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_分节阅读_第24节
小说作者:迴梦逐光   内容大小:799 KB  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下载   上传时间:2023-10-21 11:55:2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扶苏一副见了鬼的样子,“阿父,你……”笑了。

  秦始皇淡淡地看了他一眼,“你从天幕所说的故事中看到了什么?”

  看到了母子温情啊!当然,这肯定不能说,于是扶苏道:“后世的主食南方以稻为主,北方以小麦为主,且是去壳磨成粉的小麦。后世只食细粮,不大食粗粮。”

  扶苏越说越心惊,后世到底多繁荣才能只食细粮,不食粗粮。

  汉武帝时期

  刘彻毫不留情嘲笑:“哈哈哈,这后世之人也没聪明到哪里去,瞧瞧还不如三岁孩童。”

  文武百官:“……”可那不是一般的孩童,那是秦始皇。

  众人不知不觉中已将三岁半就聪慧懂事,端方雅正的小嬴政带入了史书上那个横扫六国,一统天下的秦始皇。

  果然优秀的人从小时候就优秀。

  刘彻听着,燃起了八卦之心:“秦始皇和赵姬真的不睦吗?可史书上赵姬就算和嫪毐谋反,秦始皇也没杀她,只是将她软禁了而已。

  这不像他啊!”

  在他印象中始皇应该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哪怕至亲也是如此。赵姬都触到他的逆鳞了,不应该直接让她病逝吗?

  熟知汉武帝和王太后那点事的大臣们跟锯了口的葫芦似的,一声不吭。

  不熟悉这段的大臣感慨道:“毕竟母子二人一起度过最艰难的岁月,哪能没有感情呢。”

  大唐

  李世民若有所思,“这就是后世教育孩子的方式?不会因为他年纪小就轻视他,始终将对方当做平等的朋友来相处。一起玩一起闹,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不如儿子?”

  这样的教育方式简直骇人听闻,后世似乎没有三纲五常的说法。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似乎完全不存在了。

  李世民受到的冲击有点大,可又不得不承认,这样的教育方式确实能拉近父母与孩子间的距离。

  ……

  【八月末,小麦熟了,收获了480斤小麦,也就是四石,当时一亩地最多也就是一点五石。这惊人的产量很快就让赵霏这亩田声名远播。

  不仅相邻的百姓想购买这些小麦当良种,就连乡绅小吏都想将这些小麦买下。于是赵霏狠宰了乡绅小吏一顿,成功将小麦脱手,并为自己和嬴政拿到了照身贴。

  杂交小麦是没有下一代的,这些小麦除了吃掉没有别的用途。

  赵霏如愿升了一级拿到了萝卜种子。考虑到乡绅小吏发现种不出小麦后会有麻烦,赵霏决定带嬴政回秦国。

  反正照身贴也拿到了。】

  杂交小麦没有下一代?骡子似乎也没有下一代。所以杂交得到的产物都没有下一代?

  秦始皇觉得自己好像明白了杂交的真谛。

  “萝卜是什么,也是粮食吗?”阴嫚有些好奇,戳了戳离得近的扶苏。

  扶苏不确定道:“萝有野草的意思,许是一种蔬果。”

  大秦各地的黔首们听到亩产四石的麦子,都轰动了。亩产四石,即便是灾年他们也能活下去了。

  苍天,谁能请赐予他们良种,他们会世世代代供奉带来良种的人。

  有些见识的老者安抚道,“乡亲们别慌,我们继续听天幕说,等天幕说完会把书放在那个小黄车里,到时候我们一起抢,无论谁抢到,都一起看,一起找出书里的良种。”

  被送往咸阳的萧何等人在路上看到这一幕。萧何不禁道,“真不知道天幕还有多少利国利民的书。”若是神迹一直在,大秦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

  洪武时期

  朱元璋觉得心痛,“这么高产的小麦居然不能留种?”种一季就没了,那高产的意义何在?

  不能让所有耕田都种上这样的小麦,就跟没有高产小麦一样。

  杂交没有后代,骡子也是杂交,莫非杂交是这个意思?

