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不喜狩猎,我与皇后在宫中便可消暑,也都没有打猎的本领。与其叫猎场空着,你时常过去,既能帮我管理一二,也不使底下人懈怠。”郑太后眼中含笑,“何况,我看,如今这天底下还能打猎的妇人也独你一人,若非你在,恐怕世人皆以为我们妇道人家只能做些绣花女工之事呢。”
“谁叫咱们命不好,赶上太.祖皇帝这样的祖宗。要搁前朝凤家人时,女子为官为将,寻常事矣。”顺柔长公主年近五旬,相貌刚硬,说出的话比相貌更硬,“也就母后管事这些年,我还能松快则个。”
“如今正好你回城,我正有事托你。”
“母后只管吩咐,我无有不应。”
“这不是咱们阿烺也大了,过了生辰,就六岁了,该是读书进学的年纪。文师傅我已经安排好了,礼部章尚书不错。另有教阿烺女工、绘画、音乐之人。”
顺柔长公主微微颌首,都是公主进学的各样功课,不过,当年她读书时,师傅皆是帝都有贤名的命妇,再不会令朝中大臣为公主师。
朝中大臣是教导皇子的。
“我想再为阿烺请一位师傅,教她骑马,也能强健身体。”郑太后望着顺柔长公主,“这事非你莫属,只是如此一来,你就不能长住城外了。”
顺柔长公主看向荣烺,荣烺正两眼放光的看自己的祖母,她拉着祖母的袖子,高兴的问,“真的么?祖母?像大哥一样,骑那种又高又大的大马么?那等我学会了,是不是也能出去打猎了?”
郑太后笑,“学会了才能去。”
“我肯定能学得会!我看大哥骑过,并不难的!”荣烺天真无邪,十分机伶,自己就求顺柔长公主了,“姑妈您就教教我吧,我很聪明的!肯定学的又快又好!”
郑太后好笑,“怎么还自己吹起牛来,得谦虚点。”
大家都笑起来。
顺柔长公主为人爽快,一口应下,对荣烺道,“成!让你祖母准备束脩吧。”
这事便定了。
郢王妃一行到的稍晚,郢王是世祖皇帝的弟弟,算来也是皇叔辈。郢王虽有封地,但因太.祖、世祖偏爱,赐爵后并未前往封地,而是留在帝都生活,与皇室一向亲近。
郑皇后的姐姐,郑太后的侄女,就是如今的郢王世子妃。
郢王妃带着女媳等人一并给郑太后见礼,郑太后皆赐座位,大家坐下一起说话。待一时,郑太后召诸命妇。
徐国公过逝,徐夫人在家治丧,少了徐家人。命妇便以郑太后的娘家嫂子郑老夫人为首,能到万寿宫正殿参拜的,起码三品以上命妇,低于这个品阶的,顶多在外磕头行礼。
今天是荣烺的生辰宴,诸命妇都带了家里年纪相当的女孩儿,等大家见过礼,客套完之后,荣烺也有单独地方接待自己的小朋友。
用郑太后的话,“让孩子们自己玩儿去,拘在咱们身边,倒闷了。”
这一日,自然是极盛大的。
荣晟帝也过来坐了坐。
只是,郢王知道公主课程后颇有不满,亲自求见荣晟帝,“公主的教育,原是太后娘娘、皇后娘娘吩咐,不当老臣多嘴。只是,老臣愧为宗正,近日略听得一丝不妥,不知是真是假?”
荣晟帝道,“王叔说的是什么事?”
郢王沉着一张老脸,“当年显德皇后亲自写就《皇女规范》,上面便是写的皇女应读什么书,应学习何等礼仪。显德皇后规定,皇女进学,第一要读的便是《贞烈传》,历代皇女,无有不习读此书的。何况,我朝女子向以贞静贤淑为要,我怎么倒听说,还要让顺柔教公主骑马打猎的?”
“简直荒唐!”郢王正气勃发,胡子都一抖一抖的,“皇家出一个顺柔还不够,莫不要再出第二个!”
“王叔!”荣晟帝打断郢王的话,缓一缓语气,“慎言。”
郢王叹口气,“我就是一直着急。陛下膝下也只有公主这一个女儿,必然比老臣更为慎重。老臣还听闻,太后要令礼部章尚书给公主讲授圣人文章。”
“自来男女授受不轻。女子婚前,岂可见外男?便是民间的讲究人家,女子婚前从不下绣楼闺房,那是何等样的贞顺。”郢王感慨,“如今世道,纵不敢与先前相比,也不宜再败坏下去啊,陛下。”
第8章 贞烈传
郢王的担忧戳进荣晟帝的心里,不仅是出于对权利的争夺,更多是来自父亲对女儿的疼爱。
那样不择手段的争权夺利。
权握天下真的比母子相和,父慈子孝更快乐吗?
