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傅宠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11节
小说作者:九月轻歌   内容大小:412 KB  下载:太傅宠妻日常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4-0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林筱风也望向抱着孩子轻轻拍抚的孟观潮,目光透着由衷的敬重、钦佩,“太傅这样的人,多一些就好了。”

  “你们这些年轻人,不妨学着些。”靖王道,“和他一个德行的人多一些,他的日子就轻生些。”

  林筱风望着靖王,忍俊不禁,“其实吧,您和太傅也就比我们大几岁的样子,说话怎么总是一把年纪的样子?最奇的是,我们也真把你们当长辈一样敬着。”

  靖王笑笑的,“没法子。江湖地位在这儿呢。”

  林筱风好一阵笑。相同的话,太傅也说过。

  靖王则因无意出口的江湖二字念及一事,他走进帐篷,等到孩子睡了,被孟观潮安置在软榻上,轻声问:“和你相熟的帮派,你用不用?那些人,靠得住的,都有侠义心肠,办事立竿见影。”

  “自然要用。”孟观潮找到一个坐垫,扔到脚边,然后坐下,“人力财力物力,我都要他们帮衬一把。这种事,比硬仗还难得,一时一刻都耽误不得。”

  靖王放下心来,“你要是这么说,我也要相熟的门派帮把手。人多好事。放心,一定不会帮倒忙。”

  “行啊。”孟观潮对他一笑,“我就知道,你这厮,就没有你的手够不着的地方。”

  靖王笑着,问:“不是,你这是什么毛病?怎么总在地上坐着?”说着,手势极快地抚了抚孟观潮额头,“还行,倒是不烫。”

  “个乌鸦嘴。”孟观潮指了指样式简陋陈旧的桌案上的一摞公文、信函,“受累,帮我拿过来?”

  靖王捧起一大摞公文,见毡毯有些潮湿,便寻了一张薄毯,帮忙铺在地上,这才把公文放过去,“那小崽子派人加急送来的吧?”

  孟观潮没应声。

  “累死你算了。”

  “有不少是关于赈灾的,你看看。”孟观潮挑出一摞公文,递给靖王。

  “行。”靖王也就在他对面坐下,“有什么难办的事儿,你全跟我直说就行。这回不管认同与否,我都照你的章程来。再怎么着,你媳妇儿是我媳妇儿的好友,我不能让你在外头又病又累的,真累吐血了,我家那位不定怎么整治我。”

  孟观潮笑眉笑眼的,“颖逸倒真是教夫有方。”

  靖王横了他一眼,又轻轻地笑,转头瞥一眼孩子,问道:“这么说话没事儿吧?”

  “吵不醒。在水里漂了大半天,才到了那个小山丘上,累狠了。”孟观潮温声解释道,“有点儿动静其实更好,太安静了,他反倒会惊醒。”

  “这种孩子,没少遇见吧?”

  “嗯。”孟观潮一面看公文,一面慢条斯理地道,“昨儿救了一小女孩儿,叫囡囡,跟林漪差不多大,在房顶上待了一天多,作伴儿的只有家里养的大黄狗。我接她的时候,她就搂着大黄狗,说能不能一起救下。”

  “然后呢?”

  “自然要一起救下。”孟观潮说道,“她那条大黄狗,比官场好些人强了百倍,长得也好看。”

  靖王撑不住,笑着摸出酒壶,喝了一口酒。

  孟观潮继续道:“小孩儿挺可怜的,爹娘没得早,跟祖父祖母一起长大的。那老两口儿是真疼孙女——大水把三口人冲散了,他们先获救的,跪着求官兵,一定要找到他们的孙女囡囡。那情形……”

  “幸好能团聚。”

  “嗯。有些人就没那份儿好运气了。”孟观潮摇了摇头。

  “这差事,就是身板儿遭罪心里更遭罪的事儿。”靖王亦是神色黯然。灾祸之中痛失亲人的百姓,这一路,他已见过太多。他自认大多数时候都是冷心冷肺的人,却常有看不了的情形发生。

  “只要有百姓需要,只要有可喜的情形,就值得。”

  “这倒是。”靖王又喝了一口酒,沉了片刻,岔开话题,“我一直没问过你,除了在庙堂的抱负,你有没有什么一直放不下又不能圆的心愿?”

