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好些就急急忙忙地跑出去,也不知道萧让何德何能。”萧恪一面不爽,一面又接过了子苓递来的药碗, 她的手不能抬高,萧恪便端着到她面前,用勺子一勺一勺喂给她,喝了两口,陆青婵便苦的皱眉:“您给我吧,我一口喝了算了,不然像这样钝刀子割肉,不晓得要到什么时候。”
她皱着眉一口气把药喝了,萧恪往她嘴里塞了好几个蜜饯:“良药苦口,朕跟你说,杨耀珍开的药保准你药到病除, 若是被朕发现你怕苦不喝,你可要小心了。”
早也不知道萧恪是这般聒噪的人,可如今根本瞧不出人前那般冷峻的模样, 此刻絮叨地说着,身上也多了许许多多平宁安定的感觉,烛光映照着陆青婵的笑眼,萧恪虚张声势:“你在笑什么?”
陆青婵靠着软枕, 细声细气地说:“臣妾没笑。”嘴上说着没笑,可眼里已经带起了星光,萧恪没心情和她争这些,他坐在杌子上长舒了一口气:“陆青婵,往后再也别这样了,朕的心脏受不住,长此以往怕是要折寿的。”
萧恪说话的时候,眉宇间确实带着忧虑,陆青婵说了个好字:“臣妾,也不想再听念出错字的《小窗幽记》了。”
“你都知道?”萧恪登时不自在起来,感觉自己的心事像是别人当众戳穿了,和《小窗幽记》一起念的,还有他的思考,甚至有对陆青婵掏心掏肺的话,那些话哪怕到此时回想起来都觉得面红耳热,他一时间心里竟然觉得有些发虚。
陆青婵抬起她没受伤的手,缓缓搭在了萧恪的手臂上:“皇上,臣妾往后一定会长长久久地陪在您身边。”她鲜少说这样直白的话,落在萧恪的耳朵里,也觉得心中激荡起了阵阵涟漪。
往后再不让她身处险境了,萧恪反复在心中说了几次,那天晚上,萧恪又宿在了城墙宫,有善端着铜盆来让萧恪净面,陆青婵倚在床边说:“平日里,这些都该是臣妾的差事。”
有善笑得有几分挤眉弄眼:“主子娘娘只管歇着,这些事有奴才呢。”
“主子娘娘?”陆青婵一愣,“这可不好乱叫。”
萧恪已经净了面,他接过帕子擦脸,淡淡说:“南薰殿那般拟好了诏书,已经送去你家了,你行了册封礼之后,你父亲就是镇国公了,你的两个兄弟,朕也分别封了参赞大臣和办事大臣,历练几年总不会错的。”
陆青婵张了张嘴,萧恪却不肯给她说话的机会:“朕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要说你父兄和你,陪在朕身边已经是恩德了。这些话朕不想听,朕喜欢一个人,想要给她朕能给的东西,你也要阻拦么?”
喜欢。
这一次陆青婵又又些愣了。
在宫里谈喜欢不喜欢,原本就是一件极其天真的事情,许许多多年来,没有人会问出这个问题,天子连用膳的喜好都不足为外人所知,更别说朝堂上喜欢哪个臣子、后宫里真心实意地喜欢哪个嫔妃。这轻飘飘的喜欢二字,萧恪说得随意又真诚,陆青婵眼中的茫然神色,竟倏尔取悦了萧恪,他接过子苓手里的帕子走到她身边:“来,朕给你净面。”
陆青婵没有反抗,萧恪便细致地给她擦脸,她的皮肤极好,平日里鲜少涂脂抹粉,此刻的灯下细致得宛若上好的白瓷,擦完了脸,萧恪又去拆他的簪子。
他好像对她的一切都感觉好奇,摘去最后两个虾须小簪,她的乌发像绸缎一样垂落,萧恪绕道屏风后换区衣服,又回到床边和她躺在一起。他喜欢把玩她的头发,把那一缕青丝缠到手指上,而后又松开,片刻后,他像是又找到了另一重乐趣似的,把自己的头发和陆青婵的头发系在一起。
他说:“在民间,这个叫做结发,是你和我,这辈子就要长长久久地在一起了。” 黑暗中陆青婵轻轻眨了眨眼,她说:“一辈子,不够。”
在宫中日复一日的恩爱情分,萧恪笑起来,自被子里牵住了陆青婵的手:“册封礼定在三月初一,那时候你的伤应该也好得差不多了,到时候,你就要风风光光地嫁给朕了。”
册陆青婵为皇贵妃的时候,还在国丧,萧恪没有给她一个风光的册封礼,如今只恨不得把一切最好的都给她。
日子一天一天到了年下,腊月二十七这天,只是平常得不能再平常得一个午后,方朔对萧恪说:“皇上,北三所那位爷,昨天晚上过身了。”
萧恪批折子的手微微一顿,那滴墨就猝不及防地落在了折子上,红艳艳的像是一颗氤氲开来的眼泪,过了很久,萧恪淡淡说:“不要发丧,按照二等公的礼安葬了,不要立碑立牌,更不要告诉皇后。”
萧让死了。
这四个字浮现在萧恪的眼前。
他曾经在无数个深夜里想到过萧让的归宿,最开始那几日,他恨不得用最残酷的刑罚,折磨他日日夜夜,让他求死不得,后来,陆青婵醒了,她用虚弱的嗓音求他,让他给萧让一个活路。其实对他来说,活着比死了还要难,萧恪沉默了很久,终于允准了。
他给他片瓦遮身,让他过萧恪曾经也向往过的太平日子,萧恪告诉陆青婵说,这一切都是看在她的面子上。可归根结底的症结所在,陆青婵明白,只是萧恪自己不愿意承认。
现在,方朔走到他面前告诉他,那个人已经死了。
那些既往的怨怼,而今都因为他的死而一笔勾销,再难填补,那么,除了怨怼之外的恩情呢?
