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珍馐娘子(美食)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果酱果酱   内容大小:280 KB  下载: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8-14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每月月初,是李府太夫人雷打不动吃斋的日子,除了不能吃荤腥食物外,还禁吃葱、蒜、韭、薤、兴渠等五辛。少了这些材料,菜做起来难免没有味道,是以太夫人近几日胃口十分挑剔。

  这天薛盈正在大厨房准备晚餐,太夫人房内的婢女春兰前来传话:“薛娘子,太夫人让我告诉你,天气热没胃口,晚饭想来几样酸辣的菜,千万别放香油弄腻了。”

  薛盈忙答应了,春兰走后,陈娘子皱眉叹道:“若不放香油,素菜难免会没有味道,我们晚饭做什么呢?”

  薛盈沉吟片刻眼睛一亮道:“无妨。就做假煎肉和辣莴笋好了。”

  薛盈取出刚刚从集市上买的嫩瓠子,洗净去瓤、皮切成滚刀块。将面筋泡发切丝,用盐和红曲拌匀。起锅放入菜籽油,将嫩瓠子和面筋下锅煎熟盛出。

  接下来加入用松簟、竹菌熬制的素高汤,大火烧沸后,将瓠子、面筋、盐和少许甜酒下锅焖煮,待到汤汁收干后洒入少许胡椒粉和醋起锅装盘,假煎肉便做好了。

  陈娘子笑道:“坊间假煎肉用猪油煎面筋,高汤也是猪骨熬制的,薛娘子改成全素,倒也独具特色。”

  薛盈笑道:“太夫人吃斋不能用荤油,况且用猪油煎面筋也太腻了些。”

  接下来陈娘子动手做辣莴笋。这道菜操作很简单,将莴笋削去老皮,切成细丝下沸水略焯,捞起后加入少许醋、盐和芥菜子做成的芥辣汁便成了。

  陈娘子正要把这道菜放入食盒,薛盈忽然制止道:“等一等。”

  她迅速起锅加入少量菜籽油烧热,加入适量的川椒粒。待油锅冒烟时,将沸油浇到莴笋丝上,川椒特有的香气立刻在空气中萦绕开来,薛盈笑道:“这样便更好了。”

  这时王娘子也来了,兴冲冲对薛盈道:“薛娘子,你让我找的新鲜芡实,我从坊间买回来了。”

  薛盈大喜,细细查验那些芡实,个个莹白透亮,随手拿起一只轻轻一咬,一股清甜的汁水在口中爆开,不由赞道:“这回的芡实很好,我们做桂花芡实糖水吧。”

  陈娘子疑惑问道:“我只知道用芡实粉做糕饼,这芡实糖水是什么味道呀?”

  薛盈笑着解释:“这是苏杭一带特有的甜点,我也是幼时去杭州探望叔祖时吃过。新鲜芡实在苏杭一带被称作鸡头米,每年7、8月是采摘的最好时机。此时的芡实只有六到八成熟,最甜也最水润,过了这个时候,芡实的风味就要大打折扣了。”

  薛盈一边说话,手上也不停顿。芡实桂花糖水的做法很简单,新鲜芡实下清水沸煮,再加入适量的糖霜,临出锅时洒入少量干桂花即可。

  李府今天来了一位客人,所以太夫人叫上李维、李嘉一道用晚饭。

  此人即是江芷兰,太夫人的内侄女,李维的表妹。要说太夫人与娘家的关系也一般,只是最近几年李维春风得意,俨然已成为官场中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江家人遍走动频繁了些。

  江芷兰今年十八岁,也到了成婚论嫁的年纪。太夫人的弟弟江启明见外甥李维人物才华在京城贵介子弟中是一等一的,便动了亲上加亲的心思,私下和姐姐提过几句,太夫人这几年一向发愁儿子终身大事,倒也乐见其成。

  至于江芷兰本身,早就听说李维少年高才,端方自守,至今连一个房里人都没有,自然也是愿意的。于是太夫人时常将江娘子接到府中小住,有意无意试探儿子口风。见他还是那副淡淡的无可不可的样子,不仅有些着急,打算找个时机好好敲打一下。

  薛盈做的几样小菜刚一摆上食案,太夫人便眼前一亮。假煎肉颜色酱红,辣莴笋晶莹青碧,桂花芡实糖水莹白透亮,凑在一起十分养眼诱人食欲。

  太夫人指着中间一片酱红颜色的菜问:“那是假煎肉吗?这颜色倒是讨喜。

  江芷兰见李维侍母至孝,自然千方百计讨太夫人欢心,忙将那盘菜移至她跟前,笑回到:“正是,姑母尝尝看?”

