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同夫君琴瑟和鸣_分节阅读_第164节
小说作者:秋风外   内容大小:556 KB  下载:我同夫君琴瑟和鸣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2-06-16 18:00:4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灯火摇曳,转眼又过了两天。

  对泠琅来说,出门不用看日子,只要天上没下雨就可以。

  霞光烂漫了几个傍晚,能看出,将有一段时间的晴朗好时光。

  夜间收拾行囊的时候,她才发现属于自己的东西少得可怜,一张全数胡编的引信,一柄原不属于她的长刀,没了。

  引信是当初伶舟辞弄来的,刀是李如海非自愿留给她的,这两样事物躺在长桌的一侧,彼此依偎着,显得单薄又可怜。

  而另一侧,堆积得满满当当。

  几个细长瓷瓶——难忘毒丸终极型号、无敌解药真正无敌版,这是秦浮山给的,说是比京城分舵架子上纯净一万倍的好货,出远门必备。

  一个精巧瓷盒——兰蝎膏,白天江远波亲自交到泠琅手中。

  赫赫有名的岭南神医,还未同儿媳打过几次交道,底细便被扒了个干净。惯常的假笑还在脸上,却已经相当不自然,他叹息道:“雁来红无解。”

  “它其实不是毒,是我用于培育虫类攻击性的药物,既然不是毒,又何来解药一说?圣上要用雁来红,也是出自这一点。”

  “此事细说复杂,总之……它能在青云会会主身上有这么大的效用,是因为他常年培毒,心性又偏执易波荡。而你和他经历各不相同,他为雁来红饱受折磨,而你远远不至于。”

  “兰蝎膏既是阴差阳错,也是极好的纾解手段,我分析过你的血,雁来红的影响,已经微乎其微,但以防万一,还是把这个带上。”

  “要彻底杜绝,待你回京,定有办法。”

  泠琅起身道了谢,江琮起身也道了谢。

  她道谢的时候江远波表情十分柔和,而江琮道谢的时候,江远波看上去很膈应。

  毕竟被亲儿子一口一个多谢神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体验。

  泠琅看着灯火下莹润精美的瓷盒,想到白天的尴尬场面,想笑,又觉得不太好。

  她视线转移,停在一只香囊上,香囊旁边散落着一串佛珠。

  香囊由绢布制成,内里包裹了桂花,外边没有半点花样纹绣。佛珠式样普通,青灰色的颗粒甚至还留着毛刺。

  它们的主人是一女一男。

  女人是一个极其普通的女人。因为一些苦痛,和苦痛相关的美丽,又十分特别。任谁见识过那样的力量,都会留下这只并不如何高超的香囊。

  男人是个奇怪的和尚,不通佛理,不念经文,满手杀孽,唯有在祝祷时十分认真,胜过世上任何一位虔诚的信徒。

  如今二人已经不知去向,一起消失在茫茫人海。泠琅和他们或许永远不会再见,又或许明天上路便会遇见,谁也说不清。

  香囊旁边,是一个古朴简单的令牌,上书一字,陈。

  这是祁州陈家的信物,有了它,可以在祁州任何一家客栈得到很好的接待,在任何一座钱庄取出不菲的金银,更能换得百年的九节鞭世家倾尽全力的一次相助。

  泠琅看着它,像是看到一双胆怯瑟缩的眼睛,接着光影晃动,那双眼褪尽迷茫,变得坚毅无比。

  还有那句淡然而无畏的话。

  “陈家的女儿本该如此。”

  目光失神了片刻后,又停在一截枯枝上,它来自烟雨江南,故事关于一座终年云雾缠绕的青山,和隔着青山的两个人。

  泠琅站在案前,看着这一桩桩物件,回想着与之有关的数段人生,苦涩或是恬淡,新鲜或是陈旧,贪嗔喜恶,和爱恨情仇。

  她在想,这一路旁观了一个又一个故事,却不知道属于自己的篇章该从何落笔,是不是有些可笑了。

  光亮一晃,是灯芯炸开烛花,有什么东西卧在物件之中,闪过一道粉润的光。

  泠琅拨开东西,手指触到它,捏起来,慢慢举到眼前。

  一柄发簪,用青和粉的玉珠缠绕成杏花的模样,清雅而温婉。

  池边氤氲的雾,或真或假的泪水,似怜似叹的关切,夜风中,青年想靠近,却又放下的手。

  泠琅拿着发簪,微微失了神,与此同时,一只手伸过来,取过了她手中物。

  头发被轻轻挽起,温和细致,春枝般的玉簪别进乌丝之中,有人从后面拥住她,在她耳边说:“夫人甚美。”

  泠琅闭上眼,答非所问:“我自己的东西也有很多。”

  江琮轻声说:“以后还会有更多。”

  “你知道我在指什么?”

  “我当然知道。”

  “那你知不知道,等到时候,我也有一样东西要送给你。”

  “夫人现在就告诉我这个,我会忍不住一直想那是什么的。”

  “不用一直想,偶尔想就可以。”

  “有多偶尔?”

