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汴京美食录_分节阅读_第12节
小说作者:吃吃汤圆呀   内容大小:444 KB  下载:汴京美食录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1-06-16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慈姑悄悄舒了口气,见郡主那里歇下了,便去灶间煮红蛋,再炖些产后滋补的鲫鱼汤。

  谁知这一去倒遇到了一个故人:三娣。

  她穿着王家奴仆们一式的衣物,又梳洗得干净整齐,慈姑差点没认出来,还是三娣凑过来激动地大叫:“慈姑!”

  慈姑才认出她来,高兴得一把反抓出三娣的手:“你怎的在这里?我去陈牙婆家寻你,都说你已被卖走。”

  原来陈牙婆靠着慈姑扳回一局,挤掉了臧牙婆重新获得了王家的奴仆买卖权,立刻卖给了王家一批奴仆,其中就有三娣。

  三娣笑道:“我如今在大房二娘子那里当差,晚上被打发过来瞧瞧郡主这边动静。”

  慈姑便将自己别后状况一一告诉她,又叫她若能出府便来食铺寻自己玩耍。

  琬珠郡主醒来后便从宫嬷嬷嘴里得知了慈姑所做的一切,她心里感激,赏赐下许多金银锦缎后,更在贵人们前来探望时将慈姑赞不绝口:“我家请的这厨娘,做菜了得,如今在马行街夜市开个食铺,你们可都要去尝尝。”

  于是康家食铺便意外地迎来了一波贵妇客人。

  她们身着绣满花枝、吉鸟的袄裙,各色软烟罗的褙子拖在地上,脸上敷着一层淡粉,薄施朱色,或画着桃花妆,或画着飞霞妆,有的是倒晕眉、有的画着浅文殊眉,鹅黄、面靥、斜红处一点点珍珠闪亮,香烟如云、郁烈浓香,一个个香气扑鼻,将小小的慈姑包围在中心。

  还好慈姑也算是镇定自若,一一给她们上完食铺里的面食后又笑眯眯道:“诸位是郡主友人,我自然不能以普通客人待之,便送诸位一道新菜——羊舌签。”

  她抽出一条羊舌置于案头,如今大宋上下喜吃羊肉,羊舌便也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味。

  慈姑将处理好的羊舌切成细细的条状,用五香水煮熟,而后捞出混入鱼肉糊中。

  随后将猪网油平铺,抹一层蛋清糊后,再放上羊舌与鱼肉糊。

  抹得平整后再将毛巾卷卷起,蒸熟。

  而后再入锅中油炸,最后捞出,切成象眼块形状,最后用竹签子一一串起,分发诸人。

  “整治得好生精细!”几位夫人赞叹道。

  慈姑抿嘴笑笑,郡主一片好心帮自己招揽生意,来的夫人们也要么是巴结郡主要么是凑热闹,要将这些不同寻常的贵客留住,靠得便是食物好吃,便是大内深处的官家都唤了小黄门出来买馔食回宫去吃呢!

  她又递过去几个小碟:“这里是花椒盐,正好用做蘸食。”

  油炸过的猪网油只余下细细经络,刚送进嘴中猪油独有的丰腴香气便涌入口腔之中,味道醇厚,间杂着花椒盐的香气;

  稍稍咬一口,酥脆的外皮咔嚓咔嚓掉落,里头的肉质细嫩,细腻松软,绵密的肉卷中包裹着复有韧劲的羊舌丝。

  仔细尝来层次分明 :猪网油、鱼肉糊、当中夹杂的羊舌丝。三种截然不同的食材巧妙搭配着,酥脆的猪网油、柔软的肉卷,紧实的羊舌丝,满口焦嫩鲜香。

  更画龙点睛的是全部用小小竹签串起,又新奇有趣又方便干净。

  贵妇们吃得兴致勃勃,偏偏有两位不吃,一位是安南侯家的伍少夫人,一位是大理寺卿胡夫人。

  伍少夫人掩着鼻子一脸嫌弃:“羊舌,听着便觉腌臜。”

  她这话一出,正咬了一口的大理寺卿胡夫人立即便住了嘴,将竹签放回碟中:“正是正是,我素来不喜吃这不正的肉。”

