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太傅宠妻日常_分节阅读_第113节
小说作者:九月轻歌   内容大小:412 KB  下载:太傅宠妻日常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4-0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徐幼微觉得好笑,“并不是。想跟你几句心里话而已。”

  静宁公主有了些许兴致,“说来听听。”

  “第一,对于意中人,你如何争取,只是你与他的事,全不需跟我找辙。第二,你所谓的倾心,在我看来,也不过是嘴上说说而已。”

  静宁公主不满,“你指什么?”

  “你不了解太傅。”徐幼微道,“他在外忙着赈灾后续事宜,你却算计着如何进孟府的门,这实在是上不得台面了。我并不是心怀天下的人,却也知晓,在这时候,思他所思,想他所想,尽可能地帮他多做些事。殿下可知,道不同不相为谋?”

  静宁公主蹙眉,“灾情刚起的时候,你和靖王妃就跳着脚地带头捐钱施粥,我凭什么要巴巴地跟在你们后头,给你们脸上贴金?”

  “原来,我和靖王妃只是为了名声才做那些。”徐幼微静静地看住静宁。

  静宁被看的久了,发现对方的眼神不含一点情绪,让她觉得自己仿佛是个无足轻重的人或物件儿,她心里非常不舒服,要竭力克制才不发火。

  “那么,太傅、靖王又为何亲自赶去赈灾?”徐幼微认真地问道。

  “那情形,谁肯去?”静宁对着徐幼微的眼神,边思索边说道,“情形好了,要收拾许久烂摊子,情形不好,不是染了时疫,就会背上罪名,官员们自然都要躲着。他们两个除了亲自上阵,还能如何?太傅是责无旁贷,靖王则是急于表现。”

  徐幼微失望地摇了摇头,“太傅并非找不出代替自己前去的重臣,他只是记挂着受灾的百姓,想快些对百姓伸出援手。两军阵前,他从来是冲在最前方的那一个,而天灾,要比最凶险的仗还难打。对将士,对百姓,孟观潮从不会有任何算计。”

  静宁抿了抿唇,因着被委婉地数落暴躁起来,“你到底想说什么?”

  “你除了认得他,口口声声钟情于他,还有什么值得一提?”徐幼微牵了牵唇,“你所谓的钟情,简直是辱没他。”

  “反了你了!”静宁公主横眉怒目,抬手去抄手边的茶盏,然而手刚碰到茶盏的时候,便被一颗圆溜溜的东西击中,立时疼得缩回了手,敛目揉着手的时候,无意间瞥见,击中自己的居然只是一粒花生米。

  同一时刻,静宁身侧的两名侍女抽出袖中匕首,齐声斥道:“大胆!”

  侍书怡墨则是不动声色,只是稍稍调整了站姿,侍书与二人对峙,怡墨则只留意着徐幼微。

  一时间,室内杀气腾腾的。

  徐幼微毫无所觉的样子,云淡风轻地道:“殿下日后好自为之,若再给太傅平添纷扰,我,就不客气了。”

  静宁冷笑,“不过是狐假虎威。单凭你,能将我怎样?”

  “有可用的人脉,不用才是傻瓜。”徐幼微悠然一笑,“你若不用公主的身份压人,我识得你?”

  “他不过是看中你的样貌才娶了你。待得你年老色衰时,我倒要看看你会落得什么下场!”

  徐幼微觉得好笑,“我年老色衰时,你能好到哪儿去?这种孩子气的话就免了吧。”

  静宁心烦到了极点,想让眼前人快些滚,却又清楚,自己的心愿还需好生周旋,不到最后一步,不能与之翻脸。

  徐幼微慢悠悠地道:“改日,我要向太后请一道赐婚懿旨——将你送到番邦和亲的懿旨,你说可好?”

  “你!”静宁腾一下站起身来,带的近前的茶盏摔落在地,切齿道,“你敢!”

