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炮灰原配重生后_分节阅读_第49节
小说作者:堇尘   内容大小:359 KB  下载:炮灰原配重生后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10-25 17:50: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彦桓的手顺着程锦的衣角攀附上程锦的手背,勾着手指一下下抚着,低哑着声音小声道:“那阿锦就好好教训我一下吧。”

  彦桓说着,抬头看向程锦,目光勾着程锦。彦桓姿容出众,他不卖弄外貌的时候,都已足够勾人,更何况如今有意卖弄容貌来勾程锦?

  程锦低低叹了一声:“作孽呢。”

  程锦赞叹过后,就伸手抚上了彦桓的脸,将彦桓勾到了自己面前……

  此时程锦该就寝了吧……

  顾珏看了眼外面的天色,不由得又想起了程锦。这时夜已深了,忠王府很静,自从襄阳王战败,以及芮湘被处死的消息的传过来,整个忠王府都安静地厉害。顾家戎马出身,他们别的事或许看不清楚,但是襄阳王如何战败的,顾远山倒是自听得几个消息,心里就明白了大概。虽然顾远山的心思就全灰了,成帝与彦桓在襄阳王那边都能安排进探子,扎得那么深,就更别说他们忠王府了。

  而且与襄阳王那一战,各处兵马调配迅速。在和襄阳王作战期间,京城也没有任何疏漏。这说明彦桓新在军中提上来的人,都是他了解信任的人。是啊,他怎么可能不了解呢?程锦在军中待了那么些日子,之后也依旧在经营跟军中将士的关联。

  待听得芮湘被成帝处死的消息,顾远山已没有多余的情绪波动,只是轻叹了一声。顾远山都觉得自己可笑,他竟还自以为他离开军中,军中能乱上几天,结果反倒比他任大将军时更好了,原来他不是不可替代的。

  顾远山原本升起的贪念就全部消散了,虽然贪念消失的,还有顾远山的精神和志向。他这段日子,仿佛老了十岁,头发都花白了。连靖阳郡主跟他抱怨,说顾茵茵竟被彦桓安排着嫁人了,顾远山都没有精神跟靖阳郡主多说什么。

  作者有话说:

第92章 爱重

  顾茵茵是在围剿襄阳王之前, 就被彦桓送回了顾家,彦桓吩咐让顾家自己将顾茵茵找个人家嫁了。其实嫁人这话还是程锦让彦桓多吩咐一句,彦桓只想把顾茵茵丢开来, 让他和程锦中间再无旁人, 哪里去管顾茵茵的下场如何?但是程锦想到女子艰难,顾茵茵这么离开,怕是往后难有个好去处,就让彦桓多提了这一句话。

  程锦这么做的时候,并不在意顾茵茵是否领情。左右不过是一句话的事,程锦也不觉得是个恩典, 并不需要谁来领情。所以当程锦听到顾茵茵暂住在忠王时,竟恨她恨到偷偷扎了人偶咒她, 程锦也并没有当回事。倒是彦桓让恨起了顾茵茵, 反倒还要程锦去宽慰彦桓。程锦不在意这等巫蛊之术, 若是咒人好用,那成帝和襄阳王何必争斗了这么多年,折进去那么多子孙,只要多扎几个人偶互相咒骂不就成了?

  但彦桓却因这件事, 把顾茵茵怎么死都想好了。他好不容易跟程锦过些好日子, 别人在心里嫉恨着程锦, 他都厌恶地很, 更何况竟然敢放在面上咒程锦。

  随后彦桓又听得顾茵茵竟然哭到了靖阳郡主面前, 诉尽了这段日子的委屈:“我都没有和陛下好好说句话, 若是能说上几句话, 让他了解我的好, 也不会如此……”

  顾茵茵对自己的容貌、才学、性情是有信心的。她自见过程锦, 就拿自己暗暗跟程锦比, 就更觉得自己是能博得彦桓宠爱。顾茵茵总也想不明白,她哪里就不及程锦了,不过是程锦比她先认识了彦桓几年,程锦就成了皇后,她则被弃了。彦桓甚至没有给她个机会,来好好跟她说说话,来了解她的性情。