  胡夫人出身卑微,与贵妇们交际处处透着局促,更时刻紧绷着要融入圈子,是以说起那些粗鄙之物要比其他人反对更强烈,似乎这样便能将自己与市井阶层区分开来。

  今日也是如此,不过她吃了一口羊舌签便觉好吃不已,居然魂牵梦萦一直到深夜。

  复有嚼劲的羊舌丝被绵密鱼肉卷包裹,满口肉香,酥脆的口感,胡夫人便是在梦里都记得那“咔嚓”一声清脆的声音。

  她挂念得紧,连觉都没睡好。

  第二天便想叫家中奴仆去偷偷买来吃,可是那羊肉签最是讲究现炸现脆,等带回来只怕失了滋味。

  思来想去胡夫人咬咬牙,今儿便去吃一趟。

  那些贵妇们肯定不会去吃路边食铺,往来客人甚多,店家肯定不记得自己的长相。

  她换了身青布素衣,还特意戴了一顶帏帽,一到晚间就急匆匆往康家食铺赶。

  今晚正好有羊舌签,胡夫人一口气点了十签,就等着吃个痛快!

  谁知店家一脸为难:“如今只剩下十签了,坐您对面这位夫人与您一同来的,也点了十签,您两位能否各让一步,吃上五签?”

  五签就五签吧,胡夫人大度的点点头。

  油锅滋啦滋啦响起来,眼看羊肉签就炸好了,胡夫人摘下帏帽,准备大快朵颐。

  对面那位夫人也与她同样打算,两人齐齐摘下帏帽——

  四目相对——

  对面坐的正是安南侯家的伍少夫人。

  相觑无言——

  两人尴尬地一扭身子,谁也不理谁,却一起异口同声说:“先将我的端上来。”

第17章 压惊缎

  濮九鸾磋磨了好些天,终于还是忍不住拔腿往马行街走。

  “侯爷上次不是说不去那家食铺吃了么?”眼看着他的方向是往康家食铺,疾风傻乎乎在后头追问。

  徐林冲他又是抹脖子又是挤眼睛,示意他闭嘴。

  疾风不明所以,却也住了嘴。

  主仆到了康家食铺对面,才发现食铺桌椅倒扣,上头压着的几块油布“扑簌簌”在南风里作响。

  徐林问过街坊,原来每日夜里才开张呢。

  疾风一脸庆幸:“幸好没开,否则侯爷的颜面何存?”全然不顾濮九鸾的脸色越发青上几分。

  徐林赶紧冲疾风使个眼色,岔开话题:“信平坊我们的人新开了一家茶楼,最是清幽雅致,侯爷正好去瞧瞧。”

  酒肆茶楼最是适宜放松,此处也最适宜搜寻消息,是以濮九鸾名下有不少这般的茶楼。他点点头,示意马车往南城去,便到了南城的新茶楼。

  茶博士奉上点好的茶饮,濮九鸾看着茶盏里一个个升起的小泡沫发起了愣。

  说也奇怪,他怎的对一个小丫头起了好奇呢?

  说起来也就见了三面,倒叫他心里琢磨起了这小娘子。

  不知道为什么,总是能想起雨夜里那一盏飘飘摇摇的风灯,风灯下那碗冒着热气的鱼面。

  当然更不能忘怀的是,那要价一两银子的宰客之举。

  “哎呀,石大娘,我的要求也不多:首先嘛,要与我成婚必得拿出聘金百两,进门后四季衣裳不断,金珠钗环须得常换常新,夫婿不能纳妾,不能看旁的女子一眼。更要紧的是,不得将我禁锢家中,我婚后仍可抛头露面做生意。”一把熟悉的嗓音忽得从敞开的窗户里飘进来。

  濮九鸾眼睛忽得一亮,两步便走到窗边。

  但见隔壁一个略中等些的酒楼里,一个小娘子正侃侃而谈。

  这……这不正是那康慈姑吗?

  她今天穿着大红色绣海棠纹对襟交领窄袖衣,发髻则不似往常梳成双丫髻,而是梳成俏皮的龙蕊髻,两侧髻发各盘一绺上去,上面斜斜插一枝海棠花,侬丽相宜,衬得她粉面桃腮,还有些许俏皮。

  此刻她左手旁坐着个老妇人,头戴冠子,系着黄头巾,还拎着一把青色的清凉伞,这是汴京城里媒婆的装束,那老妇人那边则坐着母子两人,正瞠目结舌。

  还是那当母亲的不情不愿拿出两匹缎子,递与慈姑:“这两匹布与娘子压惊。”

  看到这里,濮九鸾已经能明确对方是在相亲了。

  汴京城中相亲,男方若是瞧中了女子便要给她插上发钗,若是没瞧中,便要给她两匹布匹,以示压惊,被称作“压惊缎”。

  他沉吟起来:“这小娘子可当真……居然这么早便开始相看人家了么?”

