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钱,孙丽芳当然是不介意的。
但是,“我跟他们又不熟,难道每个给我添过香的来上海,我都得去接待吗?”
想想就头疼,孙老太那块又支支吾吾的,不好意思的样子让孙丽芳说不出指责她的话来。
老人家都这样,半天才小小声说,“以前吃不饱饭的时候,大家都是靠添香,你给我一点,我还你一点,相互帮扶下来的。”
亲缘之间相互帮衬,老人那辈关系好,自然也希望各自的孩子们能处好关系,互帮互助。
“帮不了的,我们又不是家族企业。”孙丽芳想给奶奶说清楚其间的利益关系,“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咱们又不是广东潮汕那种家族企业。”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有了利益置换,我们的关系才能处得下去。”
以前都种地,你给我两斤红薯,我还你一袋玉米,患难见真情没错。
但是现在,“他还拎着几斤红薯,跑来找我要别的,你要我怎么帮他?”
“没有啊,他们说来看看,玩两天就走。”孙老太没想到孙女会想的那么深,直言,“奶奶是不会给你添麻烦的,你个小丫头,还不信奶奶吗?”
信了,信了,孙丽芳当然信孙老太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她只是信不过那些来玩的人。
“也就只有你信他们是来玩的了。”嘟囔了一句,那头孙老太耳朵不好,也听不清,反问,“什么?丫头你刚刚说了啥?奶奶没听到——”
结结巴巴,孙丽芳不想再纠缠,转了个弯回,“没什么,几点的火车,我去接。”
面子是要做到的,尽管孙丽芳是个社恐,但人际关系该处还是得处。
叹了口气,孙老太忽然发出疑问,“这不是你留的电话号码吗?”
奇怪了,孙丽芳搞不清楚,“我什么时候留的电话号码啊?谁跟你说是我留的?”
人老了,记性就不好。
孙老太支支吾吾半天,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孙丽芳不打算再等了,开着小车,给孙老太回了句,“我先去接丫丫,完事了一起去车站,时间刚好。”
公司有赵成光看着,拖柳青的福,孙丽芳的工作轻松了不少。
从资质上,柳青就告诉孙丽芳得准备哪些文件,把公司弄规范了,上了轨道后,再想办法走进大众的视野,打响名头。
当然,前期都是不赚钱的。
走进大众视野第一步,就是举办一些小活动。
这年头,家里买得起相机的屈指可数,除去少部分家庭,大众其实没有合影留念的意识。
那要怎么培养大众合影留念的意识呢?
拖周心雅毕业展的福,孙丽芳想了个“家庭风采展示”的活动。
就像买东西,你得有样品。
拍照,自然也得有故事——
照片背后的故事,与其让孙丽芳自己营销,不如让顾客自己诉说。
总能找到共鸣,提取记录,转化成文字,做成公司宣传册。
每个来公司拍照的人都会看到这样的图文故事。
“让顾客自己认同自己,觉得这个钱花的有意义,远比你去推销要来得好。”
能不能让顾客自己说服自己,是销售成单与否的关键。
这是孙丽芳从周心雅毕业展上得来的灵感。
老师先是把他们过往的作品发还给他们,做成册子。
然后让同学们选出自己最喜欢的一张,命名为“我最难忘的一天”,上台演讲。
周心雅上台说了自己弟弟妹妹降生,她好像打开了新世界大门的那一天。
“从此以后,在这个世界上,我就多了两个亲人。”
“我们血脉相系,是世界上最亲的人。”
杜雨恒则是上台说了妈妈摔跤的那一天——
“为了照顾发烧的我,妈妈整夜不睡觉,在我身边陪我。”
“每当我难受的时候,都会听到妈妈的声音,她好像永远不会疲惫一样。”
“可当我病好了,妈妈却病倒了。”
为了照顾生病的儿子,林美玲彻夜不眠,守在儿子身边,半小时量一下体温,困得站都站不稳。
养出一个感恩的儿子,台下的林美玲听得泣不成声。
没有什么,比听到自己儿子的感恩,更让人暖心的了。
没有脚本,小孩子纯真质朴的语言,让孙丽芳深深动容。
