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卿卿仰头对上堂哥迷茫的眼神,耸了耸肩:“哥,咱们先吃吧。”
“欸?好。”
下午,生产大队的人合力先把秋耕搞完,第二天插秧。
今天是中秋,大家伙都卯足了劲儿,想着早点搞完早点下工,回家磨点豆腐做点月饼过中秋。
队上田不算多,也就两千四百八十九亩,但是大沟子村和大屯子村总共有五百多户,人口加起来有八千五百口左右,在所有生产队里是人最多的。
像顾家这样,几个儿子分别结婚了也不分户的人很多。
所以人口多的人家二三十口人很常见,也有两三口一户的。早些年生产队一年种两季稻子,后来分粮发现压根不够,现在生产队都是种三季稻子。
现在亩产是四百五十五公斤,大沟子村和大屯子村的田地都不算肥沃,这个产量只能算中等,每年还要交征购粮,每亩两百斤左右,一年就是一百四十九万三千四百斤。
交完征购粮后剩下的粮食留足种子和储备粮,再按人头平两三百斤左右,留点饲料粮,年底决算再按人七劳三分点粮。
这样就得看一户有多少劳动力了,顾家每年分到的粮食有五六千斤,是队上有名的余粮户,张不凡他们家就是典型的缺粮户。
顾卿卿琢磨着阿爹绝对想把荒地打整成田地,池塘的淤泥清出来正好填在地里堆肥,队上养的猪牛粪都是上好的肥料,第一年的产量可能只有两三百斤左右,后面犁得深些多堆些肥料产量也能慢慢提高。
中午下了工,顾卿卿记完工分回到顾家院子,就见到顾财在指挥援朝哥磨豆子,她又惊又喜冲过去:“三叔!您回来啦!”
顾财一手的豆渣沫,他看着怀里的小女孩,哈哈大笑:“我们卿卿好像又长高了点嘛,上次才到三叔下巴这儿,现在都快到鼻子啦。”
“家里什么好的都紧着她吃,可不长得快嘛。”时如霜拎了个木桶过来接浆水:“你三婶给你带了个搪瓷杯回来,在里屋呢,别缠着你三叔闹。”
她三婶张雨晴在搪瓷厂上班,工资不算高,二十块钱,但是厂里有豁口或者掉漆的搪瓷杯和脸盆她们可以带走,这也算员工福利。
“没闹没闹,我们卿卿最乖了。”顾财笑眯眯地说:“三叔三婶攒了两个月的肉票,割了一块三层五花回来,等做了豆腐就给我们家心肝儿宝包饺子吃。”
“我要韭菜猪肉馅的!”顾卿卿急哄哄跑去里屋看她的搪瓷杯,她眼馋那种提供给部队的绿色搪瓷杯很久了。
不知道三婶给她带的是不是那种哎。
“成成成,猪肉韭菜馅,正好你们还抓了虾米,再整点玉米虾仁的。”
拿着瓢往石磨里加泡好的黄豆的顾宝光是听着都觉得口水快流下来了。
顾卿卿看到木桌上的军绿色搪瓷杯,爱不释手,捧着杯子左看右看,又黏着张雨晴甜甜的喊了几声三婶最好啦三婶最漂亮才美滋滋地去找赵渔炫耀。
第16章 红红火火016 你的挂号信
张雨晴看着侄女儿消失在院门口的欢快背影,忍俊不禁。她又提了桶泡好的黄豆到石磨旁边,问时如霜:“大嫂,赵家那个小姑娘是不是和咱们卿卿差不多大?”
时如霜往旁边站了点,没妨碍顾援朝推磨:“你是想……”她瞄了眼侄子。
“对嘛。”张雨晴挽着她的手走到一边,把场地让给男人们:“援朝今年也二十了,和小渔差不了多少,赵家咱们又知根知底的,就是钱桂花这人嘴太碎。”
说到这,张雨晴有些苦恼:“要真和这人做了亲家,还不得把顾家地里有多少条虫都抖出来呀。”
时如霜“噗嗤”乐了,抬头看了眼炙热的太阳,她拉着张雨晴坐在棚子下面,“这个是得好好考虑考虑,赵家嫂子人不错,就是嘴巴藏不住事。莲心最近也在张罗着给雄娃找个姑娘相看,你俩要不商讨一下?”
