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别的,等到贾家倒的时候,他就可以有钱财替他们安置,让他们安安稳稳的过一辈子。
若是他与巧姐有缘,那边结作夫妻,若是无缘,就替她备一份嫁妆,风风光光的送她出嫁,也没什么不好的。
比起他那位穿越前辈,他大概是这世上最胸无大志的穿越者,但这也没什么不好,人各有志,有的人天生便愿意登上高处,执掌权柄。
而有的人却天生愿意做个富贵闲人,在这一点上或许他和贾宝玉很有共同话题,但是比起贾宝玉那个只知道享乐不知道承担责任的混蛋,他在承担责任这一点上自认为还是做得不错的。
不过说到贾宝玉,自从他过了府试,考中了府试第一名,贾母竟然真的按照她许诺的那般给贾府全部的仆人都涨了月钱,这固然让贾府的仆人们对他越来越热情,但贾宝玉与他的关系却一下子降到了冰点。
虽然他对贾宝玉仍然是笑脸相迎,态度不变,但是贾宝玉见了他却冷若冰霜,像是闹了脾气一般。
王玥故意笑着跟他说话,他也爱搭不理,贾府的几位姑姑们借机帮他们俩撮合了几次,但是贾宝玉也就给林黛玉一点面子,对于其他女子的劝说,都是当耳旁风,有时更甚至是直接甩脸子,一走了事。
这就让王玥也恼了。
王玥原就看不上贾宝玉这个人,觉得他身为一个大男人,明明身上寄予了众多人的厚望,却不愿意承担自己的责任,只一味的沉迷于温柔乡中,得过且过。
而他对于贾府中的几位姑姑们原就是充满同情,不管林黛玉小气刻薄也好,薛宝钗有心机也罢,说到底不过是几个无辜的女子,所有的命运都依附在男人身上,跟随着家族一般飘摇不定。
而且经历过这几位姑姑帮他改诗的事情,他们之间的关系一下子拉近许多,再也不是原来那般,几位姑姑将他当小孩一般哄,而他也不过是把这几位姑姑当小姑娘哄。
这几位姑姑自从知道他科举考试后考卷被贴了出来,很多读书人都追捧他试卷上的诗之后对他的态度一下子变得热情起来。
或许像主考官那些已经成年的人觉得他的诗词太过柔弱,难免有些女子气,但是十五六岁的少年人原本就偏爱那些华丽的词藻,见了王玥试卷上的诗自然是奉如至宝。
薛宝钗等内宅里的姑娘不明其意,只以为是因为她们是写得好,这才受人追捧,心中自然得意洋洋,自觉自己的诗才不比男子差,因此越发与王乐关系好了。
平日里不但事事都惦记着他,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也记着留给他,待他来了拿给他。
而且这些姑娘们也愿意,教他写诗,拿自己平时不懂的疑问去请教,她们也都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或许是突然发现自己在几个姐妹们跟前的地位一下子被别人顶替,贾宝玉这才吃醋,迁怒于王玥,又或者是因为王玥变成了他最为嫌弃的禄蟲,让贾宝玉心生厌恶,总之两人的关系一下子变得生疏起来。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贾宝玉好歹还有些分寸,在贾母王夫人和贾政跟前不肯露出端倪来,几个姐妹们虽然知道内情,但是却不敢在大人面前捅出来,丫鬟们也不敢随意回报,以至于他们的关系变得十分奇怪,在长辈们面前他们是十分和睦的朋友,而一出了长辈的房门,他们便一下子变成了比陌生人不如的互相嫌弃的人。
两人互相默契的保持着这种奇怪的关系,王玥却不受贾宝玉态度的影响,该来就来,不曾减少分毫。
这日,他刚从贾府出来,走了没多远,绕出巷口,刚到大街上就突然听到街面上有人叫他的名字,循着声音,抬头一看,正是君博文。
君博文正坐在街边的一家酒肆的二楼窗边,见了他高兴的招手喊着:“板儿,快过来!”
王玥见了他也不由得一笑,便抬腿走上了楼,楼上就他一个人,他面前的桌子上不过就摆了几碟点心和一壶茶水,一看就知道是在等人。
“约了谁在这呢?”
“约了周润新,本来也是要叫你的,派了人到你家去,说是你不在家,没想到在这遇到了你。”君博文笑着,试探着问道:“你怎么从那个巷子里出来?那里面是荣宁街吧?我记得里头就两家人,一家荣国府,一家宁国府,莫不是你有什么亲戚在这里头?”
