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的是也姓沈,叫沈殊,但此沈姓不过是南方小城中的一家,可不能与京城的这个沈家相比,完全没有关系。
沈殊年轻时家徒四壁,样貌极好,进京赶考被沈家二姑娘一眼相中,于是便招来入赘。
听说沈殊当时拗着读书人的风骨死活不肯,但家中已经到了快饿死的程度,被做媒的人蛊惑说两家都姓沈,以后孩子也和他同姓,其实与正常娶妻没有区别,不过就是去女方家中住罢了。
最后还是同意了,一个俊俏的书生就这么嫁进了沈家,当起了二姑爷。
后来中了榜,不知不觉所有人都忽略了那个“姑”字,客客气气叫一声沈二爷,不知情的还以为他与沈父、三爷是亲兄弟。
待笑声渐歇,萧羡鱼端正了神色,温声道:“侄媳给各位长辈请安。”
沈梦红听后,缓缓把目光从小男孩处移到萧羡鱼身上,尔后收敛了笑容,点了点头。
当初,萧老侯爷出征前金口玉言,交待了于正月十二两家交换婚帖把两个孩子的亲事定下来,不想萧家敢那么欺负人,就因为这个萧氏喜欢上李家五郎,当场反悔了亲事。
沈梦红就觉得此女心思轻浮,不清不白的。
前些日子人又下过狱,还有点晦气,怎么想怎么糟心,若是沈老夫人还在,怎么都不会让这样的人进沈家的门。
天知道以前她给沈珩牵了多少次红线,均是告败。
她的这个大侄儿跟他父亲一样,事事听话,可自从做官后,翅膀便硬了,性情大变,难以使唤。
别看平日里贵公子、高官爵的正经模样,内里就是个反骨狂悖的,娶亲之事屡劝不听!
说到底,始终不是亲生的,大房几个就是和她不亲,尤其沈珩!
且沈珩如今身居高位,而她的丈夫与弟弟却年事渐长,升迁渺茫,她做这个沈家的掌家人,面子里子都过不去。
尤其沈珩又娶了萧氏回来,如果不加以压制,就怕掌家权很快将被夺走。
但始终是住一个府里的,大家相处,明面上的功夫却是得做足的,所以并未有特意的训话与刁难,就叫她坐下。
萧羡鱼在成亲那日是去了祠堂给公婆牌位敬茶,今日过来只是作新妇认亲的,顺便问下安的。
沈梦红当了多年掌家人,一开始接触,性子有些横傲,平声说道:“别站着了,坐下吧。”
萧羡鱼应声刚想坐,沈梦红右手边坐着一个年轻的妇人,乃是沈梦红的一个儿媳苗氏,看相貌是闺秀,但看气质便是个不好相与的。
苗氏的丈夫沈综去外头公干,得有一月不回来,而沈梦红的另一个儿子却是在外地任职,过年才会带妻儿回京。
苗氏蹙着眉头,轻咳一声,笑道:“大堂兄娶的媳妇真是好看…母亲,您不是说大堂兄是您从小看着是成才的么,如此大的福气,日盼夜盼想喝他成家的这一杯茶呢。”
苗氏话里有话。
这侧面意思便是要萧羡鱼也给沈梦红敬茶。
虽说除了正经公婆要如此礼遇,但规矩随各家也没个严格的限制,凡是亲近些的长辈,又是有家权的,做新妇的头天送上一杯茶也说得过去。
只是…有旁亲长辈会主动讨敬茶的么?
萧羡鱼搁着疑问,识大体地笑笑,叫秀月沏茶上来。
第八章 塞妾
既然要敬,索性一起了,萧羡鱼也给三夫人康氏端了茶。康氏一看是个很得体大方的妇人,接茶时还伸手虚扶了一把,从头到尾微笑着。
萧羡鱼记得三夫人康氏以前很忧郁,几乎很少有笑容。因为只生了一个女儿后,肚子再没动静了,吃了好些偏方受了不少罪,依旧没结果。
家里一直逼着沈立璋纳妾,务必要生个儿子,可惜沈立璋与康氏感情很深,怎么都不肯,闹了好几年。
沈老夫人是疼沈立璋这个小)儿子的,最后实在拿他没办法,便处处针对康氏,康氏成日不高兴也是情有可原的。
老夫人那么稀罕三房有个孙子,可惜是在死后小金冬才出生,瞧全家那个稀罕的劲儿,对于康氏来说真是意外之喜,苦尽甘来。
那沈梦红眉眼得意地饮茶,放下杯子后腰板更直了,态度缓和许多,笑着要萧羡鱼坐下,说说话。
“今儿一早珩哥儿便派人来传话,说认亲时辰延后了,让我们用了早膳先,珩哥儿媳妇你也用过了吧?”沈梦红问道。
她乖巧回道:“吃过了,谢姑母关心。”
只是听了沈梦红的话,她又觉得沈珩先派人过来传话,是真的为她好,自己是不是小人之心作崇了。
“你们是青梅竹马,姻缘好不容易回到身上,可得珍惜啊。我瞧见珩哥儿日夜用功读书,为的是尽快有个好前程,这样更配得起你,这好不容易盼到那定亲那天,我寻思着大哥大嫂肯定在地下有知,同样欢喜着,可惜啊最后都是天意…”
沈梦红说着,眼眶湿润了,连连摆摆手,哽咽着,颇有长者慈爱的样子。
话里话外难掩是命数难违,可往深里想,极可能在说某人狼心狗肺。
沈珩从小用功,萧羡鱼是知道的,那时候年纪小,只晓得念书本就是男孩子该干的事,就跟女孩子在闺房里学刺绣一个道理,哪里会与前程联系起来。
长大了,走了一遭深宅他院,方明白何为家族根基,何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人活在世上处世艰难,唯有不断力争上游,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而科举、武举便是一条路子。
沈珩的父亲官职不大,为人忠厚,学富五车深得萧父的敬重,两家常来常往,几个孩子都是青梅竹马。
萧老侯爷在世时曾说过,沈父就是过于恪守中庸之道,本本分分,故而升迁极慢,不然他应官居三品以上。
萧羡鱼这性子许沈家,有个上孝父母,下爱子女,又明事理的公婆,安安稳稳地和沈珩过日子,不会受委屈,可是她母亲死活不同意。
先不说萧羡鱼年纪太小,就说沈珩日后什么前程尚未可知,宝贝女儿岂可轻易定亲?!
