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头一次听说练芭蕾能练出雄赳赳气昂昂的走路姿势的,不应该是优雅,美丽吗?
第265章
荷芮美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屋子里的摆设, 得出一个结论——宋栋家庭条件挺好。
她爸妈一开始还不愿意她跟宋栋交往,觉得宋栋是小县城人,家庭条件肯定一般, 想让她找个省城本地人,但后来宋栋说要在省城定居, 加上宋栋形象好, 性格稳重,做事有条有理,她爸妈才乐意她跟宋栋谈对象。
来之前, 她妈还特意叮嘱她——如果宋栋家庭条件不好, 千万不能表现出嫌弃的意思,还跟她说男人最受不了自己的女人嫌弃自己。
荷芮美因为真心想和宋栋在一起, 于是把这句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
可现在一看, 电视机, 电冰箱,收音机……哪是家庭条件不好的样子,对了, 还有西瓜, 一般人家冬天可吃不上西瓜。
宋桃对自己未来的嫂子很感兴趣,拉着荷芮美问东问西,比如咋和宋栋认识的之类。
荷芮美因为当老师, 脾气格外好,面对宋桃问来问去也不觉得烦, 都耐心地回答了, 还特意讲了几个宋栋的糗事, 拉近了和宋桃的距离。
宋桃对荷芮美的好感度蹭蹭蹭上涨。
“你还在读高中吧, ”荷芮美找了个话题问宋桃, “看你年纪不大。”
宋桃喜滋滋地抹了把脸,自己这么嫩的嘛?未来嫂子说她像高中生!她乐完后,说道:“读大学。”
荷芮美“哦”了一声,没有轻易问宋桃在哪读大学,她心想:如果对方读的大学不是很好,她这样问岂不是戳了对方的痛处。
宋桃没想那么多,大大方方的说道:“家里边,就数我考的大学差。”
荷芮美:“!”
宋桃掰着指头说:“我哥考了省大,我两个堂姐,就是我二叔二婶儿的闺女,宋杏和宋梨,一个去了京师,一个去了京航,我堂弟宋梓,三叔三婶儿的儿子,还有我堂妹宋棠,四叔四婶儿的闺女,都考上了燕大,我呢,在这里头倒数,在省理工上学。”
荷芮美:“……”
省理工是最差的?!
要知道她读的省师范还不如省理工呢!
但一想到宋桃刚才说的——两个燕大,一个京师,一个京航,一个省大,这样一看,省理工确实垫底!
荷芮美给宋桃投去了一个爱莫能助的眼神,毕竟一个家里的同辈,被拿来比较在所难免。
她安慰宋桃:“很多人想考省理工都考不上呢,放宽心。”
宋桃点头。不过说实话,她一开始挺难受的,哥哥姐姐弟弟妹妹都比她考的好,但现在,她想开了。
她把自己的心里路程跟荷芮美说了说:“我一想到我爸妈的发展在家里排老末,顿时觉得我考得差可以接受,我呢,不望父成龙望母成凤了,他们呢,也别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了。”
互相不难为对方,互相接受对方是普通人。
荷芮美:“?”头一次听到这种心理历程!
并捕捉到了两个词“望父成龙”和“望母成凤”,听起来很有意思的样子,等晚一点问问宋栋是怎么回事。
不过宋桃说的“排老末”是什么意思?她记得宋栋跟她说,他父亲是车间主任,母亲是医院主任,这——排老末?
宋桃见荷芮美很疑惑,解释道:“我二婶儿,矿务局宣传部部长,我二叔,矿务局保卫队大队长,我三婶儿在省大干财务,我三叔,省政府办公室主任,我四婶儿,财政部什么室的负责人,我四叔,首都教育局办公厅主任——”
荷芮美瞪圆了眼睛:“!!!”
省大干财务?省政府办公室主任?财政部什么室的负责人?首都教育局办公厅主任?容她缓一缓。
这不是家庭条件挺好,这是家庭条件非常好!
宋桃见荷芮美很惊讶,不由纳闷:“我哥没告诉你吗?”
荷芮美摇了摇头,宋栋只告诉了她宋勇和张玲的情况,其余的都没有透露。
宋桃见状,吐了吐舌头,但一想这也没啥好隐瞒的,荷芮美成了她嫂子,早晚得知道这些。
荷芮美不由把目光放在了烤地瓜的两人身上。
这么一看,三叔和四叔的气质确实不太一样:看着年纪大的那个,眼角虽然有些耷拉,但整体看起来儒雅气派,一丝不苟,旁边看着年轻一些的那个,给人的感觉更亲和,尤其是笑起来如沐春风。
那这两人身边站着的,应该是宋桃的堂弟宋梓和堂妹宋棠了。
原来方才请她吃西瓜的是宋棠呀。
荷芮美往这两位燕大学子的脸上看去:一个高高瘦瘦,白白净净,即便吃着黑漆漆的地瓜也显得极其优雅,另一位个子高挑,脸蛋有些婴儿肥,眼睛特别明亮,一边吃西瓜一边跟……四叔拌嘴。
另一边,李楠边嗑瓜子边看电视,可坐得住了。
宋奶奶跟老姐妹们说道:“你们看我家老四媳妇,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一看就是当大官的料。”
老姐妹们啧啧道:“没想到你们家最有出息是老四媳妇。”
宋奶奶听到这话不乐意了,为宋业和宋成说话:“我家老三和老四也发展的很好!”
