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入座。
简妈担心小陶拘谨,二话不说便朝他的碗里夹了最大的一块排骨。
“小陶,别客气,多吃点。”
“谢谢阿姨。”陶江端着碗凑前,急忙道谢。
“你爸爸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
简妈又夹了一筷子菜:“学习上,就靠你多帮帮宁宁。”
没说两句,话头就牵回简宁身上。
“行知中学的进度太快了,我们担心她跟不上,所以才出此下策。”
“宁宁嘴硬心软,麻烦你多包容。”
“妈——”简宁听不下去,早上才和老妈说过的话,她又忘了。
简妈想起今早女儿别揭她短的叮嘱,后知后觉地住口:“知道了,不说了不说了。”接着,和他们聊起今早的买菜见闻。
午饭过后,简宁和陶江回屋。
简宁无精打采地抽出英语卷子,准备做两道阅读练练手。
但越看越困,单词与眼睛的距离变近,眼皮逐渐下沉,即将与桌面来个亲密接触时,又猛地惊醒。
她勉强打起精神,和瞌睡虫做斗争。
陶江看简宁昏昏欲睡仍坚持写题,精神不振,学习效率也不高,于是让她留在卧室午休,他去外面看书。
简宁如获大赦,她迅速起身,扑倒在床,抱着柔软的枕头,迫不及待地去见了周公。
身后的陶江瞧着她,有些无奈地低声笑笑。
第17章 . Where is the love ……
一室安静,秋日阳光温暖而灿烂,满满当当涌进窗栏,洒下一地金黄。
简宁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醒来时不知今夕何夕。
因为没睡醒,她眼睛半睁着,扶墙踉踉跄跄走出房门。
沙发上,陶江靠着布面沙发,倚着扶手,右手支头,眼睛微闭,呼吸平稳而轻柔,左手下滑至膝,掩盖书的封面。
一本小说集《山月记》躺在手心。那是昨晚简宁随手扔在茶几上的。
简宁一步步走近。
午后艳阳斜照,暖日流动,依稀可见他细润面容上的绒毛,他的眉毛稍稍蹙起,那双平时敏锐的眼眸收敛了锋芒,睫毛安分地覆盖,眉目宛然。
原来他不那么骄傲时,也可以这样温柔舒和。无法否认,陶江确实很帅,有种远看是雪,走近,却发现里面包裹了羽毛的神秘。
柔风蹑手蹑脚地从微敞的窗户游走,轻拂书页,惊动了小憩的少年。
陶江缓缓撩起眼皮,一双粉色拖鞋映入眼帘,顺着鞋面向上看,简宁一动不动地站在面前凝视自己,他身体后仰,小小地惊了下。
简宁也退后半步,刚刚鬼事神差看得入了迷,不料对方突然苏醒,另她措手不及,怔在原地。
她将耳边鬓发塞至耳后,掩饰不自然,胡乱指着他膝盖上的书,问道:“你.你也喜欢看?”
“略感兴趣。”陶江将封面翻转,瞄了眼书名。
喜欢看就看呗,还加个略字,文绉绉的,怪膈应人。
简宁顺势坐在沙发另一侧,靠近他,抬手把书合上,狡黠地笑看他:“你喜欢哪篇?”
说罢,又担心陶江脱口而出,于是紧接着道:“让我来猜猜。”
中岛敦的短篇小说集刚出版不久,册数有限,当初能买到这本,耗费了简宁不少心血。
为一饱眼福,她昨天连夜看完,最初以为是本日版“聊斋”,且隐隐觉得,中岛敦无非做了翻译工作,将文言文底本译成日文,广为流传,之后又被译回简体中文。
这样一想,颇有些奇妙。
但读到后来,简宁发现原有故事其实有所改编,加之作者个人思考,由不同角度切入,使故事更立体深入,情感更细致丰沛。
全本读完,堪畅淋漓。
简宁歪头想了想:“最出名的那篇?《山月记》?”
随后默诵:“因为害怕自己并非明珠,而不敢刻苦琢磨,却又相信自己是明珠,故又不肯庸庸碌碌,与瓦砾为伍。”
“不是。”陶江,眸光微闪,手掌摩挲书面,就知道她会猜这篇。
简宁疑惑:“不是?那是哪篇,这篇最出名了。”
她以为他会因为这段最戳人心的话而更中意那篇文。
“是《名人传》。”陶江翻开书页,“纪昌学箭。”
简宁暗自惊讶,她对这篇印象也最深刻,不是因为蕴藏的天人合一内涵,反而是其中道理深奥到她百思不得其解。
“不射之射”想传达什么,她看到现在也无法清晰地捕捉到用意,全文朦朦胧胧,似是而非,到最后她的关注点甚至变成了,不用箭真的能射鹰吗?
