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九还想与她说些什么,便听见小厮道:“二少爷,莫要与人多言。”
唐九回头看了一眼,本来去买纸鸢的严瑾余此时站在巷子口,那巷子窄长,里面有个男人蹲着,男人身上穿着青灰色的长衣,面色惨白,隐藏在阴影之中有些像鬼,看着似乎是乞儿。
唐九对跟在自己身后的小厮道:“去,拦着严小公子,莫要让他接触生人,也不知那人是否有病,染上脏东西就不好了。”
“是。”
严瑾余一只手上拿着本杂书,另一只手上握着刚买来的纸鸢,两手背在身后认真地看向面前的男人:“你受伤啦。”
男人隐藏在黑暗中的右脸青紫,颧骨高高肿起,脖子上还有勒痕,手背满是疮口,因走了许久的路才在巷子里歇下。他手上拿着药包,腰上挂着一个木蟾蜍,正是这木蟾蜍才让严瑾余看见了他。
严瑾余道:“你腰上的东西在哪儿买的呀?我也想要。”
男人缩着肩膀,他瞧得出来严瑾余家中富有,不敢上前,严瑾余抿嘴想了想,回头对小厮道:“给我些钱。”
小厮以为男人是乞丐,于是丢了几枚铜钱在他跟前,男人瞧见,脸色僵硬苍白,严瑾余却道:“他又不是乞丐,你不要这样侮辱人,快给我钱,我想买那个木蟾蜍。”
“二少爷,巷子里的多半都是乞丐,那木蟾蜍不值几个钱,铜板够买了。”小厮无奈。
严瑾余跺了跺脚:“我给银子!”
小厮无法,只能将银子给严瑾余,严瑾余把银子递给了男人,小脸上露出了温和善意的笑容,他说:“我可以买你的木蟾蜍吗?”
男人停了呼吸,眼前这小孩儿,还是他入京以来,第一个对他笑的人,他道:“我可以送给你。”
他的声音沙哑难听,严瑾余抿嘴:“不行,我不能白要。”
严瑾余啊了一声,看了一眼手中的纸鸢与杂书,犹豫了会儿,还是将杂书递给了男人道:“我拿这本书给你换吧,这是我在书斋买来的。”
男人看了一眼软嫩干净的小手上抓着的崭新书籍,严瑾余的小手腕上还戴着金镯子,男人接过书,又将腰上的木蟾蜍摘下,于袖子上擦了擦才递给严瑾余。
严瑾余刚拿到木蟾蜍,唐九的人便找来了:“严小公子,我家公子在那边瞧见了金鱼,问你想不想要呢。”
“想要!”严瑾余一听有金鱼,抓着木蟾蜍转身就要走,跑了两步又回头看向巷子里的人,笑着对他道:“谢谢!”