  “我说到做到。”徐幼微语气和缓地道,“请了懿旨,我不会昭告天下,只是个握在手里的把柄,最终是否销毁,要看你肯不肯安生下来。”

  其实,懿旨已经在徐幼微手里:离宫前她去看了看太后,太后说了静宁找过自己的事,问她作何打算。

  她斟酌之后,便问太后能否给她一道兴许永不会公之于众的懿旨。

  太后当即明白过来,笑了,倒是少见地有了兴致,亲自书写懿旨、盖印。

  静宁眨了眨眼睛,发现徐幼微这人奇得很:言语明明是对人亮出了明晃晃的刀子,竟仍是一脸无辜的德行。气得她肝儿疼。

  “奸诈小人!”她从牙缝里磨出这一句。

  “你觊觎我夫君多久,我就用懿旨压你多久。”徐幼微笑了笑,“告辞。”语毕转身,款步离开。

  静宁望着她离开,望着轻轻摇晃的门帘,良久,跌坐回座椅,大哭起来。

  .

  徐幼微回到家中,与太夫人说了晚归的原因。

  太夫人笑问:“怎样应付她的?”

  徐幼微照实说了。

  太夫人笑开来,“你啊,蔫儿坏蔫儿坏的。”

  徐幼微笑得现出几颗小白牙,“也是没法子。她要是只与我这样那样的,也罢了,权当解闷儿,可她不同于别的女子。不拿捏住她,说不定哪日会找到您面前。”

  静宁公主真的不同于任何女子,就算太夫人是认可男人三妻四妾的心思,也决不能接受静宁进孟府的门。

  “也对。”太夫人道,“有了杀手锏,静宁公主就不敢再上蹿下跳了,早些清净了也好。毕竟,日后还有不少事情。”

  徐幼微点了点头。

  转过天来,徐如山来看女儿,闲话时道:“罗谦这一阵,升了三次官,如今在钦天监是一把手,再不会受窝囊气了。”

  徐幼微很为罗谦高兴。

  “他去找过我几次,让我带话给你,感谢你对他的知遇之恩。”

  徐幼微一笑置之。

  徐如山则道:“你别不吭声,跟我说说,怎么会事先张罗起那么多事情?”

  徐幼微早有准备,道:“您还记得林漪如何进了孟府的门么?”

  徐如山听妻子女儿说过,因而颔首。

  “这次也是大同小异。我总是梦见有灾情,连大致的日子都一清二楚。这次更奇的是,有个人与我一样,他是心系百姓的性情,没法子直接见到太傅,便设法与我相见,说了原委。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在他提点下,我就事先做了些准备。”徐幼微脸不红心不跳地扯着善意的谎言,“关系太大了,我也是在赌,希望是假的,却又怕极了是真的,为此,便请您帮衬我一些,从钦天监入手,让朝廷早一些防范灾情。”

  徐如山听了,初时释然,随即就生出新的疑问:“那个提点你的人是谁?你为何不直接告诉观潮?”

  徐幼微道:“提点我的人,我认识,但是不愿意让任何人知晓。我答应了,不能食言。

  “至于告诉观潮,自是不可行的。那种事,我与他照实说了,他应该也相信,但很多情形就不是自然而然的了,会有人因为他的举措说他莫名其妙。

  “他的性子,您是知晓的,绝不肯利用钦天监做文章——他只相信事实,不信莫须有的预言,不可能八字没一撇的时候,就命人安排钦天监做铺垫。”

  徐如山缓缓颔首,继而又笑,“像是什么都明白了,却又像还是一头雾水。”

  “弄那么清楚做什么?”徐幼微对父亲耍赖,“事情办成了最重要。”

  “也是。没坏处就行。”

  .

  靖王回到京城,先进宫复命。

  皇帝一改往日的疏离,笑着让他落座、喝茶,随后,抛出了一大堆问题,都是关乎他的太傅的。

  靖王也一改以往在皇帝面前的寡言少语,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孟观潮亲自救百姓的事,也不隐瞒他的病情,“好不容易将养的见好了,到了灾区没多久就又犯病了,等他回来,让宁夫人看看,尽量给他琢磨出个更好的方子。”

  皇帝听了,忧心不已,“唉,真是怕什么来什么……”停一停,又道,“你呢?还好吧?四叔说,你也没少在水里泡着。”

  “没事,调理一阵就行。”靖王细细地打量着皇帝,“我怎么瞧着,你像是瘦了不少?”

