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二嫁东宫_分节阅读_第105节
小说作者:闫桔   内容大小:364 KB  下载:二嫁东宫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07-06 15:09:2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06  →  尾页  转到:

  当年武帝极其好战,在军事上有着极高的天赋,只是遗憾延续下来的子嗣没有一个能承他的志把匈奴打得满地找牙。

  这些年朝廷休养生息,赵玥虽然不是好战之徒,骨子里却也有开疆扩土的狼子野心。只不过打仗要烧钱,他目前唯一能做的就是充盈国库,为开疆扩土打下根基。

  万分幸运的是当初崔文熙嫌弃的老二给他们带来了惊喜。

  赵旭在六岁时夏文公经过一系列引导,发现他对军事方面有着浓厚的兴致,特别喜欢听武帝打仗时的趣闻,还会刨根问底问一些他回答不出来的问题。

  夏文公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对军事这块不甚熟悉,可以说是短板。

  他把这事跟赵玥说了,赵玥不禁有些小兴奋,试图把老二往军事上引导。崔文熙对此大为不满,二人第一次因为教育问题发生分歧。

  没有哪个做母亲的愿意把孩子推向战场,崔文熙无法接受赵旭往后的出路在战场上拼杀。

  二人立场不同,发生争执。

  后来赵玥妥协了,退让一步,看赵旭自己的选择。

  然而有些人天生就是名将之才,赵旭完好地继承了武帝骨子里的逞强好斗,些许军书给他讲了一遍就能牢记于心,并且兴致浓厚,会自主询问关于军事方面的知识,如饥似渴。

  面对他对战争军事的热忱,崔文熙一时陷入两难,她既希望他能平平安安,又不想约束他的志气。

  最终崔文熙纠结了许久,才放任他遵循自我意愿。

  赵旭选择了军事战场。

  军事这块学识夏文公没法教,赵玥请来以前跟随武帝的老将,彻底把他培养成军事储备力量,为以后征匈奴做准备。

  从此兄弟二人有了明确的培养目标,一个学帝王术,一个学军事。

  相比赵熠的所学范畴,赵旭有时候还能出宫去军营体验一把野性的力量。

  那个男生女相的儿郎,骨子里的逞强好斗被简单粗暴的摔打博弈唤醒,他仿佛天生就为战场而生,终将成为大梁史上绚烂夺目的一颗明珠。

  当赵君齐夫妻日渐衰老时,赵玥夫妻正直壮年。

  他们把最好的年华都奉献给了大梁,就如同赵玥最初所言那般,他的一生都很忙,从四岁被迫参与政斗之始,便是一辈子的劳碌命。

  当年的武帝给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很好地接过手,没有出任何岔子,并且日夜勤勉,心中装着武帝未完的遗志,扩张大梁版图。

  现在他的所有付出只为强盛国力,为子孙铺路。

  这样一个用家国占据生命大半部分的人,自然没有什么空闲去享乐的。

  后宫里成员简单,他无需太费心思去周旋应付,有时候忙碌了一天回来,能享片刻温情脉脉便觉满足。

  崔文熙给了他足够的安全感,他们会说说两个孩子的琐碎,也会说说女学的情形,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后宅争斗,也没有上一辈的尔虞我诈算计。

  这样的日子赵玥过得特别舒坦,他也容忍不下那些内斗,因为他本身就是政斗高手,任何算计落到他手里,还没开场便是终局。

  在这方面崔文熙其实也不差,不过她对女学更为热忱。

  现在女学已经从京城扩张到周边了,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开始有更多的女郎主动走出来承担家庭重担,成为支柱。

  这些年国泰民安,家庭稳定,流民便少了,百姓安居乐业,人口增添,税收稳步,国库自然充盈。

  两口子特别勤奋,从而做表率带动百官跟着内卷。

  升职加薪它不香吗,还把时间耗在后宅里作甚?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京中皆以一夫一妻为荣,并且随着女学的促进,女性的社会地位开始以微妙的速度提升少许。

  这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它虽然有许多不足,却在稳步给百姓带来富足安稳,至少在赵玥的永和年间,一切都是蒸蒸日上,欣欣向荣的。

  未来可期。

  作者有话说:

  明天最后一更,讲一下两崽成年后的相处模式,

  一个镇守家业,一个开疆扩土

第77章 番外十四

  ◎完了◎

  这是一个炎热的午后, 夏蝉扯开嗓门疯叫,彼时的兄弟二人已经成为真正的大人,太子赵熠开始学理朝政, 赵旭则远在军营里。

  还记得封太子的头一天晚上,崔文熙把赵旭叫到身边来, 试探问他心中是何想法。

  当时赵旭同她说道:“儿对朝政没有兴致, 也没心思同那些酸腐文人共事, 一句话分几段说, 满肚子弯弯绕绕,累得慌。”

  崔文熙默了默, 坦诚道:“你与淼淼同为皇子, 只因出生晚了些, 就与太子之位失之交臂,阿娘怕你心中不服。”

  赵旭笑了笑,答道:“立嫡立长乃祖制, 祖制不可违,儿只想在军营里厮混, 不想被困在这座牢笼里,像父亲一样日复一日劳碌, 把大半光阴都耗费在朝堂上, 仿佛没有尽头。”

  崔文熙沉默。

  这是赵玥的人生。

  赵旭不想过这样的人生,他应该去看大漠孤烟, 看荒芜里的坚韧胡杨,看大梁的千山万水, 而不是困在京城的繁华里为那一亩三分地争夺, 与兄长斗得头破血流。

  他想开疆扩土, 想像自家曾祖父那般把热血挥洒到辽阔的疆土上, 而不是坐在朝堂上为那点私利尔虞我诈。

  这样的格局委实端不上台面,赵旭万分不屑。

  他能清楚认识自己令崔文熙颇觉欣慰,握住他的手道:“当初你父亲引你学武,我万分抵触,不想你去吃那苦。”