小厮的一声‘严小公子’,让巷子里的男人血色尽失,他看着严瑾余的背影,顺着他跑去的方向瞧见了另一个人。
唐九换了一身衣裳,但他依旧认出来了,入京那日,严瑾成将他拴在马后,这个男人目睹了一切,眼眸中对他鄙夷,不屑,虽有同情,却没有管他死活。
高高在上的人,都是冷血的。
唐九见严瑾余跑回来了,伸手揉了揉小孩儿头顶道:“以后不要随便与旁人说话,那人瞧着贼眉鼠眼的,不似好人。”
言梳顺着巷子里看去,正见到对方转身离开的背影,男人勾着背,一瘸一拐地隐入巷中,言梳微微皱眉,总觉得这个背影有些眼熟。
仔细想来,竟是与前段时日,徐有为离了南府衙门时的背影一样,只是徐有为应当已经拿了严家给他的十两银子,回到长青镇了才是。
出了这条街道,便到了祥云街,唐九说祥云街内有一棵巨大的银杏树,这个时候银杏叶枯黄,一片片金灿灿地落下来,景致分外好看。
言梳想去看,严瑾余又玩儿累了,唐九便让小厮送严瑾余回严府,自己与言梳二人闲逛入了祥云街。
祥云街虽说叫街,其实比巷子大不到哪儿去,因这里是许多达官贵人私宅的后院街道,故而才得了这个好听的名字。
唐九说的那棵银杏树几百年了,远远便看见了它的落叶几乎占着半条街。
言梳刚走到银杏树下便有一阵风吹过来,簌簌而落的金色树叶扫过她的发梢与衣摆,将她衬得宛如精灵,唐九靠在门边盯着言梳瞧了许久,心想回头必要打听打听她是城外谁家的姑娘。
不过言梳虽好看,却不是唐九见过最好看的人。
因到了祥云街,唐九才想起来巷子里还有个他认识却又算不得认识的女子,他手中提着给言梳买的糕点,想了想,便取了其中一层,慢慢朝西南方的一所院子走去。
这条街上对着的门,都是后院小门,其中一扇小门门边涂了金漆,墙角的野草长了半丈高了却没人打理。唐九没走到小门前,只是站在门边的花窗旁,顺着花窗的缝隙朝里瞧,没瞧见人影,他又吹了声口哨。
门后传来窸窣声,不一会儿便有一双圆眼露出,女子披散着长发,眉如新月,眼若北斗,漂亮得不像话。
许是吹了许久的风,女子的脸颊通红,身上穿的依旧是夏日衣裳,单薄地挂在肩上。
她瞧见了唐九,面上一笑,更显得不似人间女子,像是仙人下凡了。
唐九没与她说话,只将手里的糕点从花窗洞隙中递进去,女子颤抖着手捧着糕点,她手上戴着笨重的镣铐,铁链哗啦啦直响,手腕上都是旧伤。
唐九将糕点给了对方后便离开了,他没回头,没瞧见身后那双精致的眼睛一直看着他,直到看不见人了才失望垂眸,又躲回了院子里。
唐九原以为言梳看银杏树入神,他去送糕点也不过片刻,对方应当不会察觉才是。结果回来言梳就靠在墙边歪着头望向他,显然将唐九方才的举动全都看在了眼里。
言梳心里有疑惑,但没问出口,因为宋阙说过别人不主动提,不可过问他人的私事,言梳觉得唐九方才就是去办私事了。
唐九在言梳的眼神下无奈地耸了耸肩,主动开口:“那是我偶然发现的女子,一直被锁在院子里,不会说话,似乎也没人给她吃东西,饱一餐饿一餐,我觉得她可怜,所以偶尔经过便会给她点儿吃的。”
言梳唔了声,问:“她不能离开吗?”
唐九道:“那院子是三皇子置办在宫外的私宅,皇子的私宅里头锁着个面容娇美的女子,做什么用的不言而喻,若三皇子不放人,她怎么离开?”
言梳道:“她不能离开,所以你才特别照顾了她,你是个好人。”
唐九没想到言梳竟会这么说自己,怔愣后笑了笑,见她手上拿着几片银杏叶绑成的小花儿,扯开话题道:“言姑娘的手真巧。”
言梳晃了晃银杏叶:“好看吗?”