  太夫人夹了一块瓠子品尝,那瓠子爽脆清甜,还带着一丝酸味和辛辣,十分适口。她紧接着夹起一块面筋,入口油润甘腴,因吸满了高汤,隐约还透出菌菇特有的清香,不由赞道:“这道假煎肉做得好,有肉的味道,却一点也不腻口。”

  李嘉对那道桂花芡实糖水十分感兴趣,忙舀了一勺芡实品尝,新鲜芡实质地娇柔,吹弹可破,一口咬下,软糯的溏心河粉嫩的清甜在舌尖荡漾,还能闻到一股淡淡的桂花香,简直让人欲罢不能。不由也赞道:“原来新鲜芡实这么好吃,薛娘子真是长了一双巧手。”

  江芷兰好奇问道:“薛娘子是贵府新请的厨娘吗?”

  李嘉笑道:“正是,薛娘子是个伶俐人,娘娘和我都很喜欢吃她做的饭呢。”

  江芷兰听李嘉这么说,也舀了一勺芡实糖水品尝。确实是不可多得的美味,尽管她一向以淑女自居,饮食言谈皆遵循法度,此时也忍不住多尝了几口。

  江芷兰一面吃饭,一面也暗暗观察李维,他似是对身旁那盘辣莴笋很感兴趣,不一会功夫就吃了许多,不由笑问:“表哥喜欢吃莴笋?我家中庄户新献了一批莴笋,回头我让表哥送过来。”

  李维淡淡道:“不必劳烦,我于饮食并无特殊偏好,只是这盘菜离我近些,所以多用了些罢了。”

  食不言寝不语,作为大家闺秀,江芷兰忽觉得自己今天有些多,便也沉默下来。

  只是太夫人看着儿子那副面瘫脸,着实有些哭笑不得,以前没觉得,现在越来越发现她这个儿子,实在有些不解风情。寂然饭毕,太夫人笑对江芷兰道:“你既然来了,也别急着走。我这一天天也是无聊,三姐儿也是爱热闹的,就在府上多住两天陪我们吧。”

  江芷兰忙答应下来,太夫人看了看心不在焉的儿子,笑了笑道:“平日里你总是忙得不见人影,今日好容易得了空,阿兰说要练字想要找你借字帖,你陪她去书房找一找吧。”

  母亲既然开口,李维自然不便推辞,领着江芷兰到书房,寻了一本鲁郡太守张府君清颂碑帖算是交差。谁知江娘子说怕黑,要他送自己回房。

  走出书房,江芷兰见李维身着玉色丝袍,紧束宽带,庭院的华灯化作细细的金粉,洒落在他挺拔的身躯上,越发显得风姿俊朗、面如冠玉、目如郎星。不由暗暗红了脸,低声道:“表哥,今晚的月色真好。”

  李维却另有心事。自从免役法被废除后,朝廷又恢复了衙前之役。祥符县有一乡户正轮上今年服役,负责押送福建的龙团茶入京,谁知路上遇到山洪,一车的茶叶全毁了。龙团茶价钱高昂,那乡户即使倾家荡产也赔不起,一急之下竟然投梁自尽。这一下乡户的亲戚们看不下去了,纠集了上百口人来县衙闹事,祥符县令又是个庸才,这个烂摊子,他不得不去收拾。

  此时李维当然没有赏月的心情,只是淡淡地哦了一声回应。

  江芷兰也习惯了李维这副面瘫的样子,继续问道:“表哥一向多才,所做小令就是先帝也常常称赞的,最近可写了什么新词,说出来也指点妾身一二。”

  李维觉得这位表妹今天的话有些多,沉声道:“谬奖了。最近事务冗繁,我实在没有吟诗作词的心情。”

  二人就这么沉默下来,江芷兰有些不甘心,半响又道:“中元节马上就到了,潘楼附近的店铺印卖《尊胜目连经》,演目连救母杂剧,还在汴河放水灯,我打算约三娘同去,表哥若得空,也陪我们一起去逛逛好不好?”

