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京华子午_分节阅读_第10节
小说作者:樱桃糕   内容大小:413 KB  下载:京华子午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6-29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崔熠身份最高,又是个混不吝,走在前面,周祈却错后他几步,与赵家娘子卫氏同行。

  侧目看看面色苍白、紧紧抿着嘴的卫氏,周祈笑问:“娘子的雅言说得格外好,连我这等好耳朵的都听不出口音。娘子是哪里人?”

  “奴从小被转卖,也不知道是哪里人了。”卫氏道。

  “哦?那真是身世堪怜。”周祈像个听话不懂听音儿的二愣子,“娘子是在哪里长大的呢?”

  “辗转几个地方,在商州待过,在东都也待过。”

  “没在京里待过吗?”

  卫氏微微顿一下,“也待过些时日。”

  周祈再“哦”一声,点点头。

  卫氏垂着头,脸似越发白了。

  一行人来到后园。周祈举目看看,这里比前次还要萧索,想来是多日不敢有人来的缘故。这花厅,这后门,这菜地……真是个多灾多难的地方啊。

  卫氏一福,“贵人做法需要什么,奴去备来。”

  周祈刚要说什么,却听留在前院的衙差来报:“谢少卿来了。”

  周祈看看崔熠,“如此我们等一等谢少卿?”

  崔熠笑道:“也让老谢开开眼。”

  开眼……周祈微微一笑,看看卫氏,又看看那花厅。

  卫氏再福一福,“贵人做法需要什么,奴去备来。”

  周祈嘴角微翘,眼睛中却全无笑意,“不必劳烦娘子。”

  她拿着马鞭的犀角柄敲打敲打手掌,轻叹一口气: “我们这一支道派啊,不炼丹,不画符,讲究的是修炼自身道法,身在法随,勇猛强刚,倚仗手中之剑,擒拿鬼怪妖魔,涤荡人间凶戾——”

  谢庸转过影壁,周祈止住“讲道”,笑着打招呼:“谢少卿。”

  崔熠也笑道,“你来得巧,我们周道长正要做法呢。”

  谢庸点头,看看周祈,心里有些替她庆幸,好赖今日嘴边没有吃食渣子,不然刚才的“身在法随,勇猛强刚” “倚仗手中之剑,涤荡人间凶戾”伴着那渣子服用……

  周祈不知道谢庸想什么,犹颇有高人气息地负着手转身往花厅方向走,鞭子没有晃荡,而是被卷着攥在手里。

  谢庸亦直奔小花厅。周祈略惊诧,嚯,难道心有灵犀了?

  身后京兆衙差、赵府人等都跟着,老妪拐杖敲在石子路上似格外响亮。

  这小花厅明暗两间,布置颇为简单,也没什么贵重的,但却透着那么点儿雅致。外间一坐榻一小几一长案一鼓凳,几上有笔墨,案上有琴。

  周祈手贱,抹一把那琴,一层薄灰。

  崔熠亦跟着周祈满屋子乱转,不太明白他们俩对这简陋的地方何以如此上心。

  谢庸却只在外间略看了看,便迈步走向里间。

  啧啧,小哥儿有点不讲究啊,直往人家起卧的地方钻,周祈腹诽着谢少卿不讲究的时候已经跟了进去。

  里面与外间迥异,外间的家什都颇轻巧俏丽,里面则拙朴得多,且都是合着地步打造的,定在地上、墙上。一张大榻,榻上放着小枕屏,是个午睡小憩的摆设。一个书架子摆在墙角儿,上面放了不少书卷。墙上嵌着几个花瓶、花盆,还有石雕戏弄小人儿和一个香炉,整个儿看起来不像花厅,倒像文人的书房。

  崔熠顶不爱读书,看见那书架子,皱皱眉,轻声与周祈道:“睡觉就睡觉,为什么要在这里放书?”

