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殿卿是随意拿的,闻言笑了笑,背挺的直直的,“你读吧,朕又不怕。”
他又不是负心汉,他怕什么。
折筠雾便笑着摇摇头,慢慢的给他念里面的戏词,见他闭着眼睛,一脸的享受,倒是好奇:“陛下,你真听进去了?”
齐殿卿:“……”
其实没有。
禅位大典在即,他心也是乱的,怎么可能静得心下来听戏折子,只是他心绪不宁,若是身边没有声音,反而心里闹的很,有个人给自己念念书,反而觉得心静一些。
折筠雾看看他,索性也不给他读书了,放下戏折子,走过去,歪在他的身侧,去用手贴他的手背, “你是不是害怕了?”
齐殿卿没有说话。五十岁的人了,却突然像个孩子一般,拉着折筠雾的手咬了一下,道:“珺珺,朕心里慌,咬你一下,好像能把慌张能咬出去一些。”
折筠雾便伸出了另外一只手,“那你再咬咬吧?”
然后,她突然凑到他的耳朵边说了句不着边际的话,“陛下,你长的好好看,都五十岁了,还这般的迷人,根本不像个五十岁的,比四十岁的人还年轻。”
那不就是三十岁!齐殿卿闷笑了几声,他道:“真的啊?”
折筠雾点了点头,“真的。”
她认真的道:“你自己也照镜子的,难道你没有发现自己如此年轻么?”
那自然是发现了的。其实说起来,齐殿卿对自己的容貌是越老越在意。可能权势在手了,稳当了,对自己其他的地方也在意起来。
他这个人,其实打心眼里喜欢那些长得好看的,一般这种人对自己的容貌也是在意的,于是一国之君,倒是偷偷的让人熬了养黑发的汤喝。
他是瞒着折筠雾喝的,但是折筠雾都知晓!
她也不点破他,只继续装不知道,但时不时的,就不经意间夸夸他,倒是准能让他高兴一会儿。
怎么说呢,她越发觉得陛下不是个完美的人,但是陛下这般,她却越喜欢。
年轻时候的他在她眼里没有一点儿不好,成婚之后,他的毛病越来越多,她有时候看他也不耐烦的很。
——附庸风雅,现在还要拉着她去看桃花雨,喜欢作诗,还总是要她跟着一起吟诗。此两种,都是强逼着她陪着。
——他还喜欢管东管西,有时候吼他,他还觉得自己挺委屈的。
这些小毛病都是她越老越看不惯他的毛病,有时候他讨人嫌的时候,她就看他浑身是毛病,找不出一点优点。
但这不妨碍她觉得陛下越来越有魅力了。
折筠雾便笑着道:“等你做了太上皇之后,便没有忧心的事情,说不得以后还能更加的年轻。”
她给他戴高帽,“陛下,我知晓,这些年,你很不容易。”
陛下做太子的时候就勤勉,做皇帝的时候更加勤勉。这么多年,他还推行新政,时时刻刻都担心着百姓,在折筠雾眼里,他是个实实在在的好皇帝。
自古好人不长命。折筠雾知道这句话是对的。
因为好人操心多,比如说陛下,早上起来到晚间歇息,从没有一刻是清闲的。有一日咳嗽了,还发热,他还想坚持去上朝,被她骂了一顿才回来躺着歇息。
这是他那么多年,唯一一次没有去早朝。后来又病过几次,合起来也不过七八次罢了。
折筠雾感慨道:“以后你让人给你写传记的时候,可别忘记把你这辈子只七八次没去上朝写上去。”
三十年的皇帝生涯里,他这也算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折筠雾一说,齐殿卿就也感慨道:“珺珺,朕是个好皇帝吧?”
折筠雾肯定点头,“是,是好皇帝。”
齐殿卿便搂着她,“那朕睡一会,睡一会再起来。”
有了她这句话,梦里也应当安心。折筠雾心疼的在他鬓角边吻了一下,“睡吧,我陪着你。”
三天后,便是禅位大典。
真到了那一天,齐殿卿反而不害怕了。他看着穿戴一新穿着龙袍的阿昭,笑着道:“这天下,是你的了。”
阿昭跪在地上磕头,郑重的道:“阿爹,你放心,天下交予儿子手上,定然会延续你的心愿,让着天下大安,海清河晏。”
“盛世之下,百姓安康乐业。”
齐殿卿欣慰的点了点头,“还望你不要忘记今日所说。”
曾经想了无数次的事情终于做完了,大典走完,群臣跪拜,齐殿卿摆了摆手,把衣裳换了,摘了皇帝之冠,然后再出大殿,就已经是太上皇了。
阿昭亦步亦趋的陪在他的身边,齐殿卿反而觉得他此时此刻不需要儿子陪。
“朕没事,真的没有事。”
他不需要儿子的感激,也不需要别人的理解。他道:“阿昭啊,朕此时此刻只想马上回夏园。”
他知道,珺珺一定在等他回去用膳。
“今儿晚上,她说吃烤全羊。”
齐殿卿笑着道:“你就不要回来了,此时此刻,朕只想跟你阿娘一起。”
阿昭点头,“儿子知道了。”
禅位的时候,岁安和阿黎都没有回来,这是齐殿卿吩咐的。他觉得没有必要特意回来一趟。
“本就是件不大的事情,早就决定好了,也算不得什么,若是专程回来一趟,好像就把这事情放大了。”
齐殿卿曾经如此跟阿昭说。
他道:“ 等将来,朕禅位给你之后,就没有那么多事情了,朕想着,带着你阿娘去云州一趟,去见见岁安和阿黎。”
阿昭听着直点头:“无论您想做什么都可以的。”
但岁安和阿黎没有回来,此时此刻,他如果不陪在阿爹身边的话,那就只有阿娘一个人能陪阿爹。
他又送了阿爹几步,扶着他往宫外走:“儿子忙完了这边的事情,就回去陪您。”
