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幽后传奇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墨鱼甲乙   内容大小:424 KB  下载:幽后传奇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5-22 13:14: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冯熙听元宏如此言,急忙下跪,道:“臣惶恐,臣身为太子之师,理应照料太子殿下,此为臣之本分。”

  三宝倒了两盏茶奉于二人,便引着众内侍退去。

  冯熙心内忐忑,不知圣意为何,便不敢再开口。大殿之内只余君臣二人,四目相对,寂静十分。

  几个弹指后,冯熙还是先开了口:“陛下留老臣可有何吩咐?”

  元宏淡淡道:“太师为子恂授学一年有余,日日相对,太师对子恂的了解许更甚于朕。如今朕欲为子恂择妻,太师不妨做一举荐。”

  冯熙急忙道:“陛下与太子骨肉相连,自是最亲近的。臣受陛下之托,对太子自是尽心授业。太子仁孝,自当遵从陛下之意。”

  元宏呷口茶,微笑道:“太师于朝中多年,自是对各族各家了然于胸,不知太师心中可有何良选?”

  冯熙此时心内稍松一口气,只当皇帝因为太子择妃而问询于己。

  冯熙虽心内存私,清楚自家嫡孙女已过垂髫之年,亦于列选之内,然举贤需避亲,其亦不敢直接言明。

  冯熙道:“太子妃关乎大魏国运,臣断不敢贸然举荐。只是先太皇太后薨世之前嘱咐臣,我大魏皇后只可是世家之女。”

  冯熙见皇帝并未出声,稍作停顿,接着道:“如今陛下大行汉革,以臣愚见,陛下可于汉人世家之中择其一配于太子。”

  元宏心知冯熙用意,却并不接话,忽的话题一转,道:“妙莲身体可大好啊?”

  冯熙心内大惊,急忙起身连连叩首,战战兢兢道:“臣死罪,臣死罪啊!”

  元宏放下手中茶碗,直视冯熙道:“其因咳血之症回你府上养病,这七年过去了,莫不是仍未见大好?”

  冯熙冷汗涔涔,伏地不敢起身,答道:“陛下,贵夫人,已薨了。”

  元宏起身,于殿中缓缓踱步,却并不出声。

  冯熙依旧跪着,掩面而泣道:“臣犯下欺君之罪,臣死罪啊。”

  元宏步回御座缓缓坐下,厉声道:“今日朕若不问,太师意欲瞒朕到何时!”

  冯熙声泪俱下:“这些日子臣惴惴不安,几欲陈书陛下,可陛下巡幸四畿方才归来,定是辛劳疲累,加之年节将近,臣恐为陛下徒添悲伤,故臣斗胆,以死相瞒。陛下明鉴!”

  元宏厉色瞧冯熙,那眼神如鹰般,瞧得冯熙浑身发抖,不敢正眼相对,只不住叩首已掩内心之恐惧。

  大殿里针落有声,足足半盏茶功夫,元宏方开了口:“朕感念皇祖母养育之恩,自不会伤及冯氏族人。可若朕姑息于你,日后如何立朝纲、树国纪?”

  冯熙涕泗俱下,道:“臣有负圣恩,身为冯氏宗伯族长,却犯下如此罪过,险连累族中众人。臣谢陛下圣恩,宽恕族人,臣定以死谢罪,以报陛下恩德。”

  元宏摆了摆手,道:“过了今夜,朕便封了玺,这年节里,朕亦不愿开杀戮,你且回去,静思己过。”言罢,便起身离去。

  大殿里,只留下面无人色的冯熙呆坐于地。

第二十二章 桃代李(三)

  元宏料定冯熙必寻任城王元澄,便早早面授机宜。果然,冯熙连夜赶至元澄行辕。

  书房之内,元澄与冯熙相对而坐。

  元澄道:“太师深夜来访,所为何事?”

  冯熙面色凝重,道:“求任城王救救臣!”言罢忽的起身,欲行大礼。

  元澄急忙起身扶起冯熙,并拉其一同坐下,疑道:“太师贵为当朝国丈,太子之师,何出此言?”

  冯熙长叹一声,道:“臣犯下滔天罪行,恐性命不保啊。”

  元澄听其如此言,狐疑地望着冯熙,却并未出声。

  冯熙面色凝重,欲言又止,足足十个弹指,才接着道:“贵嫔夫人、贵嫔夫人薨世了。臣恐扰陛下年节之喜,故隐瞒未报…臣犯下欺君之罪,如今只求任城王指条明路。”

  元澄沉默片刻,肃色道:“夫人因何而亡?”