  果然慈姑看到布匹绽放出大大的笑容。

  濮九鸾不知心里是何感受,他快步走下二楼,往慈姑所在而去。

  那边厢慈姑还不知道,只是笑眯眯起身便道:“既如此,那今日便到这里罢。”

  谁知这时有人往她肩膀上拍上一拍:“康娘子,你为何在此处?”

  “康娘子?”母子及媒婆迟疑起来,“今儿个不是与开脂粉店的岚娘子相看么?”

  慈姑不提防有这么一出,登时结结巴巴起来,再起身一看,拍她肩膀的却是一位熟客,正殷勤相问:“康娘子,今儿怎的反而在此处?这两天又要做什么美食?”

  慈姑忙站起来,那边厢母子两人也反应过来,那男子起身指着慈姑目瞪口呆:“你你你……”

  慈姑暗暗叫苦,她刻意寻了南昌一个酒楼,想的便是离马行街夜市够远,碰不上熟人,谁知道都到了这里,居然还能遇到熟人。

  媒婆则喊起来:“好你个小娘子,骗人家压惊钱!”  说着便要来将慈姑撕扯住。

  慈姑忙闪身往后一躲,眼看对方又要过来,谁知有个男子忽得闪身过来,将她护在身后——

  对方身着锦缎直裰,黑发简简单单只用一柄玉簪挽起,端的是相貌俊美,更透着几分眼熟。

  那男子更是气得说不出话来:“你你你……居然有了奸夫!”

  说着便气得拿起茶壶就要砸过来。

  慈姑见状不好忙抱紧了布匹,转身就跑。

  跑两步见那拔刀相助的男子还立在远处,便拉住他的衣袖,一同奔跑。

  濮九鸾还未反应过来,就被小娘子一把扯住了衣袖,被拽着在汴京街上奔跑起来——

  一旁围观的疾风一头雾水。自己家侯爷什么阵仗没见过?如今却要随着一个小娘子没头没脸在街上狂奔?

  濮九鸾也迷迷糊糊。那小娘子站在汴京的五月烈阳下,理直气壮,恣意仗义,抓住他衣袖便带着他跑,他不知为何,那一瞬间就听从了她——

  快到端午节,街边的酒食店舍、博易场户皆装扮一新,钉着艾人于门上,正店初卖煮酒喜迎端午,茶饭量酒博士热情招呼着过往客人,汴河里飞蓬船、航船、舫船来来回回,摇橹声不绝于耳;垂髫小儿提篮叫卖李子、金杏、林檎等水果,货商推着四轮双帮太平车行驶过街市。青布伞下,市井小贩一个个当街列床凳堆垛着水木瓜、冰雪、凉水荔枝膏等清热解暑之物,等待着客人。

  迤逦时光昼永,气序清和,长街上却有个少女一袭红衣,吧嗒吧嗒边跑边喊着“让一让,让一让”,怀里紧紧抱着两匹缎子布,一手拽着一个长相俊美的郎君,

  身后还跟着一个胖乎乎的媒婆,一个气喘吁吁的汉子,一个高个夫人。

  端的是热闹非凡。

  汴京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身在汴京,什么热闹没见过?自然安之若素卖自己的清凉茶,慢吞吞喝手里的荔枝凉水,只悠闲自在看着这一队奇怪的队伍。

  直一路跑到汴河桥上,朱漆栏螲的桥上却正挤得水泄不通。

  原来正有一队艺人在桥上卖艺,彩棚夹路,桥上放着瓦盆,游人如云,往瓦盆内里投掷铜钱,来关扑旁边堆着的衣物、首饰。投掷中了的一起喝彩,投掷没中的,便齐刷刷喝倒彩,热闹非凡。投掷中了的人也不走,用竹竿挑着战利品,得意洋洋站在桥边瞧别人试运气。

  濮九鸾心里暗暗叫苦。这可如何使得?眼看那些追逐的人越来越近,他不由自主反身看向身边的小娘子

  却见慈姑回眸一笑,说不出的飒爽英姿:“随我跳!”

  说罢便松开他衣袖,纵身一跳,直跳到汴河一艘快要离岸的船上。

  小娘子一笑,灿若艳阳,直叫那五月的烈日都逊了色,她一头乌发随之甩动,宛如一道黑瀑从河边滑落,她大声笑着,将掉落的头发塞回珠冠,本来端正别着的海棠花歪了也不以为意。

  鲜活。

  恣意。

  濮九鸾的心里似是被什么撞了一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4页  当前第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9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汴京美食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