荣晟帝并不愿女儿成为第二个母后。
郢王告退后,荣晟就去了万寿宫请安。
万寿宫匾额阳光下熠熠生辉,“万寿宫”三个黑底金字刺向眼睛,荣晟帝有些不适的眯了眯眼。
万寿宫并非太后寝宫,这里原名慈寿宫,为历朝太后居所。当年,母亲诛杀了先帝留下的内阁首辅林相,遂将此宫更名万寿宫。
视线自“万寿宫”三字收回,荣晟帝走进万寿宫。
内侍进去通传,故,荣晟帝到内殿时,郑皇后、顺柔长公主、荣烺都已起身,待荣晟帝向郑太后见礼后,二人向荣晟帝行礼。
荣晟帝温和的说,“都坐吧。”
“早上刚请过安,皇帝怎么这会儿过来了?”郑太后问。
“我陡然想起阿烺就要正式进学读书,特意令内务司取了新刊的《贞烈传》,赐予阿烺一套,待她读书时可用。”
郑太后轻轻一笑,“都什么年代的旧书了,这些年,我都没赐过公卿贵女,就是觉着这书不合时宜。阿烺小小年代,倒学这样的陈书,倒学迂腐了。”
“旧书有旧书的好处,古传经典,哪一样不是旧书呢?”荣晟帝看看坐在母亲身畔,一脸天真可爱的女儿,心下愈发柔软,与母亲道,“显德皇后是太.祖发妻,皇室长辈,她传下来的东西,想是没错的。”
“显德皇后还能与古诸贤相比了?”郑太后嗤道,“纵皇室皆显德皇后子孙,这话也过誉了。”
“虽不能及,但当年太.祖皇帝有谕,凡皇室贵女,皆要习读《贞烈传》,为天下女子表率。今儿臣只阿烺一个女儿,也盼她能彰显皇家贵女的风范。”荣晟帝继续道。
“看皇帝说的,不读《贞烈传》,就不能做表率做风范了?”郑太后勾了勾唇角,“显德皇后年轻时也没读过这书,不也被谥显德二字么?历朝历代,德才皆备的女子多了,显德之前,根本没有《贞烈传》,也没耽误那些女子名留青史。皇帝想的太严重了,一本书而已。”
“事关阿烺,再如何慎重,都是儿臣为父之心。”荣晟帝恳切相求,“还请母后体谅儿臣这片心吧。”
说的是一本书,晟帝这样坚持,似乎又不仅是一本书的事。郑皇后、顺柔长公主一时都不好说话。
郑太后看向荣晟帝,荣晟帝目光坚定,时间久了,他有些轻微闪躲,最终仍是迎向母亲的注视。
郑太后的手一下一下,不急不徐的抚摸着凤榻扶手,问,“皇帝还有旁的事么?”
荣晟帝道,“我听闻,母后要让顺柔皇姐教阿烺骑射之事,阿烺年纪还太小。待她长大些,看她志趣所向,再说骑射之事不迟。”
不待郑太后说话,荣烺已经露出浓浓失望,“不能现在学么?父皇,我虽然小,但宫里也有小马啊。以前大哥学骑射时,我去看过,他就是骑的小马!而且,大哥也是很小的时候就学的骑马。父皇,我也想现在就学。我一点儿不小了!我已经是大人了!”
说着,她还跳下凤榻,两三步到父亲跟前,拉着父亲的袖子撒娇。荣晟帝摸摸闺女的头,听她这童言稚语,颇觉有趣,“你哪儿大了,还这么丁点儿哪。”
“大哥读书时也是我一样大,大哥能学,我当然也能学。”荣烺说。
“你跟你大哥怎么一样,他是男孩子。”
“顺柔姑妈也是女孩子啊。”荣烺道,“我们都说好了,等我学好骑马,顺柔姑妈就带我去打猎。我想猎一头老虎给父皇。”
荣晟帝既不喜女儿舞刀弄枪,又感动于女儿的孝心,情不自禁道,“你平平安安的,好好吃饭,乖乖听话,父皇就很高兴了。”
“不行,我一定要猎一头老虎送给父皇。”荣烺安慰她爹,“父皇放心吧。顺柔姑妈不会让我摔着的,我肯定能学的很好。”
“女孩子还是以柔顺贞静为美,阿烺,骑射多辛苦,还有很多尘土,很脏的。”
“我不怕苦。脏也不怕,我会洗干净的。”
不要小看孩子的口才,荣晟帝说,“父皇不想看你那么辛苦。”
“父皇你就放心吧。累了我就歇一歇,等不累再学,不就行了。”荣烺央求,“父皇你就答应了吧。”
荣晟帝看她扯着自己袖子扭来扭去,也是无奈,“骑射可以学,《贞烈传》也要一起学。”
“行啊!”荣烺一口应下,又问,“《贞烈传》也是书吧?”