王玥淡定的一笑,给自己倒了一壶茶,才在君博文即便再怎么掩饰也还是露出了几分急切的目光下答道:“荣国府二房的太太是我远房的姑奶奶,虽说关系有些疏远,但是他们家却并不嫌弃我家落魄,因此走得倒也亲热,他们家的老太太是个极为和善的人,家里的姑姑叔叔们也都待人很好,因此也就常来常往。”
“二房的太太?”君博文在心里回想了一下,突然想起来祖父曾说过这荣国府二房的太太可不正是原先的京营节度使王子腾的妹妹,若王玥管荣国府二房的太太叫姑奶奶,那他岂不是应该与王家有亲戚,也对,两家都姓王,自然是有关系的。
原先听传闻说这王家在京城里有个极为权高位重的亲戚,他还不信,在京城里最不缺这样的亲戚,便是拉出来一个乞丐,说不得他也能在那个王府里给你找个亲戚出来,这种话自然是不信的,大家也只当是王家吹牛,却没想到这话竟然是真的。
更难得的是这两家关系极近,并不只是打着旗号而已。
他刚刚分明见到那贾家的仆人是将他这个小师弟十分亲热殷勤的送出来,若不是他这个小师弟推辞,只怕人家还要将他送到家中,这可不是像对待上门打秋风的亲戚才有的态度。
看来他对这个小师弟的态度要改一改了。
以前是因为他的才华和德行值得交往,现在更是因为他背后的势力。
“对了,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先说好了,我可不陪你们去喝酒!”
王玥将手中的茶盏放下,见君博文将他说出的信息已经消化完毕,这才问道。
“自然是有正事的,若是那等风月之事自然不会找你这个小屁孩。”
无视了君博文嘴里调侃的话,王玥只管道:“有什么正事?赶紧说!”
“是府衙里发过来通知,说是院试要提前,原先是定在六月份,现在提前到五月。你知道的,我叔叔是在府衙里做事,所以提前知道了消息,我便想要通知你一声,好让你提前做个准备。”
“提前?好好的提前做什么?”
“八月不是太上皇的六十大寿吗?虽说是八月才到日子,不过这六十大寿就是平常人家也该大办,更何况是太上皇呢?自然是要事事都提前准备,而且朝廷上也说了,六月份要进行一场恩科,到时候听到消息的举子们要进城赶考,顺天府自然是要提前准备。再加上周边的小国使者还有各地的巡抚提督们也要准备派遣手下前来祝寿,顺天府必须要管好京城的治安,不能在太上皇的大寿前出事,到时候就没精力过来准备院试了,为了太上皇的大寿,院试自然是要让步的。”
“原来如此,那就难怪了。”既然是太上皇的大寿,那自然是排在第一位,什么都要给他让步了,好在大家经历过这连续的考试,知识什么的都已经印在脑海里,不用提前抱佛脚,提不提前也就无所谓了。
“看你这个样子就知道你是胸有成竹,说起来我真有些嫉妒呀,你说同样是人怎么差别就那么大呢?我好歹比你多读了几年书,怎么就比不上你呢?你不知道成绩一出来,明明我就考的就很好嘛,却被爷爷骂了一大顿,真真是叫人郁闷。”
对此王玥也只能够无奈的一笑,别人家的孩子什么的,他童年时也是经历过的,虽然知道其中的阴影,现在换成她成了别人口中的孩子,自然是要保持沉默,千万别刺激人。
幸好,这时候周润新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 晚上去菜园里割了一把韭菜,对着鸡蛋炒了一盘,自家种的绿豆也熟了,熬的绿豆稀饭,再加上一盆刚从菜园掰回来的嫩玉米,晚饭超级棒!真的觉得再在家呆一段时间就可以开一个农家美食文了,现成的好吃的!!
第50章 消息
“周兄,你来了。”
作为请客的人,君博文一见周润新上来,便立刻迎了上去将他接到了桌子边,王玥也忙起身与他打了个招呼,周润新便笑道:“刚刚君兄派人跟我说找不到你了,问我知不知道你在哪?我派的人将能找的地方都找到了,却没想到你已经来了。”
“劳烦周兄费心,今日正好到亲戚家拜访,所以两位兄长才找不到我。不过恰好我那亲戚就在这旁边,我刚一出门就让师兄看到了。今日之事劳烦两位兄长费心了。”
“那当是好事多磨了!”周润新不过一笑,并不将事情放在心中,不过他眼睛却下意识的看向窗外,正好看到酒肆斜对面的荣宁街的出口。
当下他心中便是一跳,下意识的看了两人一眼,王玥脸上是淡淡的笑容,好似并不在意,君博文却是眼睛一避,躲开了他的视线。
周润新立刻明白了什么,不过他到底年纪稍大一些,比君博文更能沉得住气。心中虽然有了一些猜测,脸上却不显出分毫来。
他撩起下摆,坐在了椅子上,对君博文笑着道:“眼看着将近中午了,你这个请客的人还不赶紧让人上菜,难不成让我们都饿着肚子跟你说话吗?”