观察四周,时不时有低头擦泪的家长。
照片背后的故事,灵感就此而来。
真实的,才是最好的。
再高明的营销技巧,都离不开人。
“你的顾客是人,想让顾客掏钱,你就得感人。”
动人之处,便是真情流露。
孙丽芳从女儿的毕业展上得到灵感,回头就让人联系发刊量最好的几家杂志。
这年头,除了武内美子这种时尚杂志,销量最好的,就是儿童报刊。
孙丽芳的顾客是儿童群体,但不妨碍她通过儿童,从女人的手里赚钱。
“在产房门口拍照,赚的是宝爸的钱。”
“在儿童杂志上推广,刊登照片背后的故事,赚的则是宝妈的钱。”
精准定位,没有一个女人不想拥有美满的家庭。
就算没有,天生的分享欲也会让她们造一个。
搞清楚顾客的内心需求,商业上,孙丽芳玩的是“心理博弈。”
击溃顾客的内心防线,创建美好家庭的钱,该花还是得花。
这是孙丽芳近几年才发现的一个点——
“你跟孩子说什么,给他们设置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他们就会给你创造出什么样的。”
先前,孙丽芳没搬家的时候,隔壁女人经常打骂自家儿子,对外人说自家儿子是如何如何不堪。
嘴上爽了,后面她的儿子也确实那么做了。
“可以当是一个许愿。”
隔壁女人许愿自家儿子是个“不孝子”,拼命贬低将男孩的缺点诉诸于众。
她的儿子就变成了她“许愿”的那种画像——
长大以后离家远远的,对父母漠视,毫无感情。
而反过来,孙丽芳给顾客推出的“家庭合影,照片背后的故事”,就是基于这种许愿模式。
女主人告诉孩子跟丈夫,“我们是一个有爱的家庭,我们互相关心彼此,深爱对方。”
从宣传册里照片背后的感人故事,沿袭到自家身上。
与其说孙丽芳在贩卖技术,不如说她在“贩卖美好。”
这世上,人人都渴望被爱,人人都需要爱。
如果一个简单的摄影套餐,能让人感知到美好,感知被爱。
这点钱,又算得了什么呢?
想到这里,孙丽芳给赵成光打了个电话,让他,“把公司销售的业绩统计一下,周一我开会说新方向。”
第339章 大出风头的小人精
这年头,能花钱来拍照的人少之又少,孙丽芳不可能只赚有钱人的钱。
下沉市场也要做。
但是家庭主妇跟小年轻不一样,小年轻没结婚,手里有多少花多少,没有顾虑。
家庭主妇的钱是要计算好的,花在哪里都算好了,一个简单的营销,怎么会让她们把一个月工资交上去呢?
不会的,所以孙丽芳跟赵成光说的是,“咱们开一个30块钱的亲子活动,来到这里的小朋友可以在这里玩,水果饮料零食这里都准备好,再请一个主持人带小朋友做游戏。”
“哪里需要主持人,花那冤枉钱?”赵成光毛遂自荐,“我不就是?说过程吧,你打算怎么做?”
什么就是?孙丽芳打断他,“你不是要陪萌萌住院吗?现在吸氧,复健好一点了吗?”
因为肺部受损,大脑供氧不足,郭芷萌不能进行剧烈运动,所以平时都不走路的。
走着都要赵成光抱着。
“嘿,瞧你说的,我家萌萌只是嗓子不好,你不要在外面说这些啊。”
赵成光考虑的比较周全,他觉得,“过度宣传郭芷萌的病情,让大家保护她,就会让她失去朋友。”
谁愿意跟一个瓷娃娃玩呢?
赵成光这边给郭芷萌做好了口头教育,让她自己注意,另一边嘱咐学校的老师,“不要搞特殊,跟大家说萌萌的身体。”
就像是对一个残疾人来说,旁人的关注或许没有恶意,但是过度的关注,异样的目光已经从无形中伤害到她了。
郭芷萌重返校园之前,赵成光就反复教育过她了,“咱们乖乖的,不玩那些剧烈项目,也不要跟别人说自己经历过什么,好不好?”
赵成光不能保证郭芷萌身边出现的每个人都是善良的人。
所以他提前做好了备案,跟女儿说清楚,“把伤痛告诉别人,会让对方觉得你软弱好欺,被欺负了也不敢还手,知道吗?”
可能跟小朋友说这些,还比较难理解。
于是乎,赵成光直接一刀切,让她不要说,顺带着也让周围人不要过度关注。
孙丽芳就是被提醒的其中一人,“现在萌萌只需要每天固定时间雾化就行了,我想让她当一个正常人,像正常小朋友那样生活玩耍,你能理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