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予我千秋_分节阅读_第91节
小说作者:行烟烟   内容大小:345 KB  下载:予我千秋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7-02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十二日后。

  入夜时分,晋京外城南墙处掌门关的武吏奉宰相谕,悄无声息地将城外吊桥落下,又将外城及瓮城的数门逐一开启。

  三刻后,一队剽悍的兵马由南踏桥过河,一路驰入城中。

  城内,谭君率众臣亲迎。

  骑兵见人而勒缰,吁声随之四起,战马渐次止蹄,甩鬃抖尾,打喷响鼻。众骑中,一人御马踱出,揭开黑色大氅,露出一张浓眉高额、峻毅无双的脸庞。

  夜幕下,谭君目光炯炯地望向来者。

  他的目光中,蕴着跋登千山后的壮志,又荡着涉尽万水时的感慨。

  在男人坐骑前,谭君跪拜。

  “陛下。”

  谭君叩首,高声道。

  而后他三呼“万岁”,在他的身后,众臣亦随之跪拜,三呼“万岁”。声震苍穹,天亦为此倾。

第88章 捌拾捌

  清晨朝晖洒满“崇德”殿匾。内殿之中,满是药香。殿门大启,细风扑入,帐子微扬,有人走近。

  脚步声稳健,停在了戚炳永的御榻边上。

  高热中的戚炳永不安稳地翻了个身,略微睁了睁眼。半梦半醒中,他看见了一个人影,那个人影落在他瞳底,激得他发起了抖。许是沉在难醒的梦中,戚炳永浑身轻颤,慢慢地缩入被中。有人伸出手,探了探他额头的温度。那只手掌温热而粗粝,顺着他的额头向上轻拂,替他理了理杂乱的发。

  只一刹,这手就被戚炳永抓住了。

  他喃喃出声:“……四哥,是你罢。”

  并没有人回答他。这是在梦中,梦中怎会有人答他的话。而他的四哥,终究来梦里见他了。

  戚炳永紧紧地握着这只手掌,忽地哭了。

  他的眼泪滚烫,声音沙哑:“四哥。朕若打赢了这一仗,非得杀了你不可。”他闭着眼,又哽咽道:“……四哥,你此番来,也是要杀朕么?”

  御榻上的哭声,从最初的忍抑,逐渐变得放情,到最后几乎成了嚎啕。帐中,戚炳永弓着腰缩做一团,死死地按着那只手,反复泣道:“四哥,你是朕的亲兄长,你是朕的亲兄长……我们兄弟六人,我们兄弟六人……”

  这般念了不知有多久,他的哭声才逐渐小了。他将脸埋在那只大掌中,牙齿因颤抖而将下唇磕出了血:“……四哥,你当年为何要回京?你若不回来,大哥便不会死,父皇更不会死,我们兄弟之间又何至于今时今刻。四哥,你当年为何要回京?……”

  不知何时,他的气力泄了。又不知何时,那只手掌从他额上离去了。

  榻上一轻,帐子微动,梦中人已不在。

  ……

  崇德殿外。

  周怿按剑立在丹墀侧,见人出来,他默声跟上。走出数步后,他听见男人在前吩咐道:“封殿。”

  周怿应道:“是,陛下。”

  面对这个男人,他曾称以过不同的尊谓。晋西北边军戍营中的殿下、晋煕郡鄂王府上的王爷、南境大军阵前的将军……今已皆成过往。

  如今,他口中的这一声“陛下”,牵动着无数的亡魂与白骨,冀为连年不休的征伐、为受辱已极的兵卒、为苦于战火的百姓,画上一个重重的句点。

  不远处,谭君手捧晋帝禅位诏书,率文武于阶下列拜。

  朝阳光芒万丈,气势磅礴地倾泄而下,毫不留情地将宫城中的每一寸暗处都照得透亮刺目。

  男人站在这朝阳下,容貌如朗朗清月,身形如劲拔青松,清晰地落入众人眼中。

  他看向谭君,谭君亦回望向他。

  这一刹,二人仿佛重回当初森冷潮湿的刑狱中。

  那个曾经不可一世的、权势滔天的、心狠手辣的鄂王,被抽灭威仪,被抽毁尊严,被抽断硬骨,就在谭君的眼前,应声跪倒在地。

  谭君脚尖停在他膝前数寸处。

  “当年郑文襄公因得罪王爷,竟被王爷迫害至死。臣今想问一问,这些年来,王爷悔不悔。”