那一天的萧恪,心里并没有觉得因此而获得了轻松,反而又像是一块石头重新提了起来,萧恪死了,一个人孤独的死在了北三所,那个皓齿明眸的少年,生命便在二十五岁时戛然而止,画上了句号。
萧恪心里有一瞬间的恍惚,虽然这几年来,他们兄弟二人早已没有了什么恩义可言,可在这一刻,萧恪的痛心也是真的。
他甚至没有再去过北三所见一见他。
那是纠缠在血脉深处的情谊,那是他许多年来,为数不多的兄弟情谊。平帝的子息不丰,年龄相妨的也不过是他们兄弟二人,纵使彼此反目,那段纵横草原的日子,仍旧在他的记忆里闪光。
然而,然而。
萧恪神色如常的批了折子,正赶上萧礼来给他请安。过了年就七岁的萧礼,规规矩矩的磕头说吉利话,萧恪笑着说:“你一会儿去给皇后请安,让她赏你金瓜子。”
去岁除夕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如今又添了新岁,萧礼笑着说是,出了乾清宫的门,萧恪看着他的背影看了很久,突然说:“他和老三越长越像了。”
屋子里的奴才们没人敢接他这句话,有善大着胆子说:“到底是亲兄弟。”
萧恪竟然不生气,他点点头:“是啊,亲兄弟。”
打断了骨头,扒皮抽筋,依然打不断骨子里的血肉亲情,萧恪说:“希望下辈子还能做兄弟。”最近一段时间,他说了很多不合他脾性的话,萧恪把笔放到了笔架上,他走到窗边,背对着奴才们说:“庆……有善,你有空,去报国寺给他请一盏灯吧。”
在这辞旧迎新的年岁里,有人迎来了新的一年,也有人永远的留在定坤元年。
得失难量,盈虚有数。也不知道是活人不易,还是死人更不易。
作者有话要说: 后面基本都是撒糖了,小包子即将上线!感谢在2020-01-17 18:20:05~2020-01-18 00:57:5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Allie 20瓶;卧月伏眠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72章 女儿香(三)
临近年关, 从全国各地都寄来了数不清的请安折子, 萧恪不喜欢这些繁文缛节, 但也不得不收下, 天气冷得往外冒白气儿,萧恪批了折子之后,有善见他神情中有些疲惫, 便递来一些鼻烟,萧恪闻了闻也觉得清醒了几分。
“主子爷,教坊司那边新排了曲儿,皇上可有兴趣听听?”有善给熏笼里加了两块炭,萧恪摆摆手,“若是皇后喜欢,让他们唱给皇后听吧。” “皇后不喜欢这些,倒是端小主隔三差五地召见。”
萧恪对除陆青婵以外的人并不关心:“她喜欢这些也可以由着她。”
看着萧恪的表情,一句藏在有善心里的话一直也没有胆子说出口了,看戏也就罢了,可平日里端小主偏把无幸一个人叫去, 一唱就是三五时辰,哪里像是在听戏,倒像是在搓磨人。可这是主子的喜好, 他一个奴才没什么说话的份儿。
今日皇上传口谕,晚上要去皇后那里,经过永寿宫的时候,又听见里头在唱戏, 无幸的嗓子都哑了,端嫔仍旧没让他休息,约么是在哪里得罪了主儿,有善想着,也忍不住嘬牙花子,这平常里看上去不声不响的端小主,也有着这些折磨人的手段。
永寿宫里,《女驸马》这一折戏唱完,端嫔也不叫人给无幸倒茶,她施施然地坐在主位上头,用茶杯盖撇去茶叶末:“这回唱得不好,重唱。”
要知道,这些唱戏的角儿们,平日里也都养着嗓子,哪会像现在这般整日里杜鹃啼血一般地唱下去,可主子不叫停,做奴才的也只能受着。
无幸清了清嗓子,只觉得喉咙里火烧火燎的疼,他笑了笑,立刻又接着唱了起来。
抱雪从外头走进来,对着端嫔行礼:“主儿,皇上今天晚上传了口谕,要去皇后主子宫里。”
端嫔颔首,对着无幸说:“便宜你了,不必唱了,回去吧。”
她的声音清清冷冷的,无幸看着她,突然嘶哑着嗓子问:“不知小主为何总是要和奴才过不去?”
