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心里清楚,圣上大限将至,此番想见右相,大概是想甥舅再见个最后一面罢。
右相大人病体沉疴,听了来人传话,就挣扎着打起精神,让人抬着入宫。
甥舅见面,难免悲从中来,抱头痛哭。
圣上悲声:“悔不该不听舅父之言——”
右相见他半头华发,不由老泪纵横:“圣上安心养伤,莫要多想。”
圣上摇头苦笑,屈身直咳数声,好一会才稍微缓过来。他知他已时日无多了。
“舅父,朕不怕死,就怕死后这姒家江山随了他姓。”圣上脸色枯败,嗫嚅:“若真如此,叫朕死后如何面对皇考?他那般信赖朕,托付了整个江山于朕手中,朕,却白白给辜负了……”
说着,两行泪自他眼角淌下。
右相安慰他:“圣上莫忧,有宋贵妃在,念及兄妹之情,他宋毅也得顾忌几分。”
“但愿吧。”圣上气息沉沉道:“能指望的其实还是大皇子。朕临去之前,定将他好生嘱咐,断不能再走朕的错路。”
右相出宫回府的这一路,老泪不知抹了几回。
想了又想,他到底招来管家,对他嘱咐了一番。
苏倾看到巫府的管家拦在车前,不免怔忡。
就在她发怔的这会功夫,车上的府兵一股脑的跳下了车,一概挡在车前,戒备森森。
“让开吧。”苏倾下了车,平静道:“相府与我有旧,容我稍叙一番。”
府兵们让开道来。
右相府上管家上前行了礼,道:“相爷令奴才过来传个话,说是若您哪日得了空,还望能过府一叙。”
苏倾面色一怔,而后便问:“相爷如今何在?”
管家忙道:“相爷此刻正在府中。”
府兵们顿时紧张起来,不由小声提醒着:“夫人,大人还在府上等您。不若先回了大人再说?”
苏倾恍若未闻,只看向管家问:“若此刻前去,可是方便?”
管家忙朝外让开身体,恭谨的请她上马车。
苏倾遂跟随着管家上了相府马车,往右相府邸的方向而去。府兵们见她态度坚决,哪敢硬拦,只得分出一人急急回府报信,其他众人紧紧随在相府马车之后。
到了相府,一干府兵们自是被拦在门外。他们还要硬闯,却被苏倾给劝住。
“你们且在这候着吧,我叙完自会出来。”
右相候在正屋厅堂,垂垂老矣,枯瘦如柴,整个呈现出一副行将就木的枯败之色。
苏倾见了,心里有些难过。
右相强撑病体在座上,虚抬了下手:“过来坐吧。”
苏倾来到他的对面落了座。
“您竟病的这般严重。”苏倾见他枯瘦的面上尽是青灰之色,目露不忍:“相爷需保重身体,宽心养病,切忌太过操劳,好生休养身体是正经。”
右相眸光放缓,摇了摇头道:“你不必替我担心。老夫这把岁数了,活至今日已足矣,没什么好惋惜的。”
说到这,他又叹气苦笑:“若能赶在前头去了,倒也是恩赐。免得让我这把老骨头,再次白发人送那黑发人。”
苏倾知道,这所谓的前头,是指圣上之前了。
一时间心里百味杂陈,既是心酸,也是面对生命流逝的无力。
说了这会话,右相便有些无力支撑,缓了好些时候,方勉强撑了精神,再次看向苏倾。
“老夫想求你一事。若你肯应,老夫来世当衔草结环以报之!”
国公府上,宋毅闻讯,生生掰断了手上朱笔。
“你们死的不成?她要去,就不知道拦?”
那回信的府兵嗫嚅:“夫人硬是要去,属下们怕冒犯,也不敢硬拦……”
宋毅的脸色肉眼可见的黑沉了下来。
福禄在旁忙给那府兵打眼色,令他闭嘴。
猛推开案上公务,宋毅起身,抬腿大步朝外走去,边走边喝:“备马!”
苏倾没料到右相提出的请求是这个,一时间有些怔忡。
“老夫知道是有些为难了你。”右相叹声:“可宋毅此僚心性冷硬如刀,除你之外,老夫实在找不出另外的人能影响到他。”
苏倾回过神来,忍不住道:“可是我……再微末不过的人,与皇权大业相比,根本就是微不足道的一粒尘埃,又如何能影响到他称帝与否?我倒不是推脱,只是怕辜负了相爷的嘱托。”
“你误会我的意思了。”右相看向她,语气深重:“你只需待在他身旁。将来你的儿子,你要保证他绝不会南面称孤!这般承诺,你可是能应下?”
宋毅那是何等心思深沉诡谲之人,这些年来,处事简直滴水不漏,却唯独失智了两回。
一次是为宋贵妃,率兵围在宫门要人。
再一次便是为了她,竟不惜与他撕破了脸,甚至要割舍些利益也要将她交换。
宋毅那厮看似风流实则薄情。
他早该想到的,那般薄情之徒却唯独对她几番失智,其实已早就说明了原因。
望着右相殷切的眼神,到口的话就没说出来。她其实想告诉他,她此生不会再有子嗣了。
可她知道,若她此话一出,老者必定失望。
她又如何能残忍打破老者最后的期盼?