  狱吏们持鞭,无声立望。

  男人抬手抹去嘴角的血,盯住谭君,吐出两字:“……不悔。”

  谭君将他看了半晌,然后无言转过了身。

  料想老师若泉下有知,今闻此言,必亦无悔于当年。

  ……

  建初十五年春三月,谭君为久病的老师誊抄奏折,送入都堂。那封奏折,是身为端明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的郑平诰第三次衔领朝中文臣,谏请皇帝早日立储的议章。

  毫不意外地,这封奏折激起了皇帝的盛怒。皇帝传召郑平诰入觐,二人在崇德殿内颇起了一番争执,而这一番争执之激烈,事后便连外朝众人都有所耳闻。

  据传当日,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将这本奏折狠狠砸在郑平诰脚下,问说:“你三番五次奏请朕册立储君,是为何心?”

  郑平诰跪着,答称:“陛下膝下诸子早非幼儿,陛下久不立储,宫内不平,国朝难安。”

  这话说得无一分委婉,立时便叫皇帝又变了脸色。

  皇帝沉了沉气,道:“朕这六子,你与众臣欲推立哪个?”

  郑平诰答:“四皇子天资出众、文武拔萃,可堪重任。”

  皇帝沉默地觑着他,一字不发。

  郑平诰又道:“陛下心知肚明,又何必问臣。除四皇子外,陛下其余诸子皆极平庸,任是册立哪个,都难服众。而陛下若有立他人之意,又岂会迟迟不下诏?陛下既不愿立其余诸子,又何故不立四皇子?”

  皇帝仍旧不言。

  郑平诰最后道:“四皇子被陛下外放近三年而不得归京,臣斗胆问陛下:四皇子当初究竟犯了什么大错,得遭陛下这般惩戒?陛下久不立储,究竟是在犹豫什么?”

  皇帝冷笑一声:“朕算听明白了,你是为他抱不平而来。”

  “臣不敢。臣所言,皆为陛下、为大晋。”

  “你当朕愚蠢。”

  “臣万万不敢。”

  皇帝猛地起身,厉声斥骂道:“他是朕的儿子,朕想怎么罚,便怎么罚!朕便是让他一辈子不能回京,亦是朕的家事,不容尔等置喙!朕立不立储,当立谁人,岂是尔等能指手画脚的!你给朕滚出去!”

  这番骂声直达殿外。

  在外候着的文乙看见郑平诰被斥退出殿,近前为他引路。郑平诰久病不愈,此番急火入心,脸色更是晦青,没走几步,就弓腰闷咳起来。待咳声罢,文乙瞥见他手心里捂住一抹血色,当即皱了皱眉。

  郑平诰声音沙哑地叫他:“文乙。”见他答应,郑平诰又叹:“你可知陛下何故对四殿下如此?陛下明明深知,此辈江山,唯四殿下可继。我等欲得明主,非四殿下不可堪此重任。”

  文乙平静地对上郑平诰的视线。

  他胸中埋藏着无数句话,但他一句都不可轻易说出口。这不是一个最好的时刻。他已孤身一人走了这么久的路,他绝不可踏错一步。

  他垂下头,答说:“郑大人,请恕小臣无知。”

