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门阅读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双击鼠标开启屏幕滚动,鼠标滚轮控制速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_分节阅读_第23节
小说作者:庭外红梅   内容大小:496 KB  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下载   上传时间:2018-02-20 00:00: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贾家的仆人备下的赏钱当然不会少,捏了捏拿到手的红包,衙役们当即笑开了眼,吹捧的话连串儿的从他们口中吐出来,茶馆里的小二老板们也跟着上来道喜,红包如同飞一般往外流去,但王玥却丝毫不心疼,这个时候自然是有钱任性!怎么欢喜怎么来!

  “恭喜王兄弟了!”

  原本孤立王玥的那些书生们这个时候也反应过来了,他们直接忘记了刚才他们的冷落,一涌而上,口中说着恭喜的话,跟王玥套着近乎,他们现在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八岁的小孩已经一飞冲天,而年龄的优势又让他比他们更具前途,身为同乡,同年,他们原本就是天然的同盟,这样优良的人脉不上前结交,难不成他们是傻子吗?

  众人不约而同选择了遗忘,王玥同样也是面不改色,淡定的当做刚才事情根本没发生,面带笑意的与他们寒暄,这个态度让这些考生们松了口气,心里也越发对王玥有好感了,毕竟心怀宽容的人当然更容易受人喜欢。

  对于众人邀请他喝酒的提议,王玥直接以要回家报喜的名义给推辞了,毕竟这回没有君博文和周润新替他挡着,谁知道这帮书生会给他拉到哪儿去?

  要是拉到了某些场合,难不成他们饮酒作乐,自己干看着?那当真他们也尴尬,自己也尴尬。

  更何况明天又要考试,万一被人灌醉了酒,难不成他还要醉酒前去考场。到时候被人以失礼的罪名赶出来,别说他前面考了第一,就算他是主考官的亲儿子也没用!

  好在大家好像也想起来明天还有考试,因此只是提了提,被拒绝后便放弃了,很快又有其他的消息传出来,王玥也跟着恭贺了不少人,好容易一上午的时间过去了,众人的兴奋劲总算是退了下去,大家才算能互相告辞,各回各家了。

  作者有话要说:  下午我妈去菜园掐了不少红薯杆子回来,说要炒着吃,顺便又带了一大把灯笼果,我记得有次去超市,看到里头有卖的,二十多一斤,当时真的很无语啊,这东西在乡下真的是满山遍野都是,而且我觉得也不太好吃,真不知道城里人怎么想的!

第45章 考题

  王玥回家之后,王狗儿的喜悦自不必再提,贾家派来的仆人都赶上来贺喜,父子两人赶忙拿出早早准备好的红包,毕竟是贾家好心派过来帮忙的,即便是自己家的也会在这种喜庆的时候发赏钱,更何况是人家家来帮忙的。

  贾家来的仆人自然是十分欢喜的接了赏钱,这些赏钱他们虽然不会放在眼中,但难得的是沾着喜气,再者说,老太太、太太哪里肯定另有赏钱,这等既有喜气沾又体面的差事实在难得。

  事情也果然如同这些下人预料的那般,回去报信的下人不但得了老太太、太太的赏赐,还有大老爷、二老爷、姨太太以及姑娘小姐们的赏钱拿,这让前来报信的下人一面高兴的合不拢嘴吧,一面又在心里感叹王家大爷竟比一般的贾家小爷还有体面,整个荣宁两府大概也只有宝二爷能比的了吧,这让这家下人伺候起两父子时越发尽心起来。

  不过王玥对此却有些疑虑,不为别的,只因贾家派过来与他贺喜的仆人说贾母已经许下了待他考中秀才之后要为他大办宴席,又说这是难得的喜事,到时候府里的下人都有赏钱拿。老爹只顾着为此高兴,却也不想想他说到底只是贾家的旁亲而已,要论起亲近来怎么看与他关系更加亲近的都该是王家才对吧。

  想想王熙凤为贾家劳心劳力,嫁妆付出了不少,骂挨了不少,又在贾母跟前卖了多少好。

  还有那薛宝钗,在贾家是又出钱又出力,两人付出的不可谓不多,换来的不过就是一个贾母专门为她们过生日而已,那自己又何德何能能让贾母这样对待呢?

