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庭外红梅   内容大小:496 KB  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8-02-20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大家先是试探着提出一些小毛病,说着说着便忘了王玥还在场起来,不再像开始的时候那般顾虑重重,等几姐妹回过神的时候突然发现他们已经将王玥的几首诗批得面目全非,几个姐妹不由得开始心虚起来,现在可不是心胸宽广不宽广的时候,便是宝玉来了,被她们这样一批,只怕也是要生气的。

  “这…玥哥儿…”便是一向能言善语的探春和薛宝钗两人也开始哑口无言,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雪糕毕竟是他们的晚辈,他们这些做长辈的怎么一点情面都不给晚辈留,这可不是一个长辈该有的模样。

  便是玥哥儿真的因此生气了,说出去也是她们理亏,说不得还要被人说一句刻薄,这可不是一个好女孩儿该有的名声。

  一直在旁边冷眼旁观的李纨这时候开口试图给姐妹们打个圆场,玥哥儿毕竟是她婆婆王夫人家的亲戚,她婆婆原本就看她不顺眼,若不是上头还有老太太,而她又是自愿守贞,王夫人早就不知道要早出多少事端来磋磨她了。

  她自然不愿意,给王夫人留下把柄。

  不过不待李纨开口,王玥已经看出她们的窘迫,王玥对于她们得批评还真没有计较的心思,他是知道自己水平的,她们的批评并不是无事生非,

  他小时候跟老爷子学画的时候什么难听的话没听过,这点子批评对他来说,不过是一件小事而已。

  再者说姑姑们的批评,都是善意的,不带半点恶意,前世的时候,他因为家事原因被那些同行恶意编排了不少话,要真是事事都计较,早就气死了。

  再者说他又不是真的只有八岁,前世的时候他都已经快三十岁了,对这些小姑娘们来说,差不多是叔叔辈的年纪了,哪里会跟这些小姑娘们计较?

  因此王玥赶在李纨开口之前站起来笑着鞠躬道:“多谢姑姑们的教导,晚辈受教了。”

  见他脸上当真没有半点不虞之色,更没有丝毫勉强,姐妹们复又欢喜起来。

  迎春和惜春胆子小,这时候又开始不说话了,但是薛林二人和探春却仍然胆大的试探了几句,见王玥真的没有生气,她们这回没有再批评王玥的诗,而是开始指导他如何写诗了。

  事实上王玥拿来的题目并不是私塾的先生给他选的,而是他自己从书店买来了朝廷出版的近五年内科举的题目,并且,除了官方出版,还有从私塾里先生那里借来的,他自己亲手抄出来的抄本。

  稍稍对比一下,王玥很快就发现了出题的规律。

  科举考试中试帖诗的题目主要分为几大类,要么是用来给皇帝歌功颂德,要么写景,写花草树木,写人,这些题目都属平常,主考官既不会因为这些题目犯错,但也不会因此而出彩。

  再胆大一些,有抱负一些,想要藉此出彩的则会根据朝堂上的大事来出题,比如今年朝堂之上吵得最多的便是和亲之事,还有西北的大旱。

  如果要写和亲,那么王昭君必然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可以借古喻今。

  如果要写大旱,那必然是悯农,让考生抒发一下对灾民的同情之心。

  当然如果主考官胆子小一些,不愿意在题目上出差错,自然会选择四平八稳的题目。因为出题出错了而获罪的主考官又不是没有,他们自然是要小心一些。

  所以,这些写景色写花草树木的诗王玥也准备了一些。京城周围的景色无非是香山之类的,写花草树木肯定也是春天的花花草草,描写山景花草的诗古往今来来多的很,王玥拼凑了几句,虽不会被呵斥为一窍不通,但是若想会成为出彩却也极难,不过他的诗在几姐妹的修改之后一下子从庸俗变得生动起来。

  王玥看着纸上重新誊写的诗,心中十分高兴,经过修改,原本三流的诗硬生生的拔高到了二流,虽说还不算得上是一流,但是一流的诗原本就稀少,更何况考场之上更难出一流的诗,打从隋唐设立科举以来,能被称为一流的试帖诗统共也不过是一两首而已。