  “这、这…”冯熙支吾道。

  元澄冷笑一声,道:“太师若不愿道明,孤亦不强求,恕孤无力相助。”

  冯熙忽的老泪纵横,道:“并非臣不愿讲,是臣难以启齿啊。”

  元澄见状心内一惊,却面不露色的待冯熙开口。

  冯熙似有难言之隐,数作停顿,方声泪俱下道:“贵嫔夫人于臣府中养病近七年,谁料想其、其、其竟与诊病的郎中暗通款曲…臣不久前方才察觉,为保陛下名节,便将其二人杖毙。今夜陛下忽的问起夫人,臣不敢道明真相,一来此等龌龊之事有辱圣听,二来亦为保我长乐冯氏全族。臣死不足惜,只求您看在先太皇太后的颜面上,救救冯氏一族。”

  即是元澄这身经两朝,斡旋于皇室,且有备而来之人,闻之亦觉大惊。

  元澄沉默不语,似在思量如何开口。良久,元澄道:“陛下乃天之骄子,岂容此等污秽之事辱了圣听。如今唯有当此事未曾发生,方可平息。”

  冯熙急急道:“人死不能复生,怎可当未发生?臣不解,求任城王赐教。”

  元澄摇摇头,道:“倘若夫人尚在人间呢?”

  冯熙愈发糊涂起来,狐疑的望着元澄,只听元澄问道:“贵嫔夫人之事有几人知晓?”

  冯熙忙答:“只其随身婢女与跟了臣30年的近仆知情,那婢女亦殉了夫人。”

  元澄点点头,道:“既如此,吾便指条明路于太师。”

  彭城王元勰行辕,太师冯熙与诸子皆寄居于此。元勰与冯熙长子冯诞自幼伴圣驾长大,几人同桌而食,同席而坐,感情自不同于他人。

  此刻,元勰、冯熙及冯诞聚首于正厅,人人皆面色凝重,只听元勰道:“依太师所言,贵嫔夫人已于半月前病故,太师今日方上禀,着实是弥天大错。孤与思政(冯诞字)虽伴陛下长大,然兹事体大,非容轻议啊!”

  冯熙有苦难言,叹气道:“陛下顾念先太皇太后之情,虽赦全族性命,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啊。”

  冯诞急急道:“父亲方才讲见了任城王,可有何良策?”

  冯熙点点头,道:“如今陛下独宠一美人,不知何故,陛下却迟迟未赐封号于其。任城王欲让老夫以桃代李,将此美人认作你阿妹。”

  元勰与冯诞面面相觑,一时竟无以为答。

  冯熙见二人这般神情,便接着道:“今夜恰是宝兴(冯聿字)当值,方才吾已着人递信于其,令宝兴去寻皇后探探那美人底细。如今我冯氏一族兴衰系于其身,断不可贸然行之。”

  冯诞忙道:“父亲所虑甚是,儿子这就去行宫外候着消息。”

  元勰肃然道:“皇后正位中宫,若能得一良人,如添左膀右臂,倘若是心机深重之人,无疑养虎为患,太师需细细斟酌。”

  冯熙点了点头,却沉默下来。

  皇后冯氏阅罢书信,便以烛火焚之。

  婵梅见冯氏表情凝重,近前怯怯问道:“皇后,主君连夜着三公子送来家书,可有何急事?”

  冯氏略显担忧道:“我那大阿姊回府养病七年,谁料想前几日薨了,父亲恐扰了陛下年节之兴,未曾上禀,今日大宴,陛下忽的问起阿姊…如此,父亲便是欺君之罪啊。”

  婵梅收了笑容,安慰道:“主君辅佐陛下,又贵为太子之师,陛下定会宽恕的。”

  冯氏怒道:“欺君之罪可诛九族,陛下现下未将父亲治罪,已是天恩浩荡了。”

  婵梅见状,便不敢再出声。只听冯氏道:“父亲不知为何信中竟问起陛下身边那个再醮之女底细,难不成是其挑唆陛下?”

  看了一眼婵梅,冯氏接着道:“你去告诉三哥,将其所知与吾所猜,但凡关系那再醮女之情皆禀于父亲。明日一早,便让父亲来吾寝宫,当面一叙。”

  这一夜,众人皆无眠。

第二十三章 桃代李(四)

  是日晨起,刚及辰时初刻,冯熙便已至皇后寝宫。

  虽为父女,冯熙亦行过大礼方坐于下手之位。婵梅奉了茶,便领众婢退去。

  宫内只有父女二人,不待冯熙开口,冯氏便急急道:“父亲,您向来刑怀自爱,此番究竟为何?”

