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金波滟滟   内容大小:861 KB  下载: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0-05-23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鲁盼儿客气地点点头,“你也挺好的吧?”

  吴红大约是紧张了,把鲁盼儿这句普通的寒暄当成问话,赶紧回答:

  “前几年不怎么好,农村没分到地,县城里没工作,万红宇又与我时常打架。

  后来我们离婚了,我就到毛线厂找到这份工作,工资还行,吃饭住宿又不要钱,也算不错了。”

  突然她又想起来,“前些时候我爸他们带着大壮去北京,我可没去,还劝他们来着。

  他们就是不知足,有了房子,又有了好工作,还闹什么?

  现在还不是鸡飞蛋打!”

  去北京找蔡颖闹事的人中确实没有吴红,吴家一直重男轻女,当初对吴红好,也是因为她嫁了县长的儿子。

  自从万家不行了,想来吴家对女儿也不会太关心。

  方才听吴红的意思,她住在毛线厂的宿舍,并没有与娘家人住一起。

  可那些也与自己无关呀,鲁盼儿依旧觉得无话可说,便道:

  “那就好好工作吧。”

  “是啊,我反正没有孩子没有家,只要有机会就加班,毛线厂加班费挺高的,攒起来买个房子……”

  吴红说着说着发现许多员工都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自己,能跟董事长聊天,真是很荣耀的事呀!

  她不再尴尬,反而发兴奋起来,“你还不知道吧?

  万红英说什么也不肯在毛线厂上班,提前办了病退在家,什么也不干。

  明明她儿子上学,正是花钱的时候呢。”

  “噢,”鲁盼儿差不多忘记万红英了,更不关心她如何,见吴红意犹未尽,找了个借口,“你忙吧,这么多人都等着打饭呢。”

  坐在方形的塑料桌前,孙厂长就笑着问:

  “过去的同乡?”

  董事长正是襄平县人,大家也都知道。

  “原来一个村的。”

  “我来襄平县之后,听了董事长许多传说呢。”

  孙厂长是外地人,应聘到毛线工作,很佩服这个有着许多传奇故事的女老板。

  “传说的东西,不可全信呀。”

  鲁盼儿一笑。

  “但也不可不信。”

  孙厂长果真信了几分的。

  鲁盼儿无可奈何,低头专心吃饭。

  下午回了东平安堡村,鲁盼儿到食品厂转转,给成容打个电话让她安心在台湾过年,给小春婶儿、陈婶儿家送了年礼,又到省城给舅舅拜个早年,这才坐火车回了家。

  自己的家里,鲁盼儿觉得最舒服,穿了身棉布家居服,随手翻着家里新收到的杂志材料,与杨瑾说这两天的经历,“算起来丰美是师兄的学生,把师兄‘为政以德’的道理领会得十分透彻,我不必担心她了。”

  听说丰美升任襄平县县长,妻子便急忙从公司赶去了,杨瑾一笑,“你是关心则乱,丰美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还不清楚?

  就是跃进和丰收,我也都放心。”

  “其实我是顺便去的,主要还是看看几个工厂,”鲁盼儿顾左右而言他,“我还看了舅舅的养貂厂呢,从国外引进的品种,皮毛特别光滑油亮……

  原本貂皮大衣的利润就高,现在他们家自己养自己做自己卖,真是赚钱赚到手软!”

  “对了,还有一件可笑的事呢。

  万红英见毛线厂被我买下了,竟然不肯来上班,提前病退在家,她的气性还真不小,不过与我又有什么关系?

  她只是跟她自己过不去罢了……”

  “咦,这件定窑莲花瓷碗跟小郭的那个真像……

  要是买来一对儿摆着挺不错的。”

  一样的古董单品凑成对儿很少见,更别提传世量极低的定窑瓷器了。

  杨瑾便好奇地看过来,“是像,”图片特别清晰,每个部位都有放大图,“我怎么觉得与小郭的就是一个呢。”

  “不可能,这是苏黎世佳得士拍卖会的宣传手册,介绍的东西都在国外。”

  而小郭的那只定窑瓷碗是国家限定出国的文物。

第290章 万善之源

  杨瑾将拍卖手册拿过来细看, 最后肯定地说:

  “这件就是郭叔的那个瓷碗!”

  “你看这张瓷碗底部的图, 圈足上釉层有些不均, 这是定窑瓷真品的特点, 由当时的工艺条件形成的,这件圈足突起变厚的釉层正在一朵莲花瓣对应处, 我亲手摸过几次,印象特别深。”

  古董不是现代工厂批量生产的器物,相似到这种程度,只能说明是一件东西。

  鲁盼儿便问:

  “那怎么办呢?”

