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殿下_分节阅读_第9节
小说作者:石头与水   内容大小:1.12 MB  下载:殿下txt下载   上传时间:1970-01-01 08: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她没有问,可一双明澈的眼睛里写满担忧与不安。荣晟帝看她稚嫩的小脸儿,无奈的对母亲道,“母后,阿烺才几岁,可懂什么。”

  “早晚都要懂的道理,不如早懂。”郑太后语气也缓了缓,问荣烺,“在外头做什么了?”

  荣烺不好意思说她是想找些好事做,她说,“我看树上的梨快熟了,等梨熟。”

  郑太后荣晟帝听这孩子话都笑了,荣晟帝说,“你想吃梨,叫内务司奉上就是。”

  “那能一样么。这是我院儿里的梨。”荣烺见祖母、父亲都颜色好转,便快快活活的说起自己的观察,“知了都少了,偶尔才能听到一两声。小花园的荷花都谢了,叶子也开始枯了,过不了几天,就能吃莲蓬了。”

  荣绵读书的文昌阁离万寿宫略远,故而到稍晚些。

  待人来齐,郑太后便说起徐国公出殡发丧之事。“你们父皇说,那毕竟也是你们外祖父,应该略表哀悼之意,赐下奠仪。你们怎么看?”

  荣绵心下一动,他这些天一直为此事辗转,就是不想外祖父的丧仪太过简薄。只是,听皇祖母的语气,并不赞同这样做。

  荣绵略作犹豫,还是听从自己内心想法,说,“皇祖母,纵然徐国公为臣有失,说到底,也是至亲。如今他已经过逝,不从宫中赏赐,只做我们自己赏赐,这样也不碍宫规国法,也全了亲戚情分。”

  郑太后看向荣烺,“阿烺,你说呢?”

  荣烺早提前肚子里想过,她还小,想不了太复杂的事。她也早知道外祖父过逝了,恐怕外祖父还犯了事儿,所以朝中一直没有赏赐奠仪。

  外祖父她见的不多,感情多是停留在话头上。无非就是听母妃、外祖母提起过。

  相较之下,荣烺跟外祖母的感情更深一些。

  不过,最深的还是朝夕在一处的祖母。

  荣烺说,“外祖父也是祖母的妹夫,也是祖母的亲戚,祖母你也难过的吧?”

  “我还好。”郑太后道。

  荣烺琢磨自己要不要装个傻,不过,她还是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她的小眉头皱起来,跟大哥说,“大哥,你这法子有一处不好解决。”

  没待兄长问,荣烺就说出自己的疑虑,“要是咱们给东西,怎么能叫人知道只算咱们自己的心意,而不是宫里的赏赐呢?咱们生来就是皇子公主,就是在赏赐单子上写上,这就代表咱俩,不代表皇子公主。这也没用啊,咱们本来就是皇子公主,本来就代表宫中。”

  荣烺这样问,荣绵说,“那只写咱俩的名字?”

  “那也没用。谁还不知道咱俩是谁啊。”荣烺说。

  这的确是个问题,荣绵也不禁犯愁起来。

  荣晟帝插口道,“皇子公主也有亲情,亲外祖父过逝,做外孙的怎么就不能去祭一祭了?”

  “别人可以有私心私情,皇室不可以。”郑太后坐姿笔直,望向荣晟帝,沉声道,“皇室一言一行代表礼法。若一罪臣只因身为外戚而处处优容,岂不令其他为朝廷尽心竭力当差的臣子心寒。今日优容徐家,明天赵家李家都是皇亲,是不是都优容?优容了外戚,还有三千宗室!长此以往,朝廷法度何存?法度不存,必至朝纲败坏!”

  “皇家,小私小情还罢,大是大非上,只有对错,从无私情可论!”

  郑太后说的荣晟帝移开视线,沉默不语。郑太后转身荣绵荣烺兄妹,正色道,“你们也要记住,皇家是没有私人身份的,你们的言行,就代表皇子公主的言行。大事上,必要秉公对错,如此,方能使臣民膺服。”

  兄妹俩都起身垂手听了。

  荣晟帝抿了抿唇角,也没有再说什么。

第15章

  踏出万寿宫正殿,上午阳光晃的荣晟帝有些眼晕,他轻眯了下眼,大步跨出去。没走几步,衣袖就被人揪住,“父皇慢点儿走,我要跟不上了。”

  荣晟帝这才发现荣烺跟了他出来。

  荣烺步子小,但迈得快,她仰着小圆脸儿望着父亲。荣晟帝摸摸她的头,“你怎么跟出来了?”