  “心愿?”孟观潮想了想,“有。我想有一支自己的船队,在海上过几年逍遥自在的日子。”

  靖王讶然,“真的?”

  “自然。”

  靖王幸灾乐祸地笑,“这不是心愿,分明是做梦。”

  孟观潮扬了扬眉,微笑,“未必。”

  就这样,两个人一面查阅公文一面闲谈,谈及的话题,一时关乎要事,一时扯闲篇儿,至夜深,靖王才回了自己的帐篷安歇。

  孟观潮看完公文,看了看熟睡着的孩子,坐到桌前,写信给皇帝。不外乎是回答一些加急折子该如何回复。

  他跟皇帝说了,有拿不定主意的折子,就与苗维和原冲商量。可是,苗维和原冲经常意见向左,是以,到头来,皇帝还是要问他的看法,通过锦衣卫,与他信件不断。

  这样倒也有好处,锦衣卫能顺道把他和靖王等人的家书一并带回帝京。

  随后,他书写家书。

  临行前答应过母亲,得空就写信报平安。

  给母亲的书信,自然是报喜不报忧,只说赈灾诸事顺遂,请母亲放宽心。

  给幼微的书信……

  他找出她之前的书信来看。她写给他的信很长,说完要紧的事,便细数身边值得一提的事。

  给他的感觉,就好像他仍在家中,她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和他闲话家常。

  这让他心安,心里很舒坦。

  离开时,也不是不担心的:小猫醒转至今,这是他第一次离家,她要独自应对很多事。母亲视她为女儿不假,可越是如此,有些事情,她越不肯麻烦母亲,定会独自斟酌、决定。

  是十八虚岁了,可她又与常人不同,有两年的岁月,等于不存在。

  在他眼里,理智上知道她有她的过人之处,平时却一直认为她是憨憨笨笨又娇娇弱弱的小猫。

  但在眼下,她应对得很好,把手边事情打理得很妥当。

  而信件末尾的言语,又让他生出莫大的欢喜、触动,她说:腕上珍珠链,如非必要,总不肯除下。风雨之中,盼君安好,早日回京。

  真好。

  他思忖多时,决定改一改惜字如金的习惯,与她讲了囡囡相关的事——在当下这个过于沉重的环境,他所能找到的相对而言算得轻松的话题,真的很少。

  书写信件的时候,相思之情在心头翻涌。

  幸好,此次别离的时日不会很长,过不了多久,他便能回家与她团聚。

  妻子是怎样的存在呢?

  于他,是义无返顾地倾心、温馨光景的爱恋、别离期间的思念。

  .

  三日后,徐幼微最担心的疫情,还是出现了。

  不幸中的万幸,是康清辉记下的方子合用,随行的太医查过病症,再看看方子,基本上就能断定,随后熬药给患者服用,果然奏效。

  随后,徐幼微派人事先送到灾区的药材派上了用场,孟观潮命官府以市价征用。

  官府的人问运送、存放药材的人,来自何处,出自哪家。那些人却是含糊其辞,只说是来自京城,受人差遣行事。

  官府的人又大着胆子去问孟观潮,是何方神圣未卜先知。

  孟观潮听了原委,便知是幼微和岳父家不欲声张,因而淡淡地说管那么多做什么,得了便宜还卖乖?