  “我去找小郭。”

  “这时候潘家园已经歇业了, 你去哪里找他?”

  小郭很少回襄平, 在北京的新家不知位于何处, 果然无处去找, 因为许久不联系, 电话号码也没有。

  但出了这么大的事, 杨瑾也不能置之不理, 想了想,“我给郭叔打个电话。”

  “小心点儿, 别让老爷子察觉了。”

  郭叔身体一直不好,又把古董看成命根子似的, 怎么也不能让他知道。

  “我知道了。”

  杨瑾拨通了电话,“是嫂子?

  你们都好吧?

  什么……

  郭叔住院了?”

  “小郭?

  我正是要找他, 怎么?

  被抓了——倒卖文物……”

  放了电话, “小郭因为倒卖文物出事了, 郭叔听到消息当时就昏倒送进医院, 现在还没清醒过来。”

  鲁盼儿叹了一声,竟不很吃惊,“早觉得他会闹出事儿来,果然不错——只是郭叔真是太可怜了。”

  忽然又想到,“估计玉楠眼下也在监狱里呢。”

  给玉竹打电话,她竟然毫不知情,“爷爷走的时候,他又因为房子跟我吵了一架,以后我们就再没见过面。

  不过,他落了这么个下场,一点儿也不奇怪。”

  毕竟是亲兄妹,玉竹心情还是很低落,“先前卖文物挣钱,就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了,不好好地结婚过日子,把自己当成过去的阔佬,还弄几房姨太太,胡天胡地花钱,只当钱永远那样容易挣呢!”

  “最开始谁也不懂文物,他三钱不值两钱把人家的旧东西收来,转手高价卖出去。

  现在大家都知道文物值钱,哪里再能捡到那许多便宜?

  就凭他,没文化还不学习,倒被别人骗了几次,开店反而亏钱。”

  “那时候我就知道他已经没钱了,也曾心软过想把磁器口的房子给他,但再想若是给了,他也一样填进无底洞。

  还是爷爷说的对,他早晚走上邪路,谁也救不了,就当王家没有他这个人了。”

  “既然犯了法,该判刑就判刑吧,但愿在监狱里他能想明白!”

  话说得挺狠,但玉竹第二天还是打听了消息,又告诉鲁盼儿,“他们走私了好几批文物,都卖到国外,最珍贵的是那只宋瓷碗。”

  “我哥的姨太太们听了信儿早跑光了,屋子里空空的,连家具都搬走了。

  也是,为了钱才跟的他,谁能对他真心呀!”

  “对了,小郭外面的女人也进去了,听说与外国人接上头的正是她,如今他们几个在监狱里也不消停,正互相把罪责往别人身上推呢。”

  “他哭着求我花钱找人找关系,把他捞出去……”

  “我原本可怜他,越听他的话心越硬,到了这个时候,他就是不觉得自己错了,总以为钱是万能的,我不给他花钱就是不对。”

  “我一气之下告诉他,我有房子有钱,可我的房子、钱或是爷爷给的,或是我自己挣的,不可能拿着几百万给他扔到水里。

  他骨子里坏透了,就应该留在监狱里改造!”

  “你说的不错,现在就算把他保出来,他还要继续干坏事,你总有保不住他的时候。”

  鲁盼儿拍拍她,“别伤心了。”

  “我才不伤心!

  为了半间房子,他找我打了多少架?

  现在跟我哭,也是为着我有钱。”

  虽然如此,可玉竹还是哭了,半晌咬咬牙,抹抹眼泪,“幸亏爷爷去了,没亲眼看到。”

  这么比起来,郭叔确实更不幸。

  当然还有郭嫂,她和小郭一直没离婚,小郭的案子肯定要牵连她。

  过了年,郭嫂找到了西山胡同一号。

  杨瑾和鲁盼儿看到她手臂上的黑纱,“郭叔?”

  “公公过世了,年前就没了,那时节不好通知大家,就草草办了丧礼。”

  郭嫂又憔悴几分,“临去之前,公公清醒了一会儿,最后吩咐家人一件事儿,还要请杨老师帮忙。”

  杨瑾心里恻然,“有什么事,我能做到的一定做。”

  郭嫂打开身上的背包,把里面的东西一样样拿出来,有玉璧、有青铜头盔、有瓷瓶……

  “这都是公公一辈子的收藏,他请你帮他找到买家,用卖出去的钱去赎回卖到国外的宋瓷碗,说怎么不能让老祖宗的东西从他手里流出去,也是给儿子赎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之农门长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