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宗翰摆摆手,道:“你们年轻人畅谈便是,我便不去凑趣了。”
孟氏知道,这些年颜宗翰官场沉浮,心境早已不同往日了,连那份少年意气,也在岁月中磋磨平了。
她笑着道:“你姑父公务繁忙,只怕脱不开身的。”
孟昶点点头,道:“是。”
“表哥。”颜凝突然开口,道:“州桥集会,今年应考的士子都会去吗?”
“大抵都会去的。”孟昶答道。
那么,姚遇安大约也会去了。
颜凝咬了咬唇,下定决心道:“不知表哥能否带我一道去瞧瞧?”
无论如何,这一世,她一定要抢先识得姚遇安。无论将来姚遇安是跟着康王还是太子,在他那里,总要记着她们颜家待他的知遇之恩。
孟昶的眸底闪过一抹诧异,还未开口,便听颜凝接着道:“我知道此事实在唐突,可我方才听阿爹说着,实在是心生向往……”
孟昶笑笑,道:“不妨事,表妹既然好奇,到时随我一道去便是了。”
“那就多谢表哥了。”
“我也要去!”颜予潭开口道:“二姐既去,怎能少了我?”
孟昶道:“那表弟也随我们一道去罢。”
颜予潭这才心满意足,道:“多谢表哥。”
众人又聊了小半个时辰,颜宗翰才想起孟昶舟车劳顿,意犹未尽的结束了谈话,命人带他去住处歇息。
众人渐渐散去,只留下颜凝站在原地,久久不能平静。
刚下过雨的天空依旧有些雾蒙蒙的,可不知为何,颜凝竟从这天空中看出了一丝晴朗的可能。
她仰面望着天空,许久,才终于移开了目光。
翌日一早,知书便带了四个十四、五岁的姑娘站在了颜凝面前。
“奴婢照着姑娘给的名字去找了牙婆子,可那些名字太过平常,奴婢也不知是不是姑娘要的人,牙婆子就在后门等着的,姑娘要哪个便留下哪个,剩下让牙婆子领回去就是。”
知书说着,介绍道:“这个是小红,这个是英儿,这个是招娣,后面的是萍儿。”
颜凝轻“嗯”了一声,望着眼前的四个人,不觉有种恍如隔世之感。
她不敢对她们表现的太亲近,只道:“从今天起,你们便是颜家的人了,我留下你们,并不求你们做事有多麻利,只要你们忠心,明白吗?”
“是。”四人齐齐应了,道:“从今日起,奴婢便是姑娘的人,绝无二心。”
颜凝自然知道她们的秉性,便依着颜家的规矩给她们改了名字,分别换作思琴、思棋和想容、想云。这也是她们上一世用过的名字。
见她们都喜欢,颜凝也就放下心来,让知画带了她们下去洗漱收拾。
知书见她们走了,方道:“这些人是姑娘选给大姑娘的?”
颜凝点点头,道:“你觉得如何?”
知书笑着道:“姑娘的眼光自是极好的,只是奴婢好奇,姑娘久居深闺,如何会知晓她们的名字来历?”
颜凝笑笑,道:“我也是偶然听旁人提起的,便留了心。”
她说着,敛了笑意,嘱咐道:“过些日子我便要带她们去公主府的,你趁着这几日好好□□□□她们,旁的不论,公主府规矩多,免得她们行差踏错,反而让长姐为难。”
“是,姑娘放心,我瞧着她们几个还算灵巧,几日便能学会的。”
“我也知道太仓促了些,只是长姐身边的人我实在不能放心。”颜凝说着,低低的叹了口气。
“奴婢省得。”知书说着,又安慰道:“如今有了她们四个侍奉在大姑娘身边,姑娘也可安心了。”
颜凝浅浅一笑,道:“还差得远呢。”
她见知书不解的看着自己,便笑着摇摇头,道:“往后你就知道了。”
见颜凝不愿多言,知书便退了下去。
颜凝心底暗暗打定主意,如今有了思琴等人照顾颜凌的日常起居,今后再有人想害颜凌,便也没那么容易了。
只是……
颜凝的眼眸暗了暗,还是要找个信得过的接生婆子备在颜凌身边才行。上一世颜凌难产而死,这一次,她一定要做得万全,以保长姐母子平安。
大雨连绵下了几日,直到五日后,天才算彻底放晴。
颜凝早起去颜宗翰房中请安时,正遇见孟昶走出来,他今日着了一件鸦青色的素面袍子,头上簪着一支黄杨木簪,虽不算如何讲究华贵,可穿在他身上,却显得无比协调好看,带着浓重的书卷气,缓缓走到她面前,拱手道:“表妹。”
两世加起来,颜凝还是第一次仔细打量他。
他肤色很白,还有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五官也算得上棱角分明,虽不至于让人一见难忘,却让人不得不承认,他长得很面善,再加上气质温文尔雅,让人见之便生出想要亲近之感。
若说还有旁的,那便是他略腼腆了些,连此时看向颜凝的目光都有些闪躲。
“表哥。”颜凝笑着道:“我才要去给阿爹、阿娘请安呢,表哥已要回去了?”
孟昶颔首道:“我习惯了早起读书,便比旁人起得略早些。”
颜凝莞尔一笑,道:“表哥勤勉,此次一定能高中的。”
孟昶目光有些闪躲,颔首道:“那便借表妹吉言了。”
颜凝望着他,一时有些怔忪,谁能想到,如今略显青涩的少年郎他日会高中探花,平步青云,甚至左右旁人的生死呢……
辞别了孟昶,颜凝还未进院子,便听得里面隐隐传来哭泣之声。
颜凝蹙了蹙眉,看向一旁的侍女,道:“这是怎么了?”
