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源青一惊:“什么甩了?你什么意思?!”
安岚继续笑:“你自己问姚佳羽去,真是活该。”
井熙在旁边无奈的摇头,也懒得理这人,准备拉着安岚去跑几圈。
冯源青却直接冲到井熙面前:“是不是你在姚佳羽面前说什么了?我早就跟你说过,我们两个不可能,请你不要老是一厢情愿。”
井熙惊讶的张张嘴,也忍不住笑起来:“我也觉得我们两个根本不可能,你放心,我是打从心里祝福你和姚佳羽能成的。”
她现在和这两个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理想追求也完全不一样了,再听冯源青幼稚的话语,只打心眼里觉得好笑。
也不知道这人凭什么能有这么大的自信,可能这就是渣男的天赋异禀吧。
井熙无奈的耸耸肩,拉着安岚转身就走了。
冯源青看着两人远去的背影,觉得心里很不是滋味,又说不太清楚原由。
他觉得井熙好像忽然就变了一个人,比以前傲多了,跟姚佳羽有点像……也不对,姚佳羽只是单纯的骄傲,井熙看他的眼神,却似乎带了点鄙视。
一个被自己甩掉的臭女人,有什么资格鄙视他!冯源青越想越气,一下子把自己手上的东西砸到地上,等听到声响才想起这是他为了哄人,特地给姚佳羽买的礼物,忙不迭心疼的重新捡起来,却发现那个玻璃盒子已经从正中间彻底碎裂开来。
“这女人真晦气!”冯源青也只能恨恨的骂一句,抱着东西转身找人去修去了。
井熙和安岚笑了一会,才正色对安岚说:“看到没有,不好好念书,就算是厂长家的大小姐也只能委曲自己嫁给这种垃圾,只有考出去了,才能遇到更好的人,见识更多的风景。”
安岚严肃认真的点点头:“确实,但是我还是不跑步。”
井熙:“身体好了才有更多精力学习。”
安岚:“我等下还要骑车回去呢,运动量怎么都够了,回去以后我还要多跟人说说这件好笑事,唉哟可不能让我一个人被笑死。”
县中学里本来就是各个厂矿子弟居多,安岚跟井熙还不一样,交游特别广阔,不论好事坏事,经她的嘴一传,很快大家就都能知道了。
井熙也懒得管她,依然捂着嘴笑:“你也别净顾着和人扯闲谈,晚上的作业记得做,我明天还要检查呢!”
安岚一扬手:“知道了井老师,我就先回去了。”
她生怕井熙硬拉着自己跑步,跑得就跟屁股后头着火了一样。
井熙摇摇头,自己在厂区的运动场里跑了四圈,等到汗止不住了才停。
她擦擦汗,又往井媛工作的车间走,运动场离那边不远,两姐妹正好一起结伴回家。
现在肉联厂用的是夏季时,六点才下班,井熙在门口等了一会,就有好几个和她搭话聊天的,多半都是家里有孩子,跟她请教怎么提高学习成绩的,井熙就很有耐心的认认真真给了建议,但是对想请她指导功课的,也一样礼貌婉拒了,借口也很统一,都是她要准备高考,没有这么多时间。
大多数人都是讲理的,也听说过安家给出的价码,问了两句就止了,但是依然有不太懂事的人,反反复复纠缠半天,说得井熙都有些不耐烦了。
“别人都说了没时间,你怎么就听不明白人话呢!”突然一个很泼辣的声音在背后响起来,井熙一看,发现是姐姐的朋友胡春杏。
“春杏姐,”井熙弯着眼睛笑,“都好几天没看见你了。”
自从井熙高额补课费的事情传出去,胡春杏就没太好意思经常来了,偶尔也就是借着找井媛的机会,跟井熙请教几个问题而已。
“我今天是专门来找你姐的,”胡春杏笑,“有个好消息想说给她听。”
第26章 机会
井熙一细问, 才知道还是关于考试的事。
原来井媛和胡春杏报名那个函授班名额并不多,竞争也很激烈,但是省里的大领导前些日子觉得这种办学方式很不错, 又额外加了两个班, 名额一下子多出来不少。
“我原来还担心考不上呢, 现在一下子多出来两倍的名额, 总比之前机会大多了。”胡春杏喜滋滋的说。
她其实也是厂里一个领导的子弟,但是比起眼高于顶的姚佳羽, 性子可亲和多了。
井熙也觉得这是个好事,姐姐确实不是个学习种子,又担心影响自己,喊了好几次想要弃考了, 但是这消息一出来,想必她也不好再随便说放弃了。
井熙又拉着胡春杏:“春杏姐,你也多来我们家, 帮着督促我姐学习。”
胡春杏就笑:“你可马上就是高三生了, 我也不好意思啊。”
井熙马上说:“你经常来才是帮了我的大忙,你帮我管着我姐, 反而帮我省了不少时间呢!”