  若是顾茵茵没有进到衡王府,没有见过彦桓那个人,就也罢了。但顾茵茵偏偏见到了姿容出众的彦桓,而那时彦桓出色的容貌经过权势的加持越发摄人心魄,偏偏她曾经离他那样近过。既见过了彦桓,她往后再的嫁男子,又怎么能比的过彦桓?她怎能甘心?顾茵茵心底里舍不得去恨彦桓,就只能去恨把彦桓整个人霸去的程锦了。

  彦桓在程锦面前气得咬牙:“我为何要跟她好好说话?为何要了解她的好?她是什么东西?值得我耗费心神去了解她?呵,如今我也知道她怎样的人了?不过是个可恶歹毒的东西!”

  彦桓原也不想跟程锦说这些,怕这些杂事扰了程锦的心情。但在顾家的探子,有一大半是程锦经手的,她哪里能不知道这些。彦桓得到这些回报当天,程锦看到彦桓脸色不好,就知道了彦桓在生什么气。程锦见彦桓气得厉害,她哄得实在麻烦,就让彦桓去把顾茵茵料理了就是。虽还不到处理顾家的时候,但一个顾茵茵悄无声息地死了又何妨。

  程锦对于顾茵茵这样任由别人差遣的小角色总会宽容一些,她只对真正的敌人会心狠。襄阳王一脉被屠戮干净,连小孩子都未放过,程锦也未心软半分,也没有为哪个求过情。可程锦虽然对顾茵茵这样的人宽容些,也欣赏有野心的人。但宽容却也是有限度的,有野心的太蠢又怎么值得欣赏。一个顾茵茵屡次让彦桓生气,要是真让彦桓做了病,顾茵茵一条命哪里够赔的?

  程锦的宽容,是为了让下面的人更省事,可不是让他们能仗着她的宽容,来屡次来给他们添堵的。如果奋力争来的权势,让他们还要忍受那些已经废弃小角色的闲气,那他们还争夺这权势干什么?

  所以,顾茵茵就死了,死在了离开忠王府返回本家的路上。事情做得干净,顾茵茵死的凄惨。其实顾茵茵可能死前也不知道自己因何而死,她大概还在惋惜曾经进过的王府,几乎差点得到手的妃位,甚至后位。年轻的姑娘以为得了帝王的喜爱,从此可以一飞冲天,却没有去想若是得了帝王的厌憎,也可能死无葬身之地。她从未想过自己在顾家那深宅大院做的事说的话,能第当天就落到年轻帝王的耳中。

  她甚至还要庆幸,她惹恼的帝王是彦桓,并非是成帝或者某个性格暴虐的帝王。不然无声无息死去的就不止她一个人了,他们全家都得为她殉葬。帝王除去王侯将相需要借口,因为事关国家社稷,但除去顾茵茵这样的小角色并不需要借口。她让帝王不高兴了,给她生路却不知道安静离开,这就是她的罪。更别说顾茵茵还敢诅咒皇后,这可是能覆灭全族的大罪。

  顾家因为要彰显彦桓的仁厚还要留几年,一个攀附忠王府的顾茵茵死了,并没有任何人在意,连她的父母都不敢去追问她的尸首在何处。顾茵茵先被彦桓舍弃,又是自忠王府出来后的事,他们哪里敢多问什么?

  对于彦桓和程锦,顾茵茵的死也没有带来什么情绪波动。于彦桓而言,顾茵茵早是个本该早死的人。对于程锦,顾茵茵的死,只能说明料理顾茵茵的人做事干净利索,还值得一用。

  那段时间死的人也很多,从襄阳王到曾经依附过襄阳王的小官吏,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顾茵茵是个太过微不足道的小角色了。

  虽然当中有些人是以成帝的名义杀的,可明眼人也都知道凭成帝的精力就绝对不能将襄阳王一脉挖得这么干净?彦桓借着成帝的名义,不止除去了襄阳王一脉,还把朝堂上对他有异心的人除去了一些。