“早就吩咐好了厨子,就等你们来了。”君博文以为他没看出来什么,当下心中一松,便立即招呼伙计上菜,厨房那边得了消息,便赶紧叫准备好的果盘瓜子等物送了上来,不过略等了一会,热菜凉菜也都如流水一般端了上来满满当当的,堆满了桌子。
待上菜的小二退下去,三人先随意的说了几句场面话,这才打开了话匣子。
一时又说到了院试上,三人皆是胸有成竹,并不担心考试提前,不过略探讨了几句,又说了些太上皇过60大寿的盛事,周润新便开口道:“说起来我这倒有一桩事要提醒王兄一声。”
“哦,不知道是什么事?”
“王兄可认识一个叫周旋的人,他现在顺天府做着推管一职,掌管着刑名之务,是府尊大人的心腹爱将。”
周润新将这个人介绍了一下,王玥仔细在脑袋里回想了一下,然后便摇了摇头,他并没听过这个人的名字,自然也不认识他。
“那就有些奇怪了。你不知道,我有个世叔便在顺天府衙门里做事,这次府试他也是考官之一,考试结束之后,有一次他与我父亲一块出去喝酒,偶尔提起过在考试的时候这个周旋提出要压压你,说是你年纪太小,怕你年少得志,与你前途有碍,那天你考场上被人弄湿了卷子好像也与他有关,所以我才问问你是不是曾得罪过他?否则无冤无仇的,他怎么会做出这种断人前途的事来?”
“我这师弟整天老老实实的在私塾里读书,他家里的长辈也都是老实人,从来都是与人为善的,怎么会无缘无故跟人结仇?”
不等王玥开口,君博文反倒先开口替他辩驳起来,这让周润新诧异的看了他一眼,不过很快他便收回了自己的视线,心中越发肯定了自己的猜测。
若是以往君博文听了这话更多的会选择袖手旁观,顶多是嘴上援助几句,真要遇到实质上的事情,他反倒不会轻易插手。
这倒不是君博文与王玥有仇,而是因为君博文觉得王玥出身贫寒,一点小恩小惠,平常随手帮忙就能够收买得了他。
而像这种事情他说是想插手,就需要动用家族的力量,王玥并不值得他如此。
说到底还是王玥的力量太小,他虽然有心交往,却还是打心底的有点看不上。
但今天他却一反常态,做了个急先锋,必定是有什么事情让他改变了态度,让他重新估量了王玥的重要性。
看来今天放出这个消息,他的选择没错。
王玥也道:“我们家跟他八竿子打不着,平常又没什么打交道的地方,怎么会得罪他?”
“或许有别的隐情你不知道也未可知,你还是回去问问家里人吧,毕竟他掌管的是刑名之事,虽说一般有什么事也闹不到府里去,但要真的出了什么事,终究还是有些不好的。”
王玥赞同的点了点头,的确如同周润新说的那般,一般人平常也跟这些案件牵扯不到关系,但是一旦有牵扯,上头有一个一心想找你麻烦偏又负责审查案件的人,对任何一个平常家庭来说都是灭顶之灾,他还是要小心一些才好。
不过王玥还真是疑惑,以他家的情况跟这个周旋绝对没有任何交集的地方才对,怎么就平白无故的得罪了他呢?
