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经阁中,方才本想出门相送的小沙弥也听到了慧元所言,他忍不住问道:“师父,那位女施主是否真能得偿所愿?”那般良人,寻常可是难得。
慧元缓步寻经,不知寻到卷什么经书,他将其交给小沙弥,眼里含笑,别有深意地说了句:“出家人不打诳语。”
-
藏经阁外,未寻见人的明檀很快离开了宝殿。她未将这一插曲放在心上,毕竟她也不知,那便是常年云游、踪迹不定的得道高僧慧元大师。
来寺祈福时浩浩荡荡五辆马车,归去之时,明檀先遣了运送衣物的仆从回府,自个儿与素心绿萼共乘,一路赏春日风光,一路低调回京。
在寺中呆了月半,上京车水马龙、繁华热闹,一如往昔。不过春深景绿,显江边垂柳古木青翠欲滴,男女老少都已旧袄换新裳,入目倒多了番新鲜气象。
听闻今科会试杏榜已出,舒景然大名高悬榜首。白敏敏算是有先见之明,早早儿在惠春楼定了位置。待到会试放榜,沿街酒楼的临窗雅座全被定了个精光,价钱也翻了数倍。
明檀回府休整了两天,很快便至金殿对策之日。
金殿对策只考一问,成康帝出了道问兵之题。
举子们熟读四书五经,可于军于兵都知之甚少,所思所想也多是浮于表面的纸上之言,能深谈者如凤毛麟角。
舒景然怎么说也是宰辅之子,又与江绪陆停相交甚笃,自然了解颇多,可成康帝也因此故,对他的要求比其他举子更高。
此番殿试舒景然行策出色,但不及另一位寒门举子所谈新颖,最后成康帝点了他为探花郎。
当然,成康帝也是对“探花郎容貌气度必须出挑”这一不成文规矩有所考量。
舒景然被点探花郎的消息传出,京中女子欢呼者众。
成康帝依例赐仪游街,自正德门出,状元榜眼探花均佩红花,骑高头大马。
游街开始时,街上人潮涌动,郁郁喧嚣。正如白敏敏之前预料那般,半点儿都走不动道。
平素最是讲究端庄自持的上京女子都一叠声儿地娇喊着“探花郎”、“舒二公子”,扔的扔瓜果,扔的扔香囊,彩带纷飞,好不热闹。
明檀白敏敏还有周静婉都早早到了酒楼等候,三人站在窗边,眼瞧着一甲前三及身后众进士被禁军簇拥护卫着往前,心下都不免有些激动。
尤其是白敏敏,指着舒景然便兴奋道:“快看!舒二公子,那便是舒二公子!快瞧瞧这容貌这气度,这就叫那什么……”
周静婉:“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对,对!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周静婉笑着点头:“舒二公子才貌皆是上品,确也担得起这句诗。”
明檀极少夸赞男子,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位名动上京的舒二公子的确是赏心悦目。其实状元榜眼也生得周正,只这二位都已近而立,珠玉在前,其他人于外貌一道,仿佛都成了陪衬。
明檀托腮望着,思绪已然飘远。
她父亲舅舅都是武将出身,与右相大约不是很熟。
其夫人似乎不喜交际,平日裴氏带她出门,好像也没怎么遇上过右相夫人。
未出阁的姐姐妹妹……应是没有的,上京就这么大,如果有,她即便不熟也该知晓。
还真是奇了怪了。
这般不熟,如何制造偶遇?
“……?”
“你都已经想到制造偶遇了?”
“说你不知羞你还真不知羞啊!”
白敏敏听明檀说起自个儿的小九九,眼睛都瞪大了。
“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这不是他刚被点了探花,近些时日登门议亲的必要踩破门槛。我只是想寻个光明正大的场合远远让他感受一下,本小姐才华品貌皆是娶妻上选,才不会有任何逾矩之举!”
“阿檀最是守礼。”周静婉附和。
“你就爱惯着她!”
周静婉轻声分辩道:“这哪是惯着,阿檀本就是极知分寸的。”
“……”
好好一个才女,就这么被明家阿檀祸害得只会夸赞了!
周静婉又道:“阿檀若想见见舒二公子,我倒是知晓一个光明正大的机会,敏敏也可以一道前去。”
白敏敏紧闭着嘴,但顿了顿,耳朵还是很诚实地凑了过去。
周静婉:“含妙……就是平国公府二房三小姐,她从前在我家私学念书,我与她有些交情。她乃小孩儿心性,知晓不少京中闺秀久仰舒二公子,想趁此机会办上一场暮春诗会。含妙堂兄已经答应,诗会那日请舒二公子过府品茶,到时好奇舒二公子的在场闺秀便可远远一观了。”
平国公府二房三小姐,章含妙。
周静婉这么一说,明檀与白敏敏就听明白了。
若换了别人堂兄,那很难办到指定时日邀舒二过府品茶,也很难保证舒二事后知晓不会负气、与之再不来往。
可平国公府,不就是皇后母家?
章含妙的堂兄,不就是与舒二公子交好的那位皇后胞弟、平国公世子章怀玉?
