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内容大小:799 KB  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10-21 11:55: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李世民倒是还剩一点,可他难得地犯了选择困难症,“玄龄、克明,你们说该买哪本?”除了第二本和第三本,其他都想要,奈何余额不允许。

  只能买一本的情况下,该买哪本呢?想买《隋唐五代史》,又想看安史之乱的具体情况。

  房玄龄分析道:“小说中辅机没少提起安史之乱,应该可以从小说中窥见安史之乱的大致情况。

  如此买《弃长安》的意义不大,不如买《隋唐五代史》,知道大唐未来的弊端,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玄龄说得有理。”杜如晦点头赞同,他也觉得应该买这本。

  汉武帝时期

  刘彻非常不满道:“天幕上次提起大汉为何没有推汉史?后世就没有人对汉史感兴趣吗?不是说汉这个民族世世代代流传下去吗?”

  “汉人不读汉史,去读什么秦史唐史,成何体统!”

  三次直播下来,刘彻已经可以确定每次在天幕左下角的框框中发表文字的就是后世的人,天幕里的清清每次说什么宝贝们感兴趣、宝贝们喜欢,都是对框框里那些人说的。

  而他们,不能发表文字。

  气人!

  他也想知道汉朝后面的历史。

  【时间到了,让我们一起来开奖,看看中奖的是哪几个幸运儿。】

  然后顾清瑜沉默了,中奖名单:扶苏236、陈皇后85、卫青1365、李世民7855、长孙无忌68

  正好是她推的三本小说中的主角,这么精准的吗?

  不过顾清瑜也没多震惊,都带着数字,说明取这些ID的人很多。

  【中奖的宝贝们记得后台填写收货地址,奖品会在3-5天之内送达。好了今天的直播就到这里了,感谢宝贝们的观看,我们下周再见。mua~】

  下播的顾清瑜并不知道,中奖的几个人在不同的时空齐齐冒出了一个问号。

  望着天幕上的中奖名单,李世民脸色骤变,立即向长孙无忌求证:“辅机,中奖的可是你?”

  长孙无忌点点头,同样意识到了事情不简单,“若我们都能收到那份礼物,说明其他三人也可以。”

  杜如晦接道:“也就是说不光我们能看到天幕,秦汉两朝甚至其他朝代也能看到。”

  房玄龄忍不住道:“天幕到底是何意?”若让各朝各代的君王都知道未来的事,那天下岂不是要乱?

  远的不说,先说隋朝,若是隋知道将来会被唐取而代之,难道不会先下手为强?

  **

  秦汉两朝通过中奖名单也猜出了其他朝代也能看到天幕。

  不过汉朝因为不知道后面的历史,想下手为强也不知道向谁下手。

  秦始皇倒是已经从小说中知道在原来的历史中,刘邦会取代大秦,建立大汉王朝。

  他想都没想派人将刘邦一家人全绑了,结果发现自己的贡献值减少了。他又试了几次,发现无缘无故欺压黔首贡献值就会减少。

  相反,若是施行仁政、优待黔首,贡献值就会蹭蹭往上涨。

  他怀疑这就是天幕的目的,以利为枷锁,约束君王。

  天下之人都能看到天幕,都有资格买小黄车里的书。倘若他还以从前的政策治国,要不了多久贡献值就要扣光,给他办事的官吏也是如此。

  而造反起义的黔首反而能获得大量贡献值,买更多的书,用书中的东西来对付大秦,到那时,大秦危矣。

  毕竟,他们谁也不知天幕到底还有多少能掀起天下风云的书。

  故他并不打算杀刘邦,不仅不杀,还要让刘邦为他所用。

  ……

  作者有话要说:  [1][2][3][4]唐史推荐参考百度推书。感谢在2023-04-01 23:53:56~2023-04-02 23:41:5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莞之、多云转晴、窃脂 10瓶;孔明先生 7瓶;周芸016 5瓶;Leah_伊莎贝拉啦 4瓶;浮光掠影、更努力长笛千宝、想吃夜宵、这就有的说、吾妻兰舟、韩虞笙、wsf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3章 二十三章 像他

  听到天幕说结束今天的直播,刘彻都顾不上询问中奖的是不是卫青和陈皇后,“??这就没了?”他的火器制造呢?

  不是,没有汉史也就算了,怎么连他心心念念的火器制造书籍也没有?

  刘彻怀疑天幕在针对他,但他没有证据。

  不甘心的刘彻转头找安慰:“仲卿,要怎样才能在天幕的框框中留言呢?”

  卫青:“……臣不知。”

  好在刘彻也只是问问,没指望卫青能问答上,转而问起中奖的事情,“对了仲卿,中奖的可是你?”

  卫青点头,犹豫了一下说:“中奖的人似乎都是天幕提到的书中主角。”

  “这个朕知道,”刘彻暗示道,“朕对那个零食大礼包挺好奇的,仲卿收到奖品后可否让朕也开开眼。”

  言外之意,他喜欢,能不能把奖品送给他。

  卫青当然是立即表示:“臣收到后,会第一时间进献给陛下。”

  **

  与此同时,大唐

  天幕暗下去后,李渊和朝臣们终于有时间去消化天幕所说的内容。

  要完全消化天幕所讲的内容,首先要了解史书中都记载了什么。那么问题来了,书只有几本,不够分怎么办?

