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将手里的包袱放下打开,取出两件小孩儿的棉袄来,“这是用我和莲果的旧衣裳改的,我看两个孩子都冻得可怜,手脚都有冻疮。”
“两位姐姐太善心了,我,我真不是该如何感谢。”牛陆氏让两个孩子给冬柚磕了头。
想那县主也没孩儿,院子里也没有,所以这两件棉袄肯定是刚赶出来的,这说明莲果和冬柚太有心了,牛陆氏如何能不感激。
“都是小事儿,我家县主最是心善的人,你们就安心在这儿先住下。”冬柚道。
次日那衙役回来回了话,同长孙愉愉猜的没差多少,果然是她男人动不动就打她和孩子。家里穷得揭不开锅,那男人就逼着牛陆氏到处借钱,借了钱就用来买酒、赌0博。
长孙愉愉寻思之后就将牛陆氏招来,问她可愿意留下帮工,刚好府里还缺人手。
牛陆氏自然是千恩万谢,当即就点头了。
长孙愉愉看她那模样,似乎是恨不能早日离开那地狱,又问道:“我听说你那丈夫有些不成器,咱们陆家的女人却不能由着人随便欺负,你若是愿意,我就叫人打发了你那丈夫。”
牛陆氏吃惊地抬起头,不大明白长孙愉愉所谓的打发是个什么意思。
打发么,是陆行出的主意,说是随便安排个去边镇服役的差使给那醉鬼丈夫。服差役本就是国法,但允许用银子抵差役的,那醉鬼没有银子,自然就只能自己去服役。轻轻松松就打发了,也不脏手。
不怪牛陆氏点头,她实在是舍不得两个孩子再挨打。因着留在了府衙,出于对长孙愉愉的感激,牛陆氏可谓是万般尽心,什么活儿都肯做,别人瞧不见的活儿,她也能理出来做了。
这对长孙愉愉而言自然都是小事了,目前她唯一关注的就是陆行又要亲自领兵去剿匪了。
上回长孙愉愉就有些担心,这回更是。
“你为何非要亲自去?这一次不比上次,和永昌府联合剿匪,那边儿也没法儿知根知底,为了争功指不定还要使绊子,万一坏了局面怎么办?”长孙愉愉劝阻陆行道。
陆行笑道:“没想到县主倒懂这些。”
长孙愉愉撇撇嘴,“我虽然不懂你们剿匪,但是朝堂上这种事儿我可看太多了,六年前南征车里就是那样败了的,死了个一个兵部侍郎,杀了一个巡抚。”
陆行道:“多谢县主教诲,我会记在心上,小心行事。”
这就是不听劝,一意孤行,刚愎自负的意思?
长孙愉愉叹了口气,知道陆行这种志向远大(想当高官)的男儿,不会放过任何建功立业的机会,宁肯冒险也要博一个前途。她不懂的是,明明可以安安稳稳地往上升,陆行却偏要选条危险的路,劝也劝不住。
长孙愉愉想起她娘亲说陆家男子长寿,舍了陆征而抢陆九,结果呢这人比武将还折腾,怕不得跟他爹一样……
所谓善泳者溺于水。
陆行这一出去剿匪,长孙愉愉心情就没好过,偏还要摆出一副她不在乎的模样,或者说摆出一副对陆行很有信心的模样来安抚人心。
上回陆行出去不过一天一夜的功夫就回来了,这次却是三天都没有消息。长孙愉愉有些坐不住,无心见客,书也看不进去,起身去游廊踱步,眼睛却时不时地盯着院门,就盼着有消息能进来。
一直到第五日上头,莲果一路小跑着进了院子,面带喜色地道:“县主,县主,姑爷回来了。”
看样子是赢了,长孙愉愉心下松了口气,却再不肯在游廊上待着,转身回了屋,抓了本书看,似模似样地翻着页,其实什么都没看进去。
片刻后陆行就走进了院子。长孙愉愉的余光透过窗户往外瞥见了他,却丝毫不动,只低头又翻了一页书。
陆行进屋走到长孙愉愉跟前,长孙愉愉这下就再不好装作无动于衷了,只是才抬起头就见陆行抬了抬手。
“知道,我先沐浴。”陆行转身就去了净室。
他知道个啥?长孙愉愉疑惑地看向莲果。
莲果笑道:“每回姑爷从外头回来,县主都是让他先沐浴更衣的。”
别人不提,长孙愉愉还真没意识到自己的这个毛病。不过她还是觉得陆行就是故意的,明知道她肯定着急想想听他剿匪的事儿,他却偏拖延。
陆行出来后,很自然地坐到了长孙愉愉的身边,接过了莲果捧上来的茶,长饮了一口,显见得出外剿匪甚是辛苦,连水都顾不得喝。
长孙愉愉却依旧没主动搭理陆行,而是继续埋头看书,认真得好似被书迷住了一般。
陆行凑到长孙愉愉耳根边上道:“这次剿匪果然被县主料中了,永昌府何爱洲为了争功,险些让我们前功尽弃。”
长孙愉愉闻言一下就被取悦了,很有点儿小得意自己的先见之明,竟然有点儿运筹帷幄的感觉了。
