竟是为了这个。
这一瞬间,昭贵妃只感觉后背一阵凉飕飕的。
而很快,六宫便都得知,贵妃娘娘不知因着什么,竟然疯了。面对镇国公世子爷的时候,竟然说世子爷是鬼,还要让人把他放火烧、死。
随之,皇上的口谕便下来了,说是贵妃既已疯,那延禧宫便永久闭宫,除了每日有太监往里面送惯用的东西,延禧宫一干人等绝不允许踏出延禧宫半步。
消息传到显阳宫,宝笙颇为难以置信道:“娘娘,贵妃娘娘那般不服输的性子,怎么会突然间就疯了呢?还说要让人烧、死世子爷。”
徐琼却是知道的,裴令行怕是把自己重生的事情告诉了昭贵妃。
想到他竟做的这般地步,用这样的方式把昭贵妃一辈子困在延禧宫,徐琼的心情别提有多复杂了。
这一刻,她终于决定,不再恨他了。
她要放下过往的一切。
日后,她和裴令行,再无旧怨,唯一的关系,便只剩下君臣了。
见自家娘娘怔愣在那里的样子,宝笙只当自家娘娘不想再提及世子爷的事情,所以忙转开话题道:“娘娘,这两日里,各宫娘娘都送了贺礼过来呢。想来洗三礼那日,场面更盛大呢。”
“到时候咱们三殿下,可是这宫里最引人注目的存在了。”
提及洗三礼,徐琼却是有自己的心思。
她如今还在坐月子,自是不能亲自主持洗三礼的,所以这主持洗三礼的事情,怕是安妃和锦妃都早有心思。
毕竟,她之前掌凤印时,两人都曾帮着她处理宫务。
可徐琼私心却不想让两人来主持,反而是想让长宁长公主来。
她之前受过长公主殿下不少恩惠,如今便想让长公主殿下也沾沾喜气。
心里这样想着,这晚等皇上过来时,徐琼便把这个想法说了出来。
见皇上不说话,徐琼低声道:“皇上是觉着不合适吗?”
徐琼自然也知道,如此喜庆的日子,大家都图个好兆头的。可长宁长公主一生未嫁,这些年膝下也没个孩子,一人住在小汤山那边,确实算不得合适之人。
可徐琼却不在意这些,她曾经承了长公主殿下那么多情,便想着能回报一些。
“你呀,朕有时候真是拿你没办法。”看她哀求的目光,承宁帝终于还是松口道。
徐琼听皇上答应了,瞬间眼中都是笑意,“臣妾便知皇上会依着臣妾的。”
说完,徐琼不由又提及了德宁公主的事情,自打姜皇后被打入冷宫,姜家也倒了,德宁公主在宫里的存在可谓是尴尬极了。
她又是嫡公主,这些日子怕是要恨毒了自己的。
承宁帝平静道:“朕不会罪及无辜,也不会迁怒到她身上。所以,朕已准备给她赐婚,另赐了公主府给她。”
姜皇后如今被打入冷宫,皇上却还准备给德宁公主赐公主府,亲自指婚,这可以说是天大的恩赐了。
只是骄傲如德宁公主,也不知道会不会感念皇上的良苦用心。
“皇上是已经选好了驸马吗?不知是谁家的公子?”
承宁帝:“工部侍郎府家的。”
徐琼听着,也没说什么。如今这赐婚的旨意,想来不管是对工部侍郎府还是别的世家,都是避之不及呢。
毕竟,德宁公主虽一如既往还是嫡公主,却是成了烫手山芋了。
这晚,长宁长公主便得知了皇兄准备让她主持洗三礼的事情。
这几日,长宁长公主一直都住在宫里,所以闻着这消息,如何能不知道这必然是徐琼的主意。
下意识的,她便想拒绝。毕竟,她这些年过的确实也算不得平安顺遂,害怕把坏运带给了三殿下。
来传话的宫女正是冬至,看着她眼中的顾虑,确实笑着开口道:“殿下,我家娘娘说了,殿下这些年能盼得沈大人平安回京,能在佛祖面前求得沈家平、反,便是有福运之人。给三殿下主持这洗三礼,是最合适不过呢。”
长宁长公主听着这话,心中一暖,眼眶更是红红的,“回去告诉你家娘娘,我知道了。”
等到冬至离开,薛嬷嬷看着自家殿下道:“殿下,淳妃娘娘当真是良善之人。”
说完,她又道:“洗三礼那日,沈大人该是也要入宫来的。殿下若是见着了沈大人……”
说到这,薛嬷嬷也不知该如何再说下去了。
这些日子,沈大人还一直在躲自家殿下。
长宁长公主却是笑盈盈道:“我会求了皇兄给我和沈邝赐婚的。”
“当年我求父皇给我和沈邝赐婚,没有结果,这次,老天爷一定不会让我失望的,嬷嬷说是吗?”
第126章 [最新] 完结 “琼儿,这天下如今便是你和朕的……
转眼便到了洗三的日子。
皇上得了三皇子, 可以说这是自打逼宫的事情以来,宫里难得的喜事了。
所以,内外命妇们早早就备了厚礼, 想着能讨了淳妃娘娘的喜欢。
只是,让大家诧异的是, 今个儿这大喜的日子, 听说锦妃娘娘竟是病倒了,而且听说还凶险的很, 连床都下不来呢。
不过大家也没多想,只当这到了年底, 天冷了,染了风寒也是有的。
大家窃窃私语间,却闻一阵脚步声传来,只见长宁长公主抱着尚在襁褓中的三皇子走了出来, 身边还跟着两个嬷嬷。
见状, 大家如何能不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