  官府的人再不敢有二话。

  孟观潮又吩咐下去:严令禁止任何药铺药草商贩私自抬高药材市价。毕竟,幼微命人送来的药材,绝大多数是市面上少见的,其余所需的药材,要走药膳局和征用药铺药商手里的存货。

  康清辉一直不言不语地看着,心里很是宽慰。天灾无情,但终究算是有所准备在先,比起前世他所经历的情形,好了不是一点半点。

  为此,他吩咐心腹辗转将一封言简意赅的信件送到徐幼微手里,告诉她前世今生的差别,让她心安。

  她做的事情不少,也不图什么,但是应该知道,所作的一切都不是无用功。

  徐幼微看完康清辉的信件,心内稍安,随后,将信件付之一炬。留着这样的信件,对谁都没好处。

  在她的记忆中,那一年的夏日,过得分外漫长,或许是阴雨连绵数日的缘故,或许是孟观潮不在家中的缘故。

  京城的天气放晴之后,徐幼微开始频繁进宫:太后的病情明显更严重了,希望她每日进宫。

  太后的用意,并不是要徐幼微每日与自己说话,而是多陪陪郁郁寡欢的皇帝。

  徐幼微懂得,每日到了宫里,先与太后闲话一阵,随后便与皇帝说说京城、外面的事,在言语间有意无意地点拨、开解。

  每每想到皇帝终究是要与母亲阴阳相隔,面临与至亲永远离散的痛苦,心里便难受得紧。毕竟,皇帝今年才十岁。

  然而事已至此,还能说什么?做错的人,已经在付出代价,日复一日。

  靖王妃闲在家中无事,便递牌子进宫,看望太后,自然是当即得到允许。

  看到太后病重的样子,靖王妃心头已经,确定对方怕是熬不过今年了。私下里说话,她望着太后,半晌,摇头轻叹,“这又是何苦?”

  太后回以的,只有脆弱的自嘲的一笑。

  靖王妃问道:“还有什么心愿么?”

  太后轻声道:“只想在撒手人寰之前,见太傅一面。我,欠他的,已非一句抱歉可言。”

  靖王妃心里想着,原来你还知道对不起观潮,面上则是歉然道:“这就不是我能帮衬的了。”

  “我知道。”太后道,“但他始终要来一次慈宁宫,为了皇上。”

  的确是。太后与太傅相识多年,以前也不曾让皇帝察觉到他们什么,到了太后病故之前,在情理上,太傅是该请安探病一两次,做做样子。

  可是,他见了太后,除了膈应,还能有什么情绪?

  靖王妃沉默许久,行礼告退。

  离开宫廷的时候,时近傍晚,晚风袭来,已有些许凉意。

  终于,这个漫长难熬的夏日将要过去。

  靖王和孟观潮,即将回来。

第70章

  已是秋日, 天空湛蓝, 阳光明晃晃的,璀璨、和煦。

  万兽园里,皇帝和林漪正蹲在一只小豹子跟前, 絮絮地说着话。

  徐幼微坐在游廊的棋桌前, 闲闲观望。

  前一段日子, 与皇帝说话时, 他曾几次提起林漪, 夸她聪明、懂事, 又问,能不能让林漪休沐得空来宫里玩儿。

  十岁的孩子,尤其一个正在努力让自己长大、懂事、勤奋的孩子, 好些话, 已经不会对大人说了,或是难为情,或是不想让对方担心自己。

  想一想,皇帝才是真的小可怜儿,手足不相亲,没有年岁相仿的玩伴,自幼依赖的太傅离京在外, 至亲的母亲命不久矣……

  徐幼微征求过太后的意见,得到赞同之后,近日每次进宫都带上林漪。有时就像此刻,远远地瞧着, 有时则让顾鹤尽心照看,让两个孩子在一起谈天说地。

  看得出,因着有了真正投缘的玩伴,皇帝心绪开朗了些。

  至于孟观潮那边,赈灾、疫情相关事宜进行的都很顺利,到底是跋扈冷酷与体恤军民的名声并存,相关衙门不敢在他眼皮子底下出什么猫腻。

  按理说,他和靖王早就该回京了,两个人却一再将回京日期延后,原由是要亲自查看防汛问题严重的地方:灾难之后,不少桥梁堤岸河道需要修缮甚至重建。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1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1/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傅宠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