  原本以为彦桓性格仁懦的臣子,在看到彦桓在擒拿襄阳王一脉的作为后,都不得不重新估量起他们这位帝王。

  但年轻的帝王只略微露了一下爪牙,就又满脸微笑的做起了仁君。减免赋税,封赏功臣。那些自愿来京城的藩王得了赏赐,在成帝的丧礼完毕后,被护送出京。而顾家中除了给顾远山赏赐,还给顾珩的夫人封了诰命,顾珏甚至得了一个伯爵之位。

  可彦桓越是像是个仁君模样,倒是就越让人生出忌惮之心。他们谁不知这位看起来仁厚,甚至会跟他们闲话家常的帝王,是什么时候知晓他们于内宅中的事。他们就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位年轻的帝王会再露出一下爪牙,让他们同襄阳王一般,顷刻间全族覆灭。

  成帝给彦桓留下的国家,可以说是千疮百孔。成帝在位期间虽然功绩不少,他大修堤坝,抵御北蛮。但造成了国库空虚,吏治腐败,民生艰难。彦桓派兵剿灭襄阳王时,国库已经出不了太多银子了,还是关嫣暗中筹措了不少粮草。关嫣擅于经营,哪怕是在局势最坏的时候,仍能有本事赚来大笔的钱,常令程锦叹服不已。

  彦桓面对着这样的国家,一时也不敢做太多别的,只求个平稳。朝堂之上的臣子即便有异心,只要不是行事太过,且在要紧的位置上,彦桓都留下了,并没有赶尽杀绝。彦桓私下与程锦说悄悄话的时候,曾对程锦低声道,最起码得十年的平稳,他才能勉强把这个国家拉回正轨上。但这也是仅仅让国家勉强平稳安定下来,许多病根仍在,彦桓希望这十年的平稳,能够让这个国家可以恢复到能够撑过一场刮骨疗毒的变革。

  彦桓和程锦再做这些打算的时候,想到了百姓,但更多的想到了自己。一个稳定的王朝,才能让他们的帝位和后位坐得更稳,才能让他们相伴的日子更久。甚至可以让他们的孩子或者孙辈,也能受他们当下决策的福荫,能够平安个两三代人。这对于彦桓与程锦而言,也就足够了。

  ……

  顾珏在黑夜中静坐了许久,将彦桓和程锦未来十年能有的作为都想尽了。依彦桓和程锦的能力,他们做得事只会超过他的所思所想,绝不会不及他如今想到的是。他知道顾家或许现在安稳,但凭顾家曾经的作为,将来必定是要被彦桓和程锦拿来祭旗的。程锦上辈子都有改革土地的念头,这一世她做了皇后,哪里会轻易放下?就算不改土地,程锦也会做别的事。无论做什么,顾家都适合先被拿来开刀。

  顾珏曾经以为自己能带走他,但是当他在成帝的葬礼上看到过程锦一眼,他就知道他根本无法带走程锦。程锦不仅仅是谁的妻子,不仅仅会是谁的母亲,她还是皇后。她有着身为皇后的气度,也有作为皇后的能力。当她作为皇后,跟身边那个年轻的帝王一道行礼的时候,她仪态那么端庄。她那么满意身为皇后的自己,哪怕此时她身怀有孕,脸上都不显露出一丝疲累。当她和身边的帝王一起接受别人跪拜时,她微微垂下的眼眸里盛着光。

  顾珏终于想起来,他的阿锦曾经那么争强好胜。她就是喜欢站在高处,喜欢自己去把握住自己的命运,喜欢轻易的碾碎她厌恶的人,喜欢能够庇护被她放在心里的人。曾经,她也跟他提及过,既然做了摄政王,为什么不更进一步争一争?摄政王能有几个有好下场的?他们这样已在局中的人,想要更好的活下去,就只能不断向上走。

  但是顾珏没有听程锦的话,因为那个位置上坐得是他的亲生儿子,那个被迫出生,刚出生就失去母亲的孩子。芮湘虽然作为那个孩子名义上的母亲,却不曾给那个孩子真正的关怀,他又怎么能够杀了那个孩子,自己坐上那个位置?