  突然想起自己上学时候的经历,崔熠了然, “约莫是不看书睡不着。”

  周祈深深地点头,不过有的书看多了也睡不着。

  谢庸这种读书科考出身的,与这俩货不是一路人,徘徊在那书架前面,随手拿出一卷来展开看看,扭头看一眼卫氏,便把书卷好放在一边的地上,又去拿另外的。

  周祈亦回头看卫氏,她脸上全无血色,嘴唇也似在微抖,周祈不再问她什么,走到那书架前,帮着谢庸搬书。

  谢庸看她一眼,两人不说话,只把书往地上摞。

  衙差也上前帮忙。谢庸道:“小心,里面有善本。”

  周祈动作一轻,不由自主回头看看崔熠,你们俩——到底是怎么混成朋友的?

  书架搬空,周祈试图抬一抬,又敲那内侧木板。崔熠怎能还不知道他们找什么,赶忙也上前来,跟周祈一起敲打。谢庸却退后,微皱着眉再次打量这屋子。

  终于在右下角的地方,周祈敲出不一样来,“这里!”

  卫氏坐在了地上,以手捂脸啜泣起来,赵母则双眼冒出精光。

  谢庸直直地走去那些花盆花瓶前面。

  还不待做什么,便听得咔嚓一声,谢庸扭头,只见那位“勇猛强刚”的周道长把架子踢出了个大洞,腿还伸着呢。

  谢庸:“……”

  谢庸抿抿嘴:“周道长收了神通吧!”他转动那石雕小人儿,书架缓缓移动。

  周祈收回腿来,拍拍袍子,颇为自得,多日未练,这踹门绝技倒是没放下。

第14章 书架之后

  书架挪开,是一个洞口,有台阶顺下去。

  崔熠眼睛放光,就似顽童见了什么好玩的物什,立刻便要下去。周祈拦住他:“这样密闭的地方空气污浊,且等一等。”

  既然不能立刻下去,崔熠又实在好奇,只好问看似胸有成竹的两个,“哎,你们如何知道这里有个洞?”

  谢庸看看卫氏:“且下去看过再说吧。”

  周祈却没他那么谨慎——干支卫就没有谨慎人,毕竟风闻言事是他们的传统。

  周祈走到卫氏旁边,指指那架小枕屏,“《咏而归》……绣得真好,盛安郡公喜欢这屏风吗?”

  卫氏只是萎在地上哭,赵母亦跪下,哭求“贵人为我儿做主”。

  崔熠走去拿起那小枕屏,端详端详,上面一带春水,杨柳依依,一位布衣角巾的老者,五六个年轻人,六七小童,且言且笑的样子,旁边又有字,“咏而归”。崔熠虽读书不多,但到底也被逼着上了十几年学,知道这是《论语》中孔子与诸弟子言志的一段。

  咏而归——崔熠恍然大悟,盛安郡公名穆咏。

  周祈再指给他看,“这‘咏’字左边‘言’下之‘口’被柳枝挡住一画。缺笔,是为了避讳。”

  谢庸本在整理那些书册,闻言看一眼周祈,又低头翻阅起来。

  崔熠对此就只能叹气了,他自己写字连皇帝的名讳偶尔都会忘记避忌,如何会注意这个?原来只知道阿周狡诈,不知道她还这般心细……

  周祈看向卫氏,“若我没猜错,或许娘子曾在盛安郡公府为奴?也或者是随着洛下信阳候府的人来过郡公府?” 这些旧公府、侯府多少代互相联姻,多有些滴啦嗒啦的亲戚关系。

  卫氏只是哭,不说什么。

  周祈不再问什么,这男女之事啊,若不正当,不能晒在大太阳下,是极容易引出事情来的……

  她又走回那洞口边儿,看看谢庸、崔熠:“二位郎君,走着吧?”

  衙差们赶忙点燃已经备好的灯烛,周祈接过,当先走了下去,崔熠赶紧跟上,再然后是谢庸,衙差侍从们倒落在了后面。

  这洞口修得极精妙,明明只开在墙上不高的那么一小截儿,往下走却不用弯腰,再往里走,就更开阔些,能容得三人并肩而行。

  里面也挺讲究,用青砖整砌,隔不多远壁上还有放烛台的地方,只是到处都积了不少的灰尘。

  周祈蹲下,查看地上的印迹,有女子绣鞋的踩痕,亦有穿靴男子的脚印,在这积了有小二十年的尘土上……

  周祈摇摇头,轻叹一口气。

  崔熠以为她发现了什么,忙问:“怎么的了?”