“过不去?”端嫔戴着宝蓝色护甲的手指轻轻摁在了桌角,“你做了什么,心里清楚。”
“说句不中听的,”无幸琉璃色的眼睛看向她,“不就是为了皇上的清誉么,您瞧瞧皇上是怎么待您的,再瞧瞧皇上如何待皇后。为了这件事惩罚奴才,您也不想想值不值得。还是小主您,为了皇上痴心一片啊。”
端嫔的目光闪了闪:“不用你管。”
萧恪是踏着月色来的,午后又新下了雪,这几日的天气总是阴晴不定,他依旧是走路来的,靴子踏在松软的雪地里,柔软得让人觉得内心都安定起来。
走到陆青婵宫里的时候,陆青婵正在烹茶,她右手还使不得力气,一切都是用左手来的,她从瓷瓮里用木勺舀出冷冽的水来,倒入釜中。看着萧恪在看她,陆青婵莞尔一笑:“皇上来啦。”
她和他相处之间越发自然从容,不像过去那般恪守着繁文缛节,如今应对得宜的模样,当真是像极了寻常夫妻该有的样子。
“皇上没见过臣妾烹茶,臣妾今日来烹煮一次。”这个瓷瓮眼熟,萧恪知道她的用心,但是陆青婵没有提起许多年前那像是寒暄一般的承诺,萧恪也并没有提起。
她把茶饼研碎,用纯炭把水煮至将沸,再把茶叶投入釜中。陆青婵是额外学过茶道的,一板一眼做得极是用心,哪怕如今右手使不得力气,也不假人手,萧恪猜得出她的用心,所以也并不曾帮她。等水沸后,她用勺子把煮出来的茶花舀于熟盂之中备用,待到第三沸时重新加入,她烹煮得用心,那一汪碧色的水带着茶香四溢,缭绕在她身边。
淡淡的水汽里,她眉眼平和,整个人身上都流转着一股诗情画意,她把茶盏送到萧恪面前:“皇上尝尝。”
萧恪啜饮一口,唇齿间都弥漫着清冽的香气,果然是宫里任何茶叶都喝不出来的,他喝得开心,可看着陆青婵的模样也总是不忍:“你还没好,平日里要多多静养,不可劳心劳力。”
陆青婵抿着嘴唇一笑:“给皇上烹茶,臣妾不觉得累。”她绝口不提过去的承诺,只是觉得对于萧恪来说,这是一件微乎其微的事情,早就被细细的沙尘掩埋在记忆深处了,她不需要萧恪记得,也只是想给过去的自己一个交代。
但是萧恪却开口了:“朕记得在太乾二十三年的早春,朕在御花园里看见你,你在看梅花,那时候你对朕说,你母亲会用花上的雪水来烹茶,你说往后有一日也要烹给朕喝,一晃是九年了。”
看着老神在在的萧恪,陆青婵心里说不出的惊讶:“这么多年了,您竟然还一直记得。”
怎么能记不得呢,早些年间少有交集的时候,那些为数不多的擦肩而过,都曾经被萧恪反复咀嚼回味过,更何况是如此一般的对白。
这一杯他惦记了近十年的茶水,终于在这一年的隆冬里喝到了。
萧恪喜欢陆青婵,虽然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日里,他不愿意承认,甚至陆青婵都已经来到了他身边,他对她也算不得十分热情,可只有他自己明白,他克制了多少猛烈的欢喜,压抑过多少次把她撕碎在怀里的冲动,他只想好好地抱着她,享受拥有她的每一分钟。
因为有她在的每一分钟都分外迷人且精彩。
除夕那一天的赐宴,陆青婵因为身子的缘故,只在宴会开始露了一面,而后便很快退了席。萧恪额外让小厨房给她做了年夜饭,说是傍晚散了宴,会过来吃。
那天萧恪回来的时候,时辰还早,陆青婵看着有善给他换衣服,忍不住说:“皇上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
脱了带着冷气儿的衣服,贴身穿的衮袍还是热的,萧恪把她抱在怀里吻了几遍,而后才换上燕居时的便装,桌上已经摆放了满满一桌子的菜品,萧恪走到桌边拉着陆青婵坐下:“在前朝被那几个老猴灌了酒,正好蹭你这的热菜吃。”
方才的吻中确实带着酒气,陆青婵知道萧恪说得不假。萧恪为人有个习惯,不管在做什么事的时候,都会显得分外认真,哪怕此刻是在用膳,也是一丝不苟的模样。陆青婵偏着头看,萧恪感受到她的目光:“你在看什么?”