  顾珏拒绝了程锦,他还记得程锦当时的表情,她虽然还端着温和的笑容,但整个人仿佛被抽掉了魂魄一般,瞬间精神全无。

  顾珏现在反复回想着程锦那个时候的表情,才惊觉那是一个人看不到出路的表情。可是那个时候顾珏还以为程锦又在跟芮湘争风吃醋,心里还有些不耐烦。顾珏喜欢程锦,也对程锦有愧,可当程锦介意芮湘的次数多了,当程锦不再似之前那么处处为他着想,总是提出一些他根本做不到也不想去做的事。在喜欢之余,顾珏也有了自己克制不住的不耐烦。

  只不过那些不耐烦,随着程锦的死消失了。哪怕顾珏重活一世,都只是想着程锦对他的好,他如何的逼不得已,竟故意遗忘了他曾经也对程锦厌烦过。

  顾珏想到这里,忽然就想到了那个叫做彦桓的年轻帝王。那个早该死了的帝王,尽管已经尽力掩饰。但是当程锦出现时,他的目光都会落在她的身上。因为是在丧礼上,那个年轻的帝王认真做着哀痛的模样,看着他的时候目光锐利。可当那位年轻帝王的目光落在程锦身上的时候,目光却缱绻柔和。

  那个年轻帝王对程锦的情意,都无法遮掩。不止是顾珏能够看出来,其他的那么多人都知道皇上爱重皇后。因此,他们也都不敢轻视程锦。顾珏还记得,当程锦还是他的妻子时,也曾有人说他很爱重她,毕竟他只有程锦一个女人,再没有其他女人。可是他的幕僚,他的仆从,都会越过他,做些让程锦不高兴的事,说些让程锦不高兴的话。

  比如当初那本让程锦与他大吵了一场的医书,就是他的幕僚越过他拿下的主意。在他们眼里,程锦的所有都是可以为顾珏牺牲的。哪怕后来那医书还是顺从了程锦的心意,以吴惠娘的名字印发,仍有幕僚在顾珏面前叹息程锦不够贤德不懂得为大局着想。

  但是如今谁敢在彦桓面前说程锦半点不是?谁敢越过彦桓去将程锦的东西随意安排?

  便是劝着彦桓应该选秀纳妃,也要先上折子,将先夸赞一番程锦的贤良,然后劝彦桓不要让“贤良”的皇后太过烦忧,要主动广纳妃嫔,绵延皇嗣。

  尽管彦桓从未说过他如何爱重程锦,从未对旁人说过他和程锦如何情意深厚。但是旁人却已从彦桓待程锦的细枝末节中明白了,想要跟这位年轻的帝王好生相处,就不能在这个看起来仁和宽厚的帝王面前,说一句皇后的不对。有多少人想要皇后之位啊,程锦竟稳稳地坐了下来,她固然是有本事。但也少不了彦桓用自己的态度表明,他的皇后只会是程锦。

  那天顾珏看着眸光闪亮,正努力去做一个完美皇后的程锦。不止明白他带不走程锦了,还明白过来,原来他从来就没有真正爱重过程锦。他的轻视和不耐烦,他自己都没有觉察,却被外人窥见,然后他们就胆敢去冒犯程锦,去践踏程锦,去随意的去牺牲程锦。

  程锦不会再要他了。

  她已是皇后,已有了更看重她的人,怎么会再回头看他一眼?

  他想要将她带走,纯粹是他的妄想。就像是他总想着再跟已成为皇后的她见上一面,再说说话,但是哪怕用尽一切手段,却根本没办法见到她一样,都是妄想。

  往后,他就是只能跪着,然后远远看着他们庆国的帝后不经意间泄露的些许情意,来揣测她过得如何。

  顾珏无力地靠在椅背上,苦笑了一下。那样的日子,他可过不得。

  于是顾珏提笔写了奏折推拒了爵位,然后他给顾家留了一封绝笔信,就此离开。顾家迟早要覆灭,他不能跟着顾家一起死。他得活着,要活着看到程锦和彦桓也反目成仇的那一天。顾珏不肯信彦桓和程锦能作为帝后,最终白头偕老。少年夫妻尚有反目之日,更何况一帝一后,将会掺杂多少权利斗争?那个年轻的帝王当真能一生只守着程锦一人么?