  那怎么才能让它们杂交???牲畜可以杂交,植物怎么杂交?

  朱元璋一脸恍惚,觉得自己懂了,又觉得过于离谱。

  【赵霏带着嬴政回到咸阳王宫的时候嬴政已经五岁了。五岁的娃不仅认得秦赵两国的文字,还能对答如流。一下子就戳中了秦昭襄王的心。

  迅速越过祖父嬴柱、父亲子楚成为秦昭襄王的宝贝儿。赵霏都不用献玉米就站稳了脚跟。

  但也就开心了两天,赵霏开始觉得秦王宫无聊了,于是她决定开辟一块地种玉米。

  她要让始皇崽吃上煮玉米、烤玉米、玉米虾仁、玉米饼、爆米花……

  让他知道世上只有妈妈好,秦昭襄王这个大魔王休想和她抢儿子。

  四级是胡萝卜,五级是南瓜,胡萝卜用处不大,等她升五级,就给始皇崽种植亩产四千斤的黄金瓜。有了南瓜,他灭六国的口粮都有了。

  虽然让将士们把南瓜当饭吃,有点丧心病狂,但好歹能吃饱。再说了南瓜全身上下都是宝,南瓜叶、南瓜子都能吃,味道还好。嗯,军粮!就是你了。】

  一时激起千层,各个时空上至君王,下至贩夫走卒一片哗然。

  秦始皇抬手捂住怦怦直跳的心脏,黄金瓜,这世上真有这么高产的粮食?

  所有文臣武将都齐齐盯着天幕右下角的小黄车,他们已经迫不及待想知道哪里才能寻到这种瓜。

  ……

  汉武帝时期

  刘彻迅速换算了一下,发现这种瓜的亩产是大汉粮食亩产的三十倍不止。如果能在大汉的土地上种上这种瓜……

  刘彻眼睛都红了,“待会一定要给朕抢到这本书。”

  “陛下放心,臣会以此生最快的手速抢下这书。”汲暗说完,又犹豫道:“就是不知这本书后面,天幕还会推荐什么书。”

  这本书都提到了这么多粮食的种植方法,会延伸出什么书呢?

  这一刻,沉稳的汲黯也忍不住和汉武帝一样大吼:为什么不让他们在框框里发言?他们也想表达自己的需求。

  唐朝

  李世民瞪大眼睛,不敢置信道:“多…多少斤?我没听错吧?”

  程知节也觉得太幻灭了,“亩产四千斤的瓜,”掰手指算了算,顿时吓得捂住嘴,“三十三石啊!”

  程知节已经不愿叫它瓜了,这就是军粮。

第26章 二十六章 人参兄弟

  李世民已经顾不上唐朝亩产和天幕所说亩产的区别了, 反正不管怎么换算这黄金瓜都是能亩产几千斤的粮食。

  他现在就想知道这黄金瓜怎么获得,有了这黄金瓜往后灾年再也不用怕了。

  仿佛已经能看到一望无垠的金灿灿瓜果在向他招手,李世民激动道, “辅机、克明, 上次我们猜到天幕并不止存在于大唐,其他朝代也能看到天幕。如此, 这本书抢的人一定很多。”

  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秒懂,两人相视一眼, “殿下放心, 属下这就通知民(兵)部官员, 让他们动员百姓和士兵一起抢书。”

  洪武时期

  朱元璋屏住呼吸, 愣愣地望着天幕,心里快速算着亩产四千斤, 若是按照战国时期的亩产,那换到明朝岂不是一万二千斤?

  想到这个庞大的数字,朱元璋甩了甩头,太离谱不可能,应该是按照天幕所在时代的亩产来算, 换算大明亩产应该是三千六百斤!