  “想我的时候顺便想一想。”

  江琮笑了声,好像在责怪她明知故言。

  灯烛挥灭,暗色中,有人哑声说:“那就是一直想。”

  后一日,侯府花园。

  泠琅站在侯夫人黄皖面前,除此之外没有一个人。

  黄皖在沉默,关于泠琅的身世,江琮已经告诉了七七八八,隐去了绝大多数细节,只轻描淡写地说,寻仇,所以隐瞒。

  她们相对而立,在深秋金黄的庭院之中,彼此没有说一句话。

  最后,黄皖说:“琮儿说,你会用刀。”

  泠琅点点头,她腰上正带着一把刀,不是李如海的云水,而是秦浮山随便扔给她的九月霜。

  黄皖说:“让我看看。”

  泠琅后退几步,鞠躬行礼,继而反手抽出长刀,刀面迎着秋风,反映出碎霜般的凛冽寒凉。

  劈,砍,挥,腾挪,转圜,踏波踩浪,断潮斩流。

  一盏茶的时间过,泠琅停手,她微微喘息着收刀入鞘,脚下是受气波震荡而泛起的灰尘痕迹,身后是一树火红秋枫。

  没有一片叶受波及坠于地。

  黄皖说:“好孩子。”

  她深深凝视着少女泛红的脸颊:“前路小心,无论何时,侯府都是你的家。”

  泠琅终究还是因为离别而感了伤,不为恋人,为恋人的娘。

  她趴在江琮身上,呜呜咽咽地说了半晌话,以此为借口讨要了许久的好处,最后昏昏沉沉地睡下,再醒来时,昨夜伤感已经全数遗忘,只余神清气爽。

  她立在晨风中的春华门外,同江琮身后的泾川侯夫妇作别,又对江琮说:“就到这里罢!”

  江琮颔首,目光凝在她脸庞,说:“去吧。”

  他温柔地说:“我看着你。”

  泠琅说:“我自己会骑马。”

  江琮轻笑道:“我想好好看看,夫人是如何会骑马。”

  泠琅果然决心展现自己高超的驭马术,她双腿一夹,腰背微伏。青骓长嘶着疾驰而去,少女发丝在风中飞扬,于古道上疾驰而去,像水边稍纵即逝的鸿影。

  她没有回头。

  就像江琮预料的那样。

  他静立了一会儿,随即转身,他想她会尽快回来的,不因为那几句誓约,只因为一点牵挂。

  挽留风是一件蠢事,风来去自如,你能做的只有等待,让它甘愿再吹来。

  江琮有预感,他要等的时间不会太短。

  后来他才知道,那岂止是不短。

第138章 埋剑地

  剑冢, 剑祖埋剑之地,天下剑客心向往之。

  传说中,剑祖在距离长安五十里的荒原中经逢暴雨, 于一株古木下躲避。

  雨经久未停, 水丝漫天,雾气深浓,剑祖遥望雨幕, 忽然心有所感,闭目打坐,一坐就是七日。

  这七日里,有农人经过试探鼻息, 有野狼徘徊逡巡。更有流匪察觉,上前洗掠周身金银后扬长而去,唯独随身长剑得以幸免。

  七日后, 剑祖从境界中醒转, 衣衫被划得七零八落, 头发亦是蓬乱, 身侧除了一把剑别无他物。

  十几步远的树丛中, 有几名剑客在安静护法,他们一日前偶然路过,很轻易辨认出树下人是谁,便自发留下守护, 等待剑祖醒来。

  位于视线中心的老者起身, 对着荒原大笑了三声。

  接着,那柄陪伴了他五十余载, 承载了天下盛名的绝世兵刃被折断, 一半抛在草中, 一半深没入土里。

  众人大骇,剑祖腾空而去,不见踪影,自此后再未现身江湖。

  他的景仰者们以剑祖参出无上剑意的树为中心,修了一栋建筑。四面是矮房,中间是巨木,唯一的大门外立有一块巨碑,上书剑冢二字。

  远远瞧着,就像一座巨坟。

  不过里面埋的不是人,是剑。

  泠琅站在旷野中,仰头注视石碑上苍劲有力的刻字。碧蓝澄澈的天幕之下,它矗立着,静默无声。

  一个高瘦少年站在她身后,正低头解下腰上剑鞘。

  他额边发丝随着动作垂落,扫过精致昳丽的眉眼,在依稀秋风中微微拂动着。

  这人是苏沉鹤。

  人们说,在剑祖埋剑之地,世间万剑都是凡物,若进了剑冢,会自惭形秽,不复锐利,连草茎都削不动。

  泠琅说,“要我看,这条规矩只是怕人闹事,毕竟剑冢地底下藏着座冶兵厂,外头却只有两个扫地老头看着。”

  苏沉鹤将佩剑取下,恭恭敬敬地放置在石碑下端,他眯着眼悠然道:“阿琅见识颇多,难道不晓得这扫地老头是剑祖亲传徒孙?”

  泠琅和他一起往大门走,她小声说:“剑祖亲传的那几名弟子广收门徒,数量连邓如铁都望尘莫及,什么无上剑意,估计徒弟人人只得皮毛。”

  苏沉鹤低下头笑:“那你为何也把刀给解了?

  “入乡随俗……”

  话是这么讲,递交名帖的时候,她神态举止依然恭敬。

  而她口中的皮毛老头更是恭敬:“原是侯府贵客,请进,请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1页  当前第1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4/17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同夫君琴瑟和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