唐九望着她的双眼,不知是在说人还是在说银杏叶:“好看。”
言梳脸上微红,低着头将那银杏叶收入袖子里道:“我要带回去送给宋阙的。”
“宋阙?”唐九皱眉。
言梳点头:“他是我师父。”
唐九松了口气:“原来是师父啊。”
唐九将言梳送回了原先遇上的那条街街口的书斋,言梳入了书斋便直直地朝一个人跑去,唐九没及时离开,眯起双眼看去。
那是个年轻的男子,坐在靠窗的位置。
宋阙身着鸦青色的衣衫,袖摆与衣袂上都绣了云纹白鸟,玉冠束发,桃花眼似乎含着笑意,面容俊美,周身气质如温玉,润物无声,于窗外夕阳橙红的云霞下,仿若能发光似的。
第7章 山海 挖内丹,剃仙骨,断仙脉,这就是……
言梳走到宋阙对面便跪在了凳子上,手肘撑在桌面,整个人朝宋阙的方向前倾,笑容灿烂地将藏在袖子里的银杏叶递给对方。
宋阙的手上捧了一本书,上记的是杂谈郢国的开国史,银杏叶凑到眼前时宋阙还能闻到言梳身上淡淡的熏香味儿。
言梳的身上干净清爽,原是没有任何味道的,倒是京都里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在衣服上熏香,腰间也随时佩戴香囊,宋阙闻见是淡淡的松木味儿,不像是女子喜欢的味道。
“好看吗?”言梳晃了晃手中的银杏叶道:“我亲手做的,送给你。”
宋阙眉目带笑,接过银杏叶后道了句:“好看。”
说完这话,他突然侧脸朝书斋门外看去,四开的大门外正站着一名身着宝蓝色衣衫的男子,那男子金冠银簪,衣裳所绣的花纹繁复,腰间挂着玉佩与香囊,双眼正落在言梳的身上。
唐九没想到会突然与宋阙对视,他方才打量言梳口中所说的‘师父’一时被对方的身姿惊得慌了神,却没想到被捉了现行。
宋阙的目光不含任何审视,就像是平平落在唐九的身上,看得唐九心里一阵发虚,便抬手摸了摸鼻子,昂头转身离开。
“今天好玩儿吗?”等唐九走后,宋阙才问。
言梳单手撑着下巴,另一只手端起宋阙面前的杯盏便凑到嘴边饮了一口,皱眉咂去嘴里茶叶淡淡的苦味儿道:“好玩儿,我碰见个变戏法的,还以为那人也是神仙,差点儿就要给钱学法术了。”
“是吗?”宋阙脸上笑容深了些:“你还能辨别戏法与法术的区别了?”
“其实不能。”言梳窘迫地抓了抓脸颊道:“是唐九告诉我那都是假的,我才知道的。”
“唐九……”宋阙问:“是方才送你回来的男子?”
“对啊!”言梳点头,歪着头一根手指卷着脸侧的发丝道:“上次在戏园子门前撞上我的人也是他,今日凑巧又碰上了。唐九说京都外的山上有寺庙和道观,还有瀑布,我想去玩儿,师父和我一起去好不好?”
“和唐九一起吗?”宋阙又问。
言梳眨了眨眼,点头道:“他认得路。”
“既然你想去玩儿,那便去吧。”宋阙道。
言梳又问他:“师父一起去吗?”还不等宋阙回答,她有急着说:“我想和师父一起去。”
言梳眼中的情绪毫不掩饰,她笑盈盈地望着宋阙,宋阙看向她的双眼道:“好啊。”
“师父最好了!”言梳高兴地差点儿从凳子上跳起来,她声音略大惹得周围看书的人有些不悦地瞧过来。言梳也觉得不太好,于是窘迫地缩着肩膀老老实实坐好,一双杏眼睁大,抿嘴假装自己不存在,希望别人看不到她。
宋阙似是瞧出了她的不自在,才看到一半的书便被合上,他将今日在书斋消费的银子放在桌上道:“走吧。”
言梳唔了声,提着食盒跟上,出了书斋还将糕点递到宋阙跟前道:“这个味道很不错的,师父尝尝。”
“唐九买给你的?”宋阙问。
言梳点头,他笑着伸手摸了摸对方的脑袋,轻声道:“你自己吃吧。”
唐九原打算过两天便去青龙客栈找言梳的,不过家里突然出了点事儿绊住了他。
