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心里跟上次的试卷对比了一下,也不得不承认,难度确实是增加了不少。
她又问安岚和徐真真感觉怎么样。
安岚心态挺好——以她的水平,能把前头的题做完就不错了,对不对的,反正也不确定。
倒是徐真真,脸色看起来额外白,嘴唇紧紧抿着,额头上还有止不住的丝丝汗意。
“这次题目挺难的,后面几题我压根做不出来。”她说。
不过听见其他人也在唉声叹气,她的脸色倒是好了不少,就是想跟井熙对题,又不太好意思。
井熙早跟她们说过,几门考试中间不要急着对题,既没什么用处,还分散了精力,徐真真虽然觉得井熙说得有理,可有时候还是忍不住。
理化生考试,基本也是重复了一遍哀鸿遍野这个流程。
考完以后,徐真真估摸着,这回她的分数连三百分都上不了,上一回小考,她还得了328分呢。
一想起这个月的勤奋苦读好像也没什么用处,她一时间不由有些泄气。
井熙知道徐真真心思重,但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好,只能让她自己想清楚,以后的路到底要怎么走。
她顶多也就能拉一把而已。
一直到老师宣布放假回家,徐真真的情绪都是恹恹的,也不多话,安岚和井熙一起上车的时候,还担心的问:“徐真真不会不参加咱们学习小组了吧?”
连这个粗枝大叶的妹子都看出来徐真真情绪不正常了。
“想不想来,总归要看她自己。”井熙也只能说。
这一回的期末考试,井熙是真真正正一点都没留手了。
她每一科都认认真真答完了试卷,有些科目对她来说太容易,但是也没有提前交卷,而是又重头到尾检查了一遍,还做了复算和验证。
唯一困难一点的语文和政治,因为这一个多月的埋头苦读苦背,也让井熙清晰的感觉到了进步。
这一回,应该不会再叫两位老师觉得被区别对待了吧……井熙好笑的想,也不一定,毕竟这两门,她还没信心能得满分。
之后就是回家等成绩,一周以后,再统一回学校拿成绩单。
姐姐前几天已经被胡春杏拉着报好了名,九月份统一参加函授考试,为了鼓励职工报名,这回厂里可是下了血本,考试通过不但直接转正,还能奖励一张大团结。
井媛车间的陈正道也报名了,知道井媛报了名,他还特地过来说了几句酸话,说完酸话好像又后悔了,问井媛要不要他帮着辅导辅导。
井媛当然是毫不犹豫的拒绝,越发觉得这人跟神经病一样。
第18章 难题
一周时间,一晃眼就过去了。
这几天井熙依然没有懈怠,一边帮着姐姐还有胡春杏复习,一边继续看书做题。
她一点都不担心自己的成绩,凭着重生以后变得异常强悍的记忆力,井熙很快搞定了政治,就是语文还差一点,毕竟这门科目需要积淀,很难迅速进步。
数理化生她也同样不敢懈怠,八十年代虽然教学水平总体不如后世,但是难题偏题可不少出,大概对老师而言,看着学生被难得抓耳挠腮呼天抢地,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时候吧。
重生一回,井熙怀着不小的野心,可不愿意因为那些恶趣味的出题人而错失了一生中最大的机遇。
井熙这几天开始试着整理自己记忆中的偏题难题,她以前当老师的时候各种试卷接触过不少,原样背或许背不出来,但是依葫芦画瓢,照着印象自己出题也能模仿个大差不差,最叫她惊喜的还是自己出色的记忆力对上辈子也有用,各种以前见过做过的难题她竟然能回忆个八九不离十,只用两三天整理出来的难题集,要是被相关的老师看见,说不定还能当传家宝呢!
姐姐和胡春杏的复习也还算顺利,两个人底子虽然薄,但是考试难度也不大,唯一叫两人担心的就是英语了,但在井熙祭出背单词法宝以后,想必也不会有多难。
这时候,姐姐正在认认真真照着井熙教的法子背单词记句子,抽空看了两眼妹妹在做什么,差点被她本子上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晃晕。
“你这回真有科目能得满分?可不能骗我。”井媛问妹妹。
“姐你放心吧,我有把握。”井熙顺手又写出一道上辈子看过的奥数题,说。
这时候,忽然有人在外头叫井熙的名字,打开窗户一看,是安岚过来了。
她蹦蹦跳跳进了屋,手里还提着一箱罐头:“我爸听说你带着我学习,硬要我带过来的,重死了都。”
她把罐头往桌上一放,兴冲冲看了一眼井熙的本子,忍不住皱鼻子:“好容易考完了,放松一下吧!每天看着这些题目你也不累。”
“做题目多有趣,怎么会累,”井熙想了想,在这道奥数题的正确答案下又补充了几种解法,一边写一边问:“你怎么突然过来了?”