不过长孙愉愉倒没低情商地对陆行说什么“早就跟你说了”之类的话,她依旧没抬头,但却用实际行动鼓励陆行继续往下说。
这实际行动就是她没把陆行推开。
陆行试探着双手环住长孙愉愉,想让她靠入自己怀里。这下可就没那么容易了,长孙愉愉心里的气儿还没消除呢。
当然小县主也没跟陆行闹,她只是起身走到陆行的对面坐下,继续拿起她的书卷。
陆行摸了摸鼻子道:“你书拿反了。”
长孙愉愉没发火,反而朝陆行展颜一笑,特别灿烂。
“想来是这书县主已经看到倒背如流的程度,如今正好反过来看看能不能看出什么新意是么?”陆行“谄媚”地替长孙愉愉解释道。
第175章
长孙愉愉不领情, 觉得陆行是在讽刺她。“不是,我就是被你气的,所以书才拿反了。”
“在担心我?”陆行放柔了声音问。
长孙愉愉垂眸道:“我只是不想守寡回京被人嘲笑。”她从小没了爹, 若是嫁人没多久就死了丈夫,那些个长舌妇背后肯定编排她克夫的。
陆行笑道:“县主好本事,明明是好话, 但县主就能把好话说成气死人的话。”
长孙愉愉没忍住地翘了翘唇角。“不, 没你本事, 明府才是好本事,气死人不偿命。”
“那咱们还真有夫妻相啊。”陆行感叹道。
长孙愉愉直接甩了陆行一个白眼儿。
陆行不再跟长孙愉愉玩笑, 怕脾气不好的小县主真恼了,他开口解释道,“我不是那鲁莽之辈, 若非有把握也不会去冒险, 只是怕泄露军情,所以没能让人及时回报县主。”
长孙愉愉嘟嘟嘴,不接话,陆行却自顾自地开始讲起了此次剿匪的精力。
那永昌府知府何爱洲看着封妻荫子的功劳也眼热,想着能学陆行一样, 这次三年小考就能官升一级,所以也东施效颦, 此次决定亲自领兵与陆行一同剿匪。他看陆行剿匪跟砍瓜切菜似的, 就以为如今山贼都变弱了。
何爱洲还使了个心眼儿, 虽然是两府联手剿匪, 总有个主次, 因着陆行急于剿匪, 他就必须退让, 否则何爱洲表示就不愿意在年边儿动武。
如此何爱洲拿下了“主帅”的指挥权,在陆行的配合下,倒也顺顺利利地拿下了山头,只不过跑了那大当家钻天鹰宋绍。这剿匪若是没拿到大头领,功劳就折了一半。
陆行的看法是稳扎稳打,他这批新练的乡勇经验还是缺乏,死伤了一、二十人,这可都是陆行的家底,他自然舍不得。至于何爱洲和永昌卫的那些个兵卒就是来摇旗呐喊和震慑人的,真正一接战,就腿软。
偏何爱洲没有这种自觉,还以为自己是神威天助,见钻天鹰负伤逃走,就想撇下陆行独吞这分功劳,于是安排陆行就地扎营收拾战场,他却带着人马追钻天鹰去了。
陆行倒也不争功,开始清点战利品,谁料到半夜何爱洲身边的家丁逃回来报信,说是钻天鹰重新收拾了那些逃亡的山贼,拉起了一支队伍,倒把何爱洲给擒拿了,要求陆行放了他那些兄弟,以交换何爱洲。
指挥使马锐当即开骂,“这何爱洲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稳稳当当的功劳都拿到手了,他偏要作死。
“明府,那钻天鹰拿了何爱洲,咱们可如何是好?总不能到手的功劳又还回去。”马锐可不想管何爱洲的死活。
陆行道:“必须救回何爱洲,否则咱们虽然拿下了山头却丢了个知府的命,不仅无功反而有过。”
马锐气得直跺脚。
最后还是陆行亲自领了一百乡勇,连夜绕道,从后山峭壁攀登上去,杀了钻天鹰,救下了何爱洲。
何爱洲这下也没了锐气,更不好意思跟陆行争功,谁知最后写请功折子时,陆行居然说何爱洲以身犯险正面诱敌,才让他有机可乘杀了钻天鹰。
何爱洲简直是喜从天降,却也有些闹不明白陆行为何如此。
长孙愉愉也是有此一问。
陆行道:“上次建功,皇上就已经因为我年轻又一年之内连升两次而没有再给我赏赐,这次想来也是,与其让皇上为难,倒不如让给何爱洲。有他这例子在前面,今后联合其他几个府剿匪就容易说动了。”
这才是为何陆行不惜命也要救何爱洲那蠢货的缘故。
长孙愉愉却是半信半疑,“正是以为上次皇上没给你赏赐,这回又建功,他总不能不赏了。无论是升半品还是一品,外官里头你就能去开洲任职了,到任满转巡抚也是可能的。”
本朝巡抚那可就是方面大员了,职责日重,甚至已经追及州牧,有时候州牧反而得倒过来看巡抚脸色了。