贵妃生辰后没多久,户部那边便频频出现麻烦,朝中党派之争从未消停,户部所站的正是皇后一派,贵妃如今得势,趁着自己腹中有子,必然要抓紧时间打压皇后,丰满自己的羽毛。
便是因为这个,严家父子多次被皇帝叫入宫中问话,原先早就已经消停下来的徐有为之事又在民间吹起了一阵邪风,将户部尚书严家与南北两府衙门之间私相授受官官相护说得有模有样。
原本朝廷上的争斗与商家无关,偏偏唐九与严瑾成交好,虽不是他误会了徐有为偷了玉佩,却也亲眼看着严瑾成将徐有为拖行至京都,并未上前阻止,好些百姓都看见了。
原先他们这些京都里的世家子弟行事乖张些也没什么,多的是打马上街,仗势欺人之辈,钱权二字便代表了一切,更何况徐有为不过是长青镇里的一个普通人,身后无任何背景,更无人撑腰,他的事不该在京都一提再提,也没那个必要。
唐九父亲提醒他,那是因为贵妃一派恐怕要动户部,也叫他最近这些日子不要与户部往来,因为户部之事,他们家中生意也多有损失,唐九便被父亲关在家中算账,好些日子没有外出。
立冬才过,将要小雪,京都的天竟下起了薄雨,如雾一般冰凉地顺着风贴在人的身上脸上,空中像是漂浮着细小的冰渣子,呼吸一口都冻得鼻子酸痛。
言梳前些日子还有兴趣跑出客栈去玩儿,这两日降温便不愿再出屋子了。
宋阙与言梳长住青龙客栈,客栈掌柜的对他们也很客气,两日前便将屋子里备好了炭火取暖。
此时宋阙坐在窗边,将窗户开了一条小缝,正能看见京都雾白之下,偶有行人两三走过。火笼里微微噼啪声,软塌上架着矮桌,矮桌上三角貔貅炉鼎内焚着香,言梳盘腿坐着,手上抓着根金簪直戳香炉,拨弄里面将灭的香灰。
郢国的开国史宋阙已经看完了,又换成了一些名人传记,里面多半是胡编乱造,带着些许怪力乱神的传奇色彩,但也不乏有些真实的东西在里头。
就好比几百年前一个文采斐然有一字千金之称的才子,便是从山海出来下凡渡劫的仙,只是那人宋阙不认识,谭青凤倒是与那人说过几句话。
见言梳又在打瞌睡了,宋阙目光没从书页上挪开,道:“书看完了?”
言梳听见他说话,连忙抬头朝宋阙看去,见他依旧是那个姿势没变,撇嘴嘀咕了一声:“你怎么看见我的……”
前几日天还没凉下来时,言梳在书斋外碰见个男子,她本就是个喜说话的性子,那男子讲的故事又有趣,言梳便在书斋门前和那男子坐在阶梯上两个多时辰。那男子说的都是志怪,什么狐妖吃人,猫妖报恩一类的,言梳想着自己以前也是书妖,便当成听同类的传记,长自己的见识了。
结果她聊忘了分寸,不但透露自己不是人这件事,那男子的夫人从家中赶来以为她与那男子关系不清不楚,当街闹了一会儿。
言梳觉得羞,也怕,便跑进书斋躲在宋阙的身后不敢出来,索性最后男子将他的夫人带回去,这事也只是成了小小的笑话,隔天便没人在意了。
言梳心里在意得很,宋阙也知道放任她不懂事是不行的。
单纯固然可爱,过于单纯却不利行于世,所以言梳必须会最基本的为人处世之道,比方说男女有别,比方说世人大多不信这世上有仙。
于是宋阙找来了几本书给言梳看,正好又碰上了降温天冷,言梳便缩在宋阙的房中省一屋炭火,翻书学学怎么懂事儿。
言梳打起精神,抿嘴又看了两页,结果下巴都快磕在桌面上了,从始至终没有看向她的宋阙忽而笑出了声,低促的两声之后,他再瞥言梳。
言梳不是没见宋阙笑过,其实基本上每天宋阙都似乎是带着笑与她说话的,但她从没见宋阙笑出声,脸上不自觉地红了起来。她抿着嘴,手脚并用地从软塌这头爬到了那头,凑近宋阙跟前问他:“师父看的是什么呀?这么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