这样一想他的脸上便露出些忧色来,君博文想出言安慰,毕竟在他看来王玥背后还有一个荣国府在呢,小小一个从六品的推官在庞大的荣国府面前不过是一个蝼蚁罢了,根本动不了王玥分毫。
可偏偏又有周润新在场,他不想叫周润新也知道王玥身后的背景,一时间便有些犹豫起来。
反倒是周润新没什么顾忌,直接道:“我看你也不用担心,虽说这个周旋对你心怀恶意,但是我听我那个世叔说,顺天府的通判傅试傅大人却对你颇有好感,十分回护你,你若是无事可去傅大人那里走动一番,如果有了事,有通判大人在,那个周旋便不敢轻易妄动。”
仔细的观察着两人的脸色,周润新又补充道:“别看这个傅大人不显山不漏水的,身后没什么背景,但是知道的却不敢小觑他。他的老师正是那荣国公的后人,现在的一品将军贾大人的弟弟,也是现代荣国府的当家人,二房的二老爷贾政,有贾大人在,便是府尊大人也不敢轻易得罪他。”
“原来如此!”王玥恍然大悟,怪不得这个傅大人如此照顾他,原来是因为这个。
既然那个周旋是知府大人的心腹爱将,说不定在考场之上要没有这个傅大人替他说话,府尊大人真的要压他一压了,而这个傅大人如此照顾他,肯定是看在贾政的面子上。
看来他又承了贾政的一次人情。
察觉到王玥脸上的变化,周润新便笑着道:“看来王兄是认识傅大人了,倒是我多虑了。”
王玥忙道:“这次真的是要承周兄一个人情的,要不是周兄提醒我,我还不知道我有这么大一个隐患呢,是周兄帮了我一个大忙,日后必有重谢。”
周润新笑着谦虚了两句,并没有打算放弃刚才的问话,而是继续刚才的话题问道:“我刚刚看王兄听到那位贾大人脸上有些变化,是认识那位贾大人吗?”
君博文一听到这个话,便知道他要隐瞒的消息这下子是隐瞒不了了,当下他想要开口阻止王玥将事情说出来,但一想自己的确没有什么理由要求王玥隐瞒这个消息,便也只能在心下叹息一声,早知道就放下身段,多帮帮他这个小师弟了,师兄师弟,可不正是打好关系的最佳途径嘛。
王玥自然不知道他这个师兄心中的所思所想,他并不觉得将他跟贾政之间的关系透露出去有什么不妥,虽然他自己无意宣扬,也不想仗着贾家的势力做什么事情,但是这种事情根本隐瞒不了多久,有心人只要查一查他最近跟贾家频繁的联系就能够看出来他与贾家之间密切的关系,所以说不说出来都无所谓的。
因此周润新一问,他便道:“算是有些关系吧,按照辈分来算,我该叫他一声姑姥爷的。贾大人是个是很和善的人,对我多加提携,他身边的清客先生们也都极有学问,我时常上门请教功课,因此来往间关系挺熟的。”
“却没想到王兄还有这么一门亲戚。”周润新笑着调侃,心下去暗惊,既然他叫贾政一声姑姥爷,那么关系自然是从贾政的太太哪边算起的,也就是说他和王家有亲戚关系。
贾家如今倒还罢了,不过是姻亲故旧还有些能量,荣国公的名号也就是吓吓那些小官员,但凡有些见识的虽不会轻易得罪贾家,却也不会多敬畏他们家。
反倒是王子腾家,那可是个简在帝心的人物呀,能够一步一步爬到京营节度使的位置上可绝对不简单,据说这次外放便是出去镀金,等他从外头回京便要进入内阁做阁老了。
那可是阁老呀,跟宰相也差不多了,若是王玥跟他有亲戚关系,哪怕只是一个远亲,那也不容小觑啊。
怪不得君博文的态度一下子就变了,还想在他面前隐瞒消息,换成自己处在君博文的位置上只怕也会跟他做出一样的选择吧。
也幸好自己机灵,看出他们的不对来,否则还真让他忽略了这么一个大消息,今天把从他那个世叔口里扣出来的消息放出去没白放,不过具体要怎么办还是要回家问一问家中的长辈。
具体要怎么和王玥相处还要看长辈们斟酌,最重要的还是要去打听一下他和王家的关系究竟如何?
好有好的处法,坏有坏的处法,可不能像君博文这样一下子就转变态度,难免有些前倨后恭,让人看不起。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发现一本挺不错的书,叫做直播之荒野挑战,很好看,最重要的是男主一心专注直播,虽然有女角色出场,但描写不多,可以直接忽略掉。追了一天了,所以今天更得有点晚!明天补上!!
第51章 院试
既然自己想隐瞒的秘密已经无法隐瞒,而且眼看着周润新在他面前给王玥透露出一个这么重要的消息,君博文自然也不甘落后。
虽说君博文家中的长辈,担任的官职都比较低微,不过都是小吏而已,但是地位低也有地位低的好处,若是论起消息灵通来,那些顶头上司只怕还比不上他们这些属下的官员知道的更多。
而君博文的一位叔叔恰好就在学政官的手下做事,院试是学政官作为主考官,了解他的偏好,就成了考生们的重要功课。
君博文的家族虽然在下面的乡镇中可以算是大家族,但是在京城这一片不过只是微末而已,也就哄哄那些小老百姓。
究其原因也不过是因为他们家族的男子大多资质平庸,最多也就能过了乡试,做个举人而已,再想往上走就十分困难。