  皇帝小大人似的叹息一声,“每日发愁,能不瘦么?”

  靖王哈哈地笑起来,“说的跟真的似的。”

  皇帝横了他一眼。

  “得了,我知道你愁。我想给太后娘娘请个安,能不能跟我一起前去?”

  皇帝略一思忖就点头,“好啊。难得你有这份儿心。”

  兄弟两个一起去了慈宁宫,见到太后,靖王瞧着她的病容,心绪复杂。

  太后倚着床头,看着他们,唇角噙着笑,问起在外的情形。

  靖王就好声好气又绘声绘色地跟太后讲述。

  “那么苦……”太后唏嘘不已,“太傅他……”

  “他还不错。”靖王又事无巨细地讲起在外对孟观潮的见闻,说起了那个被观潮哄着入睡的小男孩儿,说起了听说的囡囡与大黄狗的事,也说了大雨如注之中,孟观潮带着官兵涉水而过,寻找受困的百姓。

  这些是他愿意且有意说的。已经是将死之人,多点儿良知,多一些对孟老四的了解,没坏处。话里话外的,他也并不掩饰对孟观潮更多更深的了解带来的更进一步的欣赏、敬重。

  太后敛目听着,渐渐的,神色变得格外痛苦。

  皇帝以为是病痛所至,连忙亲自服侍着母亲躺好,又一叠声唤太医。

  这样的情形,靖王瞧着,倒是少见地对皇帝生出了一些不落忍,对太后么……还是没情绪,就那么冷眼瞧着。

  .

  时光荏苒,日复一日,无声而平静地逝去。

  静宁公主不想承认,自己被徐幼微轻轻松松地收拾了,却不得不承认。因着被送到番邦和亲的可能带来的恐惧,她再不敢往孟府的人跟前凑,老老实实地留在公主府。

  偶尔气急了会忍不住嘀咕:孟观潮,你知不知道,你那个千娇百媚的小妻子,看起来是一只漂亮无辜的波斯猫,其实是一只小狼崽子,歹毒得没边儿了。

  离中秋节近了,风中金桂飘香。

  徐幼微每隔一日带林漪进宫,逗留整日。太后的情形愈发不好了,在如今,要用虎狼之药减轻过于严重的疼痛。

  在宫里,徐幼微的心绪总是十分复杂,回到家中,对孟观潮的思念,如三月劲草一般疯长着。

  那份思念,是深入骨髓的想念与担忧所至,亦是前世今生对他所有的感情累积而至。

  十月十四,什刹海别院的管事来禀:“别院一些地方需要修缮。之前因着灾情,小的们尽力自己想法子,但是没修好。眼下没事了,也就大着胆子来禀明夫人了。”

  “我去看看。”徐幼微交代完,知会过太夫人,坐马车去了什刹海。

  她听李嬷嬷说过,什刹海这所别院,是孟观潮置办的第一所别院,不知是不是与原冲一起忙活的缘故,彼时兴致颇高,花费了很多心思。虽然,绝大多数日子都闲置着,他连住几日的工夫或闲情都没有。

  徐幼微没想到的是,她刚到别院,孟观潮就回京了。

  他先回到府中,去母亲房里请安。

  太夫人笑着叹气,“要是早一些回来该多好?幼微刚去了什刹海别院。”

  孟观潮只是一笑。

  “等会儿我就派人唤她回来。”

  “不用。”孟观潮说道,“我换身衣服就去宫里复命,估摸着还得给太后请安,不定什么时候才回来,没必要耽搁她处理事情。”

  太夫人想了想,颔首道:“好。那就这样,你回来的时候,幼微要是还没往回返,你要是还有精气神儿,就去接她一趟。这一阵子,你辛苦,她也不轻生。”

  “成。听您的。”

  太夫人起身,携了儿子的手,亲自送他回卿云斋,一面仔细打量他,一面关切地嘘寒问暖。

  “爹爹!”林漪小鸟一般跑过来。

  孟观潮立时笑了,俯身对女儿张开手臂,将她捞起来,抱在怀里,“闺女,想爹爹了?”

  “想!”林漪明明灿烂地笑着,眼中却闪烁出水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0页  当前第11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3/12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太傅宠妻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