“行,我看咱们大屯子村的姑娘就很好,勤劳能干,隔壁大沟子村的也成,大嫂我跟您说实话,我觉得相貌清秀为人诚恳善良就是顶好的。”张雨晴觉得自家条件也不错,男人在国营饭店当厨师,她呢也在搪瓷厂,要是哪天她退了儿媳妇顶上去一个月也有二十块钱工资。
她对儿媳妇也不挑,模样过得去不是那种爱挑事的就成。
“这事儿啊也不着急,咱们家阿宝还在前头给他几个侄儿顶着呢。”时如霜又揶揄了一把舀豆子的顾宝,笑道:“前些日子听阿宝说他有中意的姑娘了,你回头问问援朝,看他自己有没有想法,要是孩子自己有打算,咱们做长辈的就别操这个心了,准备好聘礼就是。”
“我到时候问问。阿宝这没心没肺的样子看起来可不像有喜欢的姑娘。”张雨晴余光瞥见婆婆在厨房里忙碌,她起身:“卿卿不是要吃饺子嘛,我先去揉面。”
“我来帮你。”时如霜也闲不住。
顾建国和顾卫国这两兄弟蹲在水井旁边处理泥鳅,顾财走过去一瞅他们捞的虾米,“嚯”了声:“这么大?不仔细看都看不见。”
顾卫国无视亲爹的嘲笑:“能捞着就不错了,还有一桶田螺,养了两天,泥吐的差不多了,您看等会儿怎么煮。”
“这虾弄虾仁玉米有点玄乎,剁碎了掺点玉米胡萝卜弄馅吧。”顾财蹲下来用手扒拉了下黏在木桶桶壁的鲜活田螺,对儿子和侄子挤眉弄眼:“你们去跟阿奶说说,弄个田螺烧鸭呗。”
顾卫国下意识离他远点,模仿阿奶张翠芬的语气,眉毛倒竖:“吃什么田螺烧鸭,我看你长得像只鸭!”
神情语气极其到位。
顾建国和顾财笑得前俯后仰,顾财从旁边编竹筐的二哥那儿摸了张板凳坐下,给他们兄弟俩出主意:“你们去找阿奶,就说卿卿馋肉馋的晚上躲在被窝哭,你们打窗外过都听见她说梦话想吃鸭,这不就得了嘛。”
顾银回头看了眼撺掇儿子的弟弟,摇摇头没说话。
多大的人了,还跟小孩似的。
顾卿卿刚回到院门口,就听到自行车铃叮叮当当的声音。
她开始还以为是秦叔送阿爹回来了,后来一想,这两人关系也没这么好。
“顾卿卿同志!”邮递员来送信好多回了,早就认识顾家人。他翻身下车踢下脚撑,在自行车后座的绿色布箱里,找出一封带邮戳的信件——
“你的挂号信。”
第17章 红红火火017 糖渍青梅
顾卿卿看到信封上建设兵团的地址,想到了她二哥,眼角眉梢都透着笑:“谢谢你呀同志,你等下,我给你端碗水喝!”
说完拔腿就往院内跑。
邮递员跟老顾家也很熟了,摇头笑了笑顾家小姑娘的雷厉风行,低头弯腰整理绿色布箱里的报纸和信件,等会儿还得去趟生产队的大队部,倒也不着急走。
“谁呀卿卿?”韩莲心正在剥苞米粒呢,小叔子说要掺点苞米胡萝卜和虾米剁成馅包饺子,她以前吃得最多的就是猪肉大葱饺,这种新花样倒是头一次见。
在城里工作就是不一样,她瞅着三弟妹都洋气了许多呢!