  因为他是王夫人的亲戚?因为他讨人喜欢?

  这理由说出来他自己都不信,但除此之外还能因为什么呢?

  不等王玥细细思考,第二场考试又来了!

  又如同前一场那般,在严格搜查之后他们入了考场,而这个时候考官们则在后堂讨论着考题,还是前一场那般,第一题是经文默写,不用细说。后面的诗赋同样是一写景一写史,与前一场没什么区别。唯一值得讨论的便是策论了。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也!这个题目似乎 ......”

  这是出自于《论语·泰伯》 这一句话,是孔子赞扬尧舜之治的话。

  “怎么?可是有什么问题?”

  这个题目可是自己精心挑选出来的,当然不会有问题,宋平章对于这一点非常有信心,果然,对这个题目有所疑虑的考官也只是觉得这个题目太过保守了,似乎与前一场考试时的题目差别太大,但当他将自己的担忧说出来之后不用宋平章开口,就有人站出来为他张目。

  “圣人之言,岂能有保守不保守之说?”

  “刘大人说的有理,阐述圣人之言,追思古之先贤,这是读书人该尽的本分,宋大人出这道题正是千该万该,怎能因此说宋大人保守呢!”

  虽然说经过齐□□的改革,现在的读书人不再像之前那般整日将书本的内容挂在口中,完全不干实事,但是到底是上千年的思想禁锢,不是说改就能改的,哪怕现在的读书人为了迎合皇帝的喜好而变得越来越愿意去干实事,但骨子里他们的思想还是受到了以前的思想的影响。

  “再有一则,再过不久便是上皇的六十大寿,我看宋大人这个题目就出得很好。”

  虽然只是略提了提,但是能在官场上混的都不是傻子,自然都听出了这话里的意思,圣人之治嘛,可不就该和着上皇六十岁的大寿说出来。

  这下子再没人有异议了,宋平章便笑着道:“既然大家都同意,那么这场考试的题目就是定下来了。”

  众人都点头,然后宋平章便跟几个考官一起将题目誊写在木板上,余下的几个考官走出去负责维持考场秩序,顺便检查一下考生的身份。

  胡庸一边走一边在心中感叹,不愧是自己的顶头上司啊!

  圣人之治能有什么,这些考生们说起来无非是国富民安,文风盛行,恰合了他们之前所说的提议。

  最重要的是这份考题不单会在考生当中引发影响。

  作为顺天府最重要的三场考试之一,府试对于顺天府的读书人的影响并非常人可以想象。

  先不说下一场院试,学政官在出题的时候会参考府试的意见。

  县学里的每年一度的考试同样也会参考这三场考试的内容出题,而像圣人之治这种话题,既不出格,也能够让考生有话可答,非常受大家的欢迎,大家自然会愿意去研究它,在研究的过程中这种思想就会影响考生还有许多老师。

  同样,明年的县试,后年的府试和院试也会受到这场考试的影响。

  毕竟宋平章眼看着在顺天府干得非常顺利,而朝堂之上对他的政绩非常满意,不出意外的话,他会继续连任,那么明年的考试,还有后面的府试院试,他仍然会出任主考官。

  考题在某一方面会反映主考官的偏好,主考官今年出了这种类型的题目,那他在明年就只有极小的可能会出截然相反的类型,大部分都会选择与之相似的类型。

  那么对于考生而言,就很有必要提前研究一下主考官之前出的题目以判断他的喜好了。

  这在考场当中是一个潜规则了,从科举考试诞生之后这种规则便一直在,宋平章也早该想到了这个局面吧。

  不管是有意无意,宋平章这个题目之后,整个顺天府的考生还有相关的老师学者们都会开始研究这个题目。

  这种影响看似悄无声息,但是当宋平章将奏折送到太上皇的案前时,它就会爆发出之前一直隐藏的影响力。

  走一步,看三步,谋定后动,更难得的是不过是一天的时间,他便已经想到了这个主意。看来宋平章能够做到顺天府知府的位置也并非是完全靠了家族背后的势力,他本人也不可小觑!