陆行道:“我就是不想去洲里,在建昌我是正印官,很多事儿想在这儿试着推行。”
“那你不更应该努力往上爬么?如此等你抚牧一州时,就能在全州推行了,也不用像现在这般被人掣肘。”长孙愉愉道。
“有些法子我也不知道好不好,推行下去会遇到什么问题,若是贸然在全州推行,可能情况更不好,一府足矣。”陆行道。
反正怎么说都是陆行有理。
长孙愉愉道:“你有你的事儿做,我也有我的事儿。我想着这也冬月下旬了,我该回宁江陪陪老太太和大伯娘了,再且乐社那边儿我丢下了那许久,也得去练练,原想着正月里能自娱自乐一番的,也不知如今赶得及赶不及。”
说什么自娱自乐,那肯定也是想一鸣惊人的,长孙愉愉为了这个目的,一直压着乐社不在其他人跟前演奏。然则乐社一直自嗨,总有些孤寂,久了就会提不起兴趣。
陆行叹了口气,“你能回宁江,我却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地留在建昌过年了。”
“你不能跟高子离告假么?”长孙愉愉问,她记得以前陆行休沐时都曾告假回宁江,这大过年的衙门也会封印,没道理不能告假的。
“上回可能与高子离结下了梁子,我差人打听过,咱们捉的那几个山匪,都莫名死在了牢中,想来是杀人灭口,估计高子离也会有所猜疑。所以今年我不能会宁江,省得落人口舌。”陆行道。
长孙愉愉点点头。
“如此,就得给家里多备些年货,这还得麻烦县主。此外,今年忙着剿匪练兵,我还没来得及给府学的学生授课,想趁着这些日子考一考那些学生,希望建昌府也能多出点儿举子。”陆行道。
长孙愉愉点点头,一府的举子多寡其实也是知府的政绩。
“所以还得请县主多照料几日家中,否则我一个人真忙不赢。”陆行道。
长孙愉愉想了想,“那我让冬柚留下,这府中大小事儿其实都是她在打理。”
陆行道:“虽然也是个办法,但年边建昌这边也少不得有些亲戚往来,还有各衙署指不定也要上门拜年,内宅用个丫头接待总难免叫人觉得咱们倨傲。县主还是再多待上些时日,腊月里再回去也使得,这是南边儿,河水也不结冻。”
显见得陆行是一心要多留她几日,长孙愉愉被愉悦到了,觉得多留几天也不是不行,于是她勉为其难地道:“那我就再多留几日,不过你得给老太太去信,说是你的缘故。”
“我这就写。”陆行道。
长孙愉愉诧异,“也不着急,晚上写就是了。”
陆行唤来莲果要笔墨,嘴里回答长孙愉愉道:“晚上,还有别的事儿。”
长孙愉愉只当陆行是还有许多积压的公事,然则到了晚上她才晓得,陆行的确积压了不少事儿,却都是需要她配合的。以往每晚辛劳一下已经觉得辛苦,这四五天的活儿汇在一起,长孙愉愉哪里吃得消?
长孙愉愉自然不愿配合,偏陆行耐性十足,磨得人心烦意乱,长孙愉愉为了能早点儿歇息,最终还是没能熬过陆行。
却说那牛陆氏带着两个孩子在内院里却是住了下来,一心想报答长孙愉愉,因此处处干活都肯卖力也肯用心。
她在厨房帮王厨娘做事儿,刀工很是不错,王厨娘知道她命苦也肯指点几招,加上牛陆氏本身也会些乡下菜,做得出来,莲果和冬柚吃了都说好,就是陆行也赞过一句。
因长孙愉愉这日起得特别晚,连午饭十分都过了,冬柚到厨房来催饭食,牛陆氏正在厨房打扫。
“王厨娘午歇去了,不过县主的饭食她已经备好了,我去蒸笼上热一热,就能摆碗筷了。”牛陆氏道。
冬柚点点头,“那你快些。”
却说王厨娘给长孙愉愉准备的是一碗蒸南瓜,并一碟子青菜。牛陆氏在厨房里帮忙了好几日,发现这位县主的吃食异样简单,不沾荤腥。她们穷人家盼着一个月吃回肉口水都把枕头打湿了,这生在富贵家的县主却油都不吃。
牛陆氏把长孙愉愉的饭菜放入蒸笼,忽地看到自己早晨给两个孩子做的发糕,那也是不用油的,两个孩子最是喜欢,她想了想,又取了两个发糕放进蒸笼,想着让长孙愉愉也尝尝,万一她觉得好,也算是自己的一份心意。
结果长孙愉愉吃着还真觉得好,酸酸甜甜的,十分受用。王厨娘是北方人,善作面食,而发糕却是米做的,味道不同。“这米糕我吃着觉得挺好,感觉也容易克化。”长孙愉愉道,“你再去问问还有没有。”
见长孙愉愉这顿用得多了些,冬柚当然高兴,“我这就去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