“臣妾在想,好像从来都没见过皇上喝醉的样子。”
萧恪一哂:“那你往后估计也见不到了,朕的酒量好得很。不过,”他压低了嗓子,似笑非笑地看过来,“在立后那一日喝的合卺酒,朕一杯即醉,皇后到时候可别受不住。”
这个皇上越来越没有皇帝的样子,陆青婵嗔怪地看了他一眼,而后用手拿起了汤匙。杨耀珍说她那一剑伤了手上的筋脉,只怕再往后,不管用筷子还是写字,多多少少都受些影响,可萧恪瞧这她的手越发稳了。
“你恢复的不错。”
子苓给陆青婵布菜:“主儿为了不毁了这只手,平日里练夹菜练得辛苦,杨太医也说主儿进步得快呢。”
陆青婵骨子里总带着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韧劲儿,看上去不声不响地像是棉花,内里却藏了不屈从的心思,萧恪越了解她,也越心疼她、欣赏她。
他对着子苓和有善说:“你俩都下去吧,朕知道你们奴才们也有自己的小宴,今儿朕和皇后身边都不用伺候了。”
子苓和有善双双愣了,见萧恪认真,也只得都退了出去。
听着宫门合上的声音,萧恪往陆青婵的碗里添菜:“皇后,今日朕来服侍你。”
陆青婵抿着嘴唇笑,看着萧恪当真是仔仔细细地布菜起来,陆青婵眯着眼:“那好啊,再给本宫夹个虾饺。”
萧恪立刻伸了筷子,只是虾饺很滑,不小心便落在了桌子上,陆青婵一哂:“笨!”
这男人许就是生性本贱,平日里不喜欢陆青婵束手束脚的样子,而今放得开了,他又觉得自己被侮辱了很是气恼:“陆青婵!”
陆青婵笑得无辜:“不是您说要服侍臣妾的么,金口玉言都不作数了么?”
哪里是金口玉言,分明是有口难言,萧恪认命地点头:“好好好,这是朕的不是。”
*
外头是清清冷冷的冬夜,月光洒落在积雪地上,依旧明亮。走到门口有善嬉皮笑脸的问:“子苓姐姐一会子要去哪?”
“还能去哪?”子苓年岁比普通宫女都长些,她们的聚会她也不喜欢,子苓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时光,有善听了,立刻笑嘻嘻地说:“我沽了好酒,今年皇上还赏了我一盘御菜,正愁没人和我吃呢,姐姐不如和我一道去?”
子苓已经在宫里活了不少年了,对于这些小太监的心思也算是摸得门清:“你不要在我身上废力气了,我嫁过人,比你大了十岁,没有那份折腾的心思了,我只想着一直服侍主子娘娘,过太平清净的日子。”
宫里头讲究的是含蓄,她把话说到这份儿上,已经算得上是严厉了,宫里头人人都要叫姐姐叫姑姑的大宫女,说起话来有着十足的派头。
子苓说完话也不去看有善的脸色,径自向自己居住的围房走去。
有善是宫里头的小机灵,往后方朔年纪大了,他是接替方朔的最好人选,若是和他攀附了关系,往后也是衣食无忧。只是这孩子仍旧是天真烂漫的年龄,在这个时候便乐意对着她掏心掏肺,这份情谊太重,子苓觉得自己不配。
那天她在围房里换了衣服,小厨房里头的奴才们都在一起热闹的吃饭,早就没了吃食,好在宫女们也习惯了不饥不饱的日子,多一顿少一顿也没什么所谓。正在她往炭盆里加炭的时候,就听见外头有人敲门,她拉开门,外头一个人影都瞧不见。
一个红漆木的食盒静静地躺在雪地里。外头裹了一层绸布,还冒着热气。
子苓盯着这个食盒看了良久,终于叹了口气,把它拿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