她是真心实意这么说的, 胡春杏的督促,可比她管用多了。
胡春杏当然巴不得,连连点头,说等下吃过饭就来她们家。
井熙又忍不住跟胡春杏打听自己姐姐和杜天力的事。
“她们究竟谈没谈?我也没听我姐提过啊。”井熙忧心忡忡问。
她记得胡春杏就在厂办工作, 办公室正好和杜天力是隔壁。
胡春杏就笑,只说要她自己去问井媛。
“这事儿我可不好随便说,那两个年轻人也都是面子薄的,要是说得太透也不好。”她一边说一边笑, 言语之间其实也透出不少信息来。
井熙听明白了,也只能长长叹一口气。
胡春杏看出不对,问:“怎么,你家里不同意?”
这就奇怪了,杜天力在厂里的单身男青年里算是条件顶顶好的,唯一差点的也只是他是外地人,父母不在身边。
但是这点对想结婚的女青年来说,反而算是件好事情。
“也不是不同意,”井熙摇头,“我总觉得有哪里不放心,你也知道我姐性子单纯得很,我生怕她被人给骗了。”
“那你放心,”胡春杏拍着胸脯给她保证,“杜天力这个人,别的我不敢说,绝对是个老实人,不会欺负你姐的。”
“要是那样就好。”井熙也只能笑笑。
上辈子她其实没听说过杜天力这个人,但是那本种马书里可说了他不少事,这人绝对是个有本事的,就是不知道和姐姐合不合适。
正说着话,井媛终于从车间出来了,一看到两人她就笑:“哟,你们怎么凑一块儿了?”
“我是有好消息告诉你,正巧碰上你妹妹。”胡春杏欢欢喜喜拉着井媛的手,就把那个消息给她说了。
“这可是好消息啊!”井媛也惊喜的笑起来,但是一眼看见妹妹又犹豫了,“但是……”
胡春杏当然知道井媛的顾虑,但是井熙之前都跟她交代过了,她毫不犹豫拉着井媛的手:“你就当是陪我考嘛,再说了,就算你没考上也耽误不了什么,咱们一起学,也打搅不到你妹妹。”
井媛终于点头答应了。
井媛井熙两姐妹先和胡春杏道别,各自回家,刚吃完晚饭,胡春杏果然就按约定过来了。
正好泡沫箱里还剩下几根冰棍,几个人一起分了,舒舒服服把暑气散了,才开始各自学习起来。
井父井母看几个年轻人干劲足,一使眼色就出去逛去了,也把空间留个几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夜幕降临,繁星点点,窗外传来一阵阵锅碗瓢盆的响闹声,间或夹杂着光着屁股小孩子撒欢的尖叫声,还有三三两两的低语或者欢笑,好一派人间烟火气。
屋子里头,三个年轻人或伏案读书,或唇畔微动默念,或在本子上写写画画,又是另一番静谧景象。
充实而忙碌的日子过得格外快,一晃眼,暑假就过去了大半。
八月底,明明已经出伏,却是秋老虎最猖獗的时候,白天比之前更炎热干燥,夜晚的气温却终于慢慢降了下来,吝啬的露出几丝温凉。
井熙终于把高中三年的政治都背完了,语文课文也全倒背如流,连带着自觉写作功底都跟着进步不少,就是不知道是小论文写得多的原因,还是背诵立的功。
这些日子她寄了不少论文出去,有些很快就得了回复,随信还有一张或几张汇款单,井熙平时没有什么花钱的地方,除了给家里买点小玩意,其他就零零碎碎存着,竟然也被她存了几千块下来,在这时候,这么多钱已经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了。
怀揣着这笔钱,井熙终于动了投资点什么的念头。
她已经打听过了,现在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房屋买卖,但是在大多数单位还是福利分房的时候,这个市场太小,而且特别碰运气。
再说了,房价飞速上涨还要好些年呢,现在没必要就重金投入。
她现在手上只有几千块钱,总要精打细算着才好。
她想来想去拿不定主意的时候,忽然又有客人来访。
来人自称张旭东,是之前在食品厂和井熙打过交道的张工的儿子,二十出头年纪,衣着打扮跟这时候大多数男孩子不太一样,一身运动服牛仔裤,带着井熙很久都没见过的潮味儿。
“你就是被我爸夸得天上地上都没有的井熙?”张旭东身上带着一股痞气,双手插着口袋,吊儿郎当问。
那模样和最近流行的古惑仔电影里的调调,至少像了七八成。
井熙好奇看他:“你找我有什么事?”
