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至今仍记得,北魏大军破城之后,北魏统帅看着徐延夫妇的尸身,说了一句“国有此将,国之大幸”。而后将两人尸身悬挂城头,以慰军心。
然而漠北城被夺回之后,被北魏统帅称赞过的徐延夫妇却只落得了一个“守城不利,功过相抵”的凄凉下场,连尸身都无人收敛。
徐空月望着满目泪水的皎皎,只觉得心头快要炸开,一字一句皆是血泪:“你只觉得你父母枉死,可当年誓死守卫漠北城的徐延夫妇与那八千守城将士的死,又该如何?”
皎皎被他所说的事实彻底震惊住,她呆呆望着他,突然之间福至心灵,问道:“徐延夫妇,与你是什么关系?”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问,可是望着徐空月的神情,却也知道他与徐延夫妇并非毫无瓜葛。
果不其然,徐空月微微垂下眼帘,先是低低笑着,而后才抬头,一字一句说:“皎皎,其实我们之间,很早之前就已经有着无法忘却的血海深仇。”
他如何不知道皎皎无辜,可徐延夫妇难道就不无辜吗?那守城的八千将士就不无辜吗?那场战乱中死去的人就不无辜了吗?
漠北城最初被围困,所有人都觉得,只要坚持到援军到来,他们就能强势反扑。可直到漠北城弹尽粮绝,饿殍遍地,也没能等到所谓援军。
他亲眼看见母亲换上与父亲一样的戎装,站到了城墙上。他想挣脱乳母的手,飞奔到母亲怀里,却被乳母紧紧搂在怀里,“小少爷,那里危险,你不能去。”
他指着城墙上母亲的身影,“可是母亲在那里……”
话音未落,便看见一支穿云箭飞来,擦着母亲的身影,射中她身后的护卫。
乳母反应很快,立即捂住他的眼睛。殊不知,他早已将那飞溅而起的血色映入眼中。
他也曾亲眼看见城中老幼妇孺,拿着家中的镰刀扁担,誓死保卫家园。乳母紧紧搂在他,藏着在一户百姓家中。他听到外面呼声震天,兵戈交接之声四处响起。
更曾亲眼看见北魏的铁骑踏破漠北城门,肆意挥舞的长刀砍断守城将士的脖颈,鲜血在地上汇聚成一条小溪,又渐渐汇聚成河。乳母身中数箭,将他藏在身下,温热的血液湿透了他的衣衫,他听到乳母用尽最后一口力气,一字一句告诉他:“小少爷,你不能忘记今天,你要报、仇!”
他从死人堆里爬出来,周边无一活口。无数残肢断臂交杂在一起,甚至分不清谁是谁。有残缺的尸体还睁大眼睛,仰望苍天,似乎在控诉苍天不公。
苍天何时公平?
漠北城破之前,母亲让乳母带着他离开时,曾对他说:“你父亲身为守城将军,城在他在。”她的目光那么柔和,没有一丝丝悲天悯人、愤世嫉俗。“我是你父亲的妻子,他留在这里,我就要陪在他身边。”
年幼的他什么都不懂,只会说:“可是母亲,我不想离开你和父亲。”
母亲笑了笑。记忆中,那是她唯一显露的笑容,那么柔和,又那么哀伤。“你要记住,父亲和母亲留在这里,就是为了保护城中千千万万你这样的孩子。”
他不懂,却知道父亲母亲从未因援军未到,而怨恨什么。他们始终坚守城门,从不后退,直到城破之时。
可他从尸山血海中爬出来,望着满地残肢断臂,心中却只有仇恨。
他望着皎皎的目光那么柔软,仿佛看着最心爱的姑娘。他的声音那么轻,那么柔,仿佛情人之间的呢喃细语。可话语的内容却让人不寒而栗。
皎皎只觉得冷风从头顶灌入,浇得浑身上下一片悲凉。她的眼中仇恨与悲凉交织,心痛到麻木,反而什么感觉也没有了。“所以,你娶我,只是为了接近长公主府,只是为了接近定国公?”