  等到那一天,程锦就会知道彦桓还不及他顾珏,最起码他从未想过要致程锦于死地。到那个时候,顾珏觉得他就可以去到程锦身边,去救回程锦,去找回程锦。到时候程锦做太后,他就会为她做摄政王,为她卖一辈子命。等这一世耗尽,程锦对他的气也消了,那么他们下辈子总能有个好结果吧。

  到时候,他不要让程锦离开京城去燕州,程锦就留在京城,跟他一起长大。

  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作者有话说:

第93章 生子

  顾珏虽然离开了顾家, 但是彦桓都一直在派探子暗中盯着顾珏。彦桓知道顾珏剃光了头发,穿上了僧袍,一路去了燕州。彦桓在知道顾珏竟然出家为僧的时候, 心中不免气道:到底是活过了一世, 连顾珏都知道保全自己的办法了。出家为僧,超脱于俗世之外,若是顾家倾覆,顾珏于明面上确实可以超脱世外。

  顾远山终究有抵御北蛮之功,就算将来顾家落罪,彦桓也不好赶尽杀绝, 最多不过抄家流放。襄阳王一党几乎灭绝,已经足够彦桓立威。过犹不及, 手段太过狠厉, 不免人心浮动。成帝手段狠厉, 固然使人畏惧,但襄阳王当初能在朝堂上后宫中埋下那么多人,也是因为成帝的手段太过狠厉,逼着一些人不得不另寻生路。

  既然顾家都最多不过抄家流放, 那顾珏既已做了世外之人, 就更不便发落什么了。那就只能暗中下手了, 彦桓等再过个两三年, 就让四处游历的顾珏死在某处吧。顾珏毕竟是重生之人, 留着终究是是个祸害。

  而且若说如今彦桓在这世上还恨个什么人, 那就真非顾珏莫属了。只一想到程锦曾在顾珏手里受得罪, 彦桓就恨不得亲手剐了顾珏。哪怕现在的顾珏看起来似乎对彦桓与程锦没什么危害, 当时彦桓围剿襄阳王之事, 顾珏也并没有用他上辈子所知的事去帮助襄阳王。虽然不知是顾珏极其厌恶襄阳王, 不屑与襄阳王为伍,还是真的仿佛有了些许悔改之心。

  彦桓都不想留着顾珏,即便彦桓真的有悔改之心。当初曾经欺辱过他的太监宫女在他们死前也都有悔改之心,那个是成帝心头大患的襄阳王死前或许也曾后悔过,难道他们就不死了么?

  顾珏死讯传来的时候,程锦的第二个孩子已怀了五个月,她正在帮着彦桓整理奏折。

  虽然程锦和彦桓的头一胎是个儿子,却还有很多臣子盯着程锦的肚子。他们只盼着程锦生个女儿,就立即把早就准备好的折子递上来,劝着彦桓广纳妃嫔,更有甚者是盼着程锦死在这胎上的。彦桓的皇位做得越稳,其他的人家想要从旁处建功立业也艰难。要更进一步,没爵位得个爵位,有爵位地再往上加封一层,就只能想办法往彦桓身边走。偏偏彦桓身边就只有程锦一人,而程锦又是个周全贤能的人,她已做了皇后,自己的父亲却连个爵位都没有,唯一能在她身上寻到的过错,就是没有为彦桓广纳后宫。

  但彦桓偏又把这唯一的过错自己担了,开始的前三年说要缅怀成帝,三年不纳妃。如今三年刚过,彦桓又感叹北边大旱,没有心思选秀。反正程锦贤德,有心为他选纳妃嫔,不过是他一心为国,不肯答应这事。彦桓的借口,成帝先前都用过。谁都明白这是借口,但是谁又能再劝一个为国为民“忧虑”的帝王,去放下紧要的国事,去忙选秀?

  只是若是程锦这胎要再是个儿子,怕是彦桓往后连借口都不再找了。已有两子,江山社稷得继,何必再耗费银钱给后宫中添置妃嫔?彦桓登记前是穷王爷,自登基后是穷皇上,每天想得都是如何精简开支。彦桓都已拿定了主意,但凡有人提纳妃的事,彦桓就能笑着问:“如今户部又不缺银子了么?”