  李维皱起眉头:“我朝独尊儒教,这神鬼一说原属无稽,我是不过中元节的。何况市井嘈杂,天气又暑热,便不跟着你们去凑热闹了,你和三娘去就好。”

  江芷兰这回彻底无话了。在她看来,自己拉着表哥出来步月,表哥向有七步之才,说不定会现场做词,自己再唱和一阙,才算是郎才女貌、情投意合的佳话。

  谁想到他呆呆的不说,便是自己提起去潘楼看杂剧,也被他无情的拒绝了,这根本与自己想象的儿女情长大不相符嘛。

  很快的,二人便走到江芷兰的居所,李维像是松了口气一般,急匆匆告辞了。

  江芷兰望着表哥月下颀长的身影怅然若失,孤零零地在庭院内赚了一圈,也没了花前月下的心情。她有些实在摸不透这位表哥的性情,他好像对一切都淡淡的,世间那些赏心乐事,似乎都入不了他的眼。

  不过江芷兰倒是不反感表哥这样,起码比那些轻浮浪荡的世家子弟要强许多,更何况他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前途实在不可限量。有一点江芷兰看得很清楚,李维侍母至孝,对胞妹也十分疼爱,自己只要把这两人哄好,自然能讨得他的欢心,以后便有的是机会。

  作者有话要说:  李维:花前月下?对不起我不会。。。。。。

第14章

  江芷兰住在李府这几天,除了每日去太夫人那里晨昏定省外,便总是去找李嘉说话。

  不过李嘉对舅舅一家人的观感实在不怎么样。当初爹爹宠爱一位姓林的妾侍,连带着对她所出的庶弟偏宠,对母亲一向不管不问,对自己和兄长亦没有舐犊之情。三舅作为母亲的嫡亲兄长,却无始终动于衷,即便偶尔走动,也是劝母亲勤修妇德,不骄不妒。那时外祖父和外祖母已经去世,母亲娘家也再无人为她出头,日子过得越发凄惶。这几年眼看大哥的官职越升越高,舅舅一家倒是走动得勤了,便是一向冷淡的舅母,也待她亲切了许多。她可不像母亲那样的好性儿,能够忘掉从前、以德报怨。

  至于这位表姐,李嘉对她的观感同样不怎么样。像所有世家大族的娘子一样,江芷兰温柔贤淑,恭谨守礼,行动做派让人挑不出毛病来,可是李嘉总觉得她少了一点真性情。更何况,江芷兰上回送了大哥一个扇套,说是自己亲手做的。但她一看那绣工就知道,这肯定是表姐花大价钱请坊间有名的绣娘做的。表姐的女红她是知道的,水平和自己差不多,绝对绣不出那么精致华丽的纹样。

  原本江芷兰爱慕大哥,李嘉也不反对,可是她在这种小事上也要耍手段,李嘉难免心里有些不舒服。

  这日江芷兰笑问李嘉:“中元节那日潘楼一带演出杂剧,还会放水灯,我们一起去逛逛好不好?”

  李嘉笑笑道:“可真是不巧,潘府的小娘子中元节生辰,我得去赴宴,要不我们下次再一起出去吧。”

  江芷兰只得罢了。却见李嘉又拍了拍脑门道:“哎呀差点忘了,我还要去找薛娘子学做酿鱼呢,恕我不能奉陪了。”说完便匆匆转身离去。

  月华等婢女也跟着去了,只剩下江芷兰一人坐在椅上发呆。她已经不止一次听太夫人和李嘉夸赞薛盈了。此时好奇心被彻底点燃,忍不住想去会会这位闻名不见面的年轻厨娘。

  江芷兰去大厨房找薛盈的时候,她正在准备晚餐。

  薛盈看到江芷兰的衣饰打扮,只略一愣便笑道:“是江娘子吧,不知有何指令?”