  ……

  建初十五年深秋,诸事纷乱。

  皇帝一病不起,诸子会集京城,各怀心思。昌王既殁,翰林院议谥恭宪,皇四子戚炳靖奉旨行监国事,诏葬昌恭宪王于皇陵。皇二子易王戚炳哲奏请刑、兵二部案查昌恭宪王之死,当廷质证戚炳靖为弑兄之凶手,却反被侍御史弹劾不孝不悌,随即被殿前侍卫押出皇城,最终被兵部连夜派禁军护送回封地。

  朝堂下,文臣清议沸沸嚷嚷。以端明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郑平诰为首的百余名馆院清臣,于宫门处伏阙长跪,为昌恭宪王疑案不平而叫屈。

  到了深夜,戚炳靖亲至宫门处。

  他走到郑平诰身前,提灯照了照郑平诰病容满面的脸,叫人将他搀扶起来,然后一言不发地返身回宫。

  郑平诰一路被人带到昌庆宫中。

  内殿中烛火通明,戚炳靖命人为他赐座。

  郑平诰望着这十九岁的少年,见其面容之镇定,知其手段之狠酷,一时胸口涌上诸多难以言述的惋惜与慨叹,不禁摇了摇头。

  戚炳靖亦将他望了两眼,而后道:“我记得小时候,兄弟们都最乐意听郑公讲经史。往圣故贤,功过千秋,由郑公娓娓道来,最令人感悟纷纷。”

  郑平诰道:“四殿下若能记得少时所学,今又何故会变成这般模样。”

  戚炳靖道:“是我令郑公失望了。”

  “殿下。”

  “郑公。”

  “臣想从殿下处求一句实话:昌恭宪王是为何人所杀?”

  “是我杀的。”

  “殿下为何弑兄?”

  戚炳靖盯着他,一时未答。

  郑平诰叹道:“殿下天资出众,自幼深得陛下宠爱,虽后来犯错被罚出京,可陛下从未将同等的宠爱给予过其他皇子。陛下一朝立储,非殿下莫能堪此重任。殿下心图大位,但等陛下立储则是,何必弑兄!”

  “郑公今率众臣伏阙,是欲让我伏罪?”

  “殿下奉诏监国事,当以仁德治事。敢问昌恭宪王何罪,竟被殿下所杀?”

  戚炳靖站起身,他不声不响地解开自己的衣襟,将胸腹袒露于郑平诰面前。那上面有数道交错的伤疤,睹之惊心。他道:“我杀他,是为了活命。”

  郑平诰脸色微变,半晌而答:“昌王若有恶举,殿下为何不告之陛下,由陛下做主?”

  戚炳靖竟弯了弯嘴角。他垂下目光,看向自己腹部的伤疤:“倘若父皇也杀我,我要找谁做主?”

  郑平诰悚然无声。

  戚炳靖拢起衣襟:“我在西境边军凡三年,大小战有十数场,从未被敌所伤。我身上的伤,皆拜父兄所赐。长兄杀我,是嫉我妒我,夺了我的命,便没人能同他争储。父皇杀我,是再三权衡之下的不得不杀。我不杀人,何来活路,郑公教我。”

  郑平诰嘴唇动了数下,才发出声:“……陛下,为何要杀殿下?”

  戚炳靖从袖中取出一物,捏在手里,走近郑平诰。在他眼前,戚炳靖将手中之物徐徐展开——

  那是一封许多年前的、边角早已泛黄的军报。军报中,密密麻麻地写满了数百个人名。

  元烈三十四年夏,七月。

  郑平诰看清上面的日期,脸色骤变。

  烛光下,戚炳靖的手指向其中的一个姓名,问说:“郑公,识得此人么?”

  单姓单名。

  两个字映着烛光,在郑平诰眼中变得清晰,又变得模糊。郑平诰胸口起伏着,他抬头看向戚炳靖,眼中震荡——

  这个少年,容貌如朗朗清月,身形如劲拔青松,竟肖故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5页  当前第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9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予我千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