  听到彦桓的死讯,程锦抬头看了眼彦桓,将手中看的奏折合上后,右侧的奏折堆里:“又一个劝你广纳妃嫔的。”

  彦桓挥退来回事的太监,看向程锦,气得哼了一声:“这类折子你直接丢了就好。”

  彦桓说罢,就站起身,向程锦走过来:“你坐了这么久,我扶着你起来走走。”

  程锦便轻轻点了点头,由着彦桓扶起来,一边慢慢走着,一边笑道:“哪里能随意丢了?谁上了什么折子,都得记下来,折子都要分拣开存着,往后也好翻看。等哪天你要提拔谁,或是贬谁的官,也能容易把这个人功劳或者错漏查捡出来。这会儿丢了,往后上哪来去找呢?”

  彦桓心中自然明白这些道理,但他就偏乐意听程锦来说。然后他就能点头应下,不仅能显得他乖巧,还能顺势再夸上程锦几句。程锦虽然嘴上说着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她的嘴角却还是会翘起。程锦已明确知道了自己是个俗人,她就是喜欢被人夸赞,尤其是赞她有本事。

  程锦一边被彦桓扶着,在殿中懒懒走着,一边低声说着话。他们说珍珠不久前成亲的事,说关嫣的生意做到了哪里。随后又笑着提到了燕州,这个时节燕州该有什么吃的了。既提到了吃的,两个人便商量着晚膳该吃些什么,这个时候添几道时令的菜,御厨房里应该来得及筹备。

  彦桓跟程锦说了一会儿话,就没听到程锦问顾珏如何死的,便忍不住低声问道:“你不想知道顾珏的事么?”

  程锦便笑了一下:“倒是有些事想知道。”

  彦桓紧张地皱起眉:“你,你想知道什么?”

  彦桓说着,盯着程锦脸上的表情,生怕从程锦脸上看到一丝留恋,一丝怅然,或者一丝恨意。在彦桓看来,顾珏那等人死了就死了,实在犯不上让程锦再生出什么情绪波动。

  就听程锦轻声道:“他死了也好,他毕竟也是经过一世的人,早点除去了好。我想要知道他有没有说过什么,他毕竟经过一世,且比我活得久,我怕他另有后手。芮湘虽然成帝下令杀的,但是难保他不心怀怨恨,谁知道他能有什么心思呢?”

  彦桓这才松了口气:“他这些年都在燕州,据说四处寻什么法子想要求个好来世,念了不少经,也抄了不少经。至于前世的事,他倒是没提到过。”

  彦桓说着看了眼程锦,就见程锦轻挑了一下眉梢:“看来他是想要跟芮湘求个好来世?他也算重活一世,结果竟还是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世。当初我们料理襄阳王他们时,对顾珏多加防范,如今想来当真是我们多心了。他哪里有那些心思呢?”

  程锦说着,轻叹一声:“我还是不知他呀。”

  程锦的这声叹不是惆怅,倒有些调笑的意味。

  彦桓听得程锦这样说,就没有提顾珏烧毁的符箓上写的是顾珏和程锦的八字。彦桓也是知道了这事,先是让人对顾珏下了杀手,随后就去求了神佛,让漫天神佛不要去听顾珏胡言,程锦的来生自然是要跟他的,程锦已经应了他了。求到这里,彦桓愣了愣,猛然想到来生他还不知是个怎样的人。于是,彦桓想了想,就又忍痛求道。若他彦桓来生不是个好夫婿,那就让程锦另外找个更好的人吧。

  彦桓拜了几天佛,对顾珏越发厌恶。顾珏已经占了程锦的前世,竟然还敢奢求程锦的下辈子。顾珏上一世和这辈子都没有对程锦好过,下辈子难不成就能对程锦好了?