那自然是说能请,就必定能请的。
“先前舒二公子还未高中,诗会帖一直没发出去,以免出了意外,横生诸多尴尬。”周静婉道,“现下既已高中,我便是不说,她也定会给你们送帖子的。”
这倒确然。
章含妙比她们稍小两岁,小姑娘家第一次邀人办诗会,自然想要办得热闹体面。
若要热闹体面,那明檀白敏敏这种京中数得着的贵女,只要并无过节就绝无不邀之理。
两人欣然应允。
-
却说明檀与白周二人一道出府看打马游街,明楚不屑、也没本事定到临街雅间凑这热闹。
一大清早,她便在府中花园抽她那根软鞭,枝头盛放的花朵被她抽得七零八落,细嫩枝丫也被抽断不少。
沈玉这段时日被派了差,听闻明檀已经回府,忙完便匆匆赶了回来,谁成想扑了个空,连人影都没见着。他还要去京畿大营练兵,出门往外时,有些垂头丧气。
“表哥?”明楚见到沈玉,不知想起什么,忽然敛下乖张,喊了他一声。
沈玉抬头,见是另外一位明家表妹,远远拱手见了个礼:“表妹。”
明楚背手往前,沈玉却是记着明檀所说的守礼,往后退了一步。
明楚顿步轻笑,“我又不是鬼,表哥你躲什么?”她歪头打量,“表哥看起来……心情不好啊。”
沈玉与她不甚相熟,不愿多言,再次拱了拱手,想要先行离开。
“表哥!”明楚忙喊住他,“你是不是心悦我四妹妹?”
沈玉一僵,半晌才道:“表妹慎言。”
“心悦而已,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丑事。”明楚不以为意,“表哥年纪轻轻便屡立军功,受定北王殿下赏识。噢,听闻东州一战表哥也立了大功……想来此等功绩,你若心悦四妹妹,说与殿下,殿下定会为你请旨赐婚的吧。”
沈玉握着剑柄的手不自觉紧了紧。
赐婚的体面,他若开口,许是会有。可靖安侯府不是普通门第,檀表妹还是侯府唯一嫡女。更要紧的是,檀表妹直言不想嫁他。
明楚似乎看出他心中所想:“感情一事需得慢慢培养,哪有一上来便两情相悦的,且女子说不喜不愿,通常也并非真是不喜不愿,多半是羞怯罢了。我是瞧着表哥前途不可限量才与表哥说这些的,四妹妹若能与你在一起,也算是找到了好归宿啊。”
“表哥好好想一想吧,莫待明珠旁落再来后悔便好,我先走了。”她点到即止,干脆转身。
-
日暮将近,定北王府斜晖半撒。沈玉前来回禀差事。
他知道,无疑义时王爷通常不会出声。一直静到禀完,他顿了顿,忽然问:“王爷,若有一日,属下有心上之人,王爷可否为属下请旨赐婚?”
江绪抬眼,不痛不痒地嗯了声。
沈玉松了口气。
果然,这份体面还是有的。
他已经开始盘算,待他回去向檀表妹解释清楚上回的无意唐突,再求得檀表妹点头同意,定要再来找王爷帮忙请旨。
不成想上首之人又道:“只要不是明家四小姐,其他女子,本王可为你勉力一试。”
第十六章
——只要不是明家四小姐,其他女子,本王可为你勉力一试。
这句话回荡在沈玉耳边,明明字字清晰,连在一起却让人不懂:“为,为何?”
他脑袋发懵,半晌都回不过神:“王爷,为何不能是明家四小姐,是因为门第吗?”
江绪直视着他,眼神很淡:“本王不需要终日囿于儿女私情的下属。”
……?
怎么就终日囿于儿女私情了?
“你只因想要见她,便能对本王撒谎。本王又怎知,假以时日,你不会因她对本王拔剑相向。”
沈玉怔了片刻,王爷这是知晓他之前去灵渺寺见了檀表妹?
此事撒谎是他不对,可檀表妹能有何事需要他对王爷拔剑相向?
他想辩解些什么,然江绪已经垂眸,不带感情地逐道:“出去。”
“属下——”
“沈小将军,请。”暗卫不知从何悄然而出,以剑鞘拦住了沈玉还想上前解释的步伐。
-
沈玉回到靖安侯府时,晚膳时辰已过。沈画特地做了点心过来找他,见他在院子里练武练得眼角发红,她心下明了了几分。
“哥。”
沈玉看了她一眼,出完剩下半招,旋身收剑,略喘着气走至凉亭旁:“阿画,你怎么来了。”
沈画打开食盒,轻声道:“听丫头说,今日你在东花园遇上了明楚。”
沈玉点头,坐下。
沈画也跟着落座:“她是否,撺掇你做什么了?”
沈玉想了想:“也不算。”
沈画本欲道,明楚此人跋扈乖张,心思也不纯善,往后切勿与之多言。可看她哥神情,这会儿也没心思听她说这些。
于是她另起话头道:“前些时日我偶然听闻,太后与陛下近日都召了侯爷入宫叙话,似乎是,有意为侯府指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