其实啊,是老早看出了沈家由沈老夫人与二女儿在把持,怕以后萧羡鱼被老一辈的拿捏了,而沈珩又像他父亲温吞,护不好她。
加上,沈母觉得男方高攀不见得是好事,贵女难养,也不待见这门亲事。
如此,定亲的事两家父亲也只能当个玩笑话,不再提及,大伙正常往来便是。
不想这门亲事又在多年后,由萧老侯爷再度提起,沈梦红和沈立璋这才觉得萧家诚意拳拳,真心想与沈家做亲家,便替已逝的沈父沈母答应了定亲。
然萧羡鱼和沈珩相处,也觉得他像极了沈父,循规蹈矩的,日后中榜谋份清闲的差事,一辈子就那么过去了。
天知道,不过数年光景,沈珩飞黄腾达,几乎是同时的,朝廷的平书也下了,给沈父昭雪。
那时候萧盛忠沙场被敌方所俘虏,后自尽,大嫂刘氏带着孩子伤心回了娘家,剩下萧盛铭和萧羡鱼,被迫一夜长大,既要照顾从战场上生还归来,却一直病重不省人事的萧老侯爷,又要面对宁勇侯府如山倒般的颓败。
后来萧盛铭想入军挣功劳,可他是家里唯一的男丁,又袭了侯位,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偌大的勇宁侯府不就剩下徐氏孤儿寡母了,如何讨生活?
他们想寻求太后的庇护,奈何萧盛铭无功,太后也不能插手安排得体的差事,等于家里没有助力给出,于是太后更倾向萧羡鱼的叔叔,如今都捧上伯爵位了。
最后,家里只有贡献萧羡鱼出嫁拉拢势力的价值了…雪上加霜的莫过于,萧老侯爷在萧羡鱼嫁到李家不到一年撒手人寰。
一眨眼,萧盛铭的儿子出生,时间很快过了四年,他也一直郁郁不得志做个与自己侯位不相匹配的闲差,连早朝都没上过,没少被人在背地里嘲笑。
权势的威力,萧羡鱼算是领略到了。
经过此次入狱劫难,见识过了大理寺的牢笼残酷,她能活着出来,能保住宁勇侯府,真的多亏了沈珩,多亏了他的权势。
萧羡鱼不禁暗暗想,沈珩为了她那么拼命出人头地…真如沈二姑母的意思,当初她伤了沈家,伤了沈珩的尊严去另嫁,真不是东西。
唉,这另嫁的缘由…心里苦,也与旁人说不得。
毕竟事关太后,而太后与他们之间的事,属于姓萧的家事,外谈不合适。
倒是经这几句闲聊的话,萧羡鱼琢磨着沈珩的恨意该是比想象还要大的,心里又愧又无奈,说自己一定要做好妻子的本分,尽力容忍沈珩的刁难,等待离开的机会。
沈梦红收敛了哭腔,又话道:“过去的事不提了,看回眼下,珩哥儿贵为右相,有一事迫在眉睫,不得不说说。”
萧羡鱼以为是何等大事,又事关沈珩的,结果苗氏喊了一声,上来一个少女,她伸手将人拉到前面来,笑眯眯地看着她。
正是在进门时撞人无礼的那一个。
少女大大方方看了萧羡鱼一眼,姿态端了端,站着不说话,身子却往苗氏身上挨近,显示两人关系亲密。
"这是”
沈梦红刻意着重语气说道:“珩哥儿媳妇,你别怪姑母多事,你自己也是经历过的,有些事咱们就不明说了。”
她接着理所应当地说道:“珩哥儿都二十好几了,房中要多添人啊。这是苗家一个远房表哥家的女儿孙菱儿,我瞧着她就觉得亲厚,来日生多少个也记到你名下,绝不敢忤逆半句,你院里给她口吃的就行。”
说完,所有人的目光聚集到萧羡鱼身上,见她默不作声,只是端着茶嘬着。
萧羡鱼也不看她们,心里说道,绕了一大圈,原来在这等着她呢。
第九章 塞妾(二)
慈莲阁内一时鸦雀无声,沈梦红与苗氏两人又把目光集中在萧羡鱼身上。
康氏则是抱着小金冬爱抚,眼观鼻,鼻观心地不说话。
沈梦红这个姑母因为喝过了敬茶,又是掌家的,长辈的款儿摆得十足:“珩哥儿媳妇一会儿就把人领回去吧。”
萧羡鱼座位后的秀月气得要跺脚,孔嬷嬷却知道,她从小带大的姑娘,只要不是真正撕破脸面的仗,还是能过过招的。