  李世民想了个法子,拿出一套《隋唐五代史》让内侍给他们念给文武百官听,剩下的他一份,李渊一份,宗室一份,三省六部一份。

  众人都没异议。

  为了相互不影响,看书的在一处,听书的在另一处。

  李渊是抱着谴责李世民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还生出了李隆基这种不肖子孙的心态翻开《隋唐五代史》。

  隋朝部分没必要看,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段历史,跳过。

  唐王朝的建立,说的应该是他吧,这个好,从这开始看。

  然而刚看没几行,李渊脸色便扭曲起来,后世史书怎么回事,为什么非要追查人的祖先,他不是西凉李暠之后碍着谁了?

  嗯,说得挺中肯,看来后世还是很认可他取隋而代之,结束乱世。咦,怎么就没了?他堂堂开国之君就这么几页纸?

  李世民占的篇幅都比他多,岂有此理!

  李渊憋着气往下看,待看到武德九年玄武门之变时颅内简直要高血压了。

  那不就是天幕出现的第二天吗?所以要不是天幕出现,他现在已经是太上皇了是吧?李渊怒吼:“李世民!”

  李世民看得比李渊还快,听到李渊怒吼,摸了摸鼻子,赔笑道:“阿耶,史书分析得对,我与大哥之争不仅仅是储位之争,更是新旧官僚、勋贵宗亲之争,是避无可避的矛盾。

  就算没有玄武门之变,将来也会有别的政变。”

  李渊气得冷笑:“难不成你杀兄屠弟、逼父退位还有理了?”

  “阿耶,书上说今年有霜旱之灾,还有突厥侵扰。我们暂且将这事放一放,先处理国家大事如何?”

  李渊冷哼了一声,重新坐下,算是默认了。

  贞观初年,连续四年的蝗灾,还有突厥侵扰,李渊看得眉心直跳,他能做到世民为了安抚百姓生吞蝗虫的地步吗?

  能在数年灾情的情况下平东突厥吗?

  李渊长叹一声,史书对世民评价如此之高,天灾降临时,朝臣和百姓会不会拿他和世民比?

  倘若他在位期间对灾情的处理没有达到史书上的记载,朝臣和百姓会不会想换一个皇帝?

  李渊顿时心乱如麻,将手中的《隋唐五代史》放下,还是看《威凤赋》换换心情吧。

  李世民看到史书对自己的评价,“益多损少,古人不怨;功大过微,故业不堕[4]。”嗯,还算中肯。

  既然未来的他能说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5]。”

  那提前得知未来的他定能做得更好,他要超越历史上的“唐太宗”。

  激情满满的李世民接着往下读,让后被哽住了,唐高宗竟然是他和观音婢的第三子。

  承乾因为他过于喜爱青雀,唯恐他会废立太子,遂密谋杀害青雀,被他废了,同时青雀也被斥责,最后只能立李治为太子。

  李治干得还不错,像他!但这武则天是怎么回事,怎么是两朝?

  带着疑惑不解,李世民接着往下看,越看越心哽,很快就到了难以呼吸的地步,他连忙从袖子里掏出太医配的保心丸吃一颗。

  李世民看着桌案上的书,脸色十分难看,他的大唐被女人半路窃走了。李唐的子孙干什么吃的,被女人把持朝政也就算了,连国号都被改了!

  不对,天幕说唐朝国祚将近三百年,而且大唐被窃国时安史之乱还没发生。

  所以后代子孙肯定将唐朝从那个女人手里拿回来了,李世民长舒了一口气,捧起书继续看。

  这一看一直看到了安史之乱,前面的盛唐有多振奋人心,后面的安史之乱就有多糟心。

  李世民终究没挺住,气血倒流直接气晕了过去。

  “殿下!”

  ……

  秦始皇正在看《威凤赋》,越看越觉得李世民就是他想要的继承人,虽然上一本小说的汉武帝更像他,但大秦更需要一位文能治世,武能定国的继承人。

  扶苏……还是太软弱了些,怎样才能把扶苏培养成李世民那样呢?

  李世民十六岁勤王,一战成名。十八岁起兵,收复山河,二十四岁便战功累累,封无可封,二十九岁登上帝位。

  不如,把扶苏派去打匈奴吧?虽然晚了点,但应该还来得及。

  还有书中提到的均田制,看起来似乎很可行。上次帝国兴亡启示录中也提到了大秦的军功制是一把双刃剑。

  他何尝不知道军功制改革势在必行,可牵一发动全身,大秦缺人才啊。

  这一刻,秦始皇突然想到天幕说的宋仁宗时期那一串人才,能万古流芳,被后世之人崇敬的肯定是一等一的人才。宋仁宗竟有一大串,怪不得天幕说他看了会流泪。

  至今为止,他用得最顺手的也就一个李斯,要是能多几个李斯就好了。

  “即位之始,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突厥侵扰,州县骚然。……是时自京师及河东、河南、陇右,饥馑尤甚,一匹绢才得一斗米”,致百姓“东西逐食”。

  “贞观三年,关中丰熟,咸自归乡,竟无一人逃散。”[1]

  “贞观四年,唐并东突厥,大唐北边边境解除威胁,被突厥俘掠去的百姓得以返还中原。”

  “至此,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2]。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3]。”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