徐空月轻轻眨了一下眼睛,摇了摇头,“不是的。”
他的眼眸之中满是冷漠哀伤,却唯独没有该有的仇恨:“我从未想过利用你。”
皎皎却蓦地想到,她与徐空月之间的婚事,徐空月其实连说“不”的权利都没有。因为他们之间的婚事,是由皇帝赐婚,不得悔婚。
所有的一切,都是她任性妄为,都是她咎由自取。
是她将这样一头满怀恶意的狼,拉到了母亲与父亲身边。是她哭喊着哀求母亲,放下不该有的成见,提携他。
是她,造成了今天的一切。
第10章 长公主在天牢畏罪自尽了……
皎皎失魂落魄回到长公主府。莫总管闻讯匆匆迎了上来,瞧见皎皎此时的样子,顿时被惊了一下。
这段时日皎皎早出晚归,四处奔波,憔悴了很多,消瘦了很多。可不管在外如何遭受冷遇,她眼底总有一丝希望。如今的她,眼底的光芒好似彻底熄灭,再也瞧不见一丝半点星光。
他不知道皎皎遇到了什么,更不知如何劝慰,只是沉默着跟在她身后。
皎皎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该去往何处。从徐府出来,她满心就只有“回家”这一个念头。她像回到了小时候,在外受了欺负,就回到家中,奔进母亲父亲的怀里,寻求安慰。
可当她真的回到长公主府,才惊醒这里早已物是人非。而她想要找的两人,身陷囹圄。
眼泪无声滚落下来。她这才发现,原来这些年,她一直成长在母亲与父亲的羽翼之下,没有见过一丁点儿风雨。
不知不觉,她发现自己走到了父亲的书房门前。
这里是她年幼时最喜爱的地方,那些暗柜密格就像是一个个宝藏,等待她去发掘。
等她翻开了所有的宝藏,便开始对父亲时常拿在手中文书感兴趣。她不知道那些文书是什么,只知道父亲对它们的注意力远远大于自己。于是每每她窝在父亲身边时,就会将桌案上的文书弄乱。甚至去抢父亲手里的文书。
母亲每每瞧见,都是紧皱着眉头,将她训斥一顿。只有父亲毫不在意,将被弄乱的文书整理整齐,再将她抱到膝头,摸着她的发顶,戏谑着问:“皎皎是想帮父亲看文书吗?”
年幼的皎皎天真烂漫,不知人间疾苦,“我想让父亲不要看这些文书了,去陪我玩。”
父亲笑着,将一本文书在她面前摊开,“可是这些文书关乎到千千万万个孩子能不能跟父母一起玩,如果父亲去陪你玩,那么就会有很多与你一般大的孩子再也不能和他们的父母一起玩。”
他说这话时,眼底的情绪很是复杂。可年幼的皎皎什么也没看出来,只是问:“他们为什么不能和父母一起玩?”
父亲指着文书上的两个字,告诉她:“因为只有父亲处理了这些文书上的事,他们的父母才能平安留在家中,陪着他们玩。”
皎皎当时已经开始识字,她记得父亲所指的那两个字是……漠北。
她猛地扭头问莫总管,“我父亲书房里的东西,有没有被动过?”
她突然这么问,莫总管着实诧异了一瞬,而后立马答道:“当日……长公主与定国公被带走之后,没有人动过府里的东西。”他虽然没能留住府中的下人,但是主子的东西还是尽力保护好的。
皎皎点了点头,抬脚踏进书房,开始四处翻找。
莫总管不知道她在翻找什么,忙问道:“郡主您找什么?”
皎皎自从出嫁后,就很少进入父亲书房,即便进来,也不再像小时候那样到处乱翻。想了想,她对莫总管道:“我父亲可与漠北城有过书信往来?”
她蓦地记起,小时候她到处乱翻时,曾翻到过一个小叶紫檀盒。从来对她和颜悦色的父亲当场变了脸色,十分强硬地将盒子从她手中夺走。
为此,她哭了整整一天,无论父亲后来怎么哄,她都不肯罢休。
“我父亲是不是有一个小叶紫檀盒?你知不知道那个盒子如今放在哪里?”不知道为什么,她直觉那个盒子跟漠北有些极其重大的关系。
莫总管恰好知道那个盒子的所在。他匆匆出了书房,不多时,便抱着一个小叶紫檀盒过来。
那个盒子不大,里面装满了书信。
皎皎拆开一封又一封,越看面色越是凝重。
莫总管不知何时已经出去,屋里没有燃着熏香,可常年累月的熏香气息早已渗透屋里的桩桩件件。
看完最后一封信,皎皎撑着额头,不知作何表情。
许久之后,她才露出一抹笑,笑容凄惨而又悲凉。
原来,竟是这样。
她将所有书信重新装进盒子,刚装好,莫总管突然从外闯入。
他是府中几十年的老人,做事很有分寸,即便是长公主与定国公被下狱当日,也没有这样惊慌失措的神情。
皎皎心头蓦地浮起一丝不好的念头,她听见自己的声音支离破碎。“出了什么事?”