“不是专门老找你的,我哥们来这边买点东西,想到我爸提过这么一个人,就来会会你,”张旭东跟井熙握握手,“我张旭东,在江流市里也算是一号人物,小妹妹在市里要是有什么事情,报我的大名就行。”
就连说话的腔调,都带着一股古惑仔的味。
井熙对这人倒不反感,反而觉得挺有趣,也和他握握手,又问他的朋友是做什么的。
一问之下才知道,张旭东这朋友还是个收藏爱好者,这回过来是因为打听到肉联厂有人藏着一套大清龙票,想跟人购买或者交换呢。
井熙一听眼睛就亮了。
她之前也琢磨过收集古董,无奈她不懂行怕被人骗,这才无奈作罢。
既然碰上了这个机会,她忙主动说请两人吃顿饭,顺便请教请教门路。
“哟小姑娘也喜欢这个啊,”张旭东觉得挺有意思的,吃吃笑了一阵,又说,“哥哪能要你这小妹妹请呢,不过聊聊也没问题,我那朋友还挺好说话的。”
井熙于是就厚着脸皮跟了上去。
本来井熙还以为张旭东那朋友跟他差不多,也是个深受古惑仔荼毒的小青年,没想到却是个斯斯文文的年轻人,也是二十出头,一口京片子,自称老九。
井熙总觉得这人身上有点奇奇怪怪的气质,但是也没多想,直接就跟他请教收藏的门道。
老九好笑的看着这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问:“你什么都不懂呢,收这些玩意儿干嘛?”
井熙特别直白的说想买了等升值。
老九直接摇头:“这里头水太深,新仿旧仿的也不少,喊价也很多门道,你要是想赚钱,还不如跟着东子做生意,钱来得容易得多。”
原来张旭东是个倒爷,自称自己鼻子特别灵,哪里有机会就往哪里钻,天南海北都去过,老九也是这么和他认识的。
有这么一个儿子,也难怪性格传统保守的张工看不惯了。
井熙失望的摇头:“我还要考大学呢,没时间。”
老九笑:“那你还是高材生了,那就好好读书,考大学才是正道,以后机会多得是,也不差这一时半会的。”
说着说着,老九又忍不住跟两人显摆起自己刚收过来的宝贝:一套三枚品相完整的薄纸阔边大龙,尤其是一张阔边黄五分银大龙票,据说尤其珍贵。
“就这一张,可是我用一盏明朝的小玉碗换的呢,不过也值了。”老九喜滋滋说。
井熙之前还不明白大龙票是什么,这时候才知道原来是清朝发行的邮票。
三枚大清龙票都用透明薄膜压在书页里,看着灰扑扑的并不起眼,井熙也实在品不出什么滋味来,没话找话问:“你喜欢集邮?那你有猴票吗?”
老九一愣,想了半天:“你说去年出的猴票?那种东西邮局里有的是,有什么好收的,建国以后的邮票,也就几套错版票有点意思。”
然后他如数家珍和井熙说起纪20,蓝军邮,黑题词,还有山河一片红,说那些市面上流通少的才有收藏价值,至于烂大街的普通发行票,他看都懒得看的。
听着听着,井熙的眼睛却一点点亮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