  冯熙面露难色,道:“此事关乎冯氏全族性命,未免皇后受此牵连,您不知也罢。”

  冯氏满脸狐疑:“父亲有何难言之隐,连女儿都不可知?”

  冯熙摇头道:“皇后莫要再问,臣所作所为皆是为了皇后您与冯氏一族的安危啊!”

  冯氏闻之愈发糊涂起来,但其见冯熙面色凝重,知道多问无用,便将话题一转,道:“父亲来信询陛下身边那个再醮女,可是其牵涉其中?”

  冯熙轻叹一口气,道:“如今能救臣的,恐怕只有此女了。”

  接着便将昨夜任城王元澄之言道于冯氏听。

  冯熙方一收声,冯氏便没好气地道:“任城王是圆滑之人,于其眼中只有陛下,其又岂肯真心为父亲?”

  冯熙摇了摇头道:“正因为任城王眼中只有陛下,其所言便更为可信。”

  稍作停顿,冯熙接着道:“臣一夜未眠,这七年来除了大监至府中探望过你大阿姊几次,陛下从未亲自询问过。昨夜为何突然提及你大阿姊,难道仅是巧合?任城王一向深得圣心,去所思所想皇后怎知非陛下心之所愿?”

  冯氏冷冷道:“当年先太皇太后将吾三姊妹送入宫中,虽荣宠已极,然陛下对吾等毫无恩爱可言。”

  话到此,冯氏已满眼晶莹,轻以锦帕拭泪,便接着道:“先太皇太后薨世已有三年,陛下除了按祖例定期宿我宫中,平日里从不召幸,女儿怎能与瞧心意相通!”

  冯熙将脸一横,道:“皇后您身为后宫之主,理当操妇道至谨,禀礼守度,怎可对陛下心生怨气!嫡庶有分,您的荣光无人可及。”

  冯氏正欲开口,冯熙便接着道:“帝王之家本无男欢女爱之真情,皇后若不能明白其中道理,便是自寻烦恼。”

  见冯氏满面泪痕,冯熙口气渐缓道:“当年先太皇太后择您做皇后,亦因为您是臣之嫡女,既做了皇后,便该明白自己的使命。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冯氏拿起锦帕,再度拭面,嘤嘤道:“个中道理女儿皆明白,只是女儿不甘心。今日父亲教诲,女儿当铭记在心。”

  冯熙肃色道:“您如今贵为皇后,将来再能将太子养于膝下,那时您便是真正母仪天下了,您那时的欢愉定当超越男女之情。”

  冯氏点了点头,沉默下来。

  冯熙不满的看了一眼冯氏,道:“现下当务之急是要将那美人为我所用,皇后切莫再心生嫉妒,误了大事。臣昨夜思忖良久,所谓‘祸之福所倚’,让此女以桃代李许是好事。”

  冯氏狐疑地望着冯熙,只听冯熙接着道:“现下其虽圣眷正隆,然其却是高墉府上的旧妇,既无家世背景,又是再醮之女,其若替了您大阿姊,那便是冯家女儿,其岂有不依附皇后之理?”

  冯氏不置可否,冯熙又道:“若其日后可助皇后一臂之力,那陛下必将太子养于您膝下。”

  冯氏冷笑一声:“吾是皇后,其不过是个再醮女,难道吾还要靠其不成?”

  冯熙起身道:“皇后身系冯氏一族荣辱,理应识大体、知进退,方可不辱先太皇太后所托。”

  言罢,俯身向冯氏行礼。冯氏见状,急忙起身欲将父亲扶起,然冯熙却不发一言的起身离去。

  ... -->>

  御书房内,元宏正与禾一起挥毫习字。待三宝来报“太师求见”,元宏便示意禾先退去了内室。

  冯熙入得内来,便跪地叩首,口呼万岁。

  元宏将笔搁下,佯装不知,抬头道:“朕已封了玺,太师求见,可有何急务?”

  皇帝并未示意其起身,冯熙便跪答道:“并非急务,臣要禀奏的是家事。”

  元宏淡淡道:“说来朕听听。”

  冯熙道:“昨夜陛下询起贵嫔夫人,臣一时糊涂,竟忘记夫人已然痊愈,随圣驾回了行辕,此刻特来向陛下请罪。”

  元宏与三宝相视一笑,道:“太师上了年纪,朕怎会怪罪。太师起身吧。”

  冯熙谢罢恩,却仍不敢起身,忐忑地望着元宏,只听元宏道:“太师可还记得先帝驾崩,朕因年幼,守灵之时昏昏睡去,太皇太后欲对朕动刑,是太师一心护朕,又着思政以陪读之身替朕受罚,使朕免受皮肉之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9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9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幽后传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