  当考题发到考生的手中时,大家难免为今天的策论题目与前两天的截然相反而感到诧异,但是惊讶过后更多的却是惊喜,虽然近百年来读书人们受到朝廷的影响越来越重策论,但是好的策论却不好写,策论讲究的是数据翔实,言之有物,若非是受到家族影响,常年接触政事,又或者是真的是天赋异禀,否则一般的学生很难答好。

  但是像阐述圣人之言这样的话题相对来说就好打许多,反正只要引经论典,读的书多就可以了。

  齐朝又不像前朝那般,□□早就在各大城市设立的图书馆,即便是目不识丁的平民百姓,只要交纳几枚铜板就可以办理读书证进入到图书馆中看书。

  而像他们这些读书人就更享优惠,只要拿着所在的学堂开具的证明,就可以免费办理借书证,到图书馆中看书。

  而且图书馆中还提供价格便宜的笔墨和纸张,还有桌椅茶水,喜欢哪本书完全可以在图书馆中抄写下来带回家中细细研读。

  只要稍稍用心,读书人的知识面便再也不会像之前那般狭窄了。

  也只有那些读书读傻了的书呆子或者是自恃于自家体面的权贵人家才舍不下脸面到图书馆中看书吧。

  不过这样一来,大家之前猜到的题目就可以作废了,也只有少许幸运到爆表的人才能够猜到这种题目吧。

  王玥仔细的检查了一下题目,便开始提笔答题。

  一路顺畅,到了傍晚,天色黑下来时王玥跟着考生们一块儿交了卷,跟几个认识的人打了招呼,他才回了家。

  不过两天,成绩再次被挂了出来,王玥再次高居甲榜第一,这下子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用小三元的称呼来叫他了。

  毕竟,除非他后面一场不考了,否则的话,这次的府试第一绝对是他。

  至于院试,府试的试卷已经贴了出来,大家都已经看过,对于他的答案大家都非常佩服,再一想到他在经历过考场之上的事故之后还能够如此镇定的将考试完成,这等心智就不是普通人可比。

  原本有几个对于他的成绩不服气并说酸话的都被大家驳斥而去,毕竟他这个成绩是实打实弄来的,不是说考官看他年纪小,故意偏向他了。

  大家都是有眼睛的人,自然不会误将珍珠当成鱼目。

  再加上之前有人将他在县试的答案也翻了出来,大家对于他的成绩就更没有二话可说了。

  想一想年纪这么小的后进生的学识就已经远远超过他们这些前辈,他们这些做前辈的不说好好努力,反倒说闲话,他们可没这个厚脸皮!

  一时间,受王玥的影响,顺天府的学风为之一振,大家在考完试之后回到学堂,越发用心的学习起来,不少老师都在私底下为自己的学生开窍而高兴,却很少有人将这个功劳联想到王玥身上。

第46章 邀请

  三场考试结束,成绩张贴出来,王玥果然是甲榜第一。

  考试结束自然是要轻松一阵子了,这个时候自然需要考虑应酬以及参加知府老爷设立的庆功宴了。

  庆功宴是在三日之后,在此之前,王玥先是君博文、周润新还有几个刚刚认识的学生出去吃了顿饭,然后便直接到贾家拜访。

  先是去贾母那里谢恩,承了贾家那么大的人情,自然是要好好谢谢的,只是这一回自然不能够用什么自己写的书画还有外头买来的零碎玩意儿搪塞过去了,需歹正正经经的买一些好东西过来当礼物。

  一家人商量了许久,这才拿出来一百两银子,托人买了一盒上好的茶叶,几匹成色不错的绸缎,另外还有一只从他们村中一个老猎人那里买来的几张好皮子,勉勉强强算是凑了一份比较体面的礼物。