果不其然,只见萧羡鱼缓缓开了口,二两拨千金挡了回去:“二姑母真有心了。但您既然是看着相爷长大的,应知他多年来别说是妾,连通房也没有,我不嫁过来,院子里连个丫鬟的影子都见不着。有道是出嫁从夫,我既知他的习性,实不敢做主领人回去。”
闻言,沈梦红面部表情微妙,挪动身子换了下坐姿。
她想发火又生生压了下去,沉声说道:“珩哥儿媳妇,你甭用珩哥儿的习性说事,他们是在我眼皮子底下长大的,我知道是什么样。他要娶你,皇后娘娘赏了面子,我们家承着这皇恩,由着他。
但是珩哥儿已经二十好几了,没有孩子就不像话,你身为正室张罗人给沈家开枝散叶才是理儿。”
相比起沈梦红苦口婆心的模样,萧羡鱼倒还挺淡然的,苦笑道:“理儿是这个理儿,二姑母好意我本该领了,可我与相爷刚成亲,这贸贸然将人领回去,怕他觉得突然。再说您们也知道他这个人,就算是想要个妾,怕也有自个儿中意的款儿,不然这么多年来房中不至于无人,不如等他回来我再问问,这样对大家都好。”
言下之意是孙菱儿还不一定是沈珩入得了眼,别让领回去了,又送出来,白白贬低了身价。
萧羡鱼这一番话说得孙菱儿不高兴,她是苗氏特地寻来的好人家姑娘,家里起先还不同意她来做妾,得知是年轻的高官贵妾才来很多事都是私下有言在先的,包括了怎么看待和对待这个萧氏。
纵使是侯府嫡女,之前得罪了沈相,又嫁了两回,还不会下蛋,皇后赐冠又何如,相爷绝不可能守她一辈子,来日自己生下沈家子孙,沈家长辈会全向着她,就算是妾也可以越过正妻去。
孙菱儿希望萧羡鱼不要忒不识相,一个三嫁女子,若是现在能痛痛快快安置她,待她生了相爷的长子,也不会仗着开枝散叶的功劳太难为她这个正妻。
沈梦红朝苗氏红使了眼色,意思要她下点狠话,别拖太久。
可苗氏胆气不大,萧羡鱼对于她来说得叫一声堂嫂的,沈珩这位大堂兄太厉害,她年纪轻,真不敢明着来惹一惹他房里的人。
她回避了沈梦红的眼神,沈梦红见状,只好自己动嘴。
萧羡鱼眼角余光瞄见一二,知晓难听的要来了。
见此情况,康氏推了推小金冬,让他先出找奶娘。
那沈梦红立刻站了起来,气势十足,指着萧羡鱼就骂:“萧氏,我们是叫你上刀山还是下火海了?你进门第一天就敢忤逆长辈,可怜我那大哥大嫂不在,要是今日他们坐在这里,看你这样的儿媳妇还不糟心极了!我是替他们分忧,让珩哥儿早些有后啊!”
萧羡鱼也站了起来,声音却是缓和的,“既提起我公婆,我也说说一二。我自小与二老接触,深知他们行事原则,小辈不愿之事绝不勉强难为,乃长辈风范之楷模。若我今日行事有违孝义,自请去祠堂向他们二老谢罪,若没有,还请二姑母多想想我公婆的为人,收回好意。”
”你你的意思是我勉强为难小辈?是欺负我大哥大嫂成了牌位不会反驳,随你怎么说都行是吗?他们与我同住一府几十载,你有我了解他们为人行事?”
萧羡鱼说:“新妇不敢妄议长辈言行,只是觉得事情得问过我夫君,请二姑母不要着急。”
要问过沈珩,还要和她多说什么,就想着靠她成事,还不用承担沈珩的不悦。
"你一个小小妇人,妄自揣度先人,空有皮囊不会生育的…”
沈梦红气急败坏,骂的话越来越难听,还没骂完整时,阁门外走进来一个身着藕粉衣裙的女子,眉宇间与沈珩有几分相似,正是沈珩前段日子去了远州母舅家的小妹沈芊。
沈芊手里还牵着小金冬,那孩子一进来便直扑三夫人怀里,还对着萧羡鱼可爱地笑了一笑。
“我这刚刚下船回来,哎,大哥成亲那么突然,害我好生赶路人那么齐啊,给姑母婶婶问个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