  “我想陪父皇说说话。”

  荣晟帝看出荣烺眼睛里的关心,孩子的眼睛那样明澈,像浅浅的水,什么都不掩饰的一眼望到底。

  “父皇没事。”

  “那我也陪父皇说说话。”

  孩子的小圆脸儿露出个大大笑容,荣晟帝膝下只一子一女,传统观念,人们普遍会对儿子寄予厚望,要求严格,对女儿则更轻松。

  荣晟帝心下微暖,眼睛里露出柔和意味,孩子极为敏感,荣烺就抓住这个信号,小小的手一拉父亲宽阔的手掌,“父皇,我请你去看我的花。”

  这是万寿宫的小花园,郑太后晚膳后都会在此处散步,荣烺也经常来玩儿,不过因为园子里修了小湖,宫人内侍跟的紧,不让她到水边玩儿。

  时已入秋,小湖中的荷花结成一粒粒莲蓬,只是荷叶开始发黄枯败。

  荣烺带着父亲到赏景最好的小亭子里坐,指给父亲看她喜欢的蔷薇与云石畔新开的菊花。

  “蔷薇能一直开到深秋,我最喜欢这种花,虽然上面有刺,但是仲春就开始开花,一茬茬的开很久,花也又香又好看。”

  荣烺问,“父皇,你喜欢什么花?”

  “我什么花都喜欢,各花有各花的好处。”

  荣烺装模作样,好像很懂的样子点点头。然后,她跟林司仪说,“林妈妈,给我跟父皇端两盏甜羹来。我看今天天气好,适合喝甜羹。”

  荣晟帝忍俊不禁,“是你想喝吧。”

  “我想喝,也很适合喝嘛。”荣烺介绍起她的甜羹,“里头放葡萄干、核桃、玫瑰花露一起煮,又香又好喝。父皇你尝尝吧,你肯定喝一回就忘不掉了!”

  听着孩子的童言稚语,荣晟帝也开怀不少,慢慢跟荣烺说话,问她上学累不累,有没有想要的东西。

  林司仪准备了两盏甜羹,四样茶点,两样清淡的,两样偏甜的,并一只小小细嘴白玉瓶内供一支开的正好的红色蔷薇。

  荣烺立刻就请父亲一起品尝,她还用胖胖的手指捏着银匙柄,给父亲搅了搅甜羹,认真的给父亲讲解,“父皇,搅开味道更均匀。”

  “行,我自己来吧。”荣晟帝含笑的尝一口,就是孩子口味儿,偏甜一些的果子羹。

  荣烺也不用人喂,她自己就舀着小勺子一口一口吃起来,吃的时候两腮鼓鼓的,可香甜了。

  荣晟帝心中烦闷顿时消去大半,也多用了几口。

  父女俩赏过花,吃过甜羹点心。荣烺才开始安慰父亲,她拉着父亲的手,很神秘的问,“父皇,你跟祖母是不是吵架了?”

  “这是哪里话,没有的事。”

  “我觉着你们吵架了。”荣烺歪着小脑袋看着父亲,“父皇,是不是外祖父做了错事啊?”

  荣晟帝反问一句,“就算做错事,难道就不是你们外祖父了?”

  “那肯定是。”荣烺说,“就是再大的错事,那也是外祖父啊。”

  “我就是不想你外祖父身后太凄凉。”

  尽管跟外祖父不大亲,也是亲外祖父。荣烺心里就有点不忍,她跟父亲细打听,悄悄说,“父皇,外祖父做的错事,朝中有人知道不?要是旁人不知道,咱们也装不知道,我帮你跟祖母说说,看能不能宽待些个。”

  荣晟帝一时无言,这事若非满朝文武悉知,荣晟帝也不至于被母亲训斥的哑口无言。荣烺看着她爹的神色,“许多人都知道了啊。”

  然后补一句,“那完了。”

  “说不了情了。”荣烺一幅老成口吻,“要没人知道,这事儿兴许还能办。”

  小孩子装大人腔就逗人乐,徐国公之事断非一日,荣晟帝理智上也明白,徐国公这么去了,倒还全其脸面。

  他非要给徐国公死后体面,倒也不只是因为徐国公对他忠心耿耿,未尝没有跟母亲较劲的意思。

  荣晟帝道,“就这么着吧。”

  荣烺还想进一步打听,“外祖父干啥错事了?”

