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举人的典妻_分节阅读_第31节
小说作者:吧噼   内容大小:250 KB  下载:举人的典妻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2-25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想到此处,香兰嫣然一笑,“姑太太自然是福泽深厚,长命百岁,将来左手抱侄孙,右手环孙女,正是美满顺遂的好命格呢。”

  这句话但凡换个人来说,赵春云必定报以一笑,但换成香兰,却觉得她果然是装神弄鬼的好手,因此对她越发不喜。

  “你现在月钱领多少?”

  “回姑太太话,香兰每月得钱五百。”

  “嗯,涨到一两!”

  香兰大喜,连忙叩谢,“谢姑太太,香兰日后必会尽心尽力做活,绝不负姑太太抬举与信任。”

  “行了,且下去吧,西南角的厕子,以后就归你管了,好好做吧!”

  说完,赵春云重又闭了眼睛。

  香兰的笑容顿时僵在脸上,啥?涨了月钱就为了让我去掏厕所?

  小雀儿噗嗤一声笑了,“走吧,我先带你去看看你的屋子。”

  香兰现在已经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东跨院的恶意,她怀疑是赵春云把对文馨的不满发泄在了自己身上。

  心里很是委屈,面上也就带了三分的郁闷。

  小雀儿只作不知,还再高声大嗓地打趣她,“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想必你日后掏粪掏得必定技高一筹,我们就且拭目以待啦!”

  香兰也只好跟着笑,样子却比哭还难看。

  晚间,赵修海自熊台镇回来,先去东跨院点了个卯,看到赵春云气色不佳,少不得出言相问一二。

  赵春云见他满身风尘,便有些心疼,因此并未如实相告,只骗他说夜晚没休息好。

  赵修海自然不信,趁着出来时,又偷偷问了小雀儿。

  小雀儿不敢隐瞒,但也不敢和盘托出,因此便挑挑捡捡地说了,大意就是张芝麻梦到了满儿小姐,结果竟被姑太太知道了,姑太太百感交集,身体便有些不舒服了。

  赵修海知道姑母对妹妹的死始终难以释怀,除了好奇她怎么知道张芝麻做什么梦之外,到也未疑其他。

  回到前院后,赵修海便把张芝麻拎到了书房里。

  “听说你昨晚梦到了满儿?”他开门见山问道。

  张芝麻悄悄在身侧抹了一把冷汗,“我就是梦到俩姑娘,只是他们都说是满儿姑娘。我没见过满儿姑娘,因此,我并不知道梦中之人是不是她?”

  “那为什么别人会觉得你梦到的是满儿,你说得哪句话让他们有了这样的判断?”

  张芝麻咕咚吞了一口唾沫,“我,我说有个姑娘和老爷肖似,他们便都说是满儿姑娘。”

  赵修海沉默。

  张芝麻不知道他信了多少,偷偷抬起头来打量他,却见他目光中满是哀戚,双眉也跟着高高皱起,似是承载了许多愁绪。

  下意识的,张芝麻伸出手来,想去抚平他的眉毛。

  赵修海却已经恢复了神情,看着她愣愣怔怔的样子,冷冷一嗤,“发什么呆呢?”

  张芝麻猛然惊醒,吓得忙缩回手来。

  “以后,莫要再随意提起她,于赵家来说,这是一个伤疤,频繁提及,终究永远作痛。”

  张芝麻赶紧应了,“好的老爷,芝麻记住了。”

  片刻后,赵修海转移了话题,“你是哪里人?”

  张芝麻又是一愣,好端端的为何问起这些呢,“娘家下洼村,婆家三槐村。”

  “三槐村?果然是三槐村!”赵修海眸子一深。

  今日他去熊台镇李家,在李迁的书房里竟然看到了张芝麻的画像,画中之人头上包了布帕,更显得五官明艳,灵气逼人。

  后李进打趣说,这就是迁弟相中的小娘子,已经定了婚期。

  赵修海当时内心震动,脸上却不敢露出分毫,天底下竟有这么像的人吗?

  他装作不经意地样子,问了画中人为何方人士,后被告知是三槐村人。

  如今基本上可以确定画中之人就是张芝麻,可是,她既有如此良缘,为何还要入了赵府做典妻呢?

  生活顺遂的人,谁会出来与人做典妻呢?

  赵修海一时间百思不得其解,便旁敲侧击地问道:“你家里现在都有谁在?家中生活上可有什么困难?”

  突如其来的关心令张芝麻有些无所适从,她心里斟酌了一番,才答道:“家中男人们早逝,如今只有婆婆小姑和我。”

  女子挑门立户过活,确实更加艰难些。

  “那上次街上同你争吵的……”

  “正是我的婆婆和小姑。”

  赵修海闻言微微点头,几息后,他仔细瞅了张芝麻一眼,“待你婚期到了,你只管离开便是,若家里生活困顿,钱财不凑手,我可以替你做主,把那典资替你抹了,你不必发愁归还。”

  张芝麻一头雾水,“婚期?什么婚期?”

  “自然是与熊台镇李家公子的婚期。”

  张芝麻当日曾隐隐约约听说王敏要嫁去熊台镇,但对方姓什么叫什么,家里又是什么情形,她一概不知。

  看赵修海话里话外的意思,像是将人弄颠倒了。

  “老爷,您莫不是弄错了,芝麻不过是一个寡妇,如今又做了老爷的典妻,哪里还会和人约了婚期呢?家里要出嫁的是我的小姑子,她正是要嫁去熊台镇上。”

  赵修海讶然,李迁相中的是她,等待出嫁的却是她的小姑,是阴差阳错还是有人从中作梗,一时到不好下结论。

  不过。令人发愁的是,这事既然自己已经知道,那要不要从旁提醒一下呢?赵修海陷入犹豫之中。

  良久,赵修海心里终于有了答案:还是算了吧!不提李迁,这边还有个高笼鹅要打她的主意,自己若是掺和进来,难免会有人觉得自己偏帮对方。倒不如让一切顺其自然。

  做了决定后,赵修海心里松快了许多。整个人看上去便多了几分随和,不是那么冷冰冰的了。

  “今日可练习写字了?”