齐殿卿摆摆手,“你忙你自己的吧。”
他想了想,又道:“你皇祖母那边,今晚你去看看,就当是帮朕尽孝了。”
太后,如今也要被称之为太皇太后了,她就不喜欢阿昭继位。说到底,她心里面对当年的太皇太后还有阴影,觉得还是要儿子做皇帝自己才有底气,要是孙子做了皇帝,说不定自己要被怎么搓摸。
阿昭想到皇祖母,就叹了一口气,笑着道:“好,晚间儿子去一趟。”
齐殿卿就真的走了。他没有骑马,也没有坐轿子和马车,是一步一步的走的。
刘得福陪在他的身边,跟着他一步一步走。但是没走几步就气喘吁吁,齐殿卿还特地停下来等了他一会儿,道:“你也老了。”
刘得福摇头道:“奴才还能继续服侍您。”
齐殿卿也没有反驳他,只看看天,发现自己若是一直走下去,晚上就不要想着吃晚饭了。到时候又要被珺珺唠叨。
他就让人送骏马来,自己一个人骑着往夏园去,刘得福等奴才们自己后面回去。
他行至夏园门口时,已经天色晚了,但是,园子口早早的点上了灯笼,齐殿卿打马前行,发现珺珺正提着一盏灯笼,站在门口等他回来。
见了他骑马而归,她笑着过来,“你回来啦。”
齐殿卿前行一步,牵上她的手,“对,朕回来了。”
折筠雾:“那就走吧,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齐殿卿就歪头看了看她,“珺珺,多谢你,这么多年一直陪着朕。”
折筠雾抬眸看了看他,笑道:“毕竟,珺,伴君嘛。”
——正文完结
第165章 褚汀(1)
褚汀其实也算得是个世家公子——只要落魄了的世家还能称之为世家的话。
俗话说, 落毛凤凰不如鸡,他们这种世家公子,也就嘴上被人说几句客气话, 暗地里也要被称一句破落户, 偶尔朝亲戚借一借银子,还要被亲戚说上一句打秋风来了。
但人家说人家, 你毕竟拿了人家的东西,只被说一说已经很好了。
在这群世家公子里面, 褚汀借东西就要容易一些。他脸长得好。
这个脸好,不是说一句客气话, 而是真真正正的好。曾有人看了他一眼就魂不守舍,吵着闹着要嫁给他, 但是褚汀其实没想过成婚生子。
他对佛家还挺感兴趣的。家里面有佛经, 他声音好听,念起来韵律动听,他自己挺满意的。但是当他顶着这张脸, 用这样的声音出念经,方丈住持却不愿意收他。
褚汀有些不理解, “为何如此待我?”
方丈哪里能直接说你即便剃了头发,披上袈裟,也不像个和尚。那些来听经的人,到时候就不仅仅是听经了。
说到底,人好看到一定程度上, 佛祖也是不收的。
收你做什么呢?他日只要有一个人看上你,你即便不从不愿,但人家日日来闹,那这寺庙的名声还能要吗?
方丈摇摇头, 心道这个人坚决不能收。但又怕他纠缠,只好拿出万金油的话,道:“施主,你尘缘未尽,此时出家,为时尚早。”
褚汀就不太高兴的回去了。他娘见他回来,还不知道他去了寺庙里面想当和尚,只一门高兴的道:“住在西边那个姚媒婆今日上门给你说亲,那姑娘家世好——”
结果话还没说完,就听见儿子道:“糟了,会不会是因为有人给我说亲,所以动了姻缘线,所以方丈才说我尘缘未尽。”
褚汀他娘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儿子竟然想要做和尚。做和尚有什么好的!
她吓坏了,“你何时有了这种念头?阿汀啊,你可不要吓阿娘。阿娘胆子小。”
褚汀一本正经,“可我真的很想念经。”
他对成婚没什么感兴趣的。
他娘今日是第一次知道他的心思,见他如此坚定,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想来已经是打定主意了。她就哭道:“你怎么能如此想呢?你要是做和尚去了,阿娘怎么办?辛辛苦苦的养了你这么大,难道就要舍弃了吗?”
褚汀安慰她:“儿子还是会养你的,听闻主持的银子不少,养你一个还是绰绰有余的。”
他家里落魄之后,也就是剩下几个老仆,再加上他们孤儿寡母了。
褚母恼怒,“我要你娶妻生子!我要你的银子做什么!你要是能娶妻生子,我就是现在死了去,也比看着你做和尚强。”
褚汀因为相貌好,也聪慧,从小到大,除了家里骤变之外,还没有遭受过什么打击。如今他想做和尚,阿娘却不愿意,在他看来,难免是受了些挫折,便去买酒。
只是囊中羞涩,打酒的时候也抠抠搜搜。
摸出了三文钱,央求掌柜的:“多给一勺吧?”
掌柜的看他长得好,虽然没有见过,但也大概知道他是什么人。便笑着道:“褚公子想要喝酒还不容易么?您若是就坐在老朽的铺子里面喝,你想要喝多少,便有多少。想要喝什么酒,就能上什么酒。”
褚汀其实是借酒消愁。但他并不喜欢喝太多酒。掌柜的说的话对他没有什么吸引力,但是想来想去,发现如果按照掌柜说的话去做,他就可以省下三文钱。
三文钱也是钱,一个时常要去打秋风的世家公子,为了三文钱也是可以折腰的。
于是就坐下来,坐在那里一边喝酒一边还帮着掌柜的吆喝,“这里的酒好喝——大家都来试一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