  “你还小,别打听这个了。”

  “那父皇不生气了吧?”

  荣晟帝笑,“我何时气了?”

  “刚刚啊。我不想父皇生气烦恼,”荣烺坐直了,伸直小胖手摸摸父亲的眉心,认真的瞳孔映出父亲有些消瘦的面容,“我想父皇每天都高高兴兴的。”

  “父皇一定高高兴兴的。”荣晟帝忍不住搂住小闺女,心里像是抱了一团火,新政失败后的整颗心都暖了起来。

  荣晟帝道,“今天父皇有空,陪你玩儿怎么样?”

  “好啊。”不必人问,荣烺就说出自己的心愿,“父皇,咱们去骑马吧!骑父皇那种又高又大的骏马,父皇带着我,我就不怕了,也没有危险!”

  她连可能被拒绝的理由都体贴的替她爹想到了。

  荣晟帝都听笑了,“行,那就去骑马。”

  荣晟帝的御马都是皮毛光润、神骏无比的骏马,坐在上面,别提多威风。荣烺让父亲带她骑了小半个时辰,光溜达不行,还得小跑起来才行。

  骏马跑起来,似乎心中烦扰都去了不少。

  待到中午,荣烺出主意,同父亲一起骑马到文昌阁接兄长,然后一起去祖母那里吃饭。

  荣绵年纪也不大,荣晟帝坐中间,让儿子坐他身后,闺女依旧在身前揽着。如此,父子女三人骑马溜达着去了万寿宫。

  荣晟帝平常多是乘肩舆,骑马到万寿宫可是头一遭。

  柳嬷嬷笑着迎出来,敛衽一礼,“陛下来了。”

  荣晟帝阴郁的眉间第一次露出疏朗神色,“来母后这里蹭饭,嬷嬷得叫寿膳房添几个菜了。”

  内侍上前牵住马,荣绵先抱着父亲的腰跳下马,之后荣晟帝抱着荣烺下来。

  柳嬷嬷已是喜笑颜开,“是。奴婢这就去办。”

  对于荣晟帝主动服软示好,郑太后自然高兴。她与荣晟帝之间有政见之争,但毕竟是亲母子,郑太后也只荣晟帝一子,天底下做母亲的,没有不愿意与儿子亲近的。

  特意同柳嬷嬷道,“入秋了,再添一道素狮子头。”

  这是荣晟帝爱吃的菜。

  荣晟帝想到母亲这些年为帝位付出的心血,心下不由一软,“母后还记得。”

  “这怎么会忘。”郑太后的心也软下来,“你打小就不喜食大荤的东西,秋天吃些滋养汤水比较好,这道菜用菌子做,既清淡又滋补,我未入宫前就喜欢这道菜。后来,你也很喜欢。柳嬷嬷都说,咱们母子口味极像。”

  母子俩都默默回溯了遍彼此间情义,这顿午膳自然也用的其乐融融。

  两宫关系缓和,莫说后宫,便是前朝也松了一口气。

  只是,荣晟帝欲加恩徐国公身后事的话再未提及。而新政失败后,郑太后重新干预朝政,也成为朝臣心照不宣的事实。

  真心欢喜的怕只有荣烺一人,她喜欢大家都高高兴兴的,祖母高高兴兴的,父亲也高高兴兴的。

  此时的她,尚看不出平静局势下的暗涌波涛,尚不明白风平浪静下的各自私量。

第16章

  徐公府的丧仪办的冷冷清清,宫中没有任何表示,对于徐公府的身份,没有表示便是一种表示。

  郑公府少奶奶还跟回家休沐的伴读闺女打听,“你在宫里听到过只言片语没?”

  “我每天就是陪公主读书,一起玩耍,哪儿会知道这个?”郑锦喝口野鸡崽子炖的汤,“就是在太后娘娘跟前,也是说些闲篇。”

  郑世子说妻子,“阿锦如何能知晓这些。”给闺女夹块鱼,同闺女道,“进宫就一心陪公主就行了,旁的别打听,就是听到什么,也别对人讲。把书读好是正经,太后娘娘最喜欢有学问的女孩子。”

  问闺女,“书读的怎么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8页  当前第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9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殿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