“邮递员!二哥来信啦!”顾卿卿把信放桌上,提起画着彩色花鸟的白瓷茶壶倒了一大碗水,又顺手在蒸笼里掏了两个白白胖胖加了野葱的大花卷,转头就往门口跑。
“这孩子。”时如霜走过去把蒸笼布盖好,无奈道:“你们看她这么冒失,以后我们要是不在她身边,怎么放心得下哦。”
韩莲心剥完苞米,咬了口光秃秃的苞米棒子,芯特别甜,她眯着眼笑:“俺觉得卿卿是个有主意的,就是俺们在她身边,她才总像个长不大的小孩。”
“是这个理儿。”张雨晴在擀饺子皮,一手的白面粉:“咱们老顾家的人都是看起来马虎,其实心细着呢。”
时如霜想到自家男人,忍不住点头赞同。她目光又忍不住看向桌子上的信:“青烈都来信了,灿阳这臭小子这回倒落在弟弟后头。”
“空军部队比陆军忙嘛……”两个妯娌安慰她。
“谢谢你啊顾卿卿同志,麻烦你了。”邮递员接过黑色的海碗,仰头“咕嘟咕嘟”一口饮尽。
“最近这太阳是真毒……”邮递员抬起袖子抹了抹嘴角的水,神情轻快:“这是甘草水吧,喝到肚子里沁凉沁凉的。”
“是呀,山上挖的。”顾卿卿把两个花卷也递给他:“你一时半会儿也赶不回去吃饭,今天中秋,我家也没啥好东西,你随便对付两口哈。”
“不行不行。”邮递员看到两个大白花卷,连连摆手:“你们自己留着吃吧,大家都不富裕,平时也吃不上几顿白面,我咋能要你们的吃食。”
“拿着吧!”顾卿卿硬塞给他,咧着嘴笑:“你们为人民服务我们也不好让你饿着肚子呀,再说了我们家也没少麻烦你。”
这是真的,有时农忙没空去镇上买东西,邮递员过来的时候把票给他都会帮着带,大屯子村和大沟子村的村民都很喜欢这个小伙子。
“行,那我就不客气了。”踩了一上午的自行车,他还真有点饿。收起大花卷,他又蹬着车踏:“我先走了哈,下次有你哥的信再过来。”
“好嘞。”顾卿卿目送他踩着自行车走远,心情雀跃地奔向厨房。
“卿卿宝,青烈说啥啦?”顾宝端着处理好的泥鳅杂鱼过来,放在灶台上,见侄女儿在拆信封,他赶忙凑过去。
“还没看呢……多半就是老一套呗,问阿爷阿奶阿爹阿娘叔叔婶婶们好,再问大家是否身体康健小叔何时娶亲,以及哥哥们有没有好消息……”
顾宝听着就觉得头大:“你二哥就是能叨叨,他去部队这么久也没见给自己找个媳妇儿回来呀,我可是长辈!他总打听我的事……”
说着,他偷偷瞄了眼抄着手看着三哥剁馅的老娘,有些心虚。
顾卿卿可没管小叔心里怎么想,一目十行看着信件,和她说的八.九不离十,顾青烈是真能咧咧,两张纸有一张半是重复了十来回的话,也真是难为他。
后半张纸说了些他在部队的生活,结尾留下一句话——
「哥想吃家里的糖渍青梅了。」
顾卿卿挑了下眉头,心想那你咋不回来吃。
“卿卿,”时如霜在衣摆上胡乱摸了把手走过来:“你二哥说了啥。”
“您自己看吧。”顾卿卿把信递给阿娘,又拿起信封,在掌心扣了两下,掉下来几张票和五张大团结。
“粮票呀。”顾宝看了眼,笑道:“咱们家又不缺粮,卿卿宝你回信跟青烈说说,让他别省着那口吃的往家里寄,家里什么都有。”
“你小叔说得对。”张翠芬坐在桌边给自己倒水:“这孩子每次寄回来都是攒了好几个月的粮票布票还有各种油票糖票,自己还不知道在部队瘦成啥了。”