  “突然生出些怀古的幽思来……”

  崔熠笑起来:“去个什么地方都要怀个古,你这是要向老谢看齐吗?”

  周祈看向同样举着灯查看地上痕迹的谢庸,谢庸亦扭过头来看她。

  从这“怀古”二字,谢庸更确定周祈对此案的推测与自己相同,看着莽撞,心里倒是明白……

  周祈想的则是,动不动就怀古……谢少卿这么风骚吗?

  本来谢少卿在周祈这里已经由远山雪变成了瓦楞霜,这会子又即将变身花朵上的露水,可以积到坛子里,埋在老梅树下,专等或春和日暖,或月明风清,或夜雪静落的时候烹茶喝。

  这样的水,有人送给周祈一坛子。她附庸风雅与兄弟们喝了一回,她和段孟都没什么,陈小六和赵参却闹了肚子。两个小子说是水有问题,周祈笑话他们是中午吃羊肉吃太多撑得,到底是如何,至今是干支卫亥支一大悬案。那剩下的半坛,周祈虽嘴硬,到底没喝,都拿来浇了花儿。所谓来于斯,归于斯,也算得其所哉了。

  周祈目光从那明灭灯光中的俊逸侧脸上移开,在心里埋汰他,这位,一定是那种吃了肚子疼的。

  周祈接着低头探查。突然,她停住脚:“这里!”

  闻言谢庸和崔熠都凑过去。

  三个烛台把那印迹照得很清楚。那印迹有约莫一尺多长、两寸多宽,暗红色,似是拖擦而出。

  “这是血吧?” 崔熠问。

  谢庸伸出食指抹一下,凑近灯光照一照,捻一捻,闻一闻,手指上没有什么,连灰尘都很少,微有血腥味,“应该是比较新的血迹。东重而西轻,是从我们进来的入口拖擦往前走的。”

  几个人继续往前走,又发现了些血滴和另个一处拖擦血痕。

  地道不算曲折,亦不长,若不是初次进来又要查探印记,估计走到头最多一盏茶的工夫。

  灯亮能清楚地照到那出口处的扳机,谢庸扳动它,门渐渐移开。

  三人拾级而上,然后便看到一个婢女目瞪口呆的脸。

  三人走出来,往旁边看看,又是一个书架儿。再看看这室内的泥金大屏风、雕花檀木大榻和书案,案上的掐丝宝钿小香炉、镂雕笔筒和玉石镇纸,和案旁容颜清秀、身着细绢的婢子,不用问,确实是盛安郡公府的书房。

  “哎,回魂了!盛安郡公呢?”崔熠问。

  婢子满面通红,赶紧行礼,“回崔郎君,敝主当在内书房。”

  崔熠有些嗤之以鼻,穆咏那学问,还弄俩书房……不过想想这个书房可能不能算书房,当算卧房,崔熠释然,旋即又疑惑,“你如何认得我?”

  “上巳节时,奴婢曾见过郎君打马球。”婢子轻声道。

  崔熠点点头,想来是我马球打得好,风姿也好,婢子记住了。马球是崔熠的绝学之一,在长安儿郎中鲜有敌手。崔熠看看谢庸,又看看周祈,得意一笑。

  周祈看向屋顶,谢庸则回头找这边开合书架的机关。

  崔熠悻悻,对婢子道,“前头带路,去内书房。”

  周祈咧嘴笑了,谢庸亦微翘嘴角儿。

  周祈挑眉,你别说,我们小谢少卿笑起来还挺好看的,估计是从兰花上面收集的吧?

第15章 再说案情

  崔熠围着面色灰白的盛安郡公穆咏绕了半圈,“你说你何苦来的呢?”

  半晌,穆咏道:“我没杀赵大。”

  崔熠“呵”一声:“我们都从那破地道里出来了,你还说这个。你当真没杀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7页  当前第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9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京华子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