  赵旭正色道:“阿娘,或许对阿兄来说是苦,可是对阿瑛来说,却是志,一生的志向。”

  崔文熙轻轻叹了口气,“你若真这般执着,我便放你高飞。”

  崔文熙心里头还是有点酸涩,她的崽长大啦,从此能独当一面,做自己的主人。

  那时他们都没有料到,此后的二三十年里赵旭犹如雄鹰把光阴都耗在开疆扩土和稳固边境上,跟匈奴死磕到底。

  而作为他们的老师,夏文公已经九十多的高龄。老头须发尽白,除了牙口不太好外,精神还行,应该还能苟几年。

  把赵旭放出去掌军权,且又是皇子,这对京中来说确实是威胁。

  赵玥深处皇权漩涡,自然知道其中的道理,他曾同夏文公谈起此事,夏文公给他出了个主意,留密旨制衡。

  于是赵玥留了两道密旨,并把它交给了崔文熙掌管。

  崔文熙作为二子生母,自然比谁都关心他们的命运,她握着两个崽的命运密旨,默默地想着,她得努力苟命,苟它个一百岁,超长待机才行。

  从此被外放而出的赵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他的军事才能开始发光发亮,一颗璀璨明星将冉冉升起。

  兄弟分离,在各自的轨道上行驶。

  有时候赵熠对朝廷官员感到厌烦时,会书信与赵旭,同他发牢骚,八卦某某官员糗事,或京中时下的热门话题,也会报父母平安与想念。

  赵旭每封必回。

  会向他描述大漠里的漫天晚霞,以及军营里的趣闻,把他所见所闻一一用文字表达出来,从而引得赵熠无限向往,仿佛借他的双眼看到了广阔无垠的戈壁沙漠,与那无边无际的斑斓彩霞。

  日子如梭,在孩子们逐渐能独当一面时,赵玥夫妻则在岁月的洗礼下变得更加坦然。

  雨天,淅淅沥沥。

  他们相继送走了太上皇与太上皇后,随着年纪的增长,身边的人陆续离去,夫妻二人依偎在凉亭下观雨。

  也不知过了多久,赵玥才问:“元娘这一生都与我困在这座城里,可曾后悔过?”

  崔文熙:“倒也不曾。”

  赵玥抿嘴笑,他比她小几岁,岁月在他身上沉淀出政治家的沉稳与内敛,愈发显得儒雅沉静。

  他这一生是不幸的,同时也是幸运的。

  不幸的是打小就耗费心血谋求出路,曾心心念念惦记的人却因出生晚而失之交臂,幸运的是他又如愿捞到了心中的明月,将她困在身边走这漫长余生。

  如果说前半生磕磕碰碰,那后半生便是顺风顺水。

  有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陪伴,育有两个孩子,不论是朝堂还是子嗣,亦或后宫都是平稳没有什么糟心事烦心。

  这样的生活状态极好,他眷恋亲情,更眷恋夫妻间没有猜忌的坦然。

  与崔文熙的这段婚姻是他自己谋求来的,他用足够的诚意谋得她的扶持,她也用足够的智慧引得他的欣赏。

  帝王的猜忌他也有,只是这份猜忌并未落到枕边人身上。

  很多时候他无比庆幸自己讨了一个蕙质兰心的老婆,从来不会给他拖后腿,遇到问题只会用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丢给他做处理。

  这样的方式他非常适应,因为无需去猜测,也能省去很多麻烦。

  一辈子委实太长,他从不轻易许承诺,只会用实际行动给她安稳,让她全心全意依靠。他也确实做到了,与他的这段漫长婚姻里,崔文熙活得很自在。

  不远处的赵熠原本有事要报,见二人坐在亭子下听雨,便没上前打扰。

  那一幕给他的印象很深,以至于他同赵旭书信,说父母一把年纪了还腻歪得很。

  结果赵旭同他八卦,提及二人年轻时的过往,前婶婶和前侄儿,这事若落到自己身上,只怕是干不出来的。

  赵熠也觉得自己干不出来。

  二人一并认为他们的爹娘确实有点生猛,六岁年龄差,初婚与二嫁,且还曾是侄儿和婶婶的关系,任谁都会八卦两嘴。

  包括两个崽。

  不过这种八卦很快就变成了相互嫌弃,偶尔赵熠也会同兄弟倾述父亲太过严厉,导致他压力太大。

  赵旭才不会安慰他,只会回信说你若没那个本事扛起重担,就换人,别耽误事。

  赵熠自然不服气,回怼自家弟弟若没本事把匈奴彻底驱逐,一辈子就别回京了。

  直到最后,他们的相处模式变成了:

  阿兄,你该派人来驻扎了。

  阿兄,你又该派人来驻扎了。

  阿兄……

  有时候也会变成:

  阿瑛,朝廷里有人弹劾你拥兵自重,我把他送过来,你砍了罢。

  阿瑛,户部跟我说国库里的粮食都堆不下了,你消耗得有点慢啊。

  阿瑛,大梁的人丁增添已经创下了新高,我好像开辟了盛世,你快夸夸我!

  对于这类炫耀,赵旭从来不给脸面,回问:哪个孙子说我拥兵自重,把他全家砍了!

  以及,阿兄少往脸上贴金,父亲,祖父,曾祖父,这几辈人的心血被你一人独占,你多大的脸?

  赵熠:“……”

  好吧,他就知道老二那张破嘴永远都吐不出象牙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6页  当前第10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106  →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二嫁东宫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