  即便是他倒霉碰上了他这一场出了一首可以流传千古的一流诗,但总不会一场出个十几首吧,把这诗写出来,排上前几是极有可能的。

  二流的诗足够在考场之上打遍天下无敌手了。

  这下子院试基本上已经准备妥当了。

  经义题完全靠运气,碰到自己熟悉的题自然是能够考的好,碰到不熟悉的也只能够自认倒霉。

  提前预备没什么意义,至于策论,他也准备好了两三篇关于边境之战跟治理旱灾的策论,至于会不会考那就看主考官的态度。

  反正能在顺天府当知府的,要么是跟致都一般不畏强权,是个强项令,再要么是个长袖善舞的笑面佛。

  如果主考官是个跟致都一般的强项令,他若是选择四平八稳,必然不会为主考官所喜。

  若主考官是个笑面佛,他要选择出格一些也必然会被主考官厌恶。

  看来要想考个好,还是要先打听一下考官的态度才行啊。

  这时候王玥就不免感叹自己幸好接受了贾政的邀请,以贾家在朝堂上的地位,肯定是知道主考官的性格的,针对主考官的态度选择答案,对他来说不像以前想的那么难了。

  见王玥对于她们的批评虚心接受,这让姐妹们十分高兴,王玥临走的时候她们又送了不少平常写的诗集。

  对此王玥是欣然接受,以前他只知道薛宝钗和林黛玉是有名的才女,但真正和他差距到什么程度王玥却是不清楚的。

  而今天接触之后王玥才发现论起诗文来他和这几个女子相比,当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绝对是天壤之别。

  这可是现成的老师,而且她们绝对不会对自己藏着掖着,这样送上来不用任何花费而且尽心尽力的老师他当然不会放过,只待考试结束,他又要多往贾家跑了。

  作者有话要说:  既然大家都选择架空,那我就改一下吧!

第35章 考前准备完毕

  既然已经打定主意留在贾家,面对贾政的邀请,王玥自然只是面上推迟几句,随后便点头答应了。

  邀请完王玥留在他名下的院子里准备考试,贾政还待要说几句别的话,但是他一贯做足了严厉的大家长的模样,要真让他慈善起来,他反倒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而且到底不是自家子弟,也不好像宝玉那般直接开口便骂,因此他也只是不干不痒的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又问了几句功课,便让王玥出去了。

  王玥告辞出门,便见外头的廊下站了几个中年书生正对着一株芭蕉品头论足,见他从贾政房里出来,便有一人笑着伸手招呼道:“玥哥儿,过来!”

  王玥笑着走过去,恭恭敬敬的行了礼,这些人虽然跟他并不是正经的师生关系,但是的的确确实实是指导了他的功课,叫一声老师,对他们执弟子礼也不为过。

  这几位中年书生并不避让,结结实实的受了王玥的礼,这才扶他起来道:“玥哥儿来此,看来是接受东家的好意了。”

  “东家那个院子距离礼房极近,不过是几步路的功夫,到时候不必来回奔波,你也省了不少功夫。”

  “那个院子我去过,比较幽静,适合安心读书,你去了之后去老老实实的在院子里读书,万勿贪玩,误了功课。”

  “是,先生!”

  “玥哥儿的文章已经有了几分火候,若说过乡试还差上一些,但小小的院试绝对能过。”

  “这只是其一,二则玥哥儿乃是县试案首,知府大人在录取考生的时候定会考虑到这点,到底是县令亲选的案首,到时候即便不能够像县试那般排在第一,也绝对能占到前五。”

  这一点众人都点头同意,官场之上讲究的便是你来我往,互相留面子,王玥这个县试的案首是文安县的县令亲自选出来的,若是在乡试中不能够占到前五,甚至被刷下来,这岂不是说文安县的县令是个有眼无珠的?