第11章 本事
那侍女回道:“方才表少爷刚走,老爷不知说了什么,三姑娘便闹起来了。再有多的奴婢便不知道了。”
颜凝“唔”了一声,心底登时便有了计较,吩咐道:“今日的事谁也不许说出去,知道吗?”
周围侍奉的下人赶忙应道:“姑娘放心,奴婢们绝不敢提的。”
颜凝没说话,只微微颔首,便朝着房里走去。
孟氏素来畏寒,才刚过了立秋,便已命人将门帘换成了厚厚的毛呢毡。颜凝掀起帘子,只觉屋内的热气扑面而来,带着淡淡的炭火味和果子的香气,无端的便令人心安。
“阿凝?”孟氏轻声唤她,道:“怎么不过来?站在那里做什么?仔细着凉。”
颜凝回过神来,才发现周姨娘和颜冰也在,两人正跪在地上,见颜凝进来,周姨娘忙拉着颜冰站起身来,道:“阿凝来了。”
颜凝点点头,向颜宗翰、孟氏和周姨娘问了安,方道:“阿冰这是怎么了?哭得眼圈都红了。”
颜冰吸了吸鼻子,还未开口,眼泪便又忍不住的落了下来。
颜宗翰看着她那模样就来气,道:“哭什么哭?这么好的姻缘,旁人求都求不来的!你还哭!”
周姨娘赶忙道:“阿冰不懂事,我回去再劝劝她,老爷别气坏了身子。”
颜冰绷不住,道:“父亲既说这是好姻缘,倒不如给了二姐姐,何必偏要给我?”
“放肆!”颜宗翰将手中的茶盏重重扔在桌上,道:“你说的这是什么话?”
周姨娘劝道:“阿凝是嫡女,那是要嫁王孙公侯的。孟昶虽好,却也配不上阿凝……”
“那便配得上我了?”颜冰眼里汩着一包泪,还要再说,却触到颜宗翰凌厉的目光,便再也不敢分辩了,只不甘的抿着唇,倔强的望着他。
颜凝看了颜冰一眼,道:“阿爹,依我看,既然阿冰不愿意,便算了罢。”
“阿凝……”孟氏轻轻冲着她摇了摇头。
颜凝温言道:“在阿爹、阿娘看来,表哥自是佳婿,可婚姻之事贵在你情我愿,如今阿冰既不愿意,哪怕勉强她嫁了,只怕也会生出怨怼来,反而不好。”
孟氏听着,不安的看了颜宗翰一眼,道:“老爷,这……”
颜宗翰压着性子道:“话虽如此,可是阿冰,你将来去哪里找孟昶这样的好夫婿?”
周姨娘也不免担忧,她心疼的望着颜冰,道:“是啊……”
大宋民风虽开放,可到底嫡庶界限分明,即便颜冰的父亲是京中二品大员,她若想嫁世家子弟之中,也最多只能嫁个庶子,若嫁嫡子,便大约只有做妾室这一条路可选了。
颜冰却不以为意,道:“我总有我的命数,父亲和姨娘不必忧心。”
颜宗翰听她这样说,也就懒怠与她争辩,只摆了摆手,道:“下去罢。”
周姨娘不敢多留,便带着颜冰退了下去。
孟氏叹了口气,看向颜凝,道:“阿凝,这样纵着阿冰,只怕她将来要怨你的。”
“她心气高,便是我不说,她也多的是法子不嫁,倒不如随了她的心意,免得耽误了表哥。”
颜凝说着,握紧了孟氏的手。
孟氏心中了然,道:“此事是我一厢情愿了。罢了,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她既不愿,以后再慢慢相看便是。”
颜宗翰冷哼一声,道:“阿冰眼皮子也太浅了,孟昶是何等人物,只怕他一旦参加了殿试,她再想嫁也没机会了。”
这倒是真的,大宋历来有“榜下捉婿”的传统,似孟昶这样才华卓然、一表人才的年轻人,一旦高中,自然有无数高官想把女儿嫁给他。
“到底是阿冰没福气罢了,老爷别气坏了身子。”
孟氏劝着,又端了茶盏给他,可颜宗翰显然没有消气,依旧沉着脸。
颜凝见颜宗翰脸上有些疲惫之色,便道:“阿爹、阿娘好好歇着,我先回去了。”
孟氏点点头,道:“去罢。”
天气一天天的冷了起来,自颜宗翰院子里出来,见天色尚早,颜凝便命知书带了思琴四人,一道去了公主府。
府门前侍奉的小厮见是颜凝来了,忙笑着迎上来,一路引着她们到了颜凌院中。
阳光正好,颜凌正坐在院子里新扎的秋千上,乔稹站在她身后,轻轻的推着她,不时的,他低头在她耳边说着话,不知他说了什么,她很快就羞红了脸,可眼角眉梢却都是掩不住的笑意。
一时间,颜凝竟舍不得打扰他们,只盼着他们能天长日久的这样下去。
“阿凝,你来了!”
颜凌瞥见了她,忙停了秋千,笑着招呼她过来,道:“你何时来的?我竟未发觉。”
乔稹也含笑看着她,微微的颔了颔首,算是打过了招呼。
颜凝也冲他行了礼,方看向颜凌,道:“我刚来没多久,长姐不必担心。”
她说着,命身后思琴等人站到近前来,道:“这四个侍女还算忠心懂事,以后便让她们侍奉长姐吧。”
颜凌的目光扫过她们几人,见果然是面善伶俐的,不觉心生喜欢,道:“你挑的都好。”
乔稹也道:“阿凌喜欢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