  大明一石是一百四十斤, 也就是将近二十六石粮食。而北地的小麦亩产也就一石出头,南方水稻亩产两石左右。

  一个大人一年需要吃三到四石粮食, 小孩两石左右, 一户五口之家每年需要十二石到二十石粮食,也就是一户五口之家最少需要二十亩上等田地才能在交税后养活一家人。

  这还不算其他开销,若是加上其他开销,怎么也得三五十亩。可哪有那么多上等水田呢,贫瘠的土地三五十亩太平年间尚可养活一家子, 灾年可就苦了。

  若是能有天幕说的黄金瓜,只需每户种上几亩,天下将再无灾年。

  这黄金瓜要怎样才能得到呢?想要!前有亩产千斤的土豆、红薯、玉米,现在又来一个亩产四千斤的黄金瓜,后世的人一定过得很好吧?

  朱元璋有些怅然,他当年起事的时候也不过想着能吃饱饭,不再饿肚子,后来手里权利越来越大,想法也跟着变了。

  他前半生吃尽了苦头,就想留一个太平盛世、一份千古家业给儿孙,想让他们提起祖宗的时候能感念祖宗之德,能自豪的对人提起祖宗。

  而不是埋怨祖上无能,让他们后代世世代代都穷得吃不上饭。

  他做到了。但也没觉得多开心,天下间有太多人吃不饱、穿不暖,在天地间苦苦求生了。就和当年那个一穷二白、挣扎求生的自己一样。

  想保住大明这份基业,必须让百姓能过下去。

  这黄金瓜,就算在天涯海角,他也要找到!

  ……

  【其实相对于南瓜,玉米更适合当军粮。

  玉米虽然亩产只有一千六百斤左右,不如南瓜,但相对于南瓜的不易储存,玉米就好储存得多。晒干后磨成玉米淀粉,可以储存一年左右。

  玉米淀粉可以做成各种面食,比如玉米馒头、玉米面、玉米糊糊等。当然口感肯定不如小麦磨成的面粉,毕竟一个粗粮,一个细粮。】

  虽然只有一千六百斤左右???

  各个时空的古人: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

  就算再不通农事的帝王也不会觉得亩产一千六百斤是一个小数字啊,后世的人怎么回事啊?

  就算有亩产四千斤的黄金瓜珠玉在前,也不能看不起一千六百斤的主食啊!

  在古人心中,黄金瓜虽然产量高,但瓜果水分多,和纯粮食还是有差距的。

  【赵霏之所以没想着用玉米用作军粮,主要是因为系统给的玉米种子也是杂交种子。杂交种子它不适合留种啊,想培育出适合留种的玉米种子要花的时间可不是一年两年。

  而且常规留种的玉米产量远远低于杂交种。常规种亩产也就一千左右,想种出千斤之上得注意土质、堆肥、后期管理。不像杂交种,轻轻松松就能亩产一千。

  赵霏觉得自己没有十年如一日的耐心去培育良种,所以才选择了不挑土质、留种方便的南瓜。】

  各个朝代种田经验颇深的农人闻言若有所思,他们留种也是留颗粒饱满的,从翻地开始就尽心伺候,不敢有马虎,收成确实一年比一年好,但远远达不到天幕说的那样。

  这是为何?天幕所在的朝代农人到底是如何育种的呢?为何能达到这么高的产量?

  若是能看看天幕手上的书就好了,老人浑浊的双眼中迸发出渴望的亮光。

  若能育出这样高产的种子,花费十年算什么,便是赔上余生老夫也愿意尝试。

  【赵霏在宫中种地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魔王嬴稷耳中,秦昭襄王本来就对赵霏能从赵国逃回来感兴趣,很快召见了赵霏。

  嬴稷问她为什么在宫中种地,是住食上短缺了吗?

  赵霏拿出一根足有四五斤重的白萝卜,说这是人参的兄弟,有下气、消食、润肺去痰、解毒生津的功效,而且没有人参那么补,老人孩子都能吃。

  药味也没人参重,做成食物后非常可口。这是她在赵地时,从一位神秘高人那里买的,那位高人还送了她一些种子,说能种出一种神奇的粮食。

  她很好奇是什么,所以才种在了宫中。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5页  当前第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25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历史同人)千古一帝都在直播间抢小说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