  顺天府的知府宋平章要是敢这么做,文安县的县令绝对会成为官场的笑柄,他们俩立刻就会成为死仇。

  而那个县令据说也是后头有人的,平白给自己添了一个敌人,只要宋平章不傻,他就绝对不会这样干。

  这也是王玥当时为何非要出个风头,全力夺取案首的原因,只要能占据一次第一,以后的考试都能够有优势。

  寒门子弟想要走通科举之路原本就是难上加难,他自然要为自己增添砝码。

  陪着这几位老师们说了几句话,王玥便从袖中拿出了刚刚在后院中修改好的诗,让他们过目。

  林黛玉等人的文采是足够了,但在考场之上还有种种忌讳,这一点她们肯定是不知道的,而王玥虽然已经尽力了解,但难免有疏漏,自然是需要他们这些过来人帮忙检查一下。

  再有一则,王玥准备的悯农诗并未交给林黛玉等人修改,她们都是国公府的大小姐,哪里会了解民间疾苦,,而王玥自己前世是大少爷出生,这一世虽然生在农家,但是家中就他一个男孩,父母自然是千娇万爱,后来又读书,爹娘根本就不让他下地,而且王家虽然相对以前来说已经败落,但是平常种地的时候并不是王氏夫妇下地,而是雇佣人手,所以王岳对此也了解不深。反倒是这些清客们大多是寒门出身,更加了解农民种田的辛苦。

  果然拿出来之后,他们先称赞了一番王月前几首诗的文采,在得知这是后院的小姐们修改了之后有人沉默了一下,然后压低了声音叹息道:“实在不是我故意这般说的,真真的是东家这里的确是有些阴盛阳衰啊!”

  另有一人也附和道:“可不是,这女儿家才华出众,可偏偏却困于后院,不能出来做事。该出来做事到男儿却偏偏只知道在家里面喝酒玩女人,听说那边…啧啧…便是那位被寄予厚望的哥儿的文采只怕也比不上他这些姐妹们,又不肯用心,唉,以后哟!!”

  他这话刚说出口,便有人低声喝道:“乱说什么呢!”

  说话的两人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说错了什么不得了的话,两人脸色一白,赶紧给了自己一巴掌道:“喝酒误事!喝酒误事!一时喝醉了,说胡话来着,不当真!不当真啊,还请兄长们多多包涵!”

  其他人便也道:“早就让你少喝些酒,看吧,喝酒误事,还不赶紧回去歇一会。”

  那两人赶忙告辞,又拿眼看王玥,见他只是低头微笑,便知道这孩子不会将他们的话说出去,这才放心的走了。

  这样一来,这话也谈不下去了,于是几人便又找了个话题,随口敷衍几句,便各自散了。

  王玥也趁机告辞出门,只是刚走到院门口,就被一个小厮拉住了,他上前打了个千,然后殷勤的笑着道:“给王大爷请安,王大爷好。”

  “你也好。”王玥顿了顿,勉强接受了王大爷这个称呼,道:“你找我有事吗?”

  “回王大爷的话,二太太说老爷那边的院子里只留了一个门房,并没有仆人伺候,因此太太便选了一家人专门去照看王大爷。只是二太太说到底是照顾大爷您的人,还需您亲自过去掌掌眼。”

  王夫人选人伺候他的事王玥之前并未听说,乍一听小厮提到,他心里又颇受感动。

  贾家二房的情,他当真欠下不少。

  红楼梦的原著中,除了他最喜欢的原著人物林黛玉薛宝钗等姐妹,王玥穿越过来之后好感度最高的就是凤姐了。

  不管王熙凤在贾府中是如何狠心贪婪,但她的确是在刘姥姥上门之后给了刘姥姥银子,而且又在刘姥姥第二次上门之后准备留她过夜,这才有了刘姥姥跟贾府结下的缘分,

  冲着这个,哪怕只是原著,并非这一世的经历,王玥也愿意承这个情。

  而且原著里板儿和巧姐应该是一对夫妻,虽然王玥不可能去喜欢一个才刚刚两三岁的小孩姑娘,但是对这位金陵十二钗中的最小的一位,也是原著中描写最少的一位,王玥的的确确是有好奇心的,而他对王熙凤这位原著中的岳母大人自然也是有一种不明言说的好感。