遂点了点头,低声道:“若是相爷所盼……苏倾便就应下。”
右相大喜过望。
苏倾临去前,右相又叫住她:“可曾怨过老夫那一年多来,再从未去看望过你?愿你能理解,身为一个父亲,我……”
“相爷。”苏倾回头看他,笑道:“苏倾始终感念您。谢谢您在我危难时候伸出援手,救我出牢笼,给了我一方自在安静之地。这份大恩大德,苏倾常感到无以为报,只会感念,又岂会生怨?”
苏倾离开后,右相老泪纵横。
原来,她一直都知道他的芥蒂。
刚出了院子,苏倾便见一人怒发冲冠的打马前来,再瞧他身后,两方人马对峙,想来他这是硬闯而来。
宋毅在她面前几步处勒了马。沉着脸将她由上至下迅速扫过,而后猛一伸手就将她掳上了马,握着缰绳一转马头,继而风驰电掣的往府外而去。
“最后一次了苏倾。”他附在她耳畔咬牙切齿:“别再有下次了,否则……”
风疾,马蹄声大,他后面说的什么她也没听清。
她也不去探究,脑中只是反复回荡着相爷的嘱托,心里,很乱。
第126章 他有数
夜间, 苏倾梳洗过后坐在床沿。
不多时,主事婆子便端了碗药进来, 放下托盘后就拿着汤匙搅了搅, 大概凉了些就端于苏倾面前。
苏倾的目光忍不住落那药汁上。
这是前个月宋毅找来御医给她开的药,早晚间各一碗煎服, 说是给她调理宫寒之症。
宋毅掀帘打外间进来的时候,正好瞧见她盯着药汁发呆的模样,不由挑眉问:“怎么不喝?”
苏倾便接过药, 面色如常的喝下一口,道:“这药喝过好些时日了,也不知还要喝上多久。”微顿,又道:“是药三分毒,要不就停了吧。”
宋毅刚在外间沐浴完, 此刻身上尚有些湿漉, 正拿着毛巾在胸膛腹间擦抹着, 闻言,动作一顿。只须臾,又开始不紧不慢的擦拭。
“且先再吃些时日。”他道, “待去了症,再停了不迟。也省的你小日子时候, 总是遭罪。”
苏倾听他说的肯定, 而她小日子的症状的确有所缓解,便不再多虑,端了药一概喝下。
宋毅看她一眼, 然后拿了毛巾擦过面部和脖间。
旋暖熏炉温斗帐。窗灯焰已昏,映照出那绣帐内渐浓春意,红浪翻飞,还有那鸳鸯绣被下的颠鸾倒凤,迤逦相偎傍 。
事毕,苏倾强打精神,挣扎的要推开身上之人。
宋毅余韵未歇,正厮磨于她唇齿间几番回味,见此,便不得不从她身上抽离。俯身看着她,低哑着嗓音询问:“怎么了?”
苏倾回道:“我想沐浴。”
宋毅便看着她笑道:“安置前不是沐浴过了?御医不是说了,夜间沐浴此数不可频繁,省的积攒湿寒之气。一会擦身便是了。”
两刻钟后,苏倾裹了外裳打屏风后出来,主事婆子吩咐下人将那浴桶给仔细抬了出去。
身子擦干后,她再次换了睡衣,上了床榻。越过床榻外侧的人,于里侧背对而卧。
宋毅不动声色的靠过去,揽了她腰身,与她脊背紧紧相贴。
“差点忘了,有件事需与你说下。” 他灼热的气息拂过她耳畔,语气倒似平常,只是说话间他的唇若有似无的擦过她的耳垂:“王凤鸾秋后便要问斩。可临终之愿,却是想要与巫昌邑合葬。本来此事与爷也不相干,可她偏托了人央求到爷这,爷碍于人情,却也不好不应。只是此事,总归要先问问你。”
说着,他突然含过她耳垂,含糊道:“你如何看待?”
苏倾很是不适他的这般亲昵,想要躲,却被他箍的紧无处可躲,遂就罢了。
脑中反应着他这番话,怎么听怎么觉得奇怪。巫昌邑不是原身的夫君?如何又与那叫王凤鸾的女子有牵扯?
她不知前因后果,自是思来想去也想不明白,遂沉默了些时候,方问:“王凤鸾,是何人?”她觉得这名字熟悉,却又想不起来在哪儿听过。
宋毅在她耳垂上不轻不重的咬了一下,才缓声解释道:“她是左相嫡女,匈奴王庭的阏氏,本名王鸾,昔年被赐和亲后,圣上特赐一凤字。”
说着他轻笑了一声:“你大概不知,昔年巫昌邑与她是情投意合,二人郎才女貌,极是般配。可惜后来王凤鸾和亲匈奴,他们便劳燕分飞。后来巫昌邑弃了官职远走他乡,也都是因此女缘故。你看,到底是少年情谊,非比寻常。”
苏倾对此半信半疑。她怎么隐约记得,昔年柳妈与她讲,那左相家的小姐是与他宋毅有过婚约的,这如何到了他口中,却是与巫昌邑情投意合?
抿了唇,她自是不会将心中疑问道出,只略一沉默,便道:“此事你不必问我,应去问右相大人。”
宋毅听她话语中情绪不带波动,便半阖了眸,掩下了个中思量。
苏倾听得身后没了动静,便闭了眸要睡去,不成想刚要入睡,腿间却被人的膝盖给抵开。
察觉他的意图,她不免一惊,便要拧身闪躲,却被他强制按住,贴了身来。
“别……”
制止的话消弭于他的力度间。
苏倾话不成声,只得屈从于他的禁锢与力道间,随他的节奏一同沉沦起伏。
这回过后,苏倾累极,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