老姐妹们也意识到刚才说的话欠妥当,连忙改口:“是是是,都好!要我们说,整个矿务局,没有哪个老太太赶得上你。”
四个儿子,两个在家里伺候,两个在外头闯荡,孝顺的孝顺,出息的出息,还有几个孙子孙女,都考上了大学,有了本事。
宋奶奶一听,心里美滋滋的,但嘴上说道:“话不能这么说,我还羡慕你们孩子都在眼跟前呢。”
“也是。”有个老姐妹感慨道,“我只要看不到孩子,心里就空落落的。”
另一个老姐妹安慰道:“你也别太依赖孩子,孩子有孩子的事业,家庭……”
宋棠啃着一个地瓜坐在李楠旁边:“妈,奶说你是当大官的料。”
李楠不明所以:“为啥?”
宋棠指了指李楠坐的位置:“因为你坐得住。”
李楠:“……我不仅坐得住,我还躺得住。”只不过没好意思躺着,毕竟屋里有很多人。
宋棠:“……”
她把手边的地瓜递给李楠问:“吃不吃?刚烤出来的。”
“你烤的?”李楠尝了一口。
“我爸。”
第266章
宋勇拎着个大排骨回来, 一进门见到宋业和宋成在烤地瓜,立马上前指导:“你瞅瞅你们俩烤的,歪瓜裂枣的——”
说着, 教给了两人一些烤地瓜的技巧。
宋业和宋成都耐心地听着,两人因为好久没用煤炉子了, 都忘了咋烤地瓜了, 尤其是宋业,平日不咋做饭,手艺更是生疏了。
宋勇作为老大, 一手拎着排骨, 一手指着两人说道:“你们一个个,真成城里人了, 连个烤地瓜都不会。”
又缓和脸色道:“大过年的, 我也不说你们了, 你们好好烤,熟能生巧。”也幸好家里备的地瓜多。
宋勇把排骨搁到厨房里,让他媳妇熬个排骨汤, 接着出来继续看宋成和宋业烤地瓜, 一边听两人说话。
听了一会儿,他发现老三变了很多,不像以前那样咋咋呼呼说认识哪个领导了, 又或者是哪个同学家里很有背景了。
宋成告诉宋业:“醒酒的话喝点蜂蜜,书上说蜂蜜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 可以分解吸收酒精。”
guang场上嘛!总有一些推不掉、躲不了的酒, 年轻时候给领导挡酒, 年纪大以后, 也有一些不得不喝的酒, 要知道很多东西不是在办公室谈成的,是在酒桌上谈成的。
但喝酒伤身。
宋业点头,表示记下了:“每次喝酒前,我媳妇儿会给我备点牛奶,说是能保护胃黏膜。”
宋勇听着两人说喝酒的事情,心里感慨道:人人都有自己的难处和无奈。
比如老三老四,端着亮晶晶的金饭碗,但喝酒由不得自己,有些酒,有些事,不是想不想拒绝的问题,是能不能拒绝的问题。
他插话说道:“你们在城市买的蜂蜜都是二次加工的,我知道一个养蜂子的人,他卖原蜂蜜。”
原蜂蜜不经过二次加工,营养程度更高。
兄弟三个说了会儿蜂蜜的事,这时候宋志回来了。
宋勇回头看了眼:“你看你这脸臭的,像被骂了一样。”
宋志喝了口水,找了个板凳坐下,对宋勇三人讲:“我真被人骂了,烧锅炉那个老张,说我没儿子——”
骂他绝户!
他以前确实觉得没儿子是个问题,但现在不这么觉得了,尤其是他一对双胞胎闺女,一个考了京师,一个考了京航,一点不比儿子差!
宋勇是四兄弟里唯一一个凑成“好”字(有儿子和女儿)的人,每当这个时候,他心里都有些小小的得意,觉得自己在生孩子方面超过了其它三人。
但嘴上不能这么说,而是说:“生闺女也好,闺女贴心,花钱少,更省心……”不过他闺女可一点不。
但想了想宋棠,这么一比较,他觉得他闺女还行。
宋棠:“……”这是啥意思?
宋成不赞同宋勇的话:“哥,不光生男生女都一样,这养男养女也得一样,该付出的精力,该花的钱,都不能少。”
宋业因为没有闺女,所以没啥发言权。
宋勇听了宋成的话,嘴上虽然没反驳,但心里有点不认同,他觉得养闺女就是省事一点,除了老四。
毕竟一个宋棠能顶上老宋家所有孩子。
宋志往李楠的方向看了一眼,犹豫了半天不知道该说不该说,最后说道:“老四,你丈母娘可不行,我有一次碰见她,说她儿咋样咋样……”
这个“儿”可不就是说李楠嘛!
宋业这回讲话了:“女同志想要到达一个比较高的位置是很难的。”虽有明文规定不能有性别歧视,但——操作空间可大了。
他想不明白李姥姥喊自己闺女为儿子是啥心理。如果他有一个当大官的闺女,那他不骄傲死。
宋成脸色变了变,他媳妇谈对象那会儿就跟他说过李姥姥的事,这么多年过去了,李姥姥竟然没有一点变化。
他不想让大家讨论这事,便换了个话题。
宋志识趣地闭嘴,并有些后悔说了方才的话,不过想着老四不是一个计较的人,他便放下了心。
“宋棠——”
宋杏和宋梨喊宋棠。
“咋了咋了?”宋棠往兜里装上一把瓜子,往宋杏和宋梨卧室里走去,等她无意识掏出一颗瓜子开始嗑的时候。
emmmmm,这个动作好像她妈啊!
她貌似被同化了!!
但宋杏和宋梨没有给宋棠很多的思考时间,她们拉着宋棠,一个朝宋棠左耳朵说,一个朝宋棠右耳朵说。
“我觉得不能找年纪太大的,年纪太大的思想保守,喜欢唠唠叨叨,我是找男人,不是找老妈子!”这是宋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