  江芷兰笑道:“薛娘子客气了。总是听三娘夸赞你的厨艺,我也想来偷师一手,薛娘子今晚要做什么菜”

  薛盈不知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只笑笑道:“江娘子过奖,我这不过是些微末之技罢了,太夫人近日咳疾又重了,晚间睡眠不好,我打算做五味杏酪鹅和五香糕。”

  “哦。”江芷兰随口道:“我隐约记得五味子是一味中药。”

  “江娘子说的不错。五味子和杏酪有敛肺止咳、养阴化虚之效,五香糕可以调理脾胃,于太夫人最是对症了。”

  薛盈一边向江芷兰解释,一边开始处理材料。将新鲜的鹅肉切成寸许的长条,抹上红曲、盐、葱、姜和酸酸的五味子酱,略腌制片刻,便放入笼屉中隔水蒸。

  接下来,薛盈取出一捧甜杏仁热水浸泡,加入一小撮炉灰。汪娘子好奇问道:“薛娘子为什么要加炉灰呢?”

  “为了方便去皮。”薛盈等到水温变凉,将杏仁捞出,用手指轻轻一捏,皮便全掉了。这时的杏仁莹白透亮,发出诱人的光泽,薛盈把它放入磨豆腐的石磨中,加少许磨碎,再用细绢袋榨汁渣去残渣,杏仁独有的香气便散发开来。

  薛盈把杏仁汁倒入锅中煮熟,加入少许糖霜和牛乳,一碗香香甜甜的杏酪便做好了。这时鹅肉也蒸熟了,薛盈把盘子从笼屉中取出浇上适量的杏酪,五味杏酪鹅便做好了。

  红曲给鹅肉带来了一抹胭脂色,禽肉的香味萦绕在空气中,江芷兰突然觉得有些饿了。

  薛盈开始马不停蹄准备下一道糕点,将适量糯米、黏米、芡实、白术、茯苓、藕粉和少量的人参粉放入大碗内搅匀,然后把它们倒入细孔网筛里,这项工作薛盈并不假手于人,足足筛了两遍,那些稍粗一点的颗粒才都去掉了。

  那一厢帮厨的王娘子早就将糖霜用热水融化放凉,此时薛盈取来徐徐倒入混合粉里,一边倒一边搅拌,没用多久,干粉便成了粘稠的粉浆。

  薛盈这才松了一口气笑道:“好了,我们现在可以歇一会,等细粉吸饱了水再说。”

  江芷兰笑道:“娘娘在家中也吃五香糕,想不到做起来这么麻烦,所谓五香,是指那五种材料呢?”

  薛盈笑着解释:“当是指芡实、白术、茯苓、人参和砂仁粉,不过太夫人嫌砂仁味道太重,所以我用藕粉取代了。”

  这时大厨房门口有人找:“娘子们要的螃蟹来了。”

  薛盈嘱咐王娘子道:“你去看看货,千万别有死螃蟹,厨房这里我盯着就好。”

  王娘子答应着出去了,厨房便只剩下薛盈和江芷兰两人。薛盈将粉浆再次搅匀,倒入一个个梅花状的模子里,再用平盘盖住糕面,放入笼屉大火蒸一炷香的时间,五香糕便做好了。

  江芷兰见那五香糕如镜面般光洁平滑,恰似雪中一朵朵绽放的白梅,不由叹道:“你们府上也真肯下功夫,为了一碟糕专门做了模子,所谓美食需美器来配,果然有道理。”

  薛盈笑笑道:“我进府的日子浅,这模子还是旧年府上的厨娘做梅花糕留下的呢,也不过图个赏心悦目罢了。”

  江芷兰心中一动,忽然道:“薛娘子,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你能答应我吗?”