“嗯,是显德皇后为天下女子所书的行为规范,你是父皇唯一的女儿,是咱们大荣朝的公主,一定要为天下女子做出表率来。”荣晟帝道。
“绝对没问题。”对于读书,荣烺从没怕过,她说,“父皇你就放心吧。”
荣晟帝与郑太后的争执,最终由荣烺心直口快的答应告终。
郑太后也没再反对。
荣晟帝觉着,相较于骑射,还是读《贞烈传》更为要紧,也没再反对荣烺学习骑射。
荣晟趁热打铁,同母亲商议,“母后,是不是再为阿烺择一教《贞烈传》的师傅?”
“皇帝相中了谁?”
“也不是外人。郢王世子妃在闺中时便精研此书,于帝都素有才名,她既是母后的侄女,也是儿臣的表姐,皇后的长姐,不是外人。不如便请郢王世子妃进宫教导阿烺《贞烈传》如何?”
这个人选,的确面面俱到。
郑太后颌首,“好。”
第9章 荣玥
郢王世子妃进宫请安,也带了女儿一起。
郢王是宗室,世子妃郑氏又是郑太后嫡亲的侄女,一向亲近。既是做公主伴读,干脆直接住在宫里,如今也算顺带养在太后跟前,于闺女前程也有好处。
荣烺与这位名玥的堂姐早便相识,前几天荣烺生辰,荣玥还亲自绣了一个荷包送给她做生辰礼。
荣烺见荣玥进宫很高兴,拉着荣玥的手同郑太后郑皇后说,“祖母、母后、姨妈,我带玥玥姐去看看屋子。”
“去吧。”郑太后让小孩子自己去玩儿。
郑皇后同姐姐道,“头几天就收拾出来了,孩子们都住一处。阿烺还提前让尚服局提前预备下摆设玩意儿、衣裳寝具,别等玥玥进来,那边儿再现成收拾。”
郑氏秉性柔弱,心里也是很关心女儿的,闻言道,“玥玥这几天在家成天看书,说公主读书快,怕读起书来被公主落下。”
郑太后温声道,“小孩子们做个伴儿,快点慢点有什么要紧。”
郑氏笑,“我也这样说。女孩子家,熟读《贞烈传》也就是了。”
这话说的,郑太后好悬没噎着。
郑皇后道,“姐姐,孩子们学东西快,什么都学点儿,也陶冶性情。”
“这也是。”郑氏似是略有心事,欲言又止。郑太后只当没瞧见,随意叙些家常,及至中午,郑太后只是让俩孩子陪她一道用膳,与郑氏道,“你与皇后去说说私房话吧。”打发郑氏去郑皇后宫了。
郑太后喜欢孩子,问荣玥,“听你母亲说,玥玥这些天都在家读书哪。”
“是。我又把《贞烈传》读了两遍。”荣玥长荣烺三岁,也是自幼读书识字,耳濡目染,《贞烈传》读的比较熟。
郑太后说,“你不自小就读那个嘛。得空也读读旁的书,世间也不只那一本书。”
荣玥不解,“可是我祖母说,女子读读《贞烈传》,识得贞顺二字真义,也就罢了。”
郑太后心道,你那祖母能有什么见识。
荣烺已经跟荣玥说,“玥玥姐,你祖母这话不对,我祖母就读了可多书了。等吃完饭,我带你去祖母书房看看,满满一屋子的书。这还只是祖母常看的,不常看的还有三屋子。”其实她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书,但在孩子眼里,三屋子就是很多很多了。
荣玥惊讶的瞪大眼睛,“这么多啊!”
“可不是么!”荣烺骄傲又得意的扬起自己的小圆脸儿,跟堂姐说,“等咱们一起读书你就知道了,要学的东西可多了。我告诉你,最有意思的就是史书,里头一个又一个的故事,我哪天睡前不听林妈妈给我讲俩史书故事,都睡不着觉。”
“我听过说书的女先生们说书,有教人积德向善的道理。”
荣烺根本不知道说书女先生们是个啥,但她年纪小小却挺有虚荣心,一摆自己的小胖手,“不能比!差远了!”
荣玥是个很实在的姑娘,惊叹不已,“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