“蹭我爸车来的,他来你们厂有事。”安岚的爸爸是食品厂一个小领导,因为和肉联厂有合作,经常会过来一趟。
因为两个女孩儿关系好,安家和井家走动得也多,井熙记得以前放假的时候,安岚也时不时会来几次。
井熙从泡沫箱里拿出还带着凉意的汽水给安岚,她一口灌下去,叹口气:“这天气喝汽水可真舒服!我来得值了!”
井熙笑:“你们厂里又不是没有,听说口味比我们这边还多些呢!”
食品厂也是县里的大厂,跟肉联厂的小汽水厂只在附近销售还不一样,人家的汽水生产线做得可不小,据说还能往外省卖呢。
“可别提了,”安岚叹气,“我爸为了汽水生产的事最近可愁坏了,他这次来就是想请你们厂的高工过去看看,能不能尽快把问题解决。”
据说是食品厂的汽水生产线最近新进了一套设备,但是使用起来效果不太理想,安岚的爸爸正好是分管这一块的,头都差点愁秃了。
“肉联厂的汽水生产线哪能跟你们厂的比。”井媛在旁边笑。
安岚也不懂:“我爸说是你们厂里有个去苏联留过学的老大学生,不管怎么样,总比厂里那些中专生好使,嗨,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呗。”
她耸耸肩,又对井熙说:“我爸最大的梦想就是盼着她闺女考个学校,只可惜我随了他,都是不会念书的,他听说你带着我学习都快乐疯了,你等下可要和他多泼几盆凉水,免得我爸有什么不切实际的想法。”
井熙被安岚逗乐了:“那也不一定啊,你可不能未战就先认输。”
安岚摇头叹气,看样子是被她爸给烦得不行了。
安岚在井家晃荡了没多久,她爸就在楼底下喊了,安岚挥挥手,风一样的走了,就跟她来的时候一样突然。
又过了一天,是回学校拿成绩单的日子,井熙刚收拾好准备出门坐车,没想到又碰见安岚和她爸来肉联厂了,说是把前天请过去的专家特地送回来。
“上车,我爸把我们一起送过去,他正好还要去一趟县里。”安岚拍拍车门,招呼井熙上车。
井熙乖巧对安岚的爸爸说了声是“叔叔好”,就上了后排,和安岚坐在一起。
安岚的爸爸叫安国庆,四十出头的年纪,略微有点秃头,这时候看着心情不太好,但是对女儿的同学还是好脾气的点点头,就发动了汽车。
安国庆开的是一辆圆头圆脑的黑色老上海,食品厂的公车,车厢逼仄,车门也有点松了,稍微一加速,整辆车就叮啷叮啷响,但是终究比中巴车还是舒服得多。
开了一会车,安国庆问井熙:“听我家孩子说,你的成绩进步了不少,还有考大学的希望?”
井熙:“还有一年呢,现在也说不好,我还得努力。”
安岚对着井熙一阵挤眉弄眼,安国庆在前头叹气:“读书好啊,多读点书才对社会有用,我就是读书读少了,要不然不至于对着厂里新买的机器怎么也弄不懂,只能让它放在那里趴窝。”
他转头又教训起女儿:“你也是,人家愿意带着你,就一定好好学,以后哪怕考上一个大中专呢,回来也能帮你爸一把!”
安岚表面答应着,转头就对井熙比口型:“要是考出去了,我才不回来呢!”
井熙忍不住笑,又问:“叔叔,麻烦还没解决吗?您不是请了专家过去了吗?”