  “写了的写了的。”张芝麻赶紧回答。

  “那线条画了几张了?”赵修海接着问道。

  张芝麻突然有些不好意思,“约莫能有三五张吧。”

  赵修海一听果然皱了眉头,“三五张?那你这一天都做什么了?”

  张芝麻抿抿嘴。没能回答。

  赵修海的语气越发严厉,“若不是诚心向学,莫不如早早弃了,还是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吧!”

  赵修海劈头盖脸一顿说,把张芝麻吓了一跳,脸色登时白了。

  赵修海只好勉强和缓了语气,“明后日多写一些吧,每天最差交十张,待我闲了,自然会检查你的课业,你不要随便就荒废了。”

  “芝麻晓得了。”

  “嗯,你去吧。”

  芝麻赶紧福了福身,走了出去。

第45章 莫要对我起那不该有的心思

  张芝麻因赵修海的话,开启了昼夜不分废寝忘食的学习生涯。

  有时候熄灯的时间到比隔壁的赵修海还要晚,如此一来,灯油蜡烛等物耗费地极快,她怕被主家诟病,因此这些东西都是托李妈妈捎带回来。

  她的日常作息时间也逐渐形成了规律,早中晚各去厨房帮忙半个时辰,上午替李妈妈洒扫庭院,下午则去东跨院小花园除草松土。

  总体上来说,一天中有三个时辰用来做活,其余时间便都是她自己的,读书写字交课业,一天下来,几乎没个闲工夫,但她自己到乐在其中,觉得十几年都没这么顺心如意过。

  如此努力,果然收效显著,月余后,她已经能默背几十首诗词,并且拿着赵修海送的字帖开始描红了。

  赵修海对这样努力又聪慧的学生很是满意,两人相处越来越轻松,偶尔还能开个不大不小的笑话。

  这一天,张芝麻照旧在晚饭后交了自己的课业。

  赵修海看了她默写的古诗与描过的字帖,心里甚觉满意,本想走严师路子的他一时没能忍住,毫不矜持地夸起人来。

  “很不错,没想到你竟然是个读书的料子,这首《七月》仅两天时间就能背能写了,可见你人之聪慧了。字也有进益,虽然尚未入门,但已经显出几分灵气来了。”

  张芝麻被他夸得有些飘飘然,脸上便带了几分得意的笑容,“我若是男儿,约莫早就得了功名了,怕是连廪米都吃上了。”

  赵修海佯装生气,将脸一拉,卷起一本书照着张芝麻的脑袋狠狠一敲,“得意什么?满招损,谦受益。你差得且远呢!”

  张芝麻也不生气,抬手揉了揉脑袋,嘻嘻笑了。

  她提笔写了两行字,“老爷您看看,我写的字大有玄机哦。”

  赵修海瞟了她一眼,“故弄玄虚!写了什么给我看看。”

  张芝麻便把纸拿给他看。

  每行四个字,第一行是“修仁行义”,第二行是“海纳百川”。行首两个字加起来正是“修海”二字。

  赵修海无奈一笑,“雕虫小技!以后莫在这些小道上动心思,免得惹人笑话!”

  说完,他也提笔写了两行,第一行是芝兰玉树,第二行是麻姑献寿。行首两个字加起来就是芝麻。

  “还想再看吗?想得话,还能给你写几行。”赵修海道。

  张芝麻摇头,“不用了不用了,这就够了。咦,老爷您且给我解释解释这芝兰玉树是什么意思吧。以前没见过这个词呢。”

  “比喻人很优秀,德行高尚,才能突出。”

  “哦,那这个词给您最合适,老爷就是个芝兰玉树的人。”

  赵修海失笑,“那你又是什么样的人?”说完,他直接大笔一挥在芝兰玉树上面又添了四个字,“我看你就是个张牙舞爪的人!”

  傻子也能听出这绝不是什么好词,张芝麻自然不肯应,当下就跳了脚,“我才不是!我才不是张牙舞爪的人,我是老爷的人!”

  说完后,两个人的呼吸都顿住了。

  良久,赵修海嗤笑了一声,一把扯起张芝麻拽进怀里,“你想提醒我什么?”

  张芝麻被他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满脸通红,“没曾提醒什么?”如果解释为口误,不知道还来不来得及。

  赵修海摆正她的脸,“给你一句忠告,别起那要不得的心思,否则你一定会后悔的?因为——”

  “因为什么?”张芝麻盯着他的眼。

  他好看的喉结上下一动,“因为我已经有了妻子,如果给不了其他女人正经的名分,那我,我绝不会去招惹。”

  张芝麻有些无地自容,遂苦笑了一声,“老爷,您多虑了,我怎么敢有这些想头。我出身农户,为了冲喜入了王家,十五岁上就成了寡妇,认真说起来,老爷是匣子里的明珠,我是鞋底上的稀泥,不管从哪一方面说,我都配您不上。所以,老爷您尽管放心,芝麻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以前不会,以后,以后也不会。”

  顿了顿,“只是,我毕竟是以典妻的名义入了赵府,还收了你们三十三两银子。也签了名字按了手押。你们如果想让我生个孩子,我自当会尽自己的本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2页  当前第3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6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举人的典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