  薛盈搞不清她的用意,愣了一下方道:“不敢当,江娘子请讲。”

  江芷兰笑道:“姑母年纪大了,最喜欢吃这些甜食,我有心孝敬她老人家,只是又笨手笨脚的。今日这碟五香糕,能否算是我做出来孝敬姑母的。横竖以后我多跟着薛娘子练习,也就会做了,等那时再让多多做些给姑母吃,也是一样的。”

  薛盈暗想:江芷兰孝敬太夫人是假,想要讨好李维这个表哥是真,只是这小聪明未免用错了地方。她又突然有些可怜江芷兰,李维明明有断袖之癖,江芷兰看上谁不好,非要看上他!

  想到这里,薛盈倒是乐得当这个好人,忙笑道:“这有什么使不得的,想来说是江娘子做的,太夫人会更高兴吧。”

  江芷兰道谢后,便将晚饭装入食盒中去找太夫人了。太夫人见状忙道:“阿兰,送餐这样事让下人做就好了,你又何必这么辛苦。”

  江芷兰笑道:“侍奉姑母饮食起居,也是我们晚辈应该做的,何况是顺路,并不费事。”一面说着,一面将食盒内的饭菜摆到案上。

  江娘子奉承长辈的功夫倒是一流的,李嘉内心冷笑一声,案上摆着一盘鹅肉,她却一贯不喜鹅肉的草腥味,微微皱起了眉头。谁知江芷兰转眼便将一块蒸鹅夹入她面前的碟子里,笑道:“今天的鹅肉烧得好,三娘尝一尝。”

  李嘉正打算不冷不热地怼回去,却见太夫人嘱咐她道:“五味杏酪鹅补虚气,三姐儿不可挑食,赶紧吃一些吧。”

  李嘉只好不情不愿地动筷,她本不对蒸鹅报什么期待,谁知那鹅肉一口,丰富的汁水便充斥在唇舌间,酸酸的五味子有效掩盖了鹅肉的草腥味,又突出了肉质本身的肥美甘香。最后浇上的杏酪更是神来之笔,杏仁特有的清香给鹅肉带来了丰富的口感,使肉质便得嫩滑无比。她忍不住一连吃了好几块。原来鹅肉也可以这么好吃!

  这时江芷兰将那碟五香糕挪至太夫人近前,笑道:“侄女新学会了做五香糕,听说姑母不喜欢砂仁的味道,特地加了藕粉,姑母快尝尝。”

  太夫人越发喜笑颜开:“倒是没想到,兰儿的手这样巧,这是你的孝心,我当然要尝的。”

  李嘉不由撇撇嘴,这位表姐什么时候又对饮食果子感性兴趣了,为了博得大哥的好感,还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啊。

  太夫人夹起一块糕点品尝,入口清凉爽滑,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根果香。这五香糕糖放得正合适,既没有甜得过头盖住食材本身的味道,又不至于让人忽略不计,是以一连吃几块都觉得不腻。最难得的是,因为粉筛得很细,口感十分软滑,不像坊间卖得糕点那么冷硬粗糙。

  太夫人笑着称赞道:“这五香糕做得简直绝了,便是比潘楼附近的乳酪张家也不逊色。我说句实在话,兰儿这样的手艺就是打着灯笼也不多见。”

  江芷兰忙笑道:“姑母谬赞了。我只是跟家中的厨娘多学多练了几日而已。姑母见多识广,什么稀奇的糕点没尝过。我这雕虫小技,不过博姑母一笑而已。”

  李嘉再一次暗暗撇嘴。倒是在一旁坐着一直不说话默默吃饭的李维,见母亲这么说,难得给面子尝了一口,不由微微皱起了眉头。

  江芷兰期待的目光投向他:“表哥可是不习惯这五香糕的味道?”

  李维很快便面色如常,淡淡一笑道:“甚好。”

  等吃完晚餐回到自己房中,李维沉声对一旁服侍郑良道:“你把薛娘子找来,我有话要问她。”

  那一厢薛盈吃完晚饭正打算休息,没想到郑良传来这个噩耗,心里咯噔一下,她知道自己十有八九东窗事发了。

第15章

  薛盈被郑良领到李维书房的时候,他正在案前聚精会神地仿画李成的《晴峦萧寺图》,见薛盈来了也不理,直到画完了布景的巨石,又缓缓将墨吹干,这才问道:“知道为什么叫你来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50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珍馐娘子(美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