  顾珏所谓的好,最多不过是把程锦拉进顾家那个烂泥坑里。等日子久了,顾珏就会用这样那样的借口,让程锦在那个宅子里忍耐,在那个宅子里受委屈。顾珏从来不懂得怎么该对程锦好,便是再重生几次,他也不会对程锦好。

  彦桓是等顾珏离开燕州,才让暗探对顾珏下的手。彦桓不想让顾珏死在燕州,因为燕州是他和程锦最初相识的地方,而且他们在燕州过得那几年太好了。彦桓可不想让顾珏的血,把那里给糟践了。顾珏被杀之后,就被沉入了河中。

  顾珏死的时候很惊讶,他似乎没想到自己能死。他已是个和尚了,自觉并没有妨碍到彦桓什么,他身上又没有多少银两,一身的病痛。为何有人要杀他?但他还没来得及问,他就没了气息。在最后的一刻,顾珏的最后一丝念头,竟有些释然。死了也好,死了就不会继续受痛了。这一世的这具身体病痛太多,每逢天气变化,他的腿就会疼得厉害。疼得久了,顾珏有时候也会对程锦有些埋怨。明明程锦是有本事将他治得更好的,可是程锦却这么折磨他。

  那些跟程锦在一起的最好那段日子太遥远了,眼下的疼痛才是真的。只是当疼痛消散,那些埋怨也就消散了,就只余下他对程锦的渴望。

  顾珏想着,若是有一天让程锦知道他竟然为他们抄了这么多经书,总该为他们的错过落一滴眼泪吧?不知她是不是会也在心底里,为他们许下一个来生。

  但程锦最终就只是笑着说了句:“他做了这么多事,去求得一个和芮湘在一起的来世。当初芮湘死时,他怎么就不去救救她呢?他啊,怕是对芮湘的心思也是有限的……”

  程锦说完这句话,伺候就没再提到过顾珏。程锦还有许多话要给彦桓说,比如他们的大儿子又新学了什么话,该为程锦肚子里这个孩子起个什么名字,太傅要请哪个来做。

  朝堂的事,孩子的事,珍珠和关嫣的事,吴惠莲的医书又印了几版。还有过会儿要吃什么点心,临到换季又要添置什么衣服,上次钓鱼时谁钓得鱼更大一些,某次射猎时谁猎到了狐狸,又是谁空手而归。程锦和彦桓有太多的话说,便是有的时候两个人不说话,各自做个人的事,也并不觉得无聊。偶尔两人同时从各自正在做的事中分出几分精神,看一眼对方,反倒更有趣味。

  程锦还真的许久都没有想过顾珏了,她对顾珏连恨都不恨了。顾珏对于程锦,只是顾家的大公子,一个不太聪明,却生了一副好相貌的人。即便偶尔想起上辈子,程锦更多的感慨她当初吃过的苦,受过的罪,以及那为了争一口气,将顾珏这么个人镀金成谪仙一般的执拗。

  程锦的第二胎顺利生下了个儿子,即便已经是程锦的第二次生产,彦桓还是吓得脸色惨白。再见到产后的程锦时,彦桓紧攥着程锦的手:“好了,往后不用再遭罪了。”

  其实在程锦生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彦桓就后悔了。彦桓等在殿外,看着宫女产婆来去匆匆,突然就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父亲那么恨他。若是程锦有个万一,那这个孩子,他大概也是会恨的。第二个孩子,彦桓本不想要,他被吓怕了,已让人去找了药。只是药刚寻来,就被程锦给扣下了。

  程锦没有发脾气,只轻声问着彦桓:“小儿难养,若是这个孩子有个万一,你想要谁继承大统了么?争到了现在,现今有个像样子嗣的,就是那几个藩王。他们实力相当,子嗣中也没有个太过出彩的人,要是在他们当中选,免不了争斗。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朝堂,不止又要分出几派来。我们已经任性过了,两个人能这么守着过日子,便是民间也难得。我们怎能再甩掉身为帝后的担子?我们生得并非是自己的孩子,还是庆国的继承人。我们要从中间挑一个好的,能把我们错误的政策修正,那我们好的政策延续。只一个,哪里够呢?”

  程锦说着,还对彦桓笑了一下:“就当这是上阵打仗吧,有些事是我们推脱不了的。”

  其实程锦上辈子从未生过孩子,即便她懂得医术,也见过旁人生产,但真落在自己身上终究还是不一样。生个孩子,确实并非易事。但程锦的性子又怎么会因为这事难做,就不去做的?

  程锦也忘不了上辈子朝堂的乱局,就起于皇嗣单薄。若是先太子能多有几个子嗣,或者瑞王能有个孩子,那局势就会大不相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1页  当前第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9/5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炮灰原配重生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