想想世间肯定没有这样的人,但书上一说她也还能信。
“所以,真的有那种能力?至射不射?”简宁疑惑。
陶江的笑声和呼吸一样轻,几不可闻。
但她感受到了:“你又笑什么?”
陶江停顿,想了下:“笑你的天真和无邪。”
简宁没在意,她更好奇书里的内容,接着话题又问:“后来为什么纪昌连弓箭都认不得了?是褒,还是贬?”
陶江答:“仁者见仁,或许,他根本没有练成所谓的不射之射。”
诶?可纪昌学成归来后,他的第一任师父便夸他神射手,这也是莫须有?
好似看穿了简宁的心思,陶江娓娓道来:“纪昌下山后,从未在人前展示过至射不射的箭技,有关他的传闻,都来自于流言。”
“他剑走偏锋,以为无箭是真的没有箭,丢失了本能,迷失心智,以至于忘了最初的弓箭。”
“而其他匠者以为他化作高人,纷纷效仿,扔掉工具,凭空捏造实业,是讽刺。”
简宁一点就透,瞬时茅塞顿开:“所以不射之射只是一种隐喻,压根没有这种能力?”
“从物理学上讲,当然没有。”陶江的目光带有赞许,他微微欠身,将书放回茶几:“不过,故事富有戏剧性,天马行空,只需传达用意。”
说完,陶江从沙发中站起,低头探问简宁:“你有很多书?”
今早他一进房间便注意到简宁书架上琳琅满目的书籍,五花八门,倒很符合她一贯跳脱随性的脾性。
“是,你想看?”
“不用了,随口问问。”陶江挑了挑眉,浑不在意,他走向房间,临进门前,回头看她,“还学吗?”
“学,当然学。”简宁跟在他后面,一时恍惚,这是我家还是他家?他怎么这么快就轻车熟路。
下午,陶江帮她复习了数学知识点,顺便留了几道题让她参考。
时间过得很快,夕阳西斜,时钟指向“5”,发出咔咔的轻响。
滴地一声,陶江的手表发出声响。
他准时停下笔,顺手将其插在正在写的那页纸上缘,拎起椅背后挂的书包,把课本和习题一并放进去。
“你要走了?”简宁看他这套行云流水的架势。
“嗯。”陶江拉好书包拉链。
简宁想起了什么,连忙伸手拦住他,支支吾吾道:“你,你有企鹅号吗?”
“干什么?”陶江狐疑地看着她。按平常,如果有其他女生主动打听联系方式,他从来不给。
“你可别乱想。”简宁翻了个白眼,“既然我们达成了合作关系,总得有个联系方式,方便后续交流吧。”
陶江上上下下扫了她一眼,意味不明:“什么合作,是我单方面提供帮助吧。”
“喂!”简宁双手握拳,咬牙切齿,“不给算了。”
话音刚落,便听陶江报出一串数字。
简宁嘴角不自知地勾起,让他重复一遍,然后飞快从抽屉里拿出手机,把号码输进去,点击添加好友,又嘱咐道:“记得同意。”
“嗯。”陶江检查书包及所属物,交代她:“别把我号告诉其他人。”
简宁知道他什么意思,她放下手机,一字一顿:“真自恋,压根没人问过我。”
陶江没说话,走至玄关,蹲下换鞋。
身后的简宁追出来,其实还有一件事埋在她的心底,她想问,可不知他是否知情。
眼看着陶江摸上门把手。
“等等。”
简宁急忙喊住他。
第18章 . 最佳损友(二合一) 你确定会来?……
陶江闻言, 转身回看她,眼神充满疑惑,等她的后话。
简宁:“我还有一个问题。”
陶江:“你哪来那么多问题。”
简宁打定主意, 不依不饶:“最后一个。”
看他没拒绝,她眼睛骨碌碌转了一转:“你和徐京琼认识?”
“怎么了?”陶江反问。
简宁本想问,徐京琼是否在他面前提过自己,转念一想, 就算说过, 无论好话还是诋毁, 陶江应该有他的判断,经过今天的相处,也看得出来他不是人云亦云。
于是她吞了吞口水,换了问题:“没什么, 徐京琼跟你说过她和刘凡的事吗?”
“刘凡是谁?”
简宁静静盯着陶江,他眼睛里的困惑不像假装。
算了, 他除了关心学习和竞赛, 其他事情根本无法让他提起兴趣,连名字都没听过, 应该不是知情人。
“行, 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