  至于王夫人,原著中对她描写不算太多,她更多的时候在贾母这里充当的是一个木头人的角色,不怎么说话,但字里行间对于林黛玉的确是没什么善意的,所以以至于后来人在她身上蒙上了诸多猜测。

  有说她下药害林黛玉的,有说她是背后主谋谋夺林家财产的,也有人说她收了甄家送来的钱这才给贾家招来了抄家之祸,甚至有人认为林家之所以没有子嗣也是她害的。

  后面一种说法难免有些荒诞太过,但前面一种不少红楼专家都列出了证据,因此流传甚广,读者们也难免受这种看法的影响。

  王玥初来贾府的时候虽然没有将这罪名直接按到王夫人身上,但不可避免的对她有些偏见,所以并不是多么亲近王夫人。

  但现在看来他又看错了一个人。

  王夫人选人去照顾他其中肯定有讨好贾政的缘故,但如果仅仅是因为这个,她并不至于做到这种地步。

  这里面或许还有别的王玥不知道的原因,但肯定是有照顾他这个晚辈的原因在里头的。

  王玥这人原就是个只顾自己小家,极其护短的人,王夫人既然肯顾念他,那他自然也愿意记着王夫人的情。

  不过要说报答,现在还早,他现在没能力,不代表日后没能力。只是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考试。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晚上雷阵雨,不过我家这里下的不大,但还是停电了,一直停到今天早上,我还纳闷怎么停这么久,今天早上去我姐家,路过一个镇子,看到他们那边好多树都被刮断了,甚至有的树被连根拔起,电线也被砸断了,后来才听说昨天晚上他们那有龙卷风,幸好房子都没事,但还是很吓人啊!

第36章 府试一

  同样是半夜时分,王玥和王狗儿再次起身,这一次有了人伺候,相对于上一次来说就比较舒服了。

  上一回住宅,王狗儿的好友家中,虽然他家也是尽心尽力,但哪里比得上这些世代伺候人的奴仆伺候的更让人舒服了。

  这边两父子刚刚有了动静,他们便已经迅速的起身,负责厨房的赶紧到厨房里生火做饭,负责伺候两父子的,赶紧,端着洗脸水和准备好的衣物过来服侍两父子起床,另有准备跟着出门的也赶紧到门房将东西准备好,随时准备着出门。

  对于丫鬟的伺候,两父子之前都是被人捧在手心里娇惯着的,对于这一点没有任何不适应的地方,不过才住下两三天,他们就已经习惯了事事有人打理的舒服日子。

  私下里王狗儿还跟王玥感叹这日子过的实在太过舒服,还真有点舍不得离开这里回家了,他更是打定主意,待他家儿子成了举人老爷,就要重置家业,买上一房仆人回来伺候他,让他享一享老爷子的清福!!

  这个想法若是让刘氏知道了,说不得就要又要骂他败家,不过王玥却非常赞成,他这么努力原本就是让日子过得更加舒服,只要有条件,自然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吃过早饭,外面的天还雾蒙蒙的,根本就是一片漆黑,父子两人又亲自将备好的考试用品和吃的东西仔细又检查了两三遍,估摸着时辰,这才动身前去礼房。

  这一回不再是父子两人单独上路,跟着他们出门的有两个中年随从,其中一个力气比较大的,直接把王玥抱在怀中往礼房走去。

  王玥先是不肯,却拗不过这中年随从,只好任由他抱着自己。

  到了礼房门口,又是乌压压的一片人。

  县试时基本上是十取其一,文安县在顺天府辖下的二十四州县中能够以文为名,可知其文风之盛远超其他州县,可即便这样,整个文安县能够有资格参加考试的也不过是上千人,而能通过县试参加府试的也不过是上百人。

  这个人数在顺天府辖下的二十四州县中已经算是最多的,有哪些文风不盛的州县,整个县能过来参加考试的也不过是几十人。

  不过虽然每个县能来的人不多,但毕竟顺天府的辖下有二十四个州县,全部加在一块便也多了起来,也有上千人。

  同县试考试这时候一样,大家都在礼房外头焦急的等着,好容易到了时辰又有人从里面打开大门,高声叫道:“龙门开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