  虽说这份礼物在贾家看来不值一提,但对于王家人来说这已经是他们能够拿出手来的最好的东西了。

  不过好在贾家也没指望王家能够送什么好东西,他们之所以对王家人这么重视完全是冲着他们有一个有前途的儿子而已。

  他们收的是王家人的心意。

  其实王家人即便什么都不送,他们也不会有什么话说,但是送了就是王家人知恩图报,记得这个恩情,这下子贾母等人更加欢喜了。

  留了刘姥姥在她跟前说话,贾母便打发王玥去前头跟贾政说话。

  贾政见了他,自然是又问起考场上的事情,待他将事情说完,贾政和几个清客一面为王玥考场上的经历感叹,一面又替王玥高兴。

  便有清客先生奉承王玥必定能够拿到小三元,未来□□也不过是囊中之物,指日可待。

  对此王玥自然是谦虚几句,倒是贾政满脸欢喜,就好像考中的不是他的一个远方侄子,而是他的亲生儿子一般。

  又说了几句话,贾政便找了个借口让清客们都出去了,王玥便知道这是贾政有事和他说了,于是他便正襟危坐,面色严肃的等着贾政开口。

  果然贾政的话十分重要,王子腾要回来了。

  “你舅公下个月回京城述职兼恭贺太上皇六十大寿,到时候他要和你见上一面,你提前准备好。”

  听到这个话,王玥的第一反应便是王子腾见他做什么?

  但很快他便反应过来,他上贾家来打的便是王家的亲戚,按理来说王子腾在亲缘关系上与他更为亲近,王子腾回京城怎么着他也该去拜见一番的。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子腾竟然主动提出要和他见面。

  不过说起来他早就把王子腾忘了九霄云外去了,毕竟在整个红楼梦中王子腾出场的并不多,不过是个背景人物,被人提过两三句而已,所以他也下意识的忽略了王子腾这个人物。

  但他却忘了,这已经不是一本书,而是与他的生活息息相关的现实世界了,王子腾也不再是一个活在别人口中的人物。

  在脑海中仔细回想了一下红楼梦中关于王子腾的记载,并不多,但是他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四大家族还能逍遥至今所靠的便是他一个人的权势,薛蟠打死人之后能够完美脱身靠的是他,贾雨村能够做官靠的也是他,王熙凤能够在后院中为非作歹,仗势欺人靠的也是他,贾元春能够当上贵妃,其中又未必没有他的影子在。

  而他本人又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毕竟能够做到京营节度使的位子,掌控着整个京城的兵权,这可不是说有能力便能够坐上去的。

  他先是做了京营节度使,后来升到九省统制,奉旨查边,旋升九省都检点,等到他病死之前归京之时,是回京准备做内阁大学士,也就是古代的丞相,位高权重,说的便是他了。

  而当他糊里糊涂的生病死了,这大家族便立刻开始倾覆。

  先是宁国府被抄家,接着便是荣国府,王家虽然没有被抄家,但是子孙无力,在王仁的祸害之下甚至已经到了需要卖自己的侄女换钱的地步,薛家薛蟠再次打死了人,这回再没有人给他倚仗,无奈之下薛姨妈只能够匆匆嫁了薛宝钗,寄希望于贾府能够救出她的儿子,但很可惜,贾府也不过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

  至于四大家族剩余中的史家,虽然没有明说,但是结局只怕也不太好,否则的话,怎么会任由史湘云落到那个境地呢?

  可以说王子腾便是那根藤蔓,四大家族全部依附在他的身上,他一倒,四大家族便再也立不起来了。

  这样一个人物,他见的该都是那些朝堂上的大人物,又或是与家族密切相关的亲朋好友,而他王玥不过是一个远亲,又只是个小秀才,何德何能能够让他开口相见?

  “怎么?莫不是怕了?”

  察觉到王玥的紧张,似乎是终于在他身上看到了幼年人该有的情绪和稚气,贾政也难得的笑了起来:“ 并不当事,都是自家亲戚,没什么好紧张的,去见一见,讨个红包也就是了。”

  虽然觉得这场会面并不像贾政说的那么简单,但王玥也只能点头了。

  从贾家回来,王玥便又忙着他那副画的事情了,因为之前便已经把底子打好,剩下忙碌的不过是细节的事情,倒也不费他功夫,不过是多加班几天,画便好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4页  当前第2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红楼]板儿的科举之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