安国庆摇头叹气:“别提了,之前请的会英语的老师看不懂技术资料,你们厂那位高工懂技术,可惜只看得懂俄语。”
原来食品厂的汽水销量不错,还接到了外省的订单,但是很快发现,因为运输路途过远,食品厂的汽水出现了含气量不足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食品厂的厂长又从市里抢回来一套还没有投产的罐装机,可是等到运行的时候又出了问题,罐装的时候反喷现象太严重,厂里的技工怎么都解决不了。
所谓反喷现象,就是罐装头脱离瓶口的一瞬间,瓶内会出现大量泡沫并涌出瓶外,这下含气量不足的问题没有解决,又出现了内部浆料损失的问题。①
为了这件事,厂长大发了一通脾气,还要求汽水罐装车间必须在一周内解决这个问题。
安国庆做为灌装车间的主任,也只能顶着上头的压力努力想办法了。
他转了一圈才打听清楚,这台机器虽然技术上领先了厂里原来的灌装机好几代,其实也是台二手货,还是去年跟欧洲短暂蜜月期的时候做为礼物进来的,说明书也有,就是全是外文,也没人看得懂,这才便宜了他们厂长。
安国庆先是找了县里的英语老师帮着翻译,只可惜上边全是技术参数,英语老师看得磕磕巴巴,完全没用,又来求肉联厂的老大学生,可惜人家只懂俄文,研究的也是肉类真空保鲜技术,对汽水罐装同样无能为力。
安国庆是真没办法了,只能琢磨着再去县里一趟,看还能不能搜罗几个懂英语的人帮着参谋参谋,要是实在不行,他也只能跑一趟市里的机械所去碰碰运气了。
安国庆也是急了,竟然对着两个小姑娘诉起苦来,井熙在边上听着,不由有些意动。
第19章 惊讶
“叔叔你带着说明书吗?能不能给我看看?”井熙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帮上忙, 但是如果只是技术参数看不懂的问题,她说不定还真能帮着翻译一下。
安岚也拍着手:“对呀!井熙的英文就不错!”
安国庆笑了一下,没太当一回事, 一努嘴道:“我包里就有一份复印件, 你们可以拿出来看看, 看能不能看懂。”
他当然不指望两个小姑娘真能帮上忙, 就当给她们路上打发打发时间,顺便更清楚的感觉到知识的重要性。
安岚一伸手就把她爸的包拽过来, 从里头抽出一本厚厚的资料,咋舌:“说明书怎么这么厚呀!”
“你以为是收音机电视机的说明书啊,”安国庆笑女儿的没见识,“这可是正经的工业机械, 光是读懂了人家的技术资料,都有资格在国家的正经期刊上发论文呢!”
他这句话其实是原样从那个去过苏联的老大学生嘴里搬来的,主要因为他开始也不懂, 觉得不就是说明书嘛, 有什么看不懂的。
然后就被打脸了。
灌装机的说明书其实就是一本技术小册子,上面图文并茂写着各种技术参数, 安装和操作指南, 但是安岚一翻就觉得眼晕:“怎么还有化学和数学公式呢!这哪看得懂啊。”
之前安国庆请的英语老师,就是折戟在这一排排叫人眼晕的公式上了。
安国庆叹口气:“所以说啊,读书值钱!你们要是真能解决这回的难题,厂里可是有奖金的, 足足十张大团结呢!”
一百块说起来不多,但是想一想这个时候的工人工资也才三十多块,那就绝对是一笔很大的钱了。
安岚是个爱财如命的,听到她爸的话眼睛一下子亮了, 又打起精神凑到井熙边上,小声问:“你搞得定不?这钱能不能赚到啊?”
井熙快速的翻了翻:“问题不大,就是还要现场看一看才行,有几个参数我也不太确定,还需要上机调试一下。”
安岚一拍她爸的座椅后背:“这钱我们赚了!”
因为说话声音太大,把她爸还给吓了一跳。
“我的老闺女啊!你爸可还开着车!”他紧紧握着老上海粗大的的木质方向盘,喘了口气。
安岚不好意思的嘿嘿一笑,又捏着嗓子说:“亲爱的爸爸,那十张大团结还作数不?这钱我们能赚。”
安国庆一翻白眼:“英文字母你都认识全了?还想赚这个钱呢,等你考上大学再说。”
听到这话安岚就不高兴了:“不就是26个字母嘛!我早背熟了,这次其他科目我不敢说,英文肯定进步特别大!再说了,井熙可是我们年级第一,老师都难不住她!”
“哟真的假的。”安国庆看着前面的路,还是不相信,只当女儿在说大话。
事实上,关于井熙的成绩他都当女儿在吹牛,这小姑娘他又不是不熟悉,成绩是比自家女儿好一点,但也好得很有限,高二期中考她的名次好像正好排在安岚前一名,也就高了几分而已。
就算真开窍了准备拼一把,这才多久的时间,哪可能进步那么快的。
“你们现在啊,专心念书才是正道,不管进步了多少,只要认真学,总比傻乎乎玩要好,我就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要不然这个厂长还指不定是谁当呢。”安国庆又忍不住说起了当年。
“知道知道,爸你当年要不是才初中学历,就不会在竞选车间主任的时候败给现在的厂长,要是那时候当上主任,现在的厂长就该你做了对吧。”安岚一翻白眼,特别熟练的接话。
这话她都不知道听了多少遍了。
“可不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说啊,多读点书总归没害处。”安国庆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