莫总管扑通一声跪在地上,额头死死抵着地面,“长公主在天牢畏罪自尽了!”
“什么?”仿佛神魂出窍一般,皎皎听见自己的声音这样问。
莫总管几乎声泪泣下:“郡主,长公主没了!”
皎皎仿佛再也承受不住,身子一个踉跄,就要往地上倒去。
莫总管再顾不得什么贵贱,连忙伸手去扶。
皎皎扶在他胳膊上的手抓得很紧,仿佛指甲嵌进肉里。她听到自己满是干涩的声音问:“到底怎么回事?”
这段时间的奔波,皎皎并非一无所获。她得知母亲父亲入狱,是因为皇帝得到了燕王要谋反的消息。
因为逼宫之举,皇帝刚刚失去一个儿子,对此并不相信,只是私下着人去查。
可这一查,便查出南嘉长公主和定国公与之共谋。而谋反之事更是早于二皇子逼宫之前。
于是,关乎二皇子逼宫一事的真相,就这么被揭露出来。
当时皇帝病重,二皇子几乎将明政殿握在手心。燕王担心二皇子不日便会拿出皇帝的传位诏书,于是联合南嘉长公主,暗杀二皇子。
可惜暗杀失败,燕王担心此举被皇帝知晓,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先下手为强起兵逼宫。最后再将逼宫谋反的罪名扣到二皇子头上,将他逼死在了南宫门前!
诬陷谋害皇子,是滔天大罪,即便是南嘉长公主,也少不得满门抄斩。
可皎皎从来不信。
她知道母亲醉心权势,也知道母亲与从前的五皇子、如今的燕王交好。倘若燕王登基,母亲又是从龙之功,滔天的权势聚集一身。
这恐怕是母亲如今所求。
可她还是不信,母亲会为了所谓权势,做出这等丧尽天良之事。
她曾想去天牢,亲口问一问母亲,可没有皇帝的旨意,她根本进不去天牢。
她不是圣人,尽管与二皇子是有着少年之谊,可身为儿女,她又怎能眼睁睁看着母亲父亲身陷牢狱而不搭救?
她迷茫过,徘徊过,可最终还是决定尽自己所能,四处奔走。她想,至少要听到母亲亲口说出,二皇子之死到底与她有无关系。
可如今她听到什么?母亲在牢中畏罪自杀?
晴天霹雳,也不过如此。
第11章 可她如今恨不得从未认识……
她茫然无措站在原地,只希望这段时日的见闻经历都是黄粱一梦。梦醒来,她依旧是无忧无虑的小郡主,母亲与父亲依旧琴瑟和鸣。
可眼前景象无比真实,无不是在提醒她所有一切皆非梦境。她张了张嘴,却半晌发不出声音。
手抖得几乎不成样子,好一会儿才按到了心口。心如巨石压制,让她几乎喘不上气来。
莫总管见状,顿时急了,连忙呼喊:“郡主,您怎么了?”
皎皎终于喘上一口气,冷汗涔涔,额发皆湿,按在心口的手背青筋毕现。
莫总管知道,她这是缓上来了,高高悬起的心这才落了回去。
皎皎急促呼吸了几下,浸过水一般眸子这才望向莫总管,“我母亲,为何会突然招供?”声音晦涩难辨,嘶哑地几乎不成人声,
她了解母亲,就算她真的与燕王合谋逼宫谋反,还逼死了二皇子,也不会这样干脆利落承认。她那般心高气傲,要让她招供认罪,她宁愿选择一头撞死在天牢中。
除非是皇帝舅舅见过她,同她说了什么。
可这段时日她四处奔走,虽然一无所获,却也知道,皇帝根本不曾见过母亲。
那她为什么会突然招供?
皎皎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的眼神如刀,紧紧盯着莫总管,等着他的回答。可莫总管却微微别开脸,避过她紧追不舍的探究。
不好的预感愈演愈烈,皎皎顿时急了,一把抓住他胸前的衣服,声嘶力竭吼道:“说!”
“长公主……她,她是被严刑逼供的……”话还未说完,便已是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