“咱家虽然不缺粮,但我娘家还有莲心雨晴娘家那边土地都很贫瘠。娘,我娘家离得近,这次送粮可以直接拉过去,正好这次莲心和雨晴都回来了,您让她们带着粮票回家,脚程也轻省些。”时如霜看着信里小儿子的碎碎念,心里软得一塌糊涂。
“这怎么成!”不等张翠芬说话,韩莲心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这是青烈省下寄回来的,大嫂,俺知道你平时待俺们好,这些粮票你拿回去给亲家叔婶,俺家雄娃有的是力气,运点粮食还是没问题的。”
“是啊大嫂,你自己留着吧,亲家家里人口也多,他们那儿一亩地的产量也就三百来斤,青烈的孝心给他外公外婆再好不过啦。”张雨晴附和道。
张翠芬听到几个儿媳妇的话,心里既开心又无奈。
开心是顾家上下和和睦睦,其乐融融。
无奈是别人家的妯娌都想着怎么互相算计抠点吃食,连个鸡蛋都要争半天,成天鸡飞狗跳。
她家这几个倒好,两百斤的粮票你推我我推你。
以前几个儿媳妇刚嫁过来,用家徒四壁来说毫不为过,一年到头都吃不上一顿饱饭,也没见她们谁背着吃东西,娘家送来的地瓜芋头也都是分着吃。
现在日子越过越旺了,她相信顾家以后一定会更好。
“粮票老二媳妇和老三媳妇明天回娘家带回去,老大媳妇去仓里拿一百斤谷子,灿阳和青烈两个孩子都不在家,援朝你跟着大伯母给大外公家送过去。”张翠芬想了下,继续说:“老三媳妇今天给我带了两罐麦乳精,正好也给老大媳妇娘家送过去,你弟妹快生了,月子里可得好好补补。”
“成,就这样。”张雨晴满脸笑意,拍了拍手上的面粉:“我就说娘怎么还用旧衣裳改了几套小娃娃衣服呢,原来是给大嫂家弟妹准备的呀。”
“可不嘛,咱家最小的卿卿都十七了,他们小时候的衣服早就送给了左邻右舍,只能重新做,别看衣裳旧,这种粗棉布的小娃穿着可舒服了……”张翠芬又是一阵絮叨。
顾财调完馅在教几个侄子包饺子,对于老娘和媳妇的话时不时听一耳朵。
时如霜笑着把信小心折好,说:“都听娘的,我家弟妹要是知道娘一直在挂念她,别提多窝心了。”
“应该的,都是亲家。”张翠芬摆了摆手。
“卿卿?”顾宝听得滋滋有味,转头一看侄女儿半天没出声,他问:“看啥呐?噫,青烈寄了照片回来?”
他一眼就看到身穿军绿色常服咧着嘴笑的顾青烈,顾卿卿的目光却牢牢定格在她二哥旁边军装挺括意气风发的男人身上。
男人瘦削的手懒洋洋地搭在她二哥肩上,修长匀称的手指骨节分明,手臂上的青筋清晰可现。
漆黑剑眉飞入鬓角,一双星目桀骜灼烈,唇角肆意上扬,隔着照片顾卿卿都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炙热气息。
“你脸咋这么红?太热了?”顾宝从她手里抽出照片:“不就你二哥嘛,有啥好看的,我瞅瞅有啥变化没。”
“噫?”顾宝看清照片上的人,他讶异:“这谁呀,比灿阳长得还好看!”
顾灿阳可是大屯子村长得最好看的男娃娃,当年被选上飞行员村里人丝毫不意外。
顾卿卿回神,赶紧给自己倒了杯甘草水去去热,轻声道:“应该是二哥的战友吧。”
“我看看。”自从去了部队,顾青烈就没回过家,时如霜也许久没见